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對峙(七)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

就像我們這段時間面對的這支印軍,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會經過他們的美化之後再以與事實不符甚至完全相反的報告上報給印度政府軍方,比如“打帽子”事件,再比如“踩雷”事件。

應該說這與印度的文化有一定的關係,印度人總是習慣於推卸責任或者放大別人的弱點而完全無視自己的缺點。

再加上李參謀剛纔說的,這十幾年來我軍駐藏部隊武器裝備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更新,甚至還比62年時更差……運輸條件沒有多大的改善,裝備在這青藏高原上迅速老化而得不到補充,單從裝備來說也許還真不如62年。

反觀印軍卻換上了ak47、fn步槍,以及各種先進的戰鬥機、直升機、坦克等。

於是中印邊境一帶的印軍那自信心是空前的膨脹,給政府及軍方的報告盡是些“一旦打起仗來,我們有能力在幾天之內擊潰中國軍隊”、“我軍將有十足的把握圍殲當面的中國軍隊”之類的云云。

於是乎,印度政府和軍方就像62年時一樣,飄飄然的就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了,甚至有些人還以爲現在一雪62年之恥的時候到了。

我會知道這些,是因爲歷史上的這次衝突,印度就有許多軍隊叫囂着:“進入中國縱深作戰,將戰線推進至雅魯藏布江一線”……

“這一點我也認同。”教導員不解的問道:“可是,這與我們這件事有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我說:“首先,因爲印度政府與軍方高層與基層部隊嚴重脫節。這也就意味着我們現在所做的任何事。不管是黑鷹也好。不管是軍事威攝也好,對印度其實都起不了任何作用,因爲這些情報傳到其政府或是軍方高層就完全變了樣了。”

李參謀不由點了點頭:“這也是我們一直頭疼的問題,比如黑鷹直升機,印軍傳給其政府和軍方的情報是,雖然美國的黑鷹直升機性能無可挑剔,但是中國的飛行員拙劣的飛行水平卻是他們的短板,很明顯。這種直升機在中國軍人手裡發揮不出多少作用,我們幾乎可以無視它的存在。”

聞言我們不由有些啼笑皆非。

“所以。”我下結論道:“我們現在做的這一切其實都是在做無用功,對解決這次危機不會有任何幫助。”

“想要解決問題就得火中取栗。”頓了下我就接着說:“所謂富貴險中求,何況我們現在面對的這件事,其本身就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

“營長的意思是……”

“我的目的是要讓印度政府及軍方高層意識到他們嚴重誤判中國軍力。”我回答道:“就像62年他們誤判我軍實力一樣。”

聞言教導員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

“營長是想打一仗?”李參謀問。

“也可以這麼說。”我說:“但目標不是我們眼前這什麼特別服務局,我想要的這一仗,是足以震憾到印度政府及軍方,而且是印軍想隱瞞也瞞不了想美化也美化不了,這樣才能讓他們清楚的看清中印兩國的真實實力,只有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印度政府和軍方纔不會也不敢輕易言戰。”

“要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教導員問:“我們現在面對的就是這個特別服務局,難道我們還能主動出擊深入印度找其它部隊打一仗?”

“當然不!”我說:“所以我纔要有意激化我們與特別服務局的矛盾。讓中印關係更爲緊張。”

“哦!”聞言教導員就有些明白了:“營長的意思是……印軍見特別服務部吃了虧,就會派另一支部隊來對付我們?!”

“對!”我點了點頭:“而且這支部隊,我相信不會像特別服務局這樣的素質,畢竟他們想要壓住我們,或者也可以說是震攝住我們,而這又正是我所希望的。”

“營長!”李參謀憂慮的說道:“事關重大,你看……這事咱們是不是要向上級彙報一下?”

“彙報當然是要的!”我點了點頭。

這事跟我們之前的“踩雷”事件就大不一樣了,因爲這個計劃裡還有“打一仗”的部份。能不能打,則顯然並不是我這個營長能決定的。

於是這個計劃很快就以電報的方式發到伍師長那。

事實上,這事就連伍師長也無法做決定,於是計劃一路往高層傳達,接着就有如泥牛入海沒了消息了。

我所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沒有消息是因爲上級也無法決定是打好還是不打的好。

這個計劃一到達北京,上級就分爲兩派展開激烈的討論。

一派是支持我的觀點和做法,認爲印度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一方面是看準了我國內憂外患,另一方面則是嚴重低估了我軍實力而高估了印軍的實力。所以要想避免戰爭,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讓印度政府和軍方高層看清事實並對戰爭進行重新評估。

另一派則是認爲這很有可能會成爲戰爭的導火索,要想讓印軍政府和軍方高層看清事實,並不一定要用“打一仗”的手段,而可以通過對話或是交流來解決。

在聽到這話後我只是笑了笑,從理論上來說的確是這樣,但問題是我們面對的是印度,一個不能說全民,但絕大多數都患有自大症的國家。這樣一個國家,怎麼可能會聽你的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如果這條路可行的話,當初周恩來總理就幾次出使過印度,卻最終還是暴發了62年的戰爭。

所以,軍事實力這東西不是說說就可以的,尤其是現在的我們比起印度來還沒什麼東西可以展現,那就只能切切實實的打一仗才能知道了。

而就在上級還沒有答覆的時候,印度方面就有了反應。

就在“踩雷”事件後的幾天,我們就得到了情報,印度緊急調動一支部隊轉向我們所在的位置,其兵力多得連我都感到吃驚……印軍竟然出動了一個旅,一個裝備精良的山地旅!(未完待續。。)

第134章 摧枯拉朽第105章 演習(六)第42章 歹徒第121章 潛伏戰第47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49章 者陰山(十四)第62章 直升機第25章 摸洞(四)第90章 馬島戰爭(九)第64章 飛機(二)第168章 武警第43章 者陰山(八)第8章 炮兵觀察員(二)第24章 經濟(二)第3章 思想工作第102章 演習(三)第84章 火攻第12章 訓練第165章 T62(二)第29章 傘降第65章 反坦克導彈(四)第154章 炮瞄雷達(二)第十七章第九十五章第89章 索降第202章 7.12戰役第六十八章第4章 持久戰第142章 衝鋒第34章 司務長第182章 老山戰役(十六)第147章 裝甲車第41章 者陰山(六)第94章 半壁崖(五)第118章 SAS(五)第188章 將計就計(二)第136章 立足之地第11章 第二代傘兵傘(二)第55章 組建武警第96章 學習第130章 火第34章 前線基地第118章 裝車第87章 受降第1章 貨輪第47章 光頭第194章 三面合擊第68章 玉米(三)第121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六)第116章 女人第六十四章第5章 詭計第150章 81式第63章 棱線工事第139章 邁克第128章 會議第140章 規矩第101章 半壁崖(十二)第51章 回師第178章 死亡地帶第169章 條件第156章 小河第90章 暗渡陳倉第28章 優勢第184章 墊腳石第86章 馬島戰爭(五)第18章 年夜飯第43章 宣傳工作第115章 SAS(二)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89章 公路橋(三)第215章 老鄉第二十五章第89章 整訓第212章 押送(五)第9章 炮兵觀察員(三)第36章 詭計第74章 體驗第168章 武警第三十七章第138章 毒刺第5章 直五第172章 老山戰役(六)第174章 農藥廠第124 炮瞄雷達第208章 押送第20章 突發狀況第53章 撤退第76章 叛變第47章 佩素爾(二)第63章 攤牌第七十八章第124 炮瞄雷達第五十二章第48章 出頭鳥第79章 05號山谷第113章 法卡山戰役(十八)第127章 防禦措施第220章 撕殺第115章 SAS(二)
第134章 摧枯拉朽第105章 演習(六)第42章 歹徒第121章 潛伏戰第47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49章 者陰山(十四)第62章 直升機第25章 摸洞(四)第90章 馬島戰爭(九)第64章 飛機(二)第168章 武警第43章 者陰山(八)第8章 炮兵觀察員(二)第24章 經濟(二)第3章 思想工作第102章 演習(三)第84章 火攻第12章 訓練第165章 T62(二)第29章 傘降第65章 反坦克導彈(四)第154章 炮瞄雷達(二)第十七章第九十五章第89章 索降第202章 7.12戰役第六十八章第4章 持久戰第142章 衝鋒第34章 司務長第182章 老山戰役(十六)第147章 裝甲車第41章 者陰山(六)第94章 半壁崖(五)第118章 SAS(五)第188章 將計就計(二)第136章 立足之地第11章 第二代傘兵傘(二)第55章 組建武警第96章 學習第130章 火第34章 前線基地第118章 裝車第87章 受降第1章 貨輪第47章 光頭第194章 三面合擊第68章 玉米(三)第121章 法卡山戰役(二十六)第116章 女人第六十四章第5章 詭計第150章 81式第63章 棱線工事第139章 邁克第128章 會議第140章 規矩第101章 半壁崖(十二)第51章 回師第178章 死亡地帶第169章 條件第156章 小河第90章 暗渡陳倉第28章 優勢第184章 墊腳石第86章 馬島戰爭(五)第18章 年夜飯第43章 宣傳工作第115章 SAS(二)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89章 公路橋(三)第215章 老鄉第二十五章第89章 整訓第212章 押送(五)第9章 炮兵觀察員(三)第36章 詭計第74章 體驗第168章 武警第三十七章第138章 毒刺第5章 直五第172章 老山戰役(六)第174章 農藥廠第124 炮瞄雷達第208章 押送第20章 突發狀況第53章 撤退第76章 叛變第47章 佩素爾(二)第63章 攤牌第七十八章第124 炮瞄雷達第五十二章第48章 出頭鳥第79章 05號山谷第113章 法卡山戰役(十八)第127章 防禦措施第220章 撕殺第115章 SAS(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