第506章 走向正軌

隊的正規化建設,確實是一個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長期以來,緬北的四大特區一直沿襲着軍政民政合一的管理方式,軍隊幾乎包攬了所有的事物,看起來政令統一,鐵板一塊,其實漏洞百出,顧此失彼。

大量軍隊擔負起維護地方治安、設卡收稅等民政事務,致使官兵疏於訓練,徇私舞弊,嚴重地影響了部隊的戰鬥力,同時也在百姓中留下了許多壞名聲。四大特區的不少軍隊在戰爭期間用鮮血辛辛苦苦建立的威望和聲譽,卻在平時粗暴的執法進而引起的軍民對立中消失殆盡。

其次,由於沒有明確的軍銜與軍功制度,造成的管理混亂,屢見不鮮,這對高級指揮官影響不大,可是對中低級軍官和士兵們的士氣影響卻很大。官兵們沒有豎立起應有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正規化建設,其中的大多數弊端,都能從如今政府軍與各特區交戰官兵的身上得到體現。

康寧集團如今佔據的地盤,已經遠遠地超出了第四特區的林民賢部,與第一特區彭家生部相差無幾。要想站住腳跟,擁有其他四大特區同等的權力,就必須擁有更強大的軍事勢力才能辦到,否則別說軍政府,就是其他四大特區也不會將這股新興的力量放在眼裡,說不定要通過一兩次戰爭才能獲得穩固的地位。

因此,更需要利用這短暫的時間。儘可能地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訓練出一支步調一致、英勇善戰地軍隊來。

至關重要的軍隊從屬問題,這根本就無需討論,整個軍隊牢牢地掌握在軍事委員會手裡,在總體架構、軍紀軍法、各種訓練大綱和組織方式保持不變的原則下,軍銜制度就成爲了討論的焦點。

由於在座的各級將領,均脫胎於那支偉大的軍隊,對自己原來的軍隊抱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大多數人都極力主張沿用原來的軍銜制度。甚至軍銜地標誌也不需要改變,只需要在臂章或者其他微小的地方變動一下就行了。

眼看着羣情振奮,就要提請表決,深思熟慮的徐家偉及時發表了自己不同的意見:

“各位弟兄。我對這個決定存在一定地異議。首先,不能否認,我們的中高級軍官都是從內地過來的,熟知內地軍隊的管理和指揮方式。這很好也很有利,避免了我們地軍隊建設走許多彎路,可是有一點兒大家必須明白,你們所在的地方不是內地。而是身在戰亂不止的緬甸。你們如今的身份是地方割據勢力,而不是政府軍隊,如果你們一成不變地沿襲內地軍隊地軍銜制度。很有可能讓緬甸軍政府和世界輿論認爲你們就是內地派出來的謀奪緬甸領土的隊伍。這個影響十分惡劣。搞不好會失去外界地支持不說。還會開罪原先你們效力地軍隊,以美國爲首地西方列強更是會想方設法除掉你們。以絕後患!哪怕他們一時半會兒無法除掉你們,也會在世界上大造輿論,讓內地和你們同樣難堪!弟兄們,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我們可千萬不要做啊,因此我態度很明確:堅決反對!”

關仲明和梁山等人聽完徐家偉地話,全都愣住了。

細細一想,這樣做的確是得不償失。陳樸略作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新的想法:“是否可以把美軍那套拿出來與原來我們那套放在一起綜合進行考慮?其實差別也不是很大,取消個大校軍銜,並在將官設置上略作改動就行了,軍士制度我倒是贊成我們原先的那一套。由於我們的兵力有限,招募也很困難,因此在服役年限上面應該略長一些,我個人主張五年,班長排長全都由士官擔任爲好,也能減輕今後轉業安置的難度,大家不妨好好議一議。”

康寧對陳樸的意見極爲贊成:“我同意,大家討論的重點應該是校官、尉官和士官的設置,軍銜標誌的確定,包括不同兵種如何準確設立和區分等等問題。再一個,雖然我們如今沒有成立政黨,但是政治委員制度一定要堅持,這是一項優秀的必不可少的軍事制度,特別適合於我們如今的處境,哪怕是放到整個東南亞也不會落伍,而且這是軍隊建設的重要一環,大家千萬不能忽視這個問題。”

陳樸和康寧的發言,基本上確定了軍隊建設的框架,也得到與會者的一致認可。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討論之後,一個較爲成熟的方案出爐了:

將官分別爲上將、中將、少將和准將,此軍銜只授予師旅及師旅以上級別的軍事主官;校官分爲上校、中校、少校,此軍銜只授予營級及營級以上級別的軍事主官;尉官爲上尉、中尉、少尉,此軍銜爲連級軍事主官軍銜;士官分別爲軍士長、專業軍士、三級士官、二級士官、一級士官,此軍銜爲班排長以及軍事基層指揮人員專用軍銜;士兵按服役年限分別爲第一年的列兵、第二年至第三年的上等兵,第四年至第五年的士兵自動轉成一級士官、第五年可根據職務和考覈成績晉升二級士官,從第六年開始,繼續服役者晉升爲三級士官、專業軍士或軍士長軍銜,自動成爲職業軍人,技術兵種的軍銜與待遇在此基礎上提高一級,軍士長根據服役年限享受尉官待遇。

大家在軍銜標誌設計方面的分歧不小,最後形成的意見是軍徽圖案沿用麒麟標誌,帽徽爲桂樹葉環繞的盾形雙麒麟對稱圖案,軍銜以銀色五角星爲基本標

別在於領章和肩章的輔助標誌和裝飾邊上,並最大限標誌的實用性和適應性。因此,領章、肩章都被確定爲鬆綠色。領章爲區分將、校、尉官的級別標誌。肩章爲軍銜標誌。

將官地領章和肩章均爲銀色鑲邊裝飾,有禮服、常服、作訓服之分。禮服的肩章根據職務,分別爲準將一顆銀星,少將爲十二片銀色桂樹葉組成的半圓裝飾圖案加一顆銀星,中將爲裝飾圖案加兩顆銀星,上將爲裝飾圖案加三顆銀星。領章統一爲銀色麒麟裝飾圖案。常服和作訓服均不設肩章,軍銜標誌設置在對稱的兩邊衣領上。

校官的領章和肩章均爲紅色鑲邊裝飾,有禮服、常服、作訓服之分。禮服的肩章根據職務分別是:少校爲兩支銀色寶劍交叉組成的裝飾圖案加一顆銀星,中校爲裝飾圖案加兩顆銀星。上校爲裝飾圖案加三顆銀星。領章統一爲銀色桂樹葉組成的裝飾圖案。常服和作訓服均不設肩章,軍銜標誌移到對稱的兩邊衣領上。

尉官地領章和肩章均爲黑色鑲邊裝飾,有禮服、常服和作訓服之分。禮服的肩章根據職務分別是:少尉爲兩支銀色步槍交叉組成的裝飾圖案加一顆銀星,中尉爲裝飾圖案加兩顆銀星。上尉爲裝飾圖案加三顆銀星。領章統一爲銀色桂樹葉組成的裝飾圖案。常服和作訓服均不設肩章,軍銜標誌移到對稱地兩邊衣領上。

軍士長、軍士和士官的領章和肩章均無鑲邊裝飾,有禮服、常服和作訓服之分。禮服的肩章爲兩支銀色步槍交叉組成的裝飾圖案加四角銀星,軍士長肩章爲裝飾圖案加四顆四角銀星。軍士及三級士官爲裝飾圖案加三顆四角銀星,二級士官爲裝飾圖案加兩顆四角銀星,一級士官爲裝飾圖案加一顆四角銀星。領章統一爲銀色閃電和寶劍組成地裝飾圖案。常服和作訓服均不設肩章,軍銜標誌移到對稱的兩邊衣領上。

士兵軍服只設常服和作訓服。無肩章,軍銜標誌爲黃色閃電,分別是列兵一道黃色閃電。上等兵按服役年限每年增加一道黃色閃電。

臂章分爲左右兩種。均爲盾牌形狀。爲實用起見,均以綠色基調爲底色。軍事委員會及其直屬機關、近衛部隊的左臂章爲麒麟圖案。右臂章由各部門自行設計。麒麟圖案爲全軍最高指揮機關專用圖案,其他任何部門禁止使用;在師旅級所屬部隊中,左臂章爲所在師旅統一專用臂章,右臂章圖案可由各團及團以上級別的單位自行設計。其中,獨立師一團二營因其卓越功勳和創立歷史,特准授予山鷹戰旗和金色山鷹臂章。

另有一個與衆不同地規定是:無論官兵,均須在右胸衣兜上方配置軍種標誌,暫時分設步兵、炮兵、通信兵、後勤運輸兵、醫護兵五個兵種,以備作戰時靈活指揮。

由於人員的大幅度調整,獨立師以及警備司令的主官任免隨之進行,最後形成軍事委員會第二號令:

最高領導機關爲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康寧;副委員長陳樸;委員爲關仲明、梁山、甘少銘,增補石鎮、劉海瀾、塗文勝爲軍事委員會委員。

軍事委員會參謀部:參謀總長陳樸。

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塗文勝。

軍事委員會裝備部:部長甘少銘。

軍事委員會後勤部:部長周繼先。

軍事委員會直屬警衛團:團長瞿彪;副團長魏陽;參謀長鄧文華。

軍事委員會直屬調查局:局長張敏;副局長陶質;政委樑勁鬆。

一、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增設監察局和戰略局;裝備部與後勤部也成立相應地下屬機構;參謀部下設四局三處,分別是:

第一局:政治保衛局,局長趙平。

第二局:軍事情報局,局長賈飛宇。

第三局:技術偵察局,局長劉長河。

第四局:特別行動局,局長任建平。

老撾情報處:處長冷鋒。

泰國情報處:處長唐嘉平。

緬甸情報處:處長盧曉楠。

二、直屬獨立師官兵人數爲七千人,下設三個團、一個師屬教導大隊和一個特種大隊。師長關仲明;政委梁山,副師長顧耀祖、許望,參謀長孫昌傑。

第一團:團長韓越,政委劉雲深,副團長翁邊,參謀長宋健。

第二團:團長王幼林,政委周衛東,副團長陳漢華,參謀長丁璞。

第三團:團長範渝,政委廖士傑,副團長諾明,參謀長周挺。

師屬教導大隊:大隊長蔣家祥,政委朱全樂,副大隊長吳虎,參謀長林志芳。

師屬特種大隊:大隊長路小軍,政委曹春來,副大隊長黃鎮湘,參謀長唐雲龍。

三、直屬警備司令部官兵人數爲兩千人,司令員石鎮,政委盤洛,副司令員張思杭,參謀長任海青。下設保衛局、情報局、行動局、監察局和緝毒緝私局,每縣設置一個二百人地警備大隊,警備大隊之下設置與司令部相對應地各科室。

至此,康寧集團的第二次軍政調整結束,將在二〇〇二年元月一日起正式任命和實施。

第637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569章 軍火販子第351章 春色無邊的外景地第490章 聯合第502章 美男計第839章 緊急處置第426章 進退有度第681章 在哪兒都不輕鬆第412章 偷着樂第411章 吃定你了!第206章 鬥狠的下場第299章 奉獻第334章 激情與理智第127章 做一回特工吧第180章 突破口第38章 文明與蠻荒的交界處(中)第432章 如你所願第263章 角力第84章 不滅的記憶第579章 幕後交易第650章 同在屋檐下第270章 欲擒故縱第819章 梅花計劃第600章 遇險第528章 求同存異第526章 團圓飯第673章 外鬆內緊第653章 舉重若輕第463章 戰友情第671章 前車之鑑第595章 訴離情第647章 密商第247章 禍不單行第526章 團圓飯第243章 重要的決定第149章 挾持-第一百五十章 擊斃第815章 另一隻眼第401章 巧妙應對第661章 安撫第269章 帶傷上陣的小六第627章 歡聲雷動拳擊場第610章 聲音第354章 老大的心病第1章 急診室裡的女病人第730章 鑽心之痛第472章 司徒家族第541章 心與心的碰撞第331章 香河之畔故國情第483章 吃豆腐?第138章 乾脆鬧大點第367章 交易第292章 心計第708章 升級了!第839章 緊急處置第742章 備受煎熬的第608章 失衡的世界第230章 靜夜聽濤第475章 不可思議第386章 迷霧重重第486章 重逢第843章 無妄之災第223章 艱難的決定第486章 重逢第314章 赤龍袍第791章 民心可用第246章 平地起風雷第355章 將心比心第192章 無顏以對第284章 色誘與威逼第306章 捨身一吻第694章 衆叛親離第191章 共識第63章 木秀於林第796章 水到渠成第353章 何處是歸途第626章 赤腳不怕穿鞋的第391章 將軍令第698章 渾水摸魚第61章 往事如煙第527章 如膠似漆第760章 喧囂中的淨地第394章 盤根錯節的勢力第430章 忠貞第255章 弟兄的心思第233章 如此手段第579章 幕後交易第754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第633章 選擇應戰第177章 度日如年第302章 初到河內第240章 膽大包天第348章 怒龍之火第398章 兩手都要硬第421章 曲徑通賊巢第410章 報復的手段第453章 輝煌的戰果第369章 恍然大悟徒傷悲第91章 媽媽第519章 溫情第860章 超強颱風
第637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569章 軍火販子第351章 春色無邊的外景地第490章 聯合第502章 美男計第839章 緊急處置第426章 進退有度第681章 在哪兒都不輕鬆第412章 偷着樂第411章 吃定你了!第206章 鬥狠的下場第299章 奉獻第334章 激情與理智第127章 做一回特工吧第180章 突破口第38章 文明與蠻荒的交界處(中)第432章 如你所願第263章 角力第84章 不滅的記憶第579章 幕後交易第650章 同在屋檐下第270章 欲擒故縱第819章 梅花計劃第600章 遇險第528章 求同存異第526章 團圓飯第673章 外鬆內緊第653章 舉重若輕第463章 戰友情第671章 前車之鑑第595章 訴離情第647章 密商第247章 禍不單行第526章 團圓飯第243章 重要的決定第149章 挾持-第一百五十章 擊斃第815章 另一隻眼第401章 巧妙應對第661章 安撫第269章 帶傷上陣的小六第627章 歡聲雷動拳擊場第610章 聲音第354章 老大的心病第1章 急診室裡的女病人第730章 鑽心之痛第472章 司徒家族第541章 心與心的碰撞第331章 香河之畔故國情第483章 吃豆腐?第138章 乾脆鬧大點第367章 交易第292章 心計第708章 升級了!第839章 緊急處置第742章 備受煎熬的第608章 失衡的世界第230章 靜夜聽濤第475章 不可思議第386章 迷霧重重第486章 重逢第843章 無妄之災第223章 艱難的決定第486章 重逢第314章 赤龍袍第791章 民心可用第246章 平地起風雷第355章 將心比心第192章 無顏以對第284章 色誘與威逼第306章 捨身一吻第694章 衆叛親離第191章 共識第63章 木秀於林第796章 水到渠成第353章 何處是歸途第626章 赤腳不怕穿鞋的第391章 將軍令第698章 渾水摸魚第61章 往事如煙第527章 如膠似漆第760章 喧囂中的淨地第394章 盤根錯節的勢力第430章 忠貞第255章 弟兄的心思第233章 如此手段第579章 幕後交易第754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第633章 選擇應戰第177章 度日如年第302章 初到河內第240章 膽大包天第348章 怒龍之火第398章 兩手都要硬第421章 曲徑通賊巢第410章 報復的手段第453章 輝煌的戰果第369章 恍然大悟徒傷悲第91章 媽媽第519章 溫情第860章 超強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