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換防

盧象升喜歡野戰這是公認的,而且盧象升歷來重視騎兵,熟悉騎兵的戰法,現如今王承平麾下的七千騎兵,在山海關一帶佈防,可以說卻是‘浪’費了他們的優勢,基本上發揮不出他們的戰鬥力,相反還要讓不少戰馬閒着沒事幹,於是他便想出了這個以羅立的近衛師將王承平的騎兵替換下來,令其向西馳援。

羅立對於盧象升提出的這個建議沒有什麼意見,反正他來就是爲了殺韃子,現如今西面的韃子兵還不知道在哪兒,但是山海關這邊卻有大批的韃子可殺,盧象升的提議很符合他的胃口,如果是這樣的話,他馬上便能率部趕往山海關,去帶兵殺韃子了!何況盧象升說的有道理,他的近衛師雖然也有兩個騎兵營,但是畢竟他們這些年在內地轉戰,騎兵沒有王承平麾下的騎兵多,也沒有他們厲害,他們近衛師的強項在於攻堅和守城,長途急行軍雖然沒有問題,但是畢竟沒法跟王承平的騎兵兵團相比,更何況這一次他奉旨和肖天健分兵之後,爲了保障近期的作戰需求,軍中帶了兩個輜兵營,隨行運輸了大批的糧秣和彈‘藥’物資,也需要確保這些物資的安全。

故此羅立便立即點頭答應了下來:“我老羅看盧大人說的有道理,王承平那傢伙的騎兵比較厲害,幹這個最合適,反正去哪兒都是殺韃子,俺老羅去山海關替下他們也無妨,我麾下還有倆騎兵營,乾脆也‘交’給他拉倒!”

李信聽罷之後暗笑了起來,其實盧象升想到的他也想到了,就怕羅立這傢伙不答應,現如今看羅立識大局,願意領兵前往山海關將王承平麾下的騎兵替換下來,那樣的話這一次他們的勝算也就更大了一些。

對於盧象升的提議,徐以顯也表示同意,認爲盧象升的意見卻是有道理,也可行一些,所以大家立即全票通過了盧象升的這個提議,讓羅立率部替換下在山海關駐防的王承平所部,如此一來山海關的守禦便更加固若金湯,料定有了羅立這個瘋子之後,建奴想要再攻取山海關,基本上就是癡心妄想了。

於是最終李信命令,刁正率領第二鎮軍所部,先行在此立即趕往喜峰口馳援,而羅立所部,除其麾下兩個騎兵營臨時歸入王承平統轄,其餘的兵馬前往山海關接防,將王承平麾下的第一鎮軍騎兵替換下來,也日夜兼程向西巡弋,視情況阻擊建奴另一路人馬入關。

但是考慮到這一下要分兵行動,各方物資都需要保障,指揮也需要協調,李信又從第二鎮軍和羅立的近衛師之中,各‘抽’調了一個步兵營以及兩個輜兵營,轉向永平府居中調度,臨時在肖天健尚未領兵到來之前,先在永平府建立起一個指揮部,這些剩下的兵力,便作爲了李信的預備隊使用。

至於盧象升則被李信留下,和他一起前往永平府居中指揮,對此盧象升考慮了一下之後,也只能欣然受命,總之這幫傢伙都不肯讓他親臨前線,再去掂大刀跟建奴拼殺了,現如今吳襄那邊和閻重喜合作尚算愉快,羅立再頂上去之後,吳襄即便是再有異心,也將被他們鎮住動彈不得,他也沒什麼可以擔心的了,更何況徐以顯作爲參謀部的鎮一級的參謀長,去坐鎮山海關,他也可以放心下來了。

於是刁正和羅立領命之後,立即都開始行動了起來,僅僅是在撫寧衛休息了一夜時間,便各自開始率部繼續趕往了他們所需要趕去的地方。

而李信則率領剩下的兵馬和一部分輜重,出了留下了部分物資在撫寧衛作爲山海關的支持之外,其餘的人馬都跟着他的參謀部以及盧象升趕往了永平府。

永平府及時後世的盧龍縣,治所就在盧龍縣城,在明代乃是順天府以東最重要的府城,有着京東第一府之稱。

不過到了這會兒,永平府巡撫早已逃了個沒影,他這個知府其實沒有大權,主要權利都集中在了薊遼總督洪承疇手中,手頭也沒兵可調,各軍都自有軍將專權,現如今北有建奴大軍想要入寇,南有大批氣勢洶洶的大中軍的人馬正在北上,永平知府自知大明大勢已去,於是趁着建奴軍尚未攻入關內,大中軍也沒有殺至城下,於是便在前段時間,突然間攜帶家眷玩了一出失蹤的把戲,棄了永平府不顧,不知逃到了什麼地方。

直到後來肖天健平定了山東之後,才查知這傢伙帶着全家跑到了膠州,可惜的是他最終也沒有逃脫被大中軍懲罰,肖天健下令將其逮殺,全部家產也盡數沒收充公,即便是不爲別的事情,僅僅是這廝在建奴南下的時候,棄山海關後方不顧,也不管徵調糧秣民夫助戰之事攜家眷逃跑一件事,也夠他死幾百回了。

所以李信和盧象升領兵抵達永平府城下的時候,永平府早已是沒了駐軍,城中一些逃兵尚在城中大索,於是李信毫不費力的便派兵控制住了永平府城,並且以雷霆手段,立即肅清了城中趁‘亂’打劫的那些逃兵還有地痞無賴,下令將他們盡數斬首示衆,一夜間殺了幾百人,迅速的便恢復了永平府城中的局面,在這裡建立起了一個指揮部。

王承平接到了消息之後,立即便喜出望外,跑去拜辭了閻重喜和吳襄二人,下令麾下的騎兵撤出了他們駐防的長城城牆和敵樓,將其移‘交’給了剛剛趕至的羅立所部。

王承平這些天雖然殺韃子也殺了個痛快,但是畢竟他麾下的兵將都是騎兵,除了第一天出關逆襲之外,他們這幫騎兵便轉成了步兵,負責鎮守一大段長城隘牆,騎兵有騎兵的優勢所在,也有他們的劣勢所在,他們的優勢就是依靠戰馬獲得的巨大沖擊力和機動能力,劣勢在於攻堅能力和守禦能力不足。

他們裝備的武器也大異於普通的步軍,騎兵多以長槍戰刀爲主,佐以時下他們大批量裝備的短銃爲輔,軍中火器遠沒有步軍多和完善,他們的重火器更是隻有明軍所用的那些虎蹲炮,所以幹守城的事情,等於是讓他們本末倒置,放棄了強項,以短擊長,所以這些天下來,雖然他們也奮勇抵擋住了建奴大軍的屢屢進攻,可是傷亡卻超過了步軍,這讓王承平非常心疼,但是又沒有辦法,閻重喜這次帶來的第一鎮軍之中,他的騎兵佔了近半,守禦長城這麼長的防線,閻重喜手中的步軍根本不夠用,所以他的騎兵就要頂上去,閻重喜根本沒辦法將他們‘抽’調出來,去幹他們喜歡幹而且乾的好的事情。

這些天下來,也就是前段時間他們組織了一次逆襲,讓騎兵又一次展示了一下他們的優勢,但是大部分時間他們卻不能騎馬,只能當步兵在城牆上和建奴軍拼殺。

現如今羅立這傢伙終於率兵趕到了這裡,那麼他的騎兵終於也可以解放出來去幹點他們擅長乾的事情了,所以不管是王承平還是他麾下的那幫騎兵們,無不興高采烈,以飛快的速度便將手頭上的事情‘交’給了新來的羅立所部,一個個下去找到他們的愛馬,立即便開始集結起來,餵飽了戰馬,收緊了馬肚子下面的帶子,將馬鞍固定好,將各種武器都妥帖的安置在了馬背上面。

不過在收拾行裝的時候,不少人也發現,有些弟兄的戰馬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主人來認領他們了,這些天的‘雞’戰下來,騎兵損失很大,已經有不少的騎兵弟兄,戰死在了城牆上面,抑或是受傷,被送到了撫寧衛的野戰醫院去救治去了,所以其中很多戰馬,從今以後將會失去他們原來的戰友,看着這麼多戰馬都沒了主人,這不由得讓騎兵們感到黯然神傷。

“都給老子打起‘精’神了!老子知道你們這會兒看着這麼多戰馬沒了他們的主人,心裡面肯定不好受!但是你們要記住,咱們他孃的吃的就是這碗飯,死傷都在所難免,少他孃的在這兒跟老子矯情!

那些弟兄雖然不在了,可是你們給老子記住,咱們聖上說過,他們這種死法,是死得其所,重如泰山……好像沒說錯!對,他們死的重如泰山!你們是咱們大中軍最強的騎兵,殺韃子是咱們的本分!死了的話可以進忠烈祠,不管你們是‘門’g古人還是漢人,都是咱們大中軍的好兒郎!不分你我!

現在都上馬!跟老子去接着殺韃子去!誰要是覺得心裡面不好受,等回頭碰上了韃子兵,就使勁多殺幾個,給弟兄們報仇雪恨,那樣的話死去的弟兄們即便是在黃泉之下,也會替你們高興的!殺奴!”王承平騎在一匹大黑馬背上,來回在集結在他面前的那些騎兵面前馳騁着,扯開了他的大粗嗓‘門’,對着這些麾下的騎兵們高呼着。

“殺奴!”隨着王承平的吼聲,在關內空地上頓時便響起了幾千人齊聲的高呼之聲,剛剛因爲看到那些無主戰馬有點黯然神傷的騎兵兵將們,頓時士氣便被王承平的這痛罵給調動了起來。G!。

第70章 背水一戰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219章 倒戈第215章 非議第52章 兩強之戰8第78章 李過之惑第70章 遮斷第104章 焦頭爛額第144章 震驚鳳翔第26章 奇襲澠池第4章 北伐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88章 遷都之議第148章 再探盧象升第21章 佈置第165章 應對第113章 鄉兵隊第45章 山西範家第3章 默認第238章 大龍國旗第141章 新兵第93章 三順王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55章 直撲中軍第139章 鐵範鑄炮第199章 履約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8章 勢如破竹第2章 兵至韓城第47章 兩強之戰2第62章 整頓礦點第84章 熬硝製藥第83章 夫人外交第215章 遠航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101章 大帥有請第130章 遇阻第33章 不相爲謀第53章 初戰失利第8章 勢如破竹第49章 滿門盡屠第17章 寧遠陷落第6章 詐城第93章 裝神弄鬼第63章 城門2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14章 落腳之地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129章 填壕第2章 薊遼糧荒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6章 出賣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67章 不得不戰第49章 互通有無第174章 好消息第97章 定策解圍第56章 倒黴的多爾袞第15章 螳螂捕蟬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166章 吳三桂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90章 巡邏隊第71章 敲定合作第64章 城門3第89章 潰城而出第162章 橫空出世千里眼第30章 悍勇知縣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138章 兵駐武昌厲兵秣馬第191章 虛實不定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138章 南方戰前準備第14章 落腳之地第186章 摘桃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196章 闖王求援第110章 該來總會來第52章 危局第12章 夜襲2第111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80章 圍城打援第158章 小施懲戒第37章 安逸第195章 增兵金州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96章 道與不道第97章 定策解圍第237章 大閱兵5第3章 重編2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157章 撞破情愫
第70章 背水一戰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219章 倒戈第215章 非議第52章 兩強之戰8第78章 李過之惑第70章 遮斷第104章 焦頭爛額第144章 震驚鳳翔第26章 奇襲澠池第4章 北伐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88章 遷都之議第148章 再探盧象升第21章 佈置第165章 應對第113章 鄉兵隊第45章 山西範家第3章 默認第238章 大龍國旗第141章 新兵第93章 三順王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55章 直撲中軍第139章 鐵範鑄炮第199章 履約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8章 勢如破竹第2章 兵至韓城第47章 兩強之戰2第62章 整頓礦點第84章 熬硝製藥第83章 夫人外交第215章 遠航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101章 大帥有請第130章 遇阻第33章 不相爲謀第53章 初戰失利第8章 勢如破竹第49章 滿門盡屠第17章 寧遠陷落第6章 詐城第93章 裝神弄鬼第63章 城門2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14章 落腳之地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129章 填壕第2章 薊遼糧荒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6章 出賣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67章 不得不戰第49章 互通有無第174章 好消息第97章 定策解圍第56章 倒黴的多爾袞第15章 螳螂捕蟬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166章 吳三桂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90章 巡邏隊第71章 敲定合作第64章 城門3第89章 潰城而出第162章 橫空出世千里眼第30章 悍勇知縣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138章 兵駐武昌厲兵秣馬第191章 虛實不定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138章 南方戰前準備第14章 落腳之地第186章 摘桃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196章 闖王求援第110章 該來總會來第52章 危局第12章 夜襲2第111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80章 圍城打援第158章 小施懲戒第37章 安逸第195章 增兵金州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96章 道與不道第97章 定策解圍第237章 大閱兵5第3章 重編2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157章 撞破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