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欲加之罪

第1005章 欲加之罪

鄧州長史周受良逃到了長安,他不肯效忠樑崇義,在上元節前夕帶着家人乘坐牛車逃往長安。

他不是第一個逃到長安的荊襄官員,大批荊襄官員都在樑崇義的威脅下,紛紛辭職走人。

但每一個逃到長安的荊襄官員都要接受御史臺的身份審覈,周受良也不例外。

這天上午,一名御史匆匆來到中丞敬羽的官房,將一份審覈報告交給敬羽。

“啓稟敬中丞,這是鄧州長史周受良審覈報告。”

敬羽沒有心思細看,隨便翻了翻問道:“有什麼特殊情況嗎?”

“基本上沒有特殊情況,比較正常。”

“他在長安後臺是誰?”

“相國李峴,當初李相國出任南陽節度使,這個周受良是李相國的幕僚心腹,被李相國推薦爲鄧州長史。”

敬羽心中一動,正瞌睡就送來了枕頭,天意啊!

天子暗示他抓相國李峴的把柄,他正不知從何入手,這不就來了嗎?

敬羽立刻令道:“把他送去地字號牢獄!”

手下大驚,地字號牢獄是關重刑犯的地方,他們只是審覈官員的真實性,怎麼變成抓捕?

“敬中丞,這不妥吧!”

敬羽眼睛一瞪,“要不這個中丞你來當!”

“卑職不敢!卑職不敢!”

官員嚇得連忙退下,敬羽又令道:“讓裴升來見我!”

不多時,御史臺審案官裴升匆匆趕來,“參見敬中丞!”

敬羽批了一張辦案令交給他,“這個周受良你來負責審訊,他是李峴的心腹,必然知道李峴的老底,他若不招,把七大刑輪番給他用一遍,留下他一口氣。”

裴升遲疑一下,“七大刑他恐怕熬不過去,從來沒有人能活下來,會死掉的!”

“那就讓他嚐嚐水火甕,不招就把他煨熟了。”

水火甕就是來俊臣發明的請君入甕,先把人捆綁起來,頭朝下塞進一個裝滿水的大甕中,然後用火烤,水開了,人也熟了。

這不是用來審犯人,而是用來恐嚇犯案官員,看完全過程,再用繩子一捆,塞進水甕中,沒有官員不招的。

裴升答應一聲匆匆去了.

周受良做夢也想不到,自己不肯效忠樑崇義,逃回朝廷,竟然會遭到如此殘酷的刑罰,當他看見一個犯人被活活煮熟後,他當即嚇癱了,把自己所知道關於李峴的一切都老老實實招供了。

敬羽一共整理出李峴的三大罪狀,第一,未經朝廷允許擅自鑄錢,其實這是所有節度使都乾的事情,就看朝廷追不追究,一旦追究就是大罪。

第二,未經吏部同意私下任命官員,這是吏權,李鄴和朝廷談判爭得面紅耳赤的,就是巴蜀的吏權,連李鄴都不敢私下做的事情,李峴居然做了,這也是大罪。

第三,未經天子同意,擅自減免稅賦,這雖然是李峴愛民的表現,但減免稅賦的權力在天子手中,實際上就是李鄴和朝廷談判的重點之一,定稅權,這當然也是大罪。

其他收受一點銀子,收受幾件書畫,這些都是小問題,不重要,敬羽整理出來的三件罪名涉及到擁兵自立,屬於造反大罪。

更重要是很詳實,什麼時候做了什麼事情,時間、地點、事件經過都很詳細,賴不掉。

當天,敬羽便將彈劾書遞交給了天子李亨。

李亨當即下旨,停止李峴的一切職務,由右相裴遵慶按照彈劾書質問李峴。 質問是審問高官的一個流程,一般由上司針對彈劾書的內容進行質問,如果承認了彈劾書的內容,那就直接罷官免職,如果咬定不承認,那就會組成三堂會審,進行詳細覈實。

房間裡,裴遵慶走進來,坐在李峴對面,他看了李峴片刻道:“我奉天子旨意來質問李相國幾件事,完全是公事公辦,請李相國不要在意!”

李峴情緒有些低沉,他搖搖頭,“我已經無所謂了,請問吧!”

“李相國認識周受良嗎?”

李峴一怔,點點頭道:“他以前是我的幕僚,我推薦他爲鄧州長史。”

裴遵慶將周受良的口供抄件和御史彈劾書一起遞給他,“他落到敬羽手中,交代了很多,你自己看吧!”

李峴頓時大怒,“朝廷要御史臺審覈官員的身份,不是要把他們置於死地。”

“你先看,看完就明白了。”

李峴仔細看口供,越看越心驚,竟然連自己收受價值二十兩銀子禮物的事情都說出來了,這得遭受多麼殘酷的刑法纔會意志完全崩潰。

李峴這時已經明白了,從荊襄逃回來的官員不少,但遭受酷刑的官員只有周受良一人,因爲他曾是自己的幕僚,敬羽就是在針對自己。

李峴又看了看彈劾書,他嘆息一聲道:“裴相國想問什麼,儘管問吧!”

裴遵慶沉聲問道:“彈劾書上列支的三條罪狀,李相國承認嗎?”

李峴點點頭,“我承認,確有其事!”

裴遵慶一怔,沒想到李峴回答得這麼痛快,他沉聲道:“李相國可以解釋一下嗎?爲什麼要做這些違反朝廷基本制度的事情?”

李峴冷笑一聲,“天子想遷都,怕我反對他,就讓御史臺網羅我的罪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有什麼可以解釋的。”

裴遵慶看了李峴半晌,把筆墨慢慢推給了他。

李峴提筆在口供和彈劾書上籤了自己的名字,筆一扔便面對牆壁,一聲不吭了。

裴遵慶點點頭,“李相國回家去吧!”

李峴長嘆一聲,“阿斗扶不起,和諸葛何干?”

他起身離開房間,便揚長而去

當天晚上,天子李亨下達旨意,罷免李峴相國之職,貶爲嶽州司馬。

天子同時任命兵部侍郎杜鴻漸爲門下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免去了李峴相位,也就剷除了反對遷都的一塊巨石,李亨隨即下旨,任命河南道節度使郭子儀兼任東都防禦使,率軍三萬去東都清理宮闕,整頓治安。

同時,李亨又暗中指使太常卿李瑀公開上書,以關中缺糧,江淮、河北局勢失控爲理由,要求遷都洛陽。

以試探百官口風。

李亨的遷都計劃,在有條不紊地,一步一步落實。

第974章 再議太子第701章 南城決戰(五)第490章 天地不仁第808章 商人泄密第394章 人約黃昏(二)第1156章 皇宮鏟閹第53章 龍爭虎鬥(上)第1104章 引賊入甕第456章 渾水時局第948章 突發情況第1369章 出兵計劃第878章 危機來臨第764章 奇怪騷擾第1291章 意外相遇第522章 密旨之謎第1232章 引蛇出洞第395章 人約黃昏(三)第1015章 關中僵局第1392章 最終接納第972章 壽宴趣事第463章 岩漿沸騰第327章 羣體事件第34章 入會終試(一)第1038章 料敵在先第835章 酒樓遭辱第287章 別館事件第460章 最後遺留第258章 石國寶冊第1368章 緊急事件第323章 獵鷹下落第907章 石堡之城(上)第1321章 海上遭遇第581章 秘密會見第154章 血戰峽谷(下)第1417章 吐蕃報告第1249章 戰略陷阱第1210章 老將坐鎮第1129章 進展彙報第1360章 出海協商第246章 臨危受命第1095章 轉換思路第1210章 老將坐鎮第753章 抵達金城第1113章 求賢若渴第864章 貪者必潰第1426章 置換領土第416章 非職之責第1273章 渭南夜談第208章 救贖之道(下)第1155章 澠池之戰第1131章 科舉取士(中)第66章 初見烈鳳第921章 清君之側第1481章 僧伽羅島第409章 奪取堅城第494章 激戰且末(下)第341章 服軟求饒第601章 強迫交易第284章 初步善後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1378章 內衛改革(上)第164章 玉狼之禍第1209章 妥協達成第420章 官復原職第77章 遭遇悍婦第1470章 君怒降臨第108章 猛將之道第1266章 引蛇出洞第246章 臨危受命第544章 再回長安第902章 計輸一籌第699章 南城決戰(三)第576章 夜踏龍武第482章 臨危授命第1149章 改弦易撤第959章 實力爲王第782章 老薑彌辣第215章 河西裴氏第1191章 攜美離去第705章 燕軍東撤第265章 最後突破第704章 瑕不掩瑜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1110章 新年沐浴第336章 朝會之爭(四)第1182章 黃雀在後第500章 元慶提醒第429章 準備東行第1195章 矛盾化解第957章 發現真相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137章 初爲隊正第1311章 初見線索第1374章 尾隨之戰第607章 賊酋入京第104章 緊急求助第121章 泄露機密第595章 家族撤退第488章 釜底抽薪第514章 世事難料
第974章 再議太子第701章 南城決戰(五)第490章 天地不仁第808章 商人泄密第394章 人約黃昏(二)第1156章 皇宮鏟閹第53章 龍爭虎鬥(上)第1104章 引賊入甕第456章 渾水時局第948章 突發情況第1369章 出兵計劃第878章 危機來臨第764章 奇怪騷擾第1291章 意外相遇第522章 密旨之謎第1232章 引蛇出洞第395章 人約黃昏(三)第1015章 關中僵局第1392章 最終接納第972章 壽宴趣事第463章 岩漿沸騰第327章 羣體事件第34章 入會終試(一)第1038章 料敵在先第835章 酒樓遭辱第287章 別館事件第460章 最後遺留第258章 石國寶冊第1368章 緊急事件第323章 獵鷹下落第907章 石堡之城(上)第1321章 海上遭遇第581章 秘密會見第154章 血戰峽谷(下)第1417章 吐蕃報告第1249章 戰略陷阱第1210章 老將坐鎮第1129章 進展彙報第1360章 出海協商第246章 臨危受命第1095章 轉換思路第1210章 老將坐鎮第753章 抵達金城第1113章 求賢若渴第864章 貪者必潰第1426章 置換領土第416章 非職之責第1273章 渭南夜談第208章 救贖之道(下)第1155章 澠池之戰第1131章 科舉取士(中)第66章 初見烈鳳第921章 清君之側第1481章 僧伽羅島第409章 奪取堅城第494章 激戰且末(下)第341章 服軟求饒第601章 強迫交易第284章 初步善後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1378章 內衛改革(上)第164章 玉狼之禍第1209章 妥協達成第420章 官復原職第77章 遭遇悍婦第1470章 君怒降臨第108章 猛將之道第1266章 引蛇出洞第246章 臨危受命第544章 再回長安第902章 計輸一籌第699章 南城決戰(三)第576章 夜踏龍武第482章 臨危授命第1149章 改弦易撤第959章 實力爲王第782章 老薑彌辣第215章 河西裴氏第1191章 攜美離去第705章 燕軍東撤第265章 最後突破第704章 瑕不掩瑜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1110章 新年沐浴第336章 朝會之爭(四)第1182章 黃雀在後第500章 元慶提醒第429章 準備東行第1195章 矛盾化解第957章 發現真相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137章 初爲隊正第1311章 初見線索第1374章 尾隨之戰第607章 賊酋入京第104章 緊急求助第121章 泄露機密第595章 家族撤退第488章 釜底抽薪第514章 世事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