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援軍分至

楊嗣昌心急火燎的在南京點了一批人馬,又將淮北的一些兵馬也帶上,沿着長江逆流而上,日夜不停的乘船抑或是徒步,朝着襄陽方向趕路。

作爲朝中主兵事的官員,他自然清楚襄陽對於當今朝廷的重要性,且不說襄陽城中的襄王性命的重要性,單說襄陽一旦一丟,那麼湖廣的大門便被刑天軍打開,張獻忠雖然在谷城、保康、房縣一帶復起,但是畢竟張獻忠實力有限,還不足以取下整個湖廣,但是刑天軍眼下已經擺明了要南下攻取湖廣,怕的就是刑天軍和張獻忠再搞在一起,那樣的話刑天軍實力將會更強大許多,湖廣一旦讓刑天軍攻入的話,整個長江以南也恐怕就再無寧日了!

而楊嗣昌在離京的時候便知道了刑天軍要南下的事情,再加上當今皇上朱由檢催他要速速南下剿匪,所以他不敢有半點怠慢,甚至在抵達了南京之後,都沒有休息兩天時間,便立即召集了兵將,以尚方寶劍相要挾,逼迫他們立即整軍出發,抑或是坐船,抑或是走旱路,日夜兼程的趕往襄陽,同時他在沒到南京的時候,便派出手下,趕往荊襄找左良玉,嚴令左良玉立即馳援襄陽,同時也派人到陝西,着令三邊總督丁啓睿派兵立即從鄖陽方向馳援襄陽,總之他就一個想法,襄陽不能丟,一旦襄陽一丟,他的命也就算是完了。

當楊嗣昌率部好不容易抵達武漢的時候,便從襄陽傳來消息,說刑天軍賊酋肖天健,已經兵至鄧州,正在率領大軍趕往襄陽,記得楊嗣昌差點沒吐血,連漢陽都沒進,便率軍登岸,朝着襄陽急進而去。

身爲一個文官,如此日夜兼程,對於楊嗣昌來說,實在是有些承受不住,就連行伍之人都覺得如此長途奔襲,實在是招架不了,軍中將士是怨聲載道,路上開小差的逃兵可以說是絡繹不絕,楊嗣昌着急上火,先是下令抓住開小差的兵卒,便立即處斬,後來發現這辦法不好使,於是便軟化下來,不斷的給官兵們許以重賞,並且對他們幾乎是哀求了,求他們加快速度,趕到襄陽城,救下襄陽。

可是楊嗣昌還是慢了一點,就在他剛剛抵達隨州的時候,便傳來消息,說肖刑天已經率部渡過漢江,將襄陽城給徹底包圍了起來。

楊嗣昌聽罷之後,着急上火,頓時便開始害病,可是既便如此,他也不敢在隨州養病,還是督軍朝着襄陽方向急進,如此一來,對於楊嗣昌身體的傷害非常之大,當他督軍行至棗陽的時候,楊嗣昌已經不能再坐着處理軍務了,只能躺在大車上面,堅持着督軍前行。

但是他的努力還是最終失敗了,肖天健在楊嗣昌率部抵達隨州的時候,便已經提前得知了消息,楊嗣昌雖然千里迢迢的從南直隸趕過來,帶了三萬多官軍,可是等到了隨州之後,還跟着他的官兵僅剩下了不足兩萬,路上開小差跑了不少,還有一些走旱路過來的官兵跟不上大軍的速度,掉隊沒能趕到指定的地點,所以楊嗣昌雖然是巴巴的跑到了隨州,但是帶來的兵力卻遠不足以解救襄陽。

於是肖天健立即便派羅立所部迎着楊嗣昌來的方向殺向了棗陽,兩軍在棗陽相遇,展開了一場大戰。

楊嗣昌當得知刑天軍派兵來阻截他的時候,當即便下令應戰,令總兵張應元率部正面迎敵,而令參將張令率領一部人馬側擊羅立所部的側翼。

同時楊嗣昌也得知了左良玉率兵未援襄陽,反倒是跑到保康一帶,去和張獻忠幹上了,這樣做標準的就是畏敵避戰,對他的命令陽奉陰違,不打強敵,卻去挑軟柿子捏,氣的楊嗣昌在榻上大罵左良玉乃是一個混賬東西,還發誓一旦解了襄陽之圍的話,便定要請出尚方寶劍,將左良玉給斬了。

而且楊嗣昌現在也感覺到,以他目前所率的兵力,恐怕很難解救襄陽城,現在他不但兵力不佔優勢,而且戰力也恐怕很難是刑天軍的對手,一不小心襄陽救不了,他帶來的這些兵馬可能也會被刑天軍擊潰,那樣的話可能會得不償失,所以思來想去之後,他又親自掙扎着寫了一封信,令手下日夜兼程的趕往鄖陽,找從陝西過來的賀人龍,暗中私下許給賀人龍只要他率部來援,並且幫他解了襄陽之圍,那麼他就啓奏聖上,革了左良玉平賊將軍的位子,讓給賀人龍來做這個‘平賊將軍’,令賀人龍加快速度先馳援棗陽,然後和他合兵一處前往襄陽解圍。

時至此刻,整個圍繞着襄陽的局勢開始變得錯綜複雜了起來,除了刑天軍和各路官軍之間的爭鬥之外,還牽扯到了張獻忠所部也攪入了此局之中。

賀人龍在鄖陽本來是有點想要裹足不前的,這麼多年以來,他和刑天軍也不是第一次交手了,最早在隴州的時候,他便在肖天健手底下吃過一次虧,後來幾次奉命出潼關到河南,都被刑天軍打的是滿地找牙,現在讓他馳援襄陽,當他率部抵達鄖陽之後,聽聞刑天軍在襄陽周邊集結了四五萬的兵力,更是嚇得心驚肉跳,不敢再冒然率部前行了。

現在他好不容易混了個總兵官的位置,這麼多年來,起起落落好不容易拉起了這麼多人馬,早已沒有了當年敢於上陣拼殺的勇氣了,賀瘋子的稱號現在對他來說,也早已是名不副實了。

所以他認爲襄陽能不能救,跟他關係不大,只要他手中還有這麼多兵馬,朝廷便拿他沒有辦法,這幾年他也看明白了,只要手中有兵有將,朝廷是輕易不敢動他們這些掌兵的大將的,這一點從他這幾年來,時不時的不尊上諭,動輒見勢不妙就率部跑路,而洪承疇也沒有能把他怎麼樣上,便看得出來!但是如果把這些兵將拼光了的話,那麼以後恐怕朝廷想怎麼收拾他,就能怎麼收拾他了!而他的侄子賀方,現在在他麾下也已經混到了守備之職,賀方對於刑天軍甚爲恐懼同時也感到很矛盾,也不想和刑天軍正面爲敵,所以也力勸他不要太過朝前衝,省的再被刑天軍給打的一塌糊塗。

所以到了鄖陽之後,賀人龍便以兵糧不濟爲由,把兵馬停駐了下來,還找鄖陽巡撫索要糧餉,藉此頓兵不前。

但是當他收到楊嗣昌的信之後,心思不由得又動了起來,平賊將軍可是個不小的官爵,武將到了他們總兵這一級,再想朝上升遷,基本上就沒多少希望了,而且以他的兵力還有資歷,想要撈一個平賊將軍的職位,基本上是沒可能的,但是眼下楊嗣昌許諾他只要解了襄陽之圍,便上奏朝廷,授之於平賊將軍,這對賀人龍無疑可是一個大餡餅。

賀人龍這一下振奮了起來,俗話說富貴險中求,當即他不再聽賀方的勸告,興沖沖的便下令起兵,率部朝着棗陽趕了過來。

當羅立率部趕至棗陽西面七方鎮的時候,突然得知賀人龍正率部朝着他的背後殺來,似乎有要和楊嗣昌對他所部前後夾擊的想法,於是立即下令暫停朝棗陽方向的楊嗣昌攻進,停駐下來仔細琢磨了一下,當即派人立即趕往襄陽,通知肖天健,請肖天健派兵先拖一下賀人龍所部,讓他先集中兵力,將楊嗣昌率領的這支人馬打垮再說。

肖天健得到消息之後,也沒有敢耽擱,現在畢竟是一場大會戰,官軍的兵力如果集中起來的話,還是要超過他不少的,更何況他要將主力放在襄陽城,必須攻下襄陽城,所以能拿出來應付四面來援官兵的兵力就相當有限了。

而羅立便是他留在漢江北案的總預備隊,現如今派去迎擊楊嗣昌所部了,而趴在鄖陽已經幾天沒動靜的賀人龍,突然之間又發力朝着棗陽撲去,想要和楊嗣昌一起夾擊羅立所部,他就不得不臨時改變計劃,又從近衛師之中,抽調出了劉耀本和老回回二人,率部從樊城出發,趕往唐河,截擊賀人龍所部,總之要保住羅立的後背,不能讓羅立所部遭到賀人龍和楊嗣昌的夾擊。

不過好在左良玉這廝很乖巧,雖然從荊州率兵跑了過來,但是卻沒來找刑天軍的麻煩,卻跑去先找張獻忠的麻煩去了,要不然的話三路官軍要是一起撲過來的話,他打襄陽,還真是有點麻煩。

整個襄陽周邊,在肖天健率兵抵達這裡之後,算是徹底亂成了一團了,各種勢力的兵馬四處調動,而且到處都不斷的在爆發小規模的戰鬥,雙方細作、斥候來來往往的四處活動,儘可能的將網張開,不放過敵人一點情報。

而羅立在五月初九的時候,得到了肖天健的回覆,告知他不用擔心他的後背,劉耀本和老回回已經率部替他們去擋住賀人龍了,於是當即便不再猶豫,率部再次從棗陽西面的七方鎮出發,直撲向了棗陽。

第61章 退縮第49章 滿門盡屠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52章 臨危不懼第69章 磨刀霍霍第57章 重修寨牆第89章 三棱刺第167章 兵站第68章 風水炮手第20章 大軍壓境第121章 一招失利分寸大亂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30章 殿後而行第156章 各個擊破第15章 較量第74章 胸甲第141章 新兵第163章 平亂第7章 大戰四起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181章 斷然拒絕第201章 石冉發威第106章 春耕第29章 踏上征程第213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142章 瘸腿士子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148章 突襲垣曲第60章 反目成仇第6章 交易第20章 火力輸出第34章 追查到底第15章 以身爲質第102章 虛情假意第57章 奇蹟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85章 屠奴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125章 名臣第70章 再生一計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129章 擴張行動第83章 悲催舉人的命運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22章 試探第18章 老調重彈第143章 糾結的鄭芝龍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15章 下馬威第40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6章 靳夫子第53章 石橋攻防戰3第129章 後手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0章 不快第117章 未戰先衰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52章 兩強之戰8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149章 濟生堂第51章 兩強之戰7第74章 胸甲第107章 臥式鑽牀第41章 報復第75章 喪家之犬第3章 默認第24章 迷情夜2第29章 守財奴第4章 分兵而動第22章 奇襲隊第125章 長槍向前驅羣羊第87章 新作物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40章 缺才第103章 慶捷第98章 鐵頭的復仇第95章 認賭服輸第178章 商鋪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第7章 大戰四起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188章 石冉第163章 陽谷縣第149章 兵圍古城鎮第125章 覲見第71章 最後一擊第31章 暫時失利第163章 平亂第81章 殊途同歸第11章 夜襲第64章 世事難料
第61章 退縮第49章 滿門盡屠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52章 臨危不懼第69章 磨刀霍霍第57章 重修寨牆第89章 三棱刺第167章 兵站第68章 風水炮手第20章 大軍壓境第121章 一招失利分寸大亂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30章 殿後而行第156章 各個擊破第15章 較量第74章 胸甲第141章 新兵第163章 平亂第7章 大戰四起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181章 斷然拒絕第201章 石冉發威第106章 春耕第29章 踏上征程第213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142章 瘸腿士子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148章 突襲垣曲第60章 反目成仇第6章 交易第20章 火力輸出第34章 追查到底第15章 以身爲質第102章 虛情假意第57章 奇蹟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85章 屠奴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125章 名臣第70章 再生一計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129章 擴張行動第83章 悲催舉人的命運第170章 屍山血海第96章 石井村之困第22章 試探第18章 老調重彈第143章 糾結的鄭芝龍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15章 下馬威第40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6章 靳夫子第53章 石橋攻防戰3第129章 後手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0章 不快第117章 未戰先衰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52章 兩強之戰8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149章 濟生堂第51章 兩強之戰7第74章 胸甲第107章 臥式鑽牀第41章 報復第75章 喪家之犬第3章 默認第24章 迷情夜2第29章 守財奴第4章 分兵而動第22章 奇襲隊第125章 長槍向前驅羣羊第87章 新作物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40章 缺才第103章 慶捷第98章 鐵頭的復仇第95章 認賭服輸第178章 商鋪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第7章 大戰四起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188章 石冉第163章 陽谷縣第149章 兵圍古城鎮第125章 覲見第71章 最後一擊第31章 暫時失利第163章 平亂第81章 殊途同歸第11章 夜襲第64章 世事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