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十字路口

肖天健攻下南直隸之後,天下人其實很快便都知道了肖天健即將立國登基稱皇的消息,可是對於這件事,不管是誰,都無可奈何,因爲刑天軍的實力在哪兒放着,現如今的刑天軍已經成了一個龐然大物,已然不可撼動。

大明朝廷上下,不管是崇禎皇帝還是那些大臣們,除了怒罵肖天健是一個逆賊之外,只能背地裡唉聲嘆氣,到了這會兒,明思宗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的政令,已經無法通令全國了,雖說時下尚有陝西部分地區、四川、雲南、貴州、兩廣、江西以及福建部分地區還名義上在朝廷的管轄之下,但是中間卻橫亙了一個肖天健建立起來的龐大勢力,使得大明皇權在這個時候,對這些區域基本上失去了管理的能力,崇禎即便是想要下旨到這些地方去,也要派人穿過肖天健控制的區域,才能抵達,可是途中往往會被大中國的軍方給抓住,使得他的聖旨很難發到京輔、山東、宣大之外的地方,所以雖然明知肖天健要在南京城登基稱皇,可是崇禎卻對此是毫無辦法可言,只能眼睜睜的坐等肖天健完成他的登基,成爲一個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的皇帝。

到了這會兒,以大明朝廷的實力,已經根本無力再對刑天軍發動任何有效的攻勢了,因爲南直隸的丟失,使得大明王朝已經失去了最爲重要的財政和糧食的來源,往日間繁忙的運河,在揚州等地被刑天軍攻佔之後,從南直隸和浙江等地朝京師方向發送物資的漕船全部都停止了下來,大批漕船的船民和漕船要麼被刑天軍控制,要麼就主動投降刑天軍轉而開始向肖天健效力。

如此一來,北方一帶不管是財政還是糧食,都開始出現巨大的缺口,要知道大明王朝在朱棣遷都北京之後,財政和糧食的耗度南直隸和浙江就佔了六成左右,現如今漕運被刑天軍斷絕,可想而知大明朝廷立即便陷入到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京師之中自從南直隸開戰之後,便接到的漕船越來越少,後來到了崇禎十三年十月之後,更是漕船斷絕,僅能從德州、徐州、淮安、臨清等漕糧倉庫之中將一些陳糧調運到京師之中使用,一時間北方到了年底的時候,便出現了大面積的糧荒,當官的、勳貴們有錢,便拿錢搶購糧食儲存起來,但是老百姓也沒有多少糧食,京輔之地和山東又連遭建奴入寇,整個北方殘破不堪,百姓人口也大減,大批百姓不是南逃就是被建奴擄爲奴隸押赴到了關外,許多地方出現了數十里無人煙的情況,想要徵糧也沒地方爭去。

缺糧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北方的官軍這個時候還有不少,這十幾萬官軍也要吃飯,朝廷撥不下來,他們便自行去搶,老百姓的日子便更苦了許多,大明官軍的纔不管老百姓有沒有飯吃的事情,他們總之是要先吃飽肚子的,所以搶起老百姓的時候,比起建奴還要厲害一些,可以說爲了找糧食,他們對能夠得着的地方,都採取了刮地皮式的搜掠,北方到了崇禎十三年底的時候,可以說再一次出現了餓殍遍地的情況。

大批百姓實在是沒法活了,乾脆棄了田地和家園,紛紛南下逃往了刑天軍控制的區域,一時間有幾十萬甚至可以說是超過百萬民衆,從朝廷控制區之內,紛紛逃入到了刑天軍的轄地之中。

這麼一來對於新成立的大中國來說,也構成了很大的壓力,大中國各地的官員們都不得不想盡辦法來安置這些流民,以防他們轉眼之間因爲沒飯吃,便成爲了流寇,這樣的話對刑天軍前些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統治也造成巨大的破壞。

在肖天健建國之前,肖天健和諸臣便已經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出現,剛剛成立起來的各部都爲這件事忙的是不可開交,不得不從剛剛佔領的地盤上抑或是買抑或是從一些大戶人家強徵的方式,徵調糧食朝着各地轉運,來緩解這種流民涌入造成的壓力。

肖天健在登基之後,沒有得到半點喘息的機會,便開始召集諸臣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這個時候朝中又一次出現了意見的分歧。

以李信爲主的軍方認爲這個時候是他們經略南方的最佳時機,趁着朝廷政令不通,南方各地的官員和官軍們都在各自爲戰,根本無法得到有效的統一調動,趁此機會他們可以將主力用在南方,儘速攻下江西、浙江全境,爭取用一年的時間將福建、兩廣以及雲南四川等地都打下來,這樣的話,北方的大明王朝也就自行垮掉了。

但是以李進德和付德明等文臣爲主的一派則力主現在最好是速速北上,直接揮師將北面的京輔、山東拿下來,這樣一來可以儘快的恢復漕運,朝北方運送糧食,儘可能的將北方百姓穩定在原來的土地上,否則的話,等經略完了南方,北方的百姓要麼餓死完了,要麼就都逃離了他們的土地,今後即便是北上攻下京師,到時候也要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來重新朝北方移民,正因爲如此,倒不如現在先儘快穩定北方,將大明王朝覆滅掉,南方到時候慢一點收拾也不晚。

這兩派的爭論肖天健自然也參與其中,不過現如今他已經是皇帝了,也不能太過武斷,這樣的爭論他有必要聽一下,然後再做決斷。

在打四川上,肖天健和諸臣之間都沒有意見,畢竟四川乃是一個極爲富庶之地,現如今闖賊李自成也在覬覦四川,一旦要是讓闖賊李自成捷足先登的話,四川必將生靈塗炭,今後即便是重奪過來,恐怕也已經是殘破不堪,想要恢復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所以諸臣的意見都達成了一致,就是四川必須要儘快攻取下來,最起碼要先奪佔四川北部一帶,堵住李自成南下四川。

在這一點上,其實肖天健早有安排,在他剛剛打下南京城之後,便將羅汝才和李栓柱所部都調回了湖廣到荊州一帶整兵,準備兵發四川,這幾個月下來,李栓柱已經率部開始沿着長江攻向了四川,現如今已經在年前攻至了夔州,擊敗了鎮守夔州的一支明軍,取得了一個攻入四川的橋頭堡,年後大中國立國之後,李栓柱便開始調集更多的湖廣一帶的兵力,兵發四川,至於什麼時候能取下四川,就看李栓柱的本事了。

所以在攻打四川這件事上肖天健並沒有太多去考慮這個問題,他相信有李栓柱和羅汝才,四川拿下來只是遲早的事情罷了。

肖天健其實近些年來,屢次都遇上該如何抉擇南下或者北上的事情,對於歷史的瞭解,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做出了正確的決定,這纔沒有冒然便率軍北上,並且成功的打下了南直隸和湖廣這些地盤。

現如今他也很想按照李信這幫參謀的意見,先南下將南方各地蕩平之後,然後再毫不費力的北上,把像是熟透的果子一般的北方京師之地拿下來,那樣的話,卻是似乎相當穩妥,但是他卻想到了一點,那就是他想這麼做,卻不知道建奴會不會給他這樣的時間,讓他先將南方諸省給拿下來。

畢竟皇太極那個奴酋不是人頭豬腦的東西,包括許多他手下的建奴,其實早就都對關內大好中原覬覦已久,他們能坐視他肖天健就這麼輕輕鬆鬆的將整個大明王朝給掀翻之後,然後再揮師去對付他們嗎?

李信他們只考慮到了大明的時局,卻忘記了將建奴這一個不確定因素考慮在內,暫時關外尚未傳回確切的消息,說明這陣子建奴在做什麼打算,所以在暫不能判斷出建奴的動向之前,這就如同又處於一個十字路口,該選擇何去何從了!這也是肖天健在登基之後,沒有立即作出繼續南下或者是北上決定的原因之一。

第81章 輕下一城第129章 後手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151章 向東掃蕩第170章 阻援第81章 殊途同歸第95章 賀方第56章 不分敵我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171章 死士第209章 老對頭的命運第11章 忠臣赴死第58章 大中牌絞肉機第48章 兩強之戰3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168章 再議遷都第151章 巧匠第128章 楚王新軍第1章 命如草芥第133章 朝議2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67章 不得不戰第194 格殺令第76章 僱傭關係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101章 大帥有請第72章 得勝還師第203章 建奴命運的裁決第72章 斥候的對決第114章 婦孺肉盾第204章 趕盡殺絕第130章 初戰第56章 水壩第18章 老調重彈第121章 內訌第100章 逆襲2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26章 勝利會師第58章 決勝3第91章 少年營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86章 武裝遊行第43章 殺牛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141章 刺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228章 恐怖軍力第140章 火箭彈第218章 美洲第125章 長槍向前驅羣羊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111章 殺俘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149章 羨慕第50章 火器第140章 火箭彈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164章 風聲鶴唳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65章 任重道遠第115章 交手第212章 南下北進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118章 虛實難定第89章 奴酋困局第119章 背叛第151章 巧匠第168章 火炮發威第144章 首尾兩端第192章 講武堂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6章 出賣第113章 烏龍第17章 寧遠陷落第17章 共同的敵人第129章 擴張行動第28章 長久之計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16章 合兵入關第126章 無毒不丈夫第45章 靜觀其變第10章 不快第149章 濟生堂第87章 請辭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106章 兵臨城下第204章 首戰第136章 國債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28章 撤退第97章 山海關之役3第152章 鑽地鼠
第81章 輕下一城第129章 後手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151章 向東掃蕩第170章 阻援第81章 殊途同歸第95章 賀方第56章 不分敵我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171章 死士第209章 老對頭的命運第11章 忠臣赴死第58章 大中牌絞肉機第48章 兩強之戰3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168章 再議遷都第151章 巧匠第128章 楚王新軍第1章 命如草芥第133章 朝議2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67章 不得不戰第194 格殺令第76章 僱傭關係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101章 大帥有請第72章 得勝還師第203章 建奴命運的裁決第72章 斥候的對決第114章 婦孺肉盾第204章 趕盡殺絕第130章 初戰第56章 水壩第18章 老調重彈第121章 內訌第100章 逆襲2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26章 勝利會師第58章 決勝3第91章 少年營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86章 武裝遊行第43章 殺牛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141章 刺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228章 恐怖軍力第140章 火箭彈第218章 美洲第125章 長槍向前驅羣羊第132章 脅迫投誠第111章 殺俘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149章 羨慕第50章 火器第140章 火箭彈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164章 風聲鶴唳第58章 石橋攻防戰8第65章 任重道遠第115章 交手第212章 南下北進第50章 兩強之戰6第118章 虛實難定第89章 奴酋困局第119章 背叛第151章 巧匠第168章 火炮發威第144章 首尾兩端第192章 講武堂第148章 分而化之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6章 出賣第113章 烏龍第17章 寧遠陷落第17章 共同的敵人第129章 擴張行動第28章 長久之計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16章 合兵入關第126章 無毒不丈夫第45章 靜觀其變第10章 不快第149章 濟生堂第87章 請辭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106章 兵臨城下第204章 首戰第136章 國債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28章 撤退第97章 山海關之役3第152章 鑽地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