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七)

李信領軍凱旋。

用了六天的時間奔襲三百里,攻破了兩家溪峒,將不服號令的蠻夷徹底毀滅。

韓岡如此下令並不是他狠毒,在需要站隊的時刻,還想首鼠兩端,站在一邊等着撿便宜,韓岡絕不可能留着這樣的人在背後。

順我者生,逆我者亡。

天子讓李舜舉傳達的口諭就是這個意思。

一支支高舉的長槍槍桿上,一枚枚首級隨着兩腳的交替前進而晃動着,凝固在臉上的表情只有恐懼。從城外回來的大軍,每一人的槍桿上都有一枚首級,而最後進城的一隊馱馬背上,用筐子裝的首級只會更多。

幾天前還與自己並稱爲左右江三十六溪峒的左州、忠州兩家的壯丁,現在已經掛在了官軍的旗杆和槍尖上。在槍尖上晃動不已的一枚枚首級,讓不得不跟着韓岡出來迎接大軍凱旋的一衆溪峒之主,看得不寒而慄。

昨日還將宋國的美酒喝得暢快,只以爲是準備要用酒肉來示好,好讓他們多發兵。哪裡會想到,就在這幾天的時間中,官軍已經直接攻下了兩個左州、忠州溪峒。

心中的驚駭不由自主地化爲言語流了出來,對韓岡的恐懼讓一衆洞主們低低私語。

“恐怕轉運相公一開始就是打着這個主意。”

“那是肯定的!”

“要知道留着我們喝酒吃肉是爲了今天,我早就回去了。”

“你敢走。不怕官軍轉天就堵到你家思陵州的門口去。”

“……說不定轉運相公根本就沒派人去忠州、左州。”

“……那衛福和儂章額還真是太冤了,什麼都沒做,殺星就上門了。”

“今天能殺衛、儂兩家,明天就能殺到我們頭上……還能忍嗎?!”

“不能忍就去死好了,轉運相公不就在那邊嗎?”

“擇朵!你跟衛福有親,我們可沒有。想要去找死,你自個兒去,別拖着我們。”

“最好還是幾家聯合起來,若是哪天官軍打過來,互相之間也好有個照應。”

“一家家的離得那麼遠,誰救得了誰?難道還能一輩子防着嗎?”

“都少說幾句,這時候還說什麼!不把這位小韓相公服侍舒坦了,等着做下一個衛福、儂章額嗎?!”

“怎麼服侍,誰家嫌人多糧多?跟着官軍去打交趾,我們肯定死在第一個,然後官軍纔會上來跟交趾打。”

“一個眼下就要死,一個至少能拖後幾個月,選誰還要想嗎?”

對洞主們的竊竊私語,韓岡恍若未聞。閒言碎語他根本不需要去在意,只要他們聽話就行了。

凱旋儀式用了一個時辰宣告結束,進獻戰果、論功行賞。在邕州大戰過去了三個多月之後,收縮在邕州城附近的官軍,終於有了實質性的行動。對此戰的勝利,邕州百姓歡聲雷動。

洞主們一個個面色如土,如果這時候再違逆韓岡的心意,官軍接下來的目標,肯定就會輪到自己。

出戰的大軍回營休整,韓岡已經安排下了酒宴,他讓人從賓州運來的酒水,大部分還是爲凱旋的軍隊所準備。

待觀禮的百姓都散去,韓岡返身往衙門裡走。在韓岡身後,邕州通判低聲問着昨夜提前帶着忠州、左州兩家洞主首級回來的韓廉,“到底衛福、儂章額是因爲什麼沒來?”

“何須多問?忠州有六百漢人,左州有一千多,大多是最近剛剛擄掠而來,吃了不少苦。”李信在旁接口,臉上有着淡淡的不忍,以及濃濃的憎恨,“當時一時義憤,就把兩家住在主峒中的男丁都殺光,究竟是什麼原因也沒必要問了。”

輕描淡寫地說着兩家被拘束起來的漢人“吃了不少苦”,但實際情況,肯定只會比李信說出來的更慘,說是一時義憤,恐怕憤怒更多一點。

“只殺了男丁?”邕州通判問着。

“兩家的婦孺倒是沒動,總不能做事做得跟蠻夷一樣。”

“只是破了主峒吧?”韓岡在前面問着。

“嗯。”李信點頭,“時間倉促,只來得及攻下兩家的主峒。不過趕來救援的援軍,也一氣殺退了幾部。”

左州、忠州兩家是左江有數的大溪峒,一座主峒,下面還有好幾處、甚至十幾處小峒。李信領軍速攻,攻下的當然也只會是兩家的主峒,在附屬的小峒中,兩家少說還有數千近萬的人丁。

“是不是要將忠州、左州領下的溪峒都掃平掉?”韓廉興奮地問着。

“早間本官說過,從今往後左右江三十六峒沒有左州、忠州兩家。剩下的手尾就讓後面的洞主們去處理,投名狀先得給我交上來!”韓岡回頭,“斬草要除根!”

漢人善生聚,不論做工務農都遠比蠻夷出色,遼國、西夏攻進中國的時候,做得最多的也就是劫掠人口,馭漢人爲奴,爲他們提供稅賦。四方蠻夷,也都將漢人當成是肥羊一般。交趾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而最近在蜀中茂州鬧起來的蠻部叛亂,也是因爲當地築城,讓蠻部無處劫掠嗎,又擔心起漢人報復的緣故。而且這樣的事,千年之後也不少。

對付這樣的強盜,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賊手剁下,讓犯罪的成本高昂得無人能承受得起。只有用殺才能止殺。只有用更血腥的手段報復回去,才能遏制蠻夷對漢人的窺探。

——這就叫“以直報怨!”

這是臨時州衙主廳中的第三次會議,蒞會的還是韓岡爲首的邕州官員,以及左右江三十六溪峒的洞主。

“古萬寨、太平寨、永平寨,本官接下來要重新修復這三座軍寨。”韓岡舊話重提,但說話的語氣和內容已經完全變了,而在他面前,洞主們甚至都不敢再坐着,全都老老實實地站着,“不過交趾人多半不甘心官軍重回左江,必然會遣軍來騷擾,所以必須先發制人。”

交趾軍吃了這麼大的虧,據說死了幾萬人,哪裡還有可能回來騷擾?!但在場的洞主們沒人敢指出韓岡話中的錯處,韓岡就算說太陽是方的,他們也只會點頭道——轉運相公說得沒錯,我天天日出時都能看見太陽的四條邊!

韓岡環目一掃,一個個俯首帖耳的洞主讓他滿意地點頭:“本官需要爾等攻入交趾境內,其國中的子女財帛任爾等自取,能拿到多少,都看你們自己的本事……”

“韓相公,”一個戰戰兢兢的聲音響了起來,是站在後排的一名洞主,“我等身處右江,離着交趾實在有些遠了……”只是他見到韓岡森寒的眼神挪過來後,立刻慌了起來,“小人肯定是要派兵去的!至少一千!就……就是糧食接濟不上,如果去交趾國中沒有搜到存糧,恐會耽擱運使的吩咐。”

“關於這一點,本官也想過了。不論是古萬三寨,還是交趾邊境,都是在左江這一邊。右江的溪峒如果要派兵的,的確很不方便。”韓岡說着,他並不是御下苛刻的人,也是講道理的,“但你們可以向左江的溪峒借糧,只要之後等你們搜到戰利品後,將欠賬都還回去,那就沒問題了。另外不要忘了,還要付上利息。如果有人怕日後撕擄不清,本官也可以爲兩邊做箇中人,必不會讓人翻臉不認。”

左右江附近的各大溪峒家底都不少,左右江就是這一片地區的黃金水路,在這兩條江河中佔有一席之地,沒有哪家部族會發達不了。多了也許沒有,但借貸個一兩千石糧食,倒算不上什麼大問題。

“不論在交趾國中得到什麼,都是你們的,官府不會要你們一分一文。只有一點要記住……”韓岡一下變得聲色俱厲,“不過如果是漢人,就必須給我送到邕州來!本官會按人數給付錢糧爲賞。如果救回來的漢兒數目多的話,本官也會上報朝廷,無論官職、還是財帛,都不會吝嗇。”

“相公放心,我等決然不敢冒犯上國百姓。”廳中的蠻人們一起向韓岡作着保證。

“如果交趾軍來襲,小人肯定會拼死抵禦,不過萬一戰事不順,也許會難以抵擋……”又有人有着疑問,“不知相公能不能派一支官軍爲我等做依仗,只要能一挫交趾兵鋒便可。”

“不會讓你們與交趾軍硬拼,遇上交賊的時候直接回師就可以了。”韓岡當然不會讓人失望,:“若是交趾軍追來,本官自會遣兵對付。”

免掉了後顧之憂,在場的洞主們也稍稍放心了下來。韓岡等了一下,見沒有人再有事要發問,便說道:“好了。左州和忠州的主峒都已經被攻破,就是還有幾十個小峒沒有清理乾淨。本官不打算留着他們,誰打下來就是誰的!”

雖然顧忌着臉面,沒有人接口,但有好幾名洞主的眼神燃起了熊熊的火焰。

“日後官軍南下攻打交趾。爾等只要願意,也可以一同隨行。只要在戰場上出了力,都會加以封賞。最後會視功績多少,交趾的人口、財富,甚至土地,都有參與分配到資格!”韓岡推波助瀾的一笑,“是想在山溝裡做一輩子洞主,還是讓子孫在交趾號令州縣,全在爾等一念之間。”

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一)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中)第一百二十章 伎倆(上)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八)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九)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一)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三)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八)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一百零五章 微雨(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四)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三)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五)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第二百三十一章 變故(二十八)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狂浪(下)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一)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九)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下)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二)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九)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三)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上)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二)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第二百九十章 飛信(下)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一)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八)第四章 流水(上)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八)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四)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下)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九)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四十四章 南北(四)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四)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一)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下)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二)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二)第一十八章 廟堂(九)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四)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
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一)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中)第一百二十章 伎倆(上)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八)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九)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一)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三)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八)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一百零五章 微雨(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四)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三)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五)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第二百三十一章 變故(二十八)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狂浪(下)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一)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九)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下)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二)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九)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三)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上)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二)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第二百九十章 飛信(下)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一)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八)第四章 流水(上)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八)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四)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下)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九)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四十四章 南北(四)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四)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一)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下)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二)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二)第一十八章 廟堂(九)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四)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