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朝的上升通道

漢中城內,一所小小的院落內,這個時候正坐着幾個儒生模樣的人物。看他們的穿着實是有點寒酸,內中更有人身上帶着傷。

然而,被一般人衆星捧月一樣圍在中央的那人,卻是面色紅潤,衣着光鮮。

這人就是雖年到半百,卻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於剛結束不久的興元府一戰裡及時反正而立下大功勞的宇文宣中。

這所院落就是屬於宇文宣中本人的公房,一處兩進的小院,他現在已經是陸齊朝的官兒了。

興元府之戰,非是他及時反正,在徐寧率軍攻城的時候猛地帶人襲殺府衙,逼的受傷的興元知府李夔自焚而亡,讓守軍軍心大亂,以至於姚友仲且還沒帶引人馬返回到漢中城,城池便已經被徐寧一舉拿下。仙人關撤下的宋軍跟着軍心大亂,兵無鬥志,被徐寧一擊而潰。這興元府之戰還不知道要拖延到幾時呢。

宇文宣中這可是立下大功了!

如此戰後論功行賞,也是依照他本人的意願,宇文宣中成了戰俘營的訓導官,日後如不出意外,他會是漢中教育系統的一員。

而眼下的這所宅子,自然就是有一定品階的官員的公房。

此刻院子裡此刻坐下的這些人,這些穿着甚是寒酸的讀書人,那就是當日裡匯聚到漢中城的諸多團練中與宇文宣中交好之人。

這些人出身相似,且私下裡對趙宋都多有埋怨。

宇文宣中很是拉了他們一把,但也不全是因爲先前的交情,而純粹是爲了鞏固自己家族的根基。編織一張足夠結實的關係網。

還有什麼關係能比救命之恩更重的呢?

他宇文宣中也不是空活五十年的。這點小手段自然是有的。

宇文宣中眼睛紅紅的,這是剛剛纔哭過,他自然不是家破人亡,而只是在給喪命的‘好友’悲傷麼。剛剛送來的消息,一個傷勢頗重的團總重傷不治身亡了。

在亂軍中受的傷,都不知道是被齊軍打的,還是捱了宋軍逃兵的刀子。橫豎人沒了。宇文宣中失去了一‘至交好友’啊。

且那人雖然不是廣都的,卻也是錦官城的,同處一府,關係本是挺近的。本來好端端一個富貴士紳,命喪異鄉,作爲同鄉,宇文宣中痛哭一場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屋子裡到訪的讀書人看他的眼神中,卻都隱隱帶着幾分羨慕。

宇文宣中果決啊。大夏傾倒,他們本該全都爲大廈陪葬的,結果人家宇文宣中不僅沒有殉葬,反而抓到了一架登天梯!

當然,他們也是幸運的,不是幸運的在諸多團總之中與宇文宣中交好,如何能在短短時日裡洗去‘罪名’,現如今得還自由?就是蜀中還未平定,他們現在無法回家。

“宇文兄真是好膽,在過萬守軍的眼皮下,聚兵府衙,一擊致命,真是能常人所不能也。”

這話說的真心實意。不是誰都能有宇文宣中的拼勁和果決的。

“宇文兄如此英豪,可謂是替我川蜀之人在新朝做了一好鋪墊。小弟可素聞令弟宇文黃中博學多才,才智非常,兄長今日爲新朝立下大功,何愁令弟不受新朝親睞,明日不可大展宏圖?一戰胸中之抱負。”在這些人的眼中,宇文家已經是報上了陸齊朝的大粗腿了,而新朝平定一地後肯定要招用一些本地的賢達來收攬人心,來日宇文兄弟必受大用。

“確實叫愚兄羨慕之至,亦深覺的我輩瞠乎其後也!”在座年紀最大的一人緩緩地說道。

一波人口舌紛紛,果然很快的,話題便從宇文宣中身上被轉到了陸齊朝身上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何況是改朝換代?

更不要說陸齊朝與趙宋有着那般多的不同之處。

在趙家天下,人人都知道‘讀書’那就是最好的登天梯。

天子門生,直上青雲。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讀書就是趙家天下最好的上升通道。可陸齊的上升通道又是甚呢?

似乎也是科舉讀書,但又似乎是戰場搏殺……

“我等之家都薄有餘財,但卻與將門子弟不同。讓後生子弟去軍陣搏殺,恐非我輩之願。”宇文宣中的這言語贏得了諸人的點頭,他們當然不願意後輩子弟在刀尖槍林裡搏富貴。對比從軍入伍,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通文官之路,但是他們的後輩子弟所學所知與陸齊朝的要求端的相差很多啊。

看那陸齊選材的路數,反倒是他們手下的管家管事比他們的兒子孫子更有優勢。你說這叫什麼事?

宇文宣中臉上笑呵呵的,他將來可是要在教育系統混跡的,對於陸齊官府選材的認知更是清楚。現下的學校系統,與過往的書院、官學系統全然不同,那內裡的教材更是面目全非。

“趙家天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這讀的書只是四書五經,讀的就是一個儒字。或許可說趙宋取了一個‘專’字。那陸齊走的卻是一個‘博’字。不是琴棋書畫,而是天文地理,而是算術自然。”

宇文宣中詳細的爲他們講解了學堂之上的學院,講述了陸齊官場中的‘技術’派官員。

這就是陸齊朝的上升通道。

“趙宋以儒爲主幹,兵家、法家、工程、計算通通納入這一條道路。這就像那麻繩,一股股的被擰在了一起,從頭到尾皆在‘儒’字的束縛之內。而陸齊朝卻像那大樹一樣。大樹上有無數枝葉,下有無數根莖細須。新朝取各家各派之精華熔於一爐,就取一個博字。像那大樹的樹幹,由下向上,一步一階,直到登頂高級學院。那便是由博轉精,如大樹的無數分枝。”

宇文宣中儘量用簡單形象的言語來表述他對陸齊的認知。“自然,世間多的是天才人物,涉略廣博,那自然可再由精轉博。卻就不是我宇文宣中可言語的了。”

“諸位,這陸齊之官,追根究底,講究的是一個實用。不管是會計、律法、工程、軍事等等,還是其他方方面面,講的就是一個學以致用。陸齊事功,可萬不是隻宣揚在口頭上的。”

這‘學以致用’纔是真正從根裡頭滲出來的事功之學。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老朽往日裡只聽趙宋宣揚陸齊之事功,陸齊之功利,只以爲是朱楊那等自私自利之學。不曾想所謂事功之學是如此個模樣啊……”那年紀最大之人的感慨讓宇文宣中都一時唏噓。

過往在川中,趙宋可不就是那般宣揚陸齊的麼。就像當初朱楊之學被孟子和荀子斷章取義,直接將一頂‘自私自利’的大帽子扣到了朱楊頭上一樣。彷彿陸齊一朝推崇的便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式的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端的不曾知道陸齊的事功之學,其實質是道在事物中的學以致用也。這可是有老大老大的差距的。

當然,非是宇文黃中‘見多識廣’,宇文宣中也不可能這般快的便有所‘領悟’。

“諸位且聽宣中一言,日後萬萬要讓子孫入學。新朝之官府較之趙宋朝,無論是官位還是官吏,實要多出不少。而一切的官位都盡在學堂之中。兵事、文事、法事、工事等等,學堂就是上升通道啊!”

宇文宣中話語說的情深意切,出自肺腑。那學堂就是今後的上升通道。

你想當官,那就先去上學。對於他們這樣的士紳而言,所謂的上升便就是進入官場。陸齊朝學堂的路數很多,每個層次上的官位越多,分類越多,那可不就是上升通道越發廣闊麼?

每個國家都要有上升通道,一條由社會的中下層一路通往頂層的通道,一條可以讓一個出身貧寒的人走向參與一國權益分配和國家大政方針位置的上升通道!

因爲只有這樣纔可以給社會帶來活力,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前進動力。一個上升通道狹窄,階級固化的國家和文明,是沒有發展動力的。

所有人都沉默了。

“上升通道?”大家都能理解其內的意思。

“這是陸齊朝的用詞,簡單說來就是登天之梯。”宇文宣中不加遮掩的說。

“新朝的官兒不止需要文采驚豔飽讀詩書之人,也需要精於算計之人,需要精通律法之人,需要熟讀兵書之人,需要精通土木工程,精通營造之法的人,就如李誡,就如宇文愷……”

宇文宣中神色有些激動,因爲這點讓他想到了自己和宇文陽中。三兄弟裡他倆在讀書上的天分且都不如宇文黃中,但這只是在詩書上又不如,如果比算術,老二宇文陽中才是第一。這就是說在新朝,如宇文陽中這類的人是可以通過算術而步入官場的。

人之天分各有不同,有人就是記憶力強,這樣的人讀四書五經當然厲害。但有的人天分在數學上頭,有的人對律法超級感興趣,或是有的人對土木工程有天分等等。這可不就是上升通道更廣闊了麼?

之前只有第一條路可走,現在卻多了好幾條路。

“社會權利階層的禁錮,只會讓整個社會迅速的走上滅亡。”宇文宣中不知道怎的想到了自己手冊上的一句話。據說這句話是陸皇帝說的。黃鐘大呂,震人肺腑啊。

宇文宣中感慨着。

因爲這句話給他的感覺與先前的歷朝歷代全然不同,那些個朝代的上位者,一旦得勢之後兀誰不是在想着如何讓家族富貴延年千秋萬代?只有陸皇帝提出了現在的說法。而這就是眼光的不同。

站在時代的肩頭眺望遠方,陸謙豈會‘鼠目寸光’?

保持社會權力階層的‘新陳代價’,這是給整個社會剃除腐朽的必須一遭。就像是死水和活水的區別,死水裡的魚兒固然在初時更加安全,但長久之後呢?腐爛變臭的水裡還能養得活魚兒嗎?

那活水呢?效果就全然不同。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老祖宗這點上早有見解,但能夠主動去做到這一點的卻是極少。

趙宋開啓了科舉盛世,把從東漢到李唐的門閥世家拋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裡,但北宋的沒落何嘗不是重新犯了這個錯誤。誰敢說北宋之所以亡,內裡全是大藝術家的責任,就沒有半點蔡京的功勞?

前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堪稱趙宋第一人。

還有那一個個多如枝杈的將門,亦是宋軍戰力腐朽的因由之一。二十歲且不到的姚平仲就能被冠之‘小太尉’之名。西軍也就是在女真南下過程中被粉碎了,不然,他們在收拾好西夏後,過個幾十年一樣會變成東京禁軍第二。

就像春秋戰國時候的封建制,就像從東漢到李唐的門閥世家……,甚至是歷史上的那頭紅色北極熊。

勃列日涅夫時代,紅色北極熊的領導層組成人員幾乎長期原封不動,而後逐漸形成了事實上的領導幹部終身制。這使得上層階級有機會互相庇護,互相提攜,逐漸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特權階層,在權利的頂端形成一個封閉的小圈子。

很像中國歷史上的門閥世家子弟一樣,後輩子孫憑藉着先人的地位輕易進入到國家權利的高層,如此一頭頭軟弱的綿羊成爲了一羣雄獅的頭領,那最後的結果只會讓這個國家走向毀滅。

因爲一個階層固化的社會,它先就是缺乏公平的競爭、選拔和退出機制,來自弱勢羣體的精英無法躋身社會的中高層,領導國家的發展和變革,同時獲得相應的待遇,這就是逼着這些社會精英另起爐竈。

而另一方面,大量把持這些優勢社會地位的強勢集團子弟,他們唯一動力和目標就是不惜犧牲國家利益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缺乏進取和創新精神,最終只能毀滅了這個國家。那最好的例子便是滿清了。

趙老大爲何一開始就急速擴大科舉的人數?李唐時候一科只有十幾人的進士,到了趙老大時候成了百多人,到了趙老二時候成了三百人。那唯一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來自各階層的人才都容納入趙氏王朝的體系中。同時也在向全社會的精英們宣揚自己的標準,誘使更多的精英主動向他們的規則靠攏,並且進入到他的規則中去。

但趙老二肯定想不到自己的後輩兒裡,竟然有人愚蠢到在二十年出頭的時間裡,竟然讓同一個人執掌了十七年的相權。

第三百五十八章 決戰【求訂】第七百六十六章 中原沸騰第五百三十四章 新到的知州相公第三百九十七章 某雖粗鄙武人,卻也識得忠義第一百零五章 宋家莊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悲一喜,一棒打死了人個第二百二十七章 梁山泊建制了【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二章 新舊之爭第七百七十四章 阿也,那是甚個?第一百一十章 二和尚梁山鬥武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看你是借是不借?第一百九十九章 扈家飛天兔第五百零一章 硬骨頭的忠貞,軟骨頭的理由第六百二十六章 氣吞天下,橫戰八方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亂鬥第九百七十九章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第三百四十章 淄青大都督府【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是好事第九百六十二章 父親,母親第三百三十三章 好人難尋第二百七十七章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第七百七十一章 招工啓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宋江奇謀制契丹【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六章 捐官就往大里捐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心叵測,各有盤算第六百八十四章 燕雲(七)第八百零七章 永世鎮壓,不得翻身【求訂閱】第七十一章 系統更新【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麗跌倒,陸謙吃飽【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六章 何以去栽培摩尼教?第七百七十六章 打回解放前!第八百零二章 橫屍遍野【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哪來的晦氣婦人?【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千章 父皇這是甚意思?第七百一十二章 一下江南第八百七十八章 來客第七百九十三章 美髯公義氣當先,打虎將左右爲難第七百零二章 燕雲(二十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又一年第九百六十七章 飛天虎的憤怒!第八百八十九章 一個意想不到的敵人第五百五十章 長蛇七寸第四百五十章 智商碾壓的爽感第六百三十章 陸謙要稱帝第六百五十八章 打着紅旗反紅旗第九百一十七章 萬事皆以我爲主!第九百三十章 生存的智慧第七百零七章 凱旋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官到來第八百三十六章 捐官就往大里捐第七百一十章 君有龍虎之姿,實貴不可言也(上)第六十八章 王倫叫苦【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一章 明國的建立(三)第二百零八章 掃蕩濮州城第九章 陽谷渡口【求收藏,求推薦】第八百九十二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五百九十五章 又一年第八百五十二章 匹夫之勇第一百九十六章 休矣,休矣,此戰休矣【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三章 真神的責罰第七百一十六章 你想歸化中國嗎?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活五百年第八百四十章 無題第九百零八章 社稷之功臣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戰獨龍崗(三)【第七更,還是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五哥忒不丈夫第九百五十二章 各有不同第六百八十六章 燕雲(九)第四百六十三章 華夷之辨【寫的頭疼】第四百八十四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入遼(4k,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六章 打回解放前!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最後再浪上一把!第三百六十一章 使相的帥旗何在?【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人的選擇【求訂閱】第一章 身穿水滸第一百零一章 豹子上山,都頭上任第五百二十章 南不勝北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風捲起的枯草第六百八十七章 燕雲(十)第八百五十章 牀上政治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活五百年第六百六十五章 南征,北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七十九章 姓陸不姓趙!第四百六十四章 歌舞神仙女,風流花月魁第四百一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二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定要打贏第七十三章 黃安首級在此!【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九章 工商之利十倍於農桑第九百二十三章 財政第四百零八章 張俊奇遇記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爭龍【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五章 前奏第六百二十六章 氣吞天下,橫戰八方第八百二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七十四章 強賊在此第七百一十五章 總是套路得人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鐵桿是怎麼煉成的【求訂閱】
第三百五十八章 決戰【求訂】第七百六十六章 中原沸騰第五百三十四章 新到的知州相公第三百九十七章 某雖粗鄙武人,卻也識得忠義第一百零五章 宋家莊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悲一喜,一棒打死了人個第二百二十七章 梁山泊建制了【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二章 新舊之爭第七百七十四章 阿也,那是甚個?第一百一十章 二和尚梁山鬥武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看你是借是不借?第一百九十九章 扈家飛天兔第五百零一章 硬骨頭的忠貞,軟骨頭的理由第六百二十六章 氣吞天下,橫戰八方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亂鬥第九百七十九章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第三百四十章 淄青大都督府【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是好事第九百六十二章 父親,母親第三百三十三章 好人難尋第二百七十七章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第七百七十一章 招工啓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宋江奇謀制契丹【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六章 捐官就往大里捐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心叵測,各有盤算第六百八十四章 燕雲(七)第八百零七章 永世鎮壓,不得翻身【求訂閱】第七十一章 系統更新【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麗跌倒,陸謙吃飽【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六章 何以去栽培摩尼教?第七百七十六章 打回解放前!第八百零二章 橫屍遍野【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哪來的晦氣婦人?【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千章 父皇這是甚意思?第七百一十二章 一下江南第八百七十八章 來客第七百九十三章 美髯公義氣當先,打虎將左右爲難第七百零二章 燕雲(二十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又一年第九百六十七章 飛天虎的憤怒!第八百八十九章 一個意想不到的敵人第五百五十章 長蛇七寸第四百五十章 智商碾壓的爽感第六百三十章 陸謙要稱帝第六百五十八章 打着紅旗反紅旗第九百一十七章 萬事皆以我爲主!第九百三十章 生存的智慧第七百零七章 凱旋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官到來第八百三十六章 捐官就往大里捐第七百一十章 君有龍虎之姿,實貴不可言也(上)第六十八章 王倫叫苦【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一章 明國的建立(三)第二百零八章 掃蕩濮州城第九章 陽谷渡口【求收藏,求推薦】第八百九十二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五百九十五章 又一年第八百五十二章 匹夫之勇第一百九十六章 休矣,休矣,此戰休矣【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三章 真神的責罰第七百一十六章 你想歸化中國嗎?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活五百年第八百四十章 無題第九百零八章 社稷之功臣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戰獨龍崗(三)【第七更,還是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五哥忒不丈夫第九百五十二章 各有不同第六百八十六章 燕雲(九)第四百六十三章 華夷之辨【寫的頭疼】第四百八十四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入遼(4k,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六章 打回解放前!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最後再浪上一把!第三百六十一章 使相的帥旗何在?【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人的選擇【求訂閱】第一章 身穿水滸第一百零一章 豹子上山,都頭上任第五百二十章 南不勝北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風捲起的枯草第六百八十七章 燕雲(十)第八百五十章 牀上政治第九百七十七章 再活五百年第六百六十五章 南征,北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七十九章 姓陸不姓趙!第四百六十四章 歌舞神仙女,風流花月魁第四百一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二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定要打贏第七十三章 黃安首級在此!【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九章 工商之利十倍於農桑第九百二十三章 財政第四百零八章 張俊奇遇記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爭龍【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五章 前奏第六百二十六章 氣吞天下,橫戰八方第八百二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七十四章 強賊在此第七百一十五章 總是套路得人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鐵桿是怎麼煉成的【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