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庵外桃花說別離

最終唐老太爺同意在朝廷與國教之間的這場戰爭裡置身事外,這已經是離宮能夠獲得的最大好處。

凌海之王與桉琳大主教帶着城外的數千國教騎兵,要回京都處理新的局面。

凌海之王問道:“陛下何時歸來?”

陳長生說道:“應該回來的那天,就會回來。”

凌海之王與桉琳大主教走了,城北的原野上升騰起無數道煙塵,漸漸要把這座老城掩住。

看着遠處的畫面,唐三十六忽然說道:“不要相信老太爺會一直保持中立,那天除蘇是被故意放走的。”

陳長生已經知道了那天汶水畔戰鬥的具體畫面,點了點頭表示瞭解。

唐家的五樣人很可怕,而且是在汶水城裡,除蘇再如何厲害也沒道理能夠逃走。

“那位盲琴師既然是長生宗碩果僅存的長老,手下留情也說得過去。”

說話的人是汶水城主教。

做爲國教安置在汶水城裡的頭號人物,在今次的事件裡,他扮演了極爲重要的角色,發揮了很多作用。

唐家應該不會就此事遷怒於他,可如果他繼續留在汶水城道殿,想必唐家會覺得有些礙眼,陳長生與凌海之王已經商定稍後離宮會派出一位新的主教前來汶水就職,怎麼安排原先的這位主教便成了問題。

從道理上來說,汶水主教替國教立下如此功勳,理應回京都擁有一個更加清貴的位置,但他親手殺死了白石道人,回到京都一定會被國教裡某些人視爲眼中釘,會遇到很多麻煩,所以陳長生直到現在也還沒有下定決心。

“現在要走了,你想好沒有?”陳長生對主教問道。

汶水主教說道:“卑職就想隨侍陛下左右。”

唐三十六說道:“這位置倒確實比離宮裡的任何位置都強。”

對國教中人來說,最好的位置是什麼?當然就是教宗陛下身邊最近的位置。

無論教宗是在天南還是在地北,或是荒僻西陲只要能夠長年留在他身邊,那麼必然會得到最大的好處。

汶水主教神態謙卑微微一笑,沒有反駁唐三十六的說法,說道:“您說的有理。”

唐三十六看着他問道:“這個位置是通往別的位置的捷徑,那你最終想要的位置是什麼呢?”

汶水主教很認真地說道:“此生無望神聖,就想着迴歸星海之前,能做一任大主教便好。”

唐三十六很感興趣,問道:“哪座聖堂?”

“草月會館。”

汶水主教回答的很快,很明顯他平日裡已經想了很長時間。

聽着這答案,唐三十六忍不住笑了起來。

草月會館是離宮六殿之一,宣文殿大主教的居所。

前一任宣文殿大主教牧酒詩被教宗逐出國教後,草月會館始終無主。

汶水主教的目標倒是來的非常確實,而且有道理。

“我很欣賞你。”唐三十六說道:“請教高姓大名?”

對方是國教在汶水城的最高代言人,而且已經在汶水城裡生活了很多年,但他還真的不知道對方叫什麼。

汶水主教微笑着說道:“老太爺以前喜歡叫我小戶,您也可以這麼叫。”

唐老太爺可以這麼叫,唐三十六卻沒有這個資格,有些不確定問道:“小胡?”

“戶,農戶的戶。”陳長生說道:“他叫戶三十二。”

聽到這名字,唐三十六的眼睛都亮了起來,頗有惺惺相惜的感覺,說道:“好名字,是排行還是房數?”

“小時候我住的地方遭過一次地震,整個鎮子最後只剩下了三十二戶,我家全死光了,就活了我一個,我是被三十二戶一起養大的。”主教平靜說道:“我叫這個名字是想提醒自己,活着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不要早死。”

……

……

一行人離開汶水城,向着東南而去,迎面便能看見一山。

即便是隆冬時節,前兩日一直在下雪,那座山依然青色十足。

這座山並不高,青樹掩映之間,還可以看見十餘叢桃花正在盛開。

應該是山上有溫泉,又或者是類似汶水道殿那樣的陣法。

看着山上的桃花青樹,陳長生想着在雪嶺裡的這一年除了有些寂寞很是平靜喜樂,有些掛念小黑龍。

不知道此時的她在往西的旅途上是否順利。

青枝桃花之間,隱隱可見道觀檐角。

唐三十六望着那處,沉默不語。

陳長生問道:“這就是雞鳴山?”

唐三十六沒有說話,點了點頭。

如此說來,他的那位小姑便應該在那座道觀裡。

“見過嗎?”陳長生問道。

唐三十六搖了搖頭,片刻後又點了點頭。

“小時候不懂事,心裡又一直記着這件事情,偷偷去山上看過,然後遇着了……”

遇着之後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對方有沒有認出他的身份?有沒有交談?

只有這一次相遇,還是其後又有多次看似無意、實則刻意的相遇?他說到這裡便沒有再繼續,爲了道觀裡那個女子的安全或者說平靜生活,最好不相見,也不要提起,以後也不會再相遇了吧?

……

……

向東南行去三十餘里,汶水流進了恨河,再也沒有了自己的名字。

做爲大陸最著名的河流之一,恨河發源於雲墓深處,流經天南肥沃的原野,再穿過綿延千里的落梅羣山,接納了更多的支流,氣勢已然極爲恢宏,但如果沿着河流上溯而行,來到峽谷裡,纔會看到真正壯麗的風景。

陳長生等人行走在峽谷裡,兩岸高峰入雲,山林極密,人跡罕見,只能聽到猿猴鳴叫的聲音,不用擔心被人跟蹤,也不用在意安全問題,這裡不是北疆,不可能遇到魔族強者,也很難集結大量的軍隊,也不像汶水城有無數強者。

越往上游去,峽谷越是險峻,河水的流勢愈發陡急,水勢卻未稍緩,很是驚人,轟隆如雷的聲音不絕於耳。隨着旅程的繼續,峽谷裡漸有人煙可見,但往往也要行走半日,才能看見幾戶人家,絕大多數時候,眼中所見盡是野地。

戶三十二在出任汶主主教之前,曾經在這片峽谷裡傳教多年,對這一帶的風土人情極爲了解,一路講解,陳長生與唐三十六聽着他的解說,看着兩岸的風光,自然不會覺得無趣。南客一臉懵懂地跟着衆人,牽着陳長生的衣角,也不知道能不能聽懂那些話,折袖的視線則是一直警惕地注視着山林裡的任何動靜,根本沒有聽這些閒話的興趣。

只要有人便一定會有國教的信徒,便會有消息傳來。

在一個野渡處他們收到了最新的消息。

據說前兩天,有人在奉陽城外看到了一個渾身溼透的怪物殺了兩個牧羊童,然後吃了。

……

……

(還是想盡量保持兩更,很怕那根弦松下去,但這幾天不確定,還是像以前說的那樣,第一章四點左右,第二章大家等到九點吧,如果沒有就是沒有了,明天就再次開始漫漫旅途咯,想到一年前和領導開車從黑龍江回湖北,彷彿隔世,真的,這一年算是我這輩子過的最慢,但又是最快,最辛苦,也是最充實的一年吧。)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劍自地起第二百六十章 傷心一劍(上)第四十七章 同修第二百二十三章 薄冊動人心第三十一章 來到京都的老道姑第六十五章 一座山,觀一人第七十章 讓人無話可說的離山小師叔第四十二章 笑聲第三十六章 淹之始第355章 雪中的前後輩第一百零一章 人間處處是麻煩(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陵第一百一十章 黑山白水,一處明亮第九十五章 七道劍,敲傘六記第一百六十一章 閉眼不見,百劍生第七十三章 削還是不削,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聖歸一第九十九章遮天劍第九十五章 不知何來的琴音第一百六十章 師命難違第一百二十一章 進城遇到的麻煩第一百一十六章 快活的唐老太爺第七十四章 我是誰第九十二章 洛陽第二百一十一章萬種解碑法(中)第七十章 到處都是第一百二十一章 指間的夜第一百零八章 我要離去的意思(下)第一百四十章 南方聖女第一百一十四章 當時明月在何方第一百四十八章 她的眼光在遠方,在彼方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襟晚照話平生第七十一章 被放逐的教宗第二百三十六章 應作如是觀(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騎鶴下江南第三十一章 兩地思第一百四十三章 焚心以火(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倒山第六十七章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拳第三十四章 神功出世第八十一章 離開細繩的小紅花第二百六十章 傷心一劍(上)第一篇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飯之恩第一百章 觀菜而知殿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腰纏十萬貫(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寧鎮溪畔釣叟出槍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想請你去死第五十章 萬物的前提第七十三章 千萬人,我在溪邊烤魚第一百零六章 簡單的殺光第十五章 死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後的溫暖第六十一章 救贖以及新的傳說第二百零八章 謝謝你,不客氣第二百五十五章 那邊是湖第二十三章 對坐啃骨頭第二十四章 蟬鳴哪能靜第一百一十章 草原枯榮人如昨第九十五章 隨心所安情而已第七十九章 一起上第二百零八章 謝謝你,不客氣第一百一十三章 划拳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借皇血,降夜宮第一百零九章 重逢第六十章 動身如劍第四十八章 十三陵裡說舊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眉心上的一顆硃砂痣(上)第九十章 慧劍(下)第五章青衣少年三十六第八十一章 如果你是除蘇第一百七十二章 多年以後才明白第二百四十五章 雨至,所以撐傘第七十五章 餘燼寒第二十七章 風有信第二百四十五章 拜見教宗大人第八十二章 鐵刀落,青衫溼第一百三十章 文試開始第七十六章 丹藥的名字第二百零五章 試劍(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曾經的三個人(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狼族少年第一章 我改主意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數息之間第七十章 讓人無話可說的離山小師叔第十章 國教學院的棍子第六十四章 選擇的意義第十八章 真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前十第一百四十七章 選擇即錯誤,眼光定格局第349章 天塌了,得有人撐着第一百二十一章 指間的夜第六十五章 大典開始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掀開新的篇章?第九十一章 溪南有人說話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燃雪原第五十四章 劍從口出(三)第三十六章 新的牌局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劍自地起第二百六十章 傷心一劍(上)第四十七章 同修第二百二十三章 薄冊動人心第三十一章 來到京都的老道姑第六十五章 一座山,觀一人第七十章 讓人無話可說的離山小師叔第四十二章 笑聲第三十六章 淹之始第355章 雪中的前後輩第一百零一章 人間處處是麻煩(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陵第一百一十章 黑山白水,一處明亮第九十五章 七道劍,敲傘六記第一百六十一章 閉眼不見,百劍生第七十三章 削還是不削,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聖歸一第九十九章遮天劍第九十五章 不知何來的琴音第一百六十章 師命難違第一百二十一章 進城遇到的麻煩第一百一十六章 快活的唐老太爺第七十四章 我是誰第九十二章 洛陽第二百一十一章萬種解碑法(中)第七十章 到處都是第一百二十一章 指間的夜第一百零八章 我要離去的意思(下)第一百四十章 南方聖女第一百一十四章 當時明月在何方第一百四十八章 她的眼光在遠方,在彼方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襟晚照話平生第七十一章 被放逐的教宗第二百三十六章 應作如是觀(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騎鶴下江南第三十一章 兩地思第一百四十三章 焚心以火(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倒山第六十七章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拳第三十四章 神功出世第八十一章 離開細繩的小紅花第二百六十章 傷心一劍(上)第一篇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飯之恩第一百章 觀菜而知殿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腰纏十萬貫(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寧鎮溪畔釣叟出槍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想請你去死第五十章 萬物的前提第七十三章 千萬人,我在溪邊烤魚第一百零六章 簡單的殺光第十五章 死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後的溫暖第六十一章 救贖以及新的傳說第二百零八章 謝謝你,不客氣第二百五十五章 那邊是湖第二十三章 對坐啃骨頭第二十四章 蟬鳴哪能靜第一百一十章 草原枯榮人如昨第九十五章 隨心所安情而已第七十九章 一起上第二百零八章 謝謝你,不客氣第一百一十三章 划拳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借皇血,降夜宮第一百零九章 重逢第六十章 動身如劍第四十八章 十三陵裡說舊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眉心上的一顆硃砂痣(上)第九十章 慧劍(下)第五章青衣少年三十六第八十一章 如果你是除蘇第一百七十二章 多年以後才明白第二百四十五章 雨至,所以撐傘第七十五章 餘燼寒第二十七章 風有信第二百四十五章 拜見教宗大人第八十二章 鐵刀落,青衫溼第一百三十章 文試開始第七十六章 丹藥的名字第二百零五章 試劍(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曾經的三個人(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狼族少年第一章 我改主意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數息之間第七十章 讓人無話可說的離山小師叔第十章 國教學院的棍子第六十四章 選擇的意義第十八章 真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前十第一百四十七章 選擇即錯誤,眼光定格局第349章 天塌了,得有人撐着第一百二十一章 指間的夜第六十五章 大典開始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掀開新的篇章?第九十一章 溪南有人說話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燃雪原第五十四章 劍從口出(三)第三十六章 新的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