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不了了之

第三更到,弟兄們查收!)

再說那個張焱張遊擊,被自己的親兵護着,一口氣逃出二十里,天不亮便跑到了絳縣縣城門外,這個時候才發現背後早已沒了追兵,於是總算是放心了一點。

到了這兒之後,張焱看了看背後跟着他的兵卒,除了三十幾個親兵之外,基本上兵將們跑了個精光,他這個時候也意識到如果他就這麼回去的話,說不定會立即被朝廷給斬了,頓時便哭天無淚了起來。

倒是他手下的親兵還有點鎮定,立即勸張焱趕緊收攏殘兵敗將,儘可能的挽回損失,只要兵還在,那麼朝廷便不會輕易殺他。

張焱這才從驚慌失措中恢復了過來,趕緊將手下親兵撒出去,朝着四面八方搜索,將潰兵們逐步收攏回來。

經過整整兩天的收攏,張焱總算是又將他麾下的潰兵給收攏了起來,不過清點之後,他還是欲哭無淚,他出太原的時候,帶來了兩千多的兵馬,現在倒好,馬幾乎沒有剩下,兵將只剩下了不到一半。

而且據回來的親兵說,這幫潰兵跑散之後,三五成羣的先是聚在一起,不知道該怎麼辦,聚集的多了之後,便開始在絳縣一帶四處行掠了起來,所過之處老百姓沒少受他們的禍害,他們還殺了不少的流民,把人頭砍下帶在身邊,如此一來,這幫潰兵對於絳縣一帶的禍害,遠比那些在這一帶打糧的杆子還要厲害幾倍。

不過張焱也總算是想到了一個辦法,讓手下把這些殺良得來的人頭收繳上來,草草的收拾了一下之後,撒了石灰存了起來,另外派人朝太原稟報,說他們在絳縣遭遇到一大股杆子,力戰之下,殺敵過千,但是自己也損失很大,要求返回太原休整。

另外他還帶人返回了石井村一帶,查看了一下那一晚的營地,營地中到處都是他麾下官兵的屍體,而且輜重之類的東西也都被一掃而空,石井村裡面的村民更是逃了個一乾二淨,接着他又派人查了一下那夥襲擊他大營的賊人的去向,夜不收回來之後告訴他說有一支賊兵,從石井村一帶朝着絳州方向逃去,具體跑到哪兒了他們也說不清楚。

張焱又仔細詢問了當晚發生襲營的時候,敵軍的數量,仔細的跟手下部將分析了一番,最終得出結論,襲營的賊人數量並不算多,最多也就是二三百人,其中有幾十個馬賊,而他們之所以損失這麼大,其實很多死的官兵是被自己人給殺掉的,這個結論得出之後,更是讓張焱心裡面堵的要死。

可是事已至此,賊人們早就跑沒影了,他手下也就剩下了一半不到的殘兵敗將,輜重大炮丟了個精光,剩下的官兵們甚至連刀槍都配不齊了,真格是被徹底被打殘了,這樣子要是去河南剿匪的話,純粹就是找死,以洪承疇的脾氣,看到他帶得兵這德行,保不準就先給他扣個出師不利的帽子,把他給拖出去剁了,所以他也只能想辦法先回太原府,把這件事儘可能的給平息下去,反正讓他接着去河南已經是不可能了,給他個膽子他也不敢去洪承疇哪兒報到了。

雖然張焱想辦法想要壓下這件事,不讓他太難看了,但是這次的事情絳縣的當官的還是給他捅了出去,畢竟張焱的手下潰兵在絳縣境內殺了許多人,搶了不少人家,幾天時間之內,告狀的苦主幾乎擊破了縣城的大門,當地官府也沒有辦法,只好把這裡的事情據實稟上報給了山西巡撫吳甡,吳甡聽罷之後,登時大怒,一邊下令平陽府一帶嚴查鬧事的亂賊,一邊立即派人將張焱給召回太原。

等張焱剛到太原府,吳甡便立即下令將張焱逮了起來,通過吳甡對張焱手下的審訊,吳甡得出了一個確切的結論,就是張焱控軍無能,僅僅是遇上了一支幾百人的賊軍,便被賊軍夜裡襲營,給打了個大敗,吳甡大怒之下,將其所做之事上奏到了朝廷,等候朝廷對張焱的處置。

張焱的家人據說是散盡了家財,也沒有能保住張焱的性命,後來張焱還是被朝廷下旨,罷掉了他的遊擊之職,直接在太原就地棄市。

而平陽府爲此又是緊張了好一陣子,雞飛狗跳的查了好久,但是因爲刑天軍撤退的時候打掃戰場很是乾淨,沒有給官府留下太多蛛絲馬跡,最後當地官府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只是開始懷疑這夥擊敗張焱的杆子,很有可能是年前竄入山西一帶的那支陝西來的賊軍中的一支,具體這夥賊人在擊敗了張焱所部之後,跑到了哪兒去,各種消息都很混亂,按照他們撤離的路線看,他們是在石井村擊敗了官軍之後,朝西北方向撤退了,所以有人說是這夥賊人跑到了平陽府以西的鄉寧縣一帶的山中,但是也有人說這夥賊人應該在沁水縣山中,當然也有人指出可能跟陽城縣一帶新近崛起的那夥賊人有關。

但是具體到這夥賊人到底是那一支流賊,官府方面沒有充分的證據,所以最終也無法下斷言,畢竟因爲這時候到處的賊人都多如牛毛,誰也無法最終判定出到底是哪一路杆子做的,只是一定程度的懷疑到了陽城縣的刑天軍頭上。

不過這件事查着查着便立即被另外一件滔天的大事給掩蓋了下去,因爲在京城方面出了大事了,而這裡說的京城可不是北京城也不是南京城,而是大明的中都鳳陽府。

各地官府在正月末的時候,突然間收到了一件驚天動地的消息,那就是大明的中都突然間在正月十五那一天被大批流民軍給攻佔了,變民軍首領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部率領其麾下的流民軍先是在年前攻克了河南的滎陽,然後在滎陽大會各路變民軍,然後分兵出擊,長途奔襲,率領十數萬賊軍直入淮上突然之間進入南直隸,並且在上元節的時候,趁着鳳陽府的官軍不備,一舉便攻下明中都鳳陽。

鳳陽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里,朱元璋的爹孃就葬在這裡,因爲怕壞了皇族的風水,所以並未像一般的城池那樣築起高高的城牆,雖說留守這裡的有六千官軍,但是變民軍實在是來的太快,他們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便被蜂擁而來的流民軍一舉淹沒,打了個大敗而逃,鳳陽府隨即便告陷落。

這幫變民軍攻佔鳳陽以後,毀皇陵樓殿,焚龍興寺,殺宦官六十多人,斬明中都留守朱國相及官兵幾千人。據說變民軍八大王張獻忠乾脆就在鳳陽皇陵樹起了“古元真龍皇帝”的大旗,合樂大飲,慶賀自己的勝利。

消息傳開之後,一聽說當今皇上的老祖墳讓人給挖了,大明上下可以說是舉國震驚,據說當今聖上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當即便放聲大哭,還下了罪己詔,各地官府都被嚇壞了,心知這一次流民軍終於把事情給鬧大了,他們以前根本都萬萬沒有想到流民軍居然能打下中都鳳陽,鬧出這麼大的事情,幾乎差點把天都通了個窟窿。

這件事一出,朝廷那邊便不再有人關注山西這件事情了,畢竟張焱在絳州一敗,比起皇上祖墳被挖那件事,實在算不上什麼了,這一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中都鳳陽,畢竟那裡離南京城太近,中都都被流民軍給破了,萬一南京城再有失的話,這大明豈不就完蛋了嗎?所以這會兒誰還會再管絳縣這兒發生的這麼一次戰鬥呀!於是這件事也就此沒人繼續關注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了河南、南直隸一帶。

,!

第9章 時局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141章 戰爭之神的咆哮第141章 刺第96章 縱虎第117章 官道口決死戰1第141章 刺第208章 酣戰第243章 大順建國第154章 貨幣第142章 窮酸秀才第72章 第一個春節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198章 鑄幣第43章 殺牛第64章 建奴破關第12章 八隊闖將第202章 最後堡壘第40章 騎戰第185章 力戰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19章 入甕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136章 人選第57章 決勝2第62章 總結第168章 火炮發威第83章 悲催舉人的命運第139章 鐵範鑄炮第35章 起贓第145章 十年賭約第181章 夜訪第150章 全勝第64章 肥肉第175章 經濟圍堵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16章 同仇敵愾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177章 貓哭耗子第105章 奏凱入關第141章 戰爭之神的咆哮第165章 應對第219章 倒戈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31章 民心初穩第15章 尋仇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1章 民政之議第176章 貴客第138章 試炮第23章 迷情夜第83章 無奈就範第111章 殺俘第75章 是否君子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195章 當頭棒喝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212章 南下北進第178章 內閣第68章 兵還洛陽第20章 大軍壓境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98章 入甕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106章 追悔莫及第28章 永寧第39章 蒙古八旗第55章 石橋攻防戰5第15章 巡視第86章 武裝遊行第126章 無毒不丈夫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66章 試槍第87章 有根有據第55章 直撲中軍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15章 較量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44章 頭疼之事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41章 騎戰2第13章 單刀赴會2第28章 永寧第148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210章 殖民主義的發端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34章 追查到底第35章 等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128章 懸賞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43章 建軍節大閱兵第64章 肥肉第42章 萬人敵第49章 互通有無第10章 靈機一動第124章 各地局勢2第53章 急促射
第9章 時局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141章 戰爭之神的咆哮第141章 刺第96章 縱虎第117章 官道口決死戰1第141章 刺第208章 酣戰第243章 大順建國第154章 貨幣第142章 窮酸秀才第72章 第一個春節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198章 鑄幣第43章 殺牛第64章 建奴破關第12章 八隊闖將第202章 最後堡壘第40章 騎戰第185章 力戰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19章 入甕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136章 人選第57章 決勝2第62章 總結第168章 火炮發威第83章 悲催舉人的命運第139章 鐵範鑄炮第35章 起贓第145章 十年賭約第181章 夜訪第150章 全勝第64章 肥肉第175章 經濟圍堵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16章 同仇敵愾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177章 貓哭耗子第105章 奏凱入關第141章 戰爭之神的咆哮第165章 應對第219章 倒戈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31章 民心初穩第15章 尋仇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1章 民政之議第176章 貴客第138章 試炮第23章 迷情夜第83章 無奈就範第111章 殺俘第75章 是否君子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195章 當頭棒喝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212章 南下北進第178章 內閣第68章 兵還洛陽第20章 大軍壓境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98章 入甕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106章 追悔莫及第28章 永寧第39章 蒙古八旗第55章 石橋攻防戰5第15章 巡視第86章 武裝遊行第126章 無毒不丈夫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66章 試槍第87章 有根有據第55章 直撲中軍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15章 較量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44章 頭疼之事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41章 騎戰2第13章 單刀赴會2第28章 永寧第148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210章 殖民主義的發端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34章 追查到底第35章 等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128章 懸賞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43章 建軍節大閱兵第64章 肥肉第42章 萬人敵第49章 互通有無第10章 靈機一動第124章 各地局勢2第53章 急促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