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靈感時刻

我與武三郎回到金陵城時,已是八月中旬,距我離開金陵已過去了三個月。

在這短短三個月內,江南武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次討伐幽冥神教,曉生江湖上宣稱的沸沸揚揚,但實際上,武林盟的勢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折損。

尤其是謝士廷前往京城出任戶部尚書一職,原本武林盟、王、謝三足鼎立的局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這三個月中,金陵謝家異軍突起,逐漸成爲江南武林翹首,隱約成爲江南第一武林世家。

俗話說朝中有人好辦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城內原本一些騎牆派,紛紛投靠在金陵謝家門下,這讓武林盟和王家十分難受,這些武林勢力在表面上或者涉及到所謂江湖大義面前同仇敵愾,但真涉及到自身利益時,還是一切靠勢力說話。

曉生江湖更新一些排名,其中武林三公子排名之中,謝家小門主謝君帆後來居上,排名第一。劍癡青木、趙錢孫獨子趙聿緊隨其後,而金鏢黃天霸則從三公子之中除名。

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原江浙巡撫兼總督胡宗憲抵達京城,被罷免了兵部的職務,皇帝朱潤澤給了他一個太子少傅的閒職,在京中出任閒職,也算放在了皇帝的監視之下。

胡宗憲通倭的罪名沒有坐實,他在朝野之中名望很大,頗有功高震主的嫌疑,朱潤澤就算想修理他,也不能急在一時。畢竟江南倭亂方平,要是此刻辦了胡宗憲,難免有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嫌疑。

胡宗憲知道先皇的消息,這件事最近腦的沸沸揚揚,皇帝有意的冷處理此事。不過暗中卻吩咐錦衣衛、登聞院、六扇門三個特務機構開展調查。六扇門總捕頭呂仲遠入宮面聖之後,由新近重建的七扇門負責調查此事。據說,十三太保早已離京,派往兩京十三省,暗中調查此事。

不過,也並非全無好消息。據說今年秋闈,來自江南學宮的李牧哥一舉成名,被皇帝欽點了探花,如今已是翰林院編修,負責整理靈宗皇帝起居注。靈宗皇帝,就是當今天子朱潤澤之父,先皇朱悟能的諡號。

雖然民間相傳朱悟能尚在人世,而朱潤澤也暗中派人調查,但按照朝廷的說法,先皇朱潤澤早已在三十年前暴斃。

按照大明朝制,先皇駕崩後三年內要完成起居注的整理工作,但是靈宗皇帝的起居注卻被朱潤澤耽擱下來,直到今年江南之行回京之後,才啓動了這項工作。

這些都是張幼謙告訴我的,這小子自從認了道士柳清風當師父,武功在三個月內突飛猛進,隱約要突破知玄境了。爲了達到這一境界,他小子下了血本,什麼天才地寶、靈丹妙藥,跟白菜似的往肚子裡裝,而我卻在重重險境之中,纔剛剛突破知玄境。

一想到此,就羨慕異常,我甚至還寫了一篇《論習武與有個好爹的重要性》的稿子投給了《八卦週刊》,不過被張幼謙無情的駁回了。

這日,我跟張幼謙比武,他武功進境快,但畢竟缺乏實戰經驗,我在三十招之後將他制服。他還不服氣,說要是我那便宜師父多指導我幾日,肯定你不是我對手。

我奇道,怎麼沒有見到劍癡青木和你師父?

張幼謙伸出了五根手指,說五萬兩。

什麼意思?

張幼謙說那老傢伙這仨月花了我五萬兩銀子,見我私房錢沒了,他藉口回武當山給我討靈藥,跟我那便宜師兄拍拍屁股走人了。我說也不錯啦,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誰也不吃虧。

有我跟張幼謙的安排,武三郎很快就辦好了加入六扇門的手續,不過公文到了諸葛燒餅那裡用印,卻被卡住了,理由是要對武三郎開展一次背景調查。

我知道其中必有貓膩,我們入金陵之後,松江知府羅有道就派人去給江南製造局馮零感送了一封書信,而諸葛燒餅與馮零感素來走的很近,所以極有可能是馮零感在其中搗鬼。

武三郎對此十分憤怒,問爲何不將舉報信交出去。

這件事我與張幼謙也商議過,單單憑一封舉報信,肯定無法扳倒馮零感,畢竟他是少監,隸屬於內宮,是負責給內廷斂財的職務,有些手段出格,也是京城那邊默許的。

這封舉報信,就算要上交,誰來遞交也是一門學問。至少我們來檢舉是不行的,選來選去,最適合之人有兩人,一是新任的江浙巡撫趙貞吉,第二個則是金陵同知閔秋葉。

前者是封疆大吏,若由他來將這封舉報信報到京城,這分量自然十足。不過,趙貞吉位高權重,又是初來乍到,在還沒有完全的把我之前,是不會貿然行事的。

至於閔秋葉,他剛正不阿,又嫉惡如仇,應是最佳人選。

不過最近他日子並不好過,他新官上任,做事有些獨斷專行,甚至僭越宋海泉作了不少越級彙報之事,引起了老牌知府宋海泉的不滿與排擠。這時再去找他,以他性格必然不會推辭,至於效果如何,卻也很難說。所以經過再三考慮,我們決定按兵不動。

一晃到了八月十五。

按照習俗,我們應該在中秋之前拜訪衙門各口,以及到上司府上走動。不過我對這種官場禮節不怎麼感冒,至於張幼謙,更不會做這些送禮之事,江南、劉一手等人來給我們送節禮,也被我們拒之門外。

中秋節在金陵又稱八月節,素來有走月、賞燈、摸秋、斗香的習俗,到了夜晚,原本那些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中少女、婦女也都紛紛出來賞燈,在夫子廟一帶尤爲盛行。

這一日,衙門也早早下值,我與張幼謙這種外地遊子,也難得清閒,於是約在一起吃團圓飯,然後去夫子廟賞月逛街。當我們準備妥當,正準備出發時,門口卻有人道,請問蘇捕頭、張捕頭在嘛?

我見來人面白無須,身穿駝色宦官服,顯得十分恭敬。我說我們就是,不知這位公公是?

那宦官恭敬道,咱家是江南製造局少監馮零感馮公公派來的,馮公公說今日是中秋佳節,兩位捕頭在金陵城又沒有個親戚,所以想邀請二位前往小聚,還肯兩位捕頭賞光。

說罷,遞過來兩張鎏金請帖,上書“六扇門江湖司蘇猶在/張幼謙臺啓”,裡面則是一些邀請赴宴的客套話。我心說這馮零感倒也有意思,他乃內廷少監,從四品,職務比我和張幼謙高出五六級,竟用“臺啓”二字,欲以平輩相請,這一點,有些出乎我倆意料。

張幼謙卻不耐煩道,今晚我們約了去秦淮河上逛畫舫,就不去叨擾馮公公了。

那宦官說,真是巧了,馮公公今夜包下了秦淮河上最大的畫舫,請了金陵城最有名的伶官,若是不去,那豈不太可惜了。

張幼謙說跟你們這些沒卵子的人去狎妓,傳出去還不讓人笑掉大牙?老子又不缺你們這點錢。

這話說的有些難聽,不過這宦官卻也絲毫不動氣,只是從懷中取出一炳匕首。

張幼謙見狀,連說幹嘛,你還想動手不成?

宦官搖頭笑道,馮公公說了,這次相邀,是要跟兩位商議六扇門那位武壯士的前途之事,若不能將你二人請來,就讓我提着腦袋回去見他。

這話說的輕描淡寫,彷彿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一般。這宦官臨危不亂,又不卑不亢,不由令我刮目相看,問道,不知公公怎麼稱呼?

宦官微一躬身,咱家本是苦命孩子,原本姓吳,在金陵紫禁城內掃地,後馮公公賜姓馮,單名寶字。我點點頭,說馮公公,還請帶路。

張幼謙不解道,跟一羣太監吃飯,有什麼好說的。

我見馮寶很知趣的到門外等候,這才道:馮零感知道我們手中有對他不利的證據,今天這頓飯,恐怕沒有那麼簡單。張幼謙說那我們更不要去了。

我搖頭道,非也。他恐怕料到我們沒有將舉報信交出去,這纔想利用這個機會跟我們講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天我們非要去看看,這死太監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來到秦淮河邊,已是掌燈時分。入夜之後,街上人逐漸多了起來。三五女子成羣相約夜遊夫子廟,走街串巷。路過澗子橋時,有不少人站在橋上,將瓦罐摔碎在橋下,落入河中。

張幼謙問道,這是什麼風俗?

我搖搖頭,表示不知,倒是馮寶見到,淡淡說道:中秋之夜,金陵人夜遊夫子廟後,來到澗子橋,摔碎瓦罐,意有“見子”之意,倒也是一個習俗了。

我讚道,馮公公懂得真多。

馮寶卻道,蘇捕頭謬讚了,只是小時候聽家人說過而已。

話雖清淡,臉上卻流露出一股愁意。這些人小時家中貧窮,被父母賣入宮內,做了宦官,自此之後斷絕子嗣,在宗族中也算是不孝之人,此刻路過澗子橋,心中又怎是滋味?

轉過狀元橋,河邊聽着一艘大型的畫舫。畫舫之上雕龍畫鳳,燈火通明,絲竹聲隱隱傳來,正是金陵城內最大的畫舫化蝶舫。這化蝶舫在金陵城十分有名,據說是秦淮四豔之首的柳靜容棲身之所。

我們上了畫舫,卻見馮零感站在船頭,見我們到來,笑道,兩位捕頭,別來無恙。

這種赴宴,手中總也不能空着,我送上從稻香村買的一盒月餅,張幼謙則從懷中掏出一個盒子,說馮公公,初次見面,也沒什麼好帶的,這是傑士幫今年新款的靈感時刻,正好應了您名字,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

馮零感臉色變得鐵青。

第5章 三九感冒靈第351章 大明水師第2章 七扇門第92章 驚變第40章 你擋着本姑娘的路了第376章 中計了第137章 九陽神功第348章 探監第143章 氣卷萬山來第182章 蛛絲第145章 遁去的一第53章 拾金不昧第71章 獄中應試第335章 你怎麼不去搶呢?第199章 借兩個錢兒花花?第1章 盜聖門最後一名弟子第379章 雅賊第206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59章 意欲何爲?第338章 韭菜和大蒜第7章 是誰在唱歌第328章 天絕往事第366章 最壞的和平強過最好的戰爭第334章 願君多采擷,煮着最好吃!第345章 僵局第39章 微雨燕雙飛第370章 瘦成一道閃電第249章 好大一根攪屎棍第367章 天圓地方第110章 施捨和妥協,並不能解決問題第367章 天圓地方第343章 變數第58章 萬劍河山第191章 還劍第174章 十二隻斷手第336章 欲知後事如何第205章 冥山主人第321章 賊人哪裡逃!第82章 你瞅啥?第112章 盜版害人不淺第84章 不戰第3章 天上人間第199章 借兩個錢兒花花?第26章 也配叫作天刀?第126章 重逢第211章 誤打誤撞第192章 我是那上京趕考而不讀書的書生第343章 變數第286章 天書四閣第195章 內莊第214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86章 夜梟第334章 願君多采擷,煮着最好吃!第111章 雲在青天水在瓶(卷終)第321章 賊人哪裡逃!第364章 當大俠有什麼好的第161章 囊中羞澀第181章 大掌櫃!第301章 再探菊苑第118章 潛龍在於淵第184章 徹談第63章 提劍冥山第240章 霸氣側漏第40章 你擋着本姑娘的路了第216章 對聯第272章 讓她接着上吊第370章 瘦成一道閃電第142章 味道第28章 人總要學着慢慢長大第232章 胡宗憲之死第257章 星宿脈第十二章 金鱗第383章 論語第44章 橫渠四句第373章 應戰第163章 一剪梅第112章 盜版害人不淺第249章 好大一根攪屎棍第392章 有兄弟,便是江湖(大結局)第317章 殺人何須用手?第327章 偷聽第 263章 我買幾個橘子去第41章 呵呵呵第193章 她比煙花更落寞第180章 撒野也要看地方第11章 訓話第226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299章 這都不叫事兒第108章 鴻門宴第45章 金針之約第163章 一剪梅第363章 還人間一個太平第46章 蛛絲馬跡第254章 茶葉蛋第135章 不吹,會死。第369章 真假王爺第265章 子非魚第73章 放榜第1章 盜聖門最後一名弟子第347章 通倭之罪
第5章 三九感冒靈第351章 大明水師第2章 七扇門第92章 驚變第40章 你擋着本姑娘的路了第376章 中計了第137章 九陽神功第348章 探監第143章 氣卷萬山來第182章 蛛絲第145章 遁去的一第53章 拾金不昧第71章 獄中應試第335章 你怎麼不去搶呢?第199章 借兩個錢兒花花?第1章 盜聖門最後一名弟子第379章 雅賊第206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59章 意欲何爲?第338章 韭菜和大蒜第7章 是誰在唱歌第328章 天絕往事第366章 最壞的和平強過最好的戰爭第334章 願君多采擷,煮着最好吃!第345章 僵局第39章 微雨燕雙飛第370章 瘦成一道閃電第249章 好大一根攪屎棍第367章 天圓地方第110章 施捨和妥協,並不能解決問題第367章 天圓地方第343章 變數第58章 萬劍河山第191章 還劍第174章 十二隻斷手第336章 欲知後事如何第205章 冥山主人第321章 賊人哪裡逃!第82章 你瞅啥?第112章 盜版害人不淺第84章 不戰第3章 天上人間第199章 借兩個錢兒花花?第26章 也配叫作天刀?第126章 重逢第211章 誤打誤撞第192章 我是那上京趕考而不讀書的書生第343章 變數第286章 天書四閣第195章 內莊第214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86章 夜梟第334章 願君多采擷,煮着最好吃!第111章 雲在青天水在瓶(卷終)第321章 賊人哪裡逃!第364章 當大俠有什麼好的第161章 囊中羞澀第181章 大掌櫃!第301章 再探菊苑第118章 潛龍在於淵第184章 徹談第63章 提劍冥山第240章 霸氣側漏第40章 你擋着本姑娘的路了第216章 對聯第272章 讓她接着上吊第370章 瘦成一道閃電第142章 味道第28章 人總要學着慢慢長大第232章 胡宗憲之死第257章 星宿脈第十二章 金鱗第383章 論語第44章 橫渠四句第373章 應戰第163章 一剪梅第112章 盜版害人不淺第249章 好大一根攪屎棍第392章 有兄弟,便是江湖(大結局)第317章 殺人何須用手?第327章 偷聽第 263章 我買幾個橘子去第41章 呵呵呵第193章 她比煙花更落寞第180章 撒野也要看地方第11章 訓話第226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299章 這都不叫事兒第108章 鴻門宴第45章 金針之約第163章 一剪梅第363章 還人間一個太平第46章 蛛絲馬跡第254章 茶葉蛋第135章 不吹,會死。第369章 真假王爺第265章 子非魚第73章 放榜第1章 盜聖門最後一名弟子第347章 通倭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