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轉變

今天週一,先向大傢伙求幾張紅票,拜託拜託!)

聽罷了肖天健的話之後,衆人都先是楞了一陣,消化了消化這麼突如其來拋出的各種政策,作爲肖天健手下第一智將的閻重喜便發現了問題,對肖天健問道:“將軍今日說的辦法倒是不錯,眼下可是以我們現有的儲糧,卻根本不足以負擔起如此多人的吃喝,而眼下正是冬季,當地百姓手中存糧也很少,我們即便是想要用錢在當地購糧,恐怕也絕難買到這麼多糧食呀!”

肖天健馬山點點頭說道:“閻兄說的不錯,一下便點到問題關鍵了!這就是爲何剛纔我沒有說咱們兵將的事情的原因!我們能否在這個冬季在此地站穩腳跟,其實很大程度上還要靠你們這些武將!

大家別忘了,我們是幹什麼的吧!如果單靠我們的那點存糧的話,即便是加上從肖屠戶手中獲取來的這些糧食,別說是供應匠作營那麼多工匠還有礦工吃喝用度,即便是隻供應咱們刑天軍的兵將們吃,恐怕也難以維持到過年前了!

所以我在考慮這些事情的時候,根本就沒打算憑藉着咱們那點儲糧過活!大家可以想一下,這裡西面出山便是號稱山西糧倉之稱的解州一帶,雖然前年曾經遭過各路義軍的洗掠,但是據我所知,當初義軍也僅僅是在少量地界上作亂,而像解州、聞喜、絳州、絳縣、曲沃、翼城等地,豪紳衆多,這些大戶家皆藏有大量糧食,今冬明春我們如果想要安然在此渡過的話,那麼便唯有出山去搶一途了!呵呵!

所以大家恐怕年前這段時間,也閒不住了!我可是全靠你們這幫傢伙們給我搶糧回來過日子了!我不管你們搶誰,但是隻要不是陽城地界的,不是窮頭百姓,你們出去之後不管是搶糧還是綁票,只要給我弄回來足夠咱們用的糧食便成!”

諸將聽罷之後,頓時都哈哈大笑了起來,肖天健說的不錯,他們本來就是杆子出身,雖然行事有別於普通的杆子,但是本質上目前他們還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他們這麼近一年下來,之所以發展到這種地步,不全靠的是搶富戶,才發展如斯嗎?剛纔肖天健一說不許在當地搶掠百姓,這幫傢伙們便陷入到了思維怪圈之中,居然忘了他們本身的行當,肖天健可是說不許在當地禍害百姓,可沒說過不許他們出陽城縣到外面洗掠有錢人家,被肖天健這麼一提醒,大家便明白接下來他們該做什麼了。

想當初肖長山和趙大同他們盤居於此,不也是主要靠着到外面搶劫來維持他們在本地的開銷,要是隻靠着在本地搜刮老百姓的那點東西的話,估摸着他們也不可能每人手下養着那麼多的嘍囉了。

刑天軍初到此地,在沒有解決自給自足之前,顯然這條生計還不能放,起碼在明年夏收之前,他們還是要靠着這種辦法生存下去。

“將軍!假如我們都出去打糧的話,那麼此地的守禦又該有誰負責呢?畢竟咱們只敲掉了趙大同和肖屠戶這兩股當地的大杆子,此地還有馮天成和不少小股的杆子在各處盤踞,我們都出去打糧的話,保不準他們會趁虛而入,那樣的話咱們豈不白忙活了嗎?”趙二驢接着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這件事好辦,我們現在加上新兵,可用兵將兵力基本上接近兩千左右,這麼多人不可能都派出去打糧,你們分做兩路人馬,一路留守本地,一路出外打糧,總之這裡要保持一半的兵力,輪流出去,一可以讓弟兄們輪流休息,二又不讓當地的杆子趁虛而入!

當然了,留在家的人也不會都閒着,石冉的斥候隊暫且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你和司徒帶着配合出外打糧的弟兄們,在外面爲咱們的打糧隊提供情報,剩下的一部分斥候,交給李凌風在本地活動,儘快查清周邊各股勢力,然後告訴他們,要麼他們離開此地,另謀出路,要麼就乾脆投靠咱們,接受整編!否則的話!哼哼!你們以爲我會留着他們還在這兒當地爲禍嗎?”

所有人都立即聽明白了,肖天健這是要將當地的各種杆子勢力連根拔起,徹底控制住陽城縣一帶,看來這一下那馮天成和那些小股杆子們的舒坦日子算是要過到頭了!

當看到衆人已經沒有什麼疑問之後,肖天健接着說道:“諸位跟着我肖某一路跋山涉水的好不容易走到了這裡,我肖某也沒有什麼好報答弟兄們的!

自刑天軍成軍以來,弟兄們便跟着我出生入死,以前圖的不過只是有飯吃,能活命,但是僅有此卻還不成,眼下大傢伙還都是光棍漢,這還好說,以後我們會在此生活下去,大傢伙都會逐漸有家事,總不能只管大家吃飽肚皮!

所以我打算給軍中每個弟兄名下先記下二十畝良田,待到今後條件成熟之後,咱們也有了更大的地盤,大傢伙都有了老婆之後,再劃撥給弟兄們,讓弟兄們有家有地,再也不是什麼窮小子們了!我記得孟子有云,有恆產者有恆心,人無恆產則無恆心,大傢伙跟着我就是要圖活的好一些,只要大家努力,我肖某絕不會虧待弟兄們的!”

諸將聽罷之後,頓時又都大喜過望,說實在的,剛纔肖天健要給當地無地的老百姓分田的時候,有些人心中便有些酸溜溜的感覺,他們中大多數人也都是農民出身,對於土地的渴望同樣也十分強烈,刑天軍自成軍以來,也沒有發餉之說,每個人只能憑着戰功獲賞,才積累一些錢財,但是以前他們都一直顛沛流離,跟着肖天健南征北戰,現如今他們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了一塊落腳之地,眼看着有了地,卻要都分給老百姓,他們卻沒有份,難保一些將士不會有意見。

而現在肖天健說出這番話,顯然是對他們這些刑天軍的兵將們也早有考慮了,那麼他們也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看來這以後跟着肖天健的日子,確實有奔頭了,他們遲早也會分得土地,成家立業,這一點肖天健的話讓所有人都又有了希望。

當然,肖天健之所以現在不給手下人分田分地,也是有原因的,他眼下手下的這些兵將們,基本上都是光棍漢,一旦將土地分給他們的話,都忙活着去照料他們自己的田地去了,誰還跟着他出去徵殺呀!

所以眼下他暫時還不能給這幫兵將們分什麼田地,供他們耕作,只有等到他佔據更多的地盤,控制更多的屬民之後,足以讓他從民衆中選兵之後,他纔可能給這些兵將們分田地,到時候他便不用擔心無兵可用的問題了,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他纔可以取兵於民,建立更強的軍隊。

但是眼下他還是要依靠着手頭這幫弟兄們爲他做事,軍餉暫且他還是不會發,這幫傢伙如果想要在此地娶妻生子的話,那麼就只有靠着軍功來獲取賞金,而先拋出這個承諾,便是要穩定手下人的軍心,每人暫定二十畝良田,已經遠超過普通老百姓的待遇了,雖然眼下還只是一張空頭支票,但是卻也讓兵將們安心了,起碼這已經讓他們有了奔頭,以後他們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看着手下諸將們一個個笑逐顏開的樣子,肖天健也就放心了下來,開始分派起了任務。

按照肖天健的吩咐,刑天軍兵將們暫時分成了兩隊人馬,一隊暫時由閻重喜率領,佐以趙二驢、李栓柱,調配給他們戰兵六百,新兵四百,另外調給他們輜兵四百,炮隊配以虎蹲炮五門弗朗機炮兩門,成立專職打糧隊,外出打糧,時間爲一個月,到時之後回來休整。

馮狗子和羅立、劉寶等將留下,在當地留守,負責蕩平附近各路小股的杆子,同時也負責維持分田之事,爲新成立的匠作營提供保護。

分田之事則交由付德明負責,羅穎傑以及眼下刑天軍之中識文斷字能寫會算的十幾個書吏輔佐,在當地開始分田以及對人口登記造冊之事。

新成立的匠作營,則交給了張朝負責,本來張朝就是輜兵營的主官,他一直都在監管隨軍工匠,所以這件事便交給了他負責,匠作營的地點,就設在了東冶鎮原來趙大同的大寨之中,那裡雖然已經被馮天成率衆洗掠一空,也放火燒了一次,但是基礎設施還是比較健全的,而且那裡還有一條流向當地蟒河的支流,又距離東冶鎮幾處鐵礦礦點還有煤礦礦點比較近,在那裡建立匠作營有地理上的優勢。

,!

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81章 殊途同歸第13章 另有所求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198章 扶植第137章 驗收第90章 巡邏隊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122章 三段擊第179章 重拾舊業第167章 陸海之爭第170章 阻援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44章 震驚鳳翔第109章 最後的瘋狂第73章 要死要活第124章 屠殺第235章 大閱兵2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96章 山海關之役2第83章 再敗第146章 都是被逼的第2章 全面歇兵第37章 隴州之戰4第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1章 莫名其妙第228章 恐怖軍力第187章 大裁軍第143章 挽留第230章 失望第80章 圍城打援第227章 大中國第36章 跟蹤第97章 定策解圍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6章 交易第80章 憶苦思甜第147章 天下譁然第112章 崇禎的宿命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7章 大戰四起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130章 困獸第153章 北返晉南第106章 春耕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237章 大閱兵5第138章 南方戰前準備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83章 參謀部第95章 寨門之戰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198章 鑄幣第237章 大閱兵4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24章 油盡燈枯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18章 遺詔第28章 送行第145章 西北終決第189章 輕取鳳陽第98章 入甕第106章 鎮反第46章 檢驗第2章 重編1第97章 山海關之役3第72章 斥候的對決第130章 初戰第43章 救人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23章 韃子的震撼第137章 多喜臨門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90章 巡邏隊第70章 背水一戰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91章 殺奴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50章 獻策第25章 難民潮第158章 小施懲戒第51章 石橋攻防戰第77章 再戰大石橋第5章 夾生飯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34章 熊文燦的困局第138章 試炮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210章 大霧第214章 危及洛陽第197章 交易第139章 鐵範鑄炮第47章 兩強之戰2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28章 送行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127章 攻澠池徵汝州
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81章 殊途同歸第13章 另有所求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198章 扶植第137章 驗收第90章 巡邏隊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122章 三段擊第179章 重拾舊業第167章 陸海之爭第170章 阻援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44章 震驚鳳翔第109章 最後的瘋狂第73章 要死要活第124章 屠殺第235章 大閱兵2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96章 山海關之役2第83章 再敗第146章 都是被逼的第2章 全面歇兵第37章 隴州之戰4第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1章 莫名其妙第228章 恐怖軍力第187章 大裁軍第143章 挽留第230章 失望第80章 圍城打援第227章 大中國第36章 跟蹤第97章 定策解圍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6章 交易第80章 憶苦思甜第147章 天下譁然第112章 崇禎的宿命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7章 大戰四起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130章 困獸第153章 北返晉南第106章 春耕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237章 大閱兵5第138章 南方戰前準備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83章 參謀部第95章 寨門之戰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198章 鑄幣第237章 大閱兵4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24章 油盡燈枯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18章 遺詔第28章 送行第145章 西北終決第189章 輕取鳳陽第98章 入甕第106章 鎮反第46章 檢驗第2章 重編1第97章 山海關之役3第72章 斥候的對決第130章 初戰第43章 救人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23章 韃子的震撼第137章 多喜臨門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90章 巡邏隊第70章 背水一戰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91章 殺奴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50章 獻策第25章 難民潮第158章 小施懲戒第51章 石橋攻防戰第77章 再戰大石橋第5章 夾生飯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34章 熊文燦的困局第138章 試炮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210章 大霧第214章 危及洛陽第197章 交易第139章 鐵範鑄炮第47章 兩強之戰2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28章 送行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127章 攻澠池徵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