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封妃

耿氏\安氏心不在焉的左右相陪慧珠行了一段路,就慌里慌張的告辭離開.慧珠看着不復平日沉穩淡定的二人,搖搖頭,心裡不知是因二人言行影響還是怎般,心下也有些起伏波動.於是,腳下步子不由快了幾分,行色微顯匆忙的向景仁宮方向走去.

景仁宮外,門扉大敝,二十幾名太監宮女兩列排開而立,慧珠眼裡飄過疑惑,步履屯了屯,復又繼續前行.阿杏老早就立在衆宮人之,伸長了頸脖張望,忽一見慧珠一行七人回來,忙迎了上去,一驚一咋的喚了聲";主子";,福了個身,便急切道:";兩位大人帶了二十幾名太監來了好一會,說是來宣讀封妃旨意的,您快些進殿吧.o";

慧珠怔然住,沒想到封妃詔書來的如此之快,看來胤真是早有打算,一切皆在他的盤算中,心思一過,慧珠沒來由的對即將宣讀的封妃詔書起了緊張之心,也顧不得宮門外行禮問安的衆宮人,拾階往宮室內行去.

進了內堂,只見主位下坐了兩位中年文官,正端着茶盞小聲交談,而素心立在一旁侍候着,擡眼不禁意間瞥見慧珠回來了,驚喜叫道:“主子回來。”二位文官忙放下茶盞,回頭看了眼,就躬身侍立,至慧珠上位坐下,又跪地行禮。

慧珠重新穩了心神,臉上表情緩了緩後,方坐於上位,溫和笑道:“二位大人請起。不知兩位怎麼稱呼。”那兩人暗下對視一眼,言謝起身,其中一位身着禮部官服的文官拱手道:“回娘娘的話,奴才登德,官拜禮部左侍朗,乃是皇上任命持節冊封的正使;這位是內閣學士塞楞額大人。此次奴才二人前來,是宣讀冊封娘娘的詔書。

登德說完,沒壓制住心裡的好奇,悄悄擡眼窺視,只見上位所坐之人,觀之約二十二三的樣子,眉目清秀,雪膚凝脂,乍一看只是一般麗人,再看卻讓人如沐春風,尤其是一雙黑亮的眸子流轉間褶褶光輝,其舉止言談也是不俗,不像鈕祜祿那寒門小戶出生。看來這位娘娘果真不是傳聞的那般賢惠勤免,否則怎能以卑微的家世在水極深的親王府站穩腳,還能生得一兒一女,其子深受康熙帝喜愛,她自身又得雍正帝垂愛,必是有手段之人。

登德心裡極快的做了一番評斷,欲開口言明正事,卻對上一雙含笑帶凜的目光,心裡頓時一沉,暗自捏了一把冷汗後,忙不迭轉回身,從內務府太監手裡揭開錦盒,取出冊封詔:“鈕祜祿氏接旨!”慧珠率滿室宮人跪地聽旨。

登德正色念道:“朕惟贊宮廷而衍慶,端賴柔嘉,頒位號以分榮。丕昭淑惠,珩璜有則,綸糸孛用宣。諮爾側福晉鈕祜祿氏,毓質名門,揚休令問,溫恭冒著,夙效順而無違。禮教克嫺,益勤修而罔怠。曾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冊印封爾爲熹妃。爾其時懷只敬,承慶澤之方新,益冒柔嘉衍鴻府於有永。敬哉.”

熹妃?慧珠神情稍滯,繼而又低頭謝旨道:“臣妾熹妃接旨,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叩過恩,慧珠從登德手裡接過詔書,正欲起身,卻聽登德又道:“熹妃跪聽聖諭。”滿室衆人詫異,慧珠亦是不解,就着素心的攙扶又跪伏地上道:“臣妾熹妃聽聖諭。”

登德仰頭道:“鈕祜氏,秉性安和,生育一子,皇四子弘曆——弘曆得皇考之心——皇考念其育子有功,恪盡婦德,是爲賢婦之媳,皇考特欽賜封號爲";熹";——若是側福晉爲熹福晉,位比平妻福晉;若是四妃爲熹妃,位比貴妃——欽賜。黑龍小說 。”

慧珠迷迷糊糊的聽登德唸了一長串,從中拼湊出兩個意思,其一“康熙帝念在她生育弘曆所以欽賜號爲";熹";;其二,她雖是四正妃之一,但國爲有康熙帝欽賜的封號,便位比貴妃,甚至比起沒有封號的貴妃還硬生生高出了那一星半點兒。

小然子機靈,見衆人怔愣住了,眼珠子一轉,拂塵一甩,高喊道:”賀娘娘高封!“衆人回過省,連同前來冊封的正副二使皆跪地賀道:“賀熹妃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話落,正殿外侍立的宮人亦應聲跪地道:“賀熹妃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慧珠心裡激盪萬分,看着一百來號人對着她跪地行禮,齊齊叫着:“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的話,讓她難以言語,就算是當了十幾年的親王側福晉、三個多月的景仁宮主位,也沒這齊聲“千歲”來的震奮人心,來的真真實實。

慧珠按壓住不平的心扉,也不知怎樣形容自己的心情,只能由着一聲聲“娘娘千歲”的話在耳旁鄒響。也許此時的她能體會到烏拉那拉氏、耿氏她們的雀躍之心,這種身臨其境,衆人恭賀“千歲”的不可思議之感。

她是妃子?是雍正皇帝的熹妃?還是被康熙皇帝親賜封號,等同鈕鈷祿貴妃的熹妃了?一連串的問號不停的在慧珠腦海裡閃爍,這是一種與提前知道,而在你真正成爲的那一刻頓生的迷茫感,震撼感!慧珠相信她這會兒的震驚,就是比起當時得知圓哥兒是弘曆,是未來的乾隆皇帝的驚異一點也不遑多讓。

千歲恭賀的聲音響了一遍又一遍,慧珠也漸漸從迷人心智的迴音中醒來,或者說是從女人那虛榮的秘境中醒來。只見她一手持着皇卷詔書,一手微微擡起,頷笑道:“都起來吧,今日還不是正式的冊封大典,等那日,你們在齊聲恭賀也不遲。還有兩位大人,你們也快請起。”衆人應話起身。

隨後,待兩位大臣離開,慧珠忙了話,賞賜景仁宮闔宮上下,又連是遣了人給弘曆傳消息,並讓小然子打聽了各宮封妃情況,方回到內堂。

內堂裡,慧珠心裡那股爲妃的新鮮勁已淡去不少,思緒也開始了正常的轉動,尤其對她沒有被封貴妃的事,是由衷的升起一種竊喜之情。她若是被封了貴妃,再用上康熙帝欽賜的“熹”不就是有附後之名的皇貴妃,特別是在胤禛秘立儲君的情況下,將她封爲高位,無疑是將她母子置於衆人眼皮子底下。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朝堂後宮更是防不勝防……只是,現在她母子的情況也不見得好,畢竟康熙帝欽賜的名號,難免不引起有心人的猜測。念及此,惠珠看向一旁絮絮叨叨的念着“菩薩保佑”的素心,吩咐道:“你去看看小然子打聽消息回來了沒?”

素心連道三個“好”,就往屋外間走,門簾一挑,正好撞見弘曆、小然子一起回來,忙笑道:“四阿哥也來了,主子正在內堂呢。”說着,就隔了簾子,讓弘曆、小然子進了去。

慧珠驚一見弘曆過來,迭聲問道:“你怎麼了?可是下學了?”弘曆在慧珠身邊坐下,偏頭笑道:“今日是額娘封妃的大日子,皇阿瑪就讓師傅提前給我們下了學。”慧珠點點頭,直接看向小然子道:“如何?”

小然子稟道:“年福晉晉封爲貴妃,無封號;李福晉晉封爲四妃之一,封號‘齊’;宋格格晉封爲六嬪之一,封號‘懋’;耿格格晉封爲六嬪之一,封號裕;武格格晉封爲六嬪之一,封號‘寧’;餘下安格格、烏雅格格皆被晉爲貴人;餘下六侍妾,除了張侍妾封爲貴人,皆是常在;四位姑娘爲答應;還有府裡原來的大丫頭,之有原宋格格、安格格、耿格格身邊這三人被封爲格格,有名份。”

慧珠點頭示意明白了,又問了幾句烏喇那拉氏冊封大典的日子,與封妃大典的日子後,便屏退了左右。

弘曆見內堂無人,眉開眼笑的嬉鬧了一番慧珠封妃的事後,就斂了笑意,趴在慧珠的腿上,悶悶的問道:“額娘,您說錦匣子裡皇阿瑪屬意的是誰?兒子想得應該不是三哥,可就在兒子過來的時候,皇阿瑪卻請了當朝大儒做三哥的師傅。”

慧珠輕聲一笑,難得看見弘曆吃味的模樣,卻惹來弘曆橫眉一瞪,只好去了笑,輕撫在弘曆的辮上,溫聲撫慰道:“其實你心裡已經有了定論了,按着你想的做,額娘相信你會做得很好。以後額娘和寶兒還等着你養呢。”弘曆蹭了下腦袋,嘟囔道:“沒定論,沒定論”

不待弘曆撒下嬌,外面已有人通傳說寶蓮回來,瞬時,弘曆一下跳開慧珠的懷裡,彈了彈衣裳,等着寶蓮進屋。

眨眼的功夫,寶蓮已笑咯咯的進屋,不一時,就見兩兄妹你一言我一語的打鬧起來,歡聲陣陣。

直至晚間,晚飯罷,弘曆方離開景仁宮。而隨着弘曆前腳的離開,後一腳又有令衆人側目的消息傳來,胤禛開始招人侍寢。

本章完

第119章 謀害第20章 孃家(下)第243章 撞見第78章 平安第137章 備禮第265章 過繼(上)第213章 驚嚇第296章 新婦第183章 團聚第131章 產女第248章 交融第172章 路上第31章 剪紙第89章 弘晝第155章 爭鋒第29章 夜寵(二)第13章 院子第57章 抵達第51章 封王第7章 選秀(中)第324章 是誰第49章 家書第196章 退燒第101章 萬壽(上)第307章 笑靨第141章 轉念第151章 寶蓮第41章 家書第102章 萬壽(中)第171章 聖諭第298章 時殤(上)第276章 取消第48章 午後第316章 鳳殞(下)第106章 產女第96章 月荷(上)第18章 侍寢(下)第202章 明白第75章 離京第304章 嫉妒第267章 過繼(下)第318章 燃燈第25章 臘八(二)第218章 遷宮第142章 拜年第160章 生疏(下)第68章 有孕一百一十三章 元宵第98章 月荷(下)第32章 過年(上)第135 昏倒第85章 壽宴第75章 離京第280章 晉位第329章 安氏第50章 婚禮第145章 突發第218章 遷宮第322章 後果(上)第172章 路上第143 爭執第257章 假死第229章 交流(上)第237章 前來第313章 鳳殞第201章 異舉第3章 融入第91章 育兒第59章 隨侍第182章 又離第185章 過招第249章 反駁第61章 時疫一百一十一章 清園第57章 抵達第4章 請安第260章 如玉第301章 女人第122章 離園第184章 戲之第24章 臘八(一)第45章 相處第218章 遷宮第325章 事明第323章 後果(下)第294章 指婚(下)第78章 平安第183章 團聚第316章 鳳殞(下)第160章 生疏(下)第27章 瑣事第252章 競渡第247章 離宮第275章 解憂(下)第8章 選秀(下)第321章 前因第278章 年氏(下)第147章 夜裡第89章 弘晝第239章 難爲
第119章 謀害第20章 孃家(下)第243章 撞見第78章 平安第137章 備禮第265章 過繼(上)第213章 驚嚇第296章 新婦第183章 團聚第131章 產女第248章 交融第172章 路上第31章 剪紙第89章 弘晝第155章 爭鋒第29章 夜寵(二)第13章 院子第57章 抵達第51章 封王第7章 選秀(中)第324章 是誰第49章 家書第196章 退燒第101章 萬壽(上)第307章 笑靨第141章 轉念第151章 寶蓮第41章 家書第102章 萬壽(中)第171章 聖諭第298章 時殤(上)第276章 取消第48章 午後第316章 鳳殞(下)第106章 產女第96章 月荷(上)第18章 侍寢(下)第202章 明白第75章 離京第304章 嫉妒第267章 過繼(下)第318章 燃燈第25章 臘八(二)第218章 遷宮第142章 拜年第160章 生疏(下)第68章 有孕一百一十三章 元宵第98章 月荷(下)第32章 過年(上)第135 昏倒第85章 壽宴第75章 離京第280章 晉位第329章 安氏第50章 婚禮第145章 突發第218章 遷宮第322章 後果(上)第172章 路上第143 爭執第257章 假死第229章 交流(上)第237章 前來第313章 鳳殞第201章 異舉第3章 融入第91章 育兒第59章 隨侍第182章 又離第185章 過招第249章 反駁第61章 時疫一百一十一章 清園第57章 抵達第4章 請安第260章 如玉第301章 女人第122章 離園第184章 戲之第24章 臘八(一)第45章 相處第218章 遷宮第325章 事明第323章 後果(下)第294章 指婚(下)第78章 平安第183章 團聚第316章 鳳殞(下)第160章 生疏(下)第27章 瑣事第252章 競渡第247章 離宮第275章 解憂(下)第8章 選秀(下)第321章 前因第278章 年氏(下)第147章 夜裡第89章 弘晝第239章 難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