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者陰山(二十一)

一秒記住

越軍對我們碉堡羣的進攻終於在四十幾分鍾後緩了下來。

不是因爲別的,而是因爲他們傷亡太大了,或者說他們已經用盡了各種辦法但最終還是沒有一點進展。

在這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越軍一共朝我們發起了大小二十餘次的衝鋒,每次衝鋒都要在陣地上留下一堆的屍體,到現在我們陣地前已經堆起了厚厚的一層由死屍鋪成的地毯,大多都是頭朝着我們方向而且以碉堡爲圓心從輻射狀往外延伸的,少說也有兩、三百具。

其它的不說,就說這兩、三百具屍體……這都已經超過1142高地駐軍的一半了,再加上其受傷的,只怕其後增援上來的援軍都讓我們給打得失去了戰鬥力。

後來據越軍俘虜交待,爲了奪回其指揮部,越軍整整投入了四個連,而且這四個連全是者陰山上的主力連,個個都是在戰場上打滾出來的老兵,但就算是這樣最終還是被打得失去了信心。

這時我還以爲是越軍指揮官下令的停止進攻,但其實不是。

從越軍俘虜那我聽到這樣一個從來就沒聽過的事:越軍負責進攻我碉堡羣的四個連的兵集體抗命……也就是越軍連長還在一個勁的叫喚着往前衝,但當兵的卻不管這麼多,打到這時候誰也不衝了。

這一方面是因爲越軍指揮官大量死亡的原因……越軍與我軍一樣,基層指揮官是要衝在前頭的,其指揮制度也跟我們一樣,連長死了由副連長頂,副連長死了由排長頂。

這麼頂的話在指揮上並不存在很大的問題,畢竟這些越鬼子都是有經驗的老兵,都知道該做什麼。但新上任的指揮官卻並不一定會像之前的指揮官一樣能夠服從,也不一定有那樣的魄力,甚至他們本身就跟戰士的想法一樣也不想再繼續打下去。

另一方面,則是越軍普遍認爲這樣打下去是一種沒有意義的犧牲。

這一點我倒是認同,越軍可以說是什麼方法都用盡了,當時就算是我的話,站在越軍的角度上也不知道這場戰該怎麼打。

在這種情況下,一向不服輸的越軍會臨陣抗命也就不足爲奇了,甚至被軍官給逼急了還有兵變的跡像。

而且這種軍心動搖的影響很快就擴展開來……有許多越軍就會在想,現在既然無法攻破這個碉堡羣,也就意味着無法增援指揮部,無法增援指揮部就意味着者陰山的失守。於是……乾脆撤出者陰山算了。

有句話叫“兵敗如山倒”,說的就是這種現像,人的心理就是那麼奇怪,如果從一開始就不承認失敗也不退讓半步的話,那麼就很有可能一直堅持到最後,但如果有一點點氣妥的想法,哪怕只是一點點苗頭,而且這點苗頭沒有及時被澆滅的話,那很快就會有如決堤的洪水般一發不可收拾了。

於是當時就有幾個兵打算偷偷溜走,直到被越軍指揮官抓住並當場槍決了之後才把這種勢頭給暫時剎住。

這是在戰場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一場防禦戰,一場我軍防守越軍主攻的防禦戰……確切的說是在特工營防守這個局部戰場上是個防禦戰。主攻的一方也就是越軍,攻不下就可以不攻或是暫緩進攻不是?也沒必要逃跑吧!

但這次防禦戰就是打成了這樣,打得越軍幾乎完全崩潰差點就撤出者陰山了。

不過我想,出現這種現像也並不能說全是我們合成營的功勞,這其中也有一部份是51師準備全線進攻者陰山而給越軍帶來的壓力。

最後我們面前這支越軍還是沒有撤出者陰山……這是必須的,否則這個消息很快就會傳遍者陰山的各個高地,接着就會出現整條防線迅速崩潰的局面。

但其實他們沒有撤出者陰山也已經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因爲他們已經是一支沒有士氣、沒有脾氣的部隊。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指針慢慢的指向了七點整,看着天空中冉冉升起的幾顆信號彈我不由鬆了一口氣……對者陰山的總攻終於開始了。

首先照例是一通炮,這通炮就不再像之前一個月那樣幾乎都是漫無目的打了,這通炮大多都是由潛伏在敵軍陣地前沿引導我軍炮兵打的,或者是要炸燬越軍的地雷、或者是炸燬障礙物,又或者是要炸燬其工事。

炮火準備整整進行了半個小時,只炸得整座者陰山的天空都被硝煙遮住了,剛剛亮起來的天色又再次陷了一片昏暗之中,讓人有一種太陽剛出來就下山的錯覺。

接着就是一陣陣槍聲和炮聲……沒有太多的喊殺聲,這時的我軍已經不興這個了,除非是在對敵人發起反衝鋒的時候爲了振奮士氣及威嚇敵人才喊一喊,一般情況下像這一回51師朝者陰山發起進攻,那就是步兵與炮兵的有力協同……步兵前進一步或是進行火力試探發現目標後,能用炮兵的就用炮兵轟,實在無法用炮兵的考慮自己動手。

不過我想,51師對越軍的穿插和分割包圍應該不會有什麼困難了,畢竟越軍的指揮部已經在我們手裡,其各陣地的部隊已經無法有效的協同,另一方面1142高地上的越軍主力被我們打得元氣大傷,且大量的兵力被我們牽制在這裡。

事實也證明我想的是對的,我軍有支穿插部隊甚至一口氣拿下了越軍十七個大小一插到位。當然,這跟51師的戰士們自身的戰鬥力也是有關的。

至於許師長之前準備的那兩百口棺材,我想應該是一百口都嫌多了。

謹以以上章節向11軍31師的全體戰士們致敬,該師在收復者陰山的戰鬥中,以115人傷亡的代價成功收復者陰山,此戰共斃敵550名,俘敵18名,傷敵無法統計,繳獲60口徑以上火炮19門,各種槍支151支及軍用物資一批。r1152

第19章 高原訓練(七)第66章 飛機(四)第334章 訓練第15章 生日第181章 老山戰役(十五)第214章 7.12戰役(十三)第187章 將計就計第176章 疑兵第88章 兵分兩路第133章 救援(三)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142章 炮戰第56章 組建武警(二)第187章 公路橋第143章 變化第333章 AK74第91章 半壁崖(二)第124章 邊三輪第82章 風雲突變第十四章第227章 會議第74章 墨爾本號(三)第九十二章第142章 清單第140章 圍三闕一第136章 立足之地第六十八章第89章 索降第105章 網第107章 法卡山戰役(十二)第60章 地雷第177章 對像第74章 體驗第105章 新兵第156章 老鄉第75章 時代第90章 半壁崖第154章 炮瞄雷達(二)第43章 者陰山(八)第186章 追兵第143章 矛盾第26章 對峙(六)第225章 放假(二)第170章 老山戰役(四)第96章 學習第188章 危機第65章 飛機(三)第110章 滲透戰第150章 81式第102章 超級軍旗第3章 母船第133章 跳傘(二)第二百二十二章第13章 高原訓練第159章 阿富汗(二)第74章 墨爾本號(三)第29章 哨所第64章 飛機(二)第181章 一言爲定第112章 藉口第196章 特工連第八十七章第162章 炮戰第223章 交待第225章 放假(二)第二十三章第211章 押送(四)第53章 分紅第35章 民航事件(四)第43章 歹徒(二)第90章 會議第21章 對峙第50章 30號陣地(四)第148章 友好傷亡第135章 同學第204章 AK74第73章 傑希奧山谷之戰(四)第86章 無名高地第120章 經驗第145章 思想工作第108章 演習(九)第32章 補給第166章 69式坦克第120章 軍火第161章 通道第94章 任務第125章 裡應外合第208章 7.12戰役(七)第137章 倉庫第202章 7.12戰役第8章 難民營(二)第四十六章第128章 航母第7章 炮兵觀察員第79章 T62(二)第二十二章第48章 現實第98章 密位第七章第1章 家
第19章 高原訓練(七)第66章 飛機(四)第334章 訓練第15章 生日第181章 老山戰役(十五)第214章 7.12戰役(十三)第187章 將計就計第176章 疑兵第88章 兵分兩路第133章 救援(三)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142章 炮戰第56章 組建武警(二)第187章 公路橋第143章 變化第333章 AK74第91章 半壁崖(二)第124章 邊三輪第82章 風雲突變第十四章第227章 會議第74章 墨爾本號(三)第九十二章第142章 清單第140章 圍三闕一第136章 立足之地第六十八章第89章 索降第105章 網第107章 法卡山戰役(十二)第60章 地雷第177章 對像第74章 體驗第105章 新兵第156章 老鄉第75章 時代第90章 半壁崖第154章 炮瞄雷達(二)第43章 者陰山(八)第186章 追兵第143章 矛盾第26章 對峙(六)第225章 放假(二)第170章 老山戰役(四)第96章 學習第188章 危機第65章 飛機(三)第110章 滲透戰第150章 81式第102章 超級軍旗第3章 母船第133章 跳傘(二)第二百二十二章第13章 高原訓練第159章 阿富汗(二)第74章 墨爾本號(三)第29章 哨所第64章 飛機(二)第181章 一言爲定第112章 藉口第196章 特工連第八十七章第162章 炮戰第223章 交待第225章 放假(二)第二十三章第211章 押送(四)第53章 分紅第35章 民航事件(四)第43章 歹徒(二)第90章 會議第21章 對峙第50章 30號陣地(四)第148章 友好傷亡第135章 同學第204章 AK74第73章 傑希奧山谷之戰(四)第86章 無名高地第120章 經驗第145章 思想工作第108章 演習(九)第32章 補給第166章 69式坦克第120章 軍火第161章 通道第94章 任務第125章 裡應外合第208章 7.12戰役(七)第137章 倉庫第202章 7.12戰役第8章 難民營(二)第四十六章第128章 航母第7章 炮兵觀察員第79章 T62(二)第二十二章第48章 現實第98章 密位第七章第1章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