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1

晨霧稀薄,日頭未升, 李皎敲開了巷中聶先生的門。聶先生不久前見過李皎, 通常這般美麗的女郎, 都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聶先生弓着腰來開門,將李皎領入了屋中。他並沒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就把刀鑄好, 他帶李皎去參觀了一下鑄刀的進展,最後讓李皎在滿室的武器中挑。

李皎挑中了一把靠在牆角落、通體幽黑、樸實無華的刀。她並不懂刀,只是看到這刀, 便覺得和鬱明的氣質很配。她繞着刀走一圈,摸一把冰冷的刀身,側過身, 眼睛望向聶先生。

女郎的心思如此好猜, 她既看中這把刀,又疑心這刀不夠好,所以回頭看,希望聶先生給予提示。聶先生年紀大了, 在李皎來後就不困了。他精神亢奮地陪同李皎挑刀, 此時嘿笑一聲:“成吧!這刀名‘我執’,也是把不錯的刀。有醉漢不知從哪個俠客手裡買了刀,又送我這裡來買酒。女郎既然看中,那在你的刀鑄好前, 先用着這把吧。”

李皎:“要是用壞了怎麼辦?”

聶先生吹鬍子:“這刀起碼十斤重!哪有用壞一說?”

李皎:“就是從中斷了啊。”

聶先生:“不可能!……算了算了,要是真斷了,也是旗鼓相當, 遇到和它差不多的。壞就壞了,賠錢就行,不用你們賠刀。”

李皎這才心滿意足地讓門外等候的僕從們進來,包起這把刀。聶先生看他們主僕動作,若有所悟:“給之前陪你一起來鑄刀的那郎君吧?那郎君對你可不錯呢。”

李皎:“……?”

“嘿,其實你們當天來送給老叟的包袱裡玄鐵和隕石的數量,要打造你們所說的那樣神兵,是不夠的。是那郎君揹着你讓老叟別告訴你,他偷偷把東西都給來。這麼長的時間了,你一點也不知道?”

李皎心有悵意。

她與僕從們回去公主府上,天依然未曾完全亮。李皎從侍女口中得知鬱明匆匆回來一次,沒有等到她,侍女們也不知李皎去了哪裡。最後時間趕不及,駙馬只能隨便收拾了一個包袱,留給李皎一封信,人便走了。府門外有雁將軍的兵馬等候,鬱明上馬後,衆人揚鞭,馬蹄高揚,瞬間就穿出了巷子。按時辰算,李皎剛回來,兵馬說不定已經出長安了。

明珠聽得比李皎更着急,跺腳道:“這可怎麼辦?我們還要送他刀呢,他人就先走了!”

李皎倒不甚急,她想了下:“幼年時我與兄長出城玩,曾包下一山頭種桃花。那山與他們要走的方向近,能讓我們繞小路追過去。”

“那我們現在便走吧?”

“不急。我再幫夫君收拾一下行裝。他一個男人,忘東忘西,丟三落四,他收拾的行李哪能全面呢?”

明珠心想人家心粗,但耐不住人家江湖經驗豐富啊。人家收拾行李,還不比你在行?你可是從來沒給人收拾過行李啊。然她看李皎進屋問侍女駙馬如何如何的樣子,又把話咽回去。李皎在屋中問起侍女駙馬帶走了什麼,便自己重新翻出一包袱,按照自己的印象往裡放東西。

鬱明就帶走了兩身衣服。

以假亂真的關卡過所、可與西域人交換的輕盈絲綢、金銀之物、常用藥膏……李皎全都一股腦塞了進去。

當她再次出門時,帶出了一個大包袱,一把刀,坐上馬車,往城外趕去。日頭已升至高處,晨間清霧散開,路途看得甚是清楚。紅光萬丈,李皎坐在車中,扒在簾上往外看。她不斷地算時間,算馬車如何拐,能與大部隊碰面。她不住地催促,希望車更快些。車行了小半時辰,上了山道,忽然聽到外頭咔擦一聲,李皎心裡一咯噔。

車伕下車,一會兒抱歉道:“殿下,馬車車轅斷了。”

李皎下了馬車,心中焦急。她將目光放到馬上,目光微動,明珠便警惕道:“不行!以您現在的身體狀況,不能騎馬追!”坐馬車都讓明珠心驚膽戰,何況騎馬?

李皎咬牙,來回踱步兩回。她將包袱和刀一股腦塞入一個扈從懷中:“我和明珠上山,看能不能半道上看到他們!你騎馬去追人,務必把東西送到鬱郎手裡!”

扈從應了,翻身上馬,一衆扈從跟隨。塵煙滾滾,他們當即上路,去追那不知道已經走到哪裡的大部隊。李皎和明珠也沒有耽誤時間,扈從們剛走,她二人便沿着山道上山。有明珠三令五申,再加上前車之鑑,李皎不敢拿腹中胎兒開玩笑。她一路走得不快,只沿着山緣走,不住往青山碧水下看,希望看到兵馬從下經過。

九月至尾,草木漸漸凋零,山中氣象不比月前。窸窸窣窣,一路上蔥鬱稀疏,倒是大片楓紅染了半邊天,與天上的紅日交成一片。此山種滿桃樹,這個季節看不出什麼來。小時候李皎常來山中種樹,後來李玉也來。那時候她每次不開心,都來種桃樹。每次的難過,這片山都能帶給她些安撫。但是等李皎成爲長公主後,山也被皇室圈養了起來,她反而不常來了。李皎曾想過等桃花開時帶鬱明來看,不過每次都沒趕上時間。眼下她走在楓葉中,焦急地一眼眼往下看,不知自己的夫君在哪裡。

一山五峰,重疊蜿蜒。山的更高處,李玉與中常侍站在山頂,看着大片風光。皇帝陛下在朝臣走後,便私服出了宮。中常侍心中疑惑,想陛下並沒有吩咐罷朝,那便是說他們一會兒還得在早朝開始前趕回宮。那陛下這麼突兀地出宮這麼短的時間,又只是站在山頂看風景,有必要嗎?

李玉忽然捂着額頭,指着下面一個方向:“朕有些眼暈。你看看,那個人影,看着怎那麼像皎皎?”

中常侍忙上前,順着李玉手指的下方去看。他看到山路上有兩個螞蟻般大小的女郎在行走,在寂靜的山路、黃綠交織的景象中頗爲明顯。那兩個女郎走得很慢,爲首的女郎背影清矍,廣裙若仙,再加上走路的那個姿勢,猛一看,還真有些像長公主殿下。

中常侍震驚:兄妹二人一聲不吭,都跑到同一座山頭看風景,不太可能吧?

距離有些遠,他也看不清那個到底是不是長公主。但他很快不用煩惱了,大地傳來震動聲,咚咚咚,震聲如雷如鼓,一衆軍馬揚塵,出現在了他們的視線中。大批軍隊從山下過,浩蕩如長河洶涌,波濤滾滾拍案。那軍隊行進的速度如卷大風,視野中只看到濃煙翻浪,什麼也看不清。然不知什麼緣故,到山下的時候,軍隊的行進突然慢了下來。

中常侍揉揉眼睛,看到了獵獵紅披風,爲首的女郎長髮在風中揚起一尾。那般鮮明!他一把握住陛下的手,興奮地指給陛下看:“那是雁將軍!居然是雁將軍!天啊我們居然看到了雁將軍!”

李玉的手被激動的中常侍抓着:“……”

他被晃得一陣頭暈。

李玉:“她是你父還是你母,你見個面而已,至於這麼高興?”

中常侍:“……”

他反應過來自己的過度興奮,忙收斂住,把手放下,又變回之前恭笑赧然的樣子:“奴羞愧,奴是爲陛下高興啊。”到這個時候,他常日跟隨陛下,哪裡還不明白李玉站在這個山頭一直看,並非看風景,而是就等着下面兵馬過去的剎那時間,雁蒔小將軍驚鴻一面,能映入李玉腦海中。

有時候,陛下這溫水煮青蛙的愛戀,看得人真是着急。中常侍不能明白,就算陛下大限將至,他到底是皇帝啊。普天之下,皆是他的人。他想要一個女人,何至於這般冷眼旁觀?

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說。連一點爭取努力的意向都沒有。

中常侍真是急死了。

他想到陛下的病,不覺心中酸澀,想陛下是不願連累人吧。新上任的中常侍情感豐富,李玉發個呆的功夫,中常侍已經低頭抹淚了。

李玉:“……”

李玉面無表情:“朕還沒死呢,你哭什麼喪?”

中常侍:“外有豺狼,內有猛虎,陛下勞心勞力,積勞成疾。奴是爲陛下你哭的啊……”

李玉面上露出嫌惡的表情,心底又幾分好笑。他自己還沒如何呢,中常侍何至於比他還激動?中常侍不停地掉眼淚,掉得李玉都沒心情看風景了。他好氣無比,又很莫名,想我至於悲慘到這個地步嗎?李玉咳嗽一聲,想忍住嫌棄,勸兩句中常侍莫哭了。他沒有說出話,因在開口前,乍然聽到了天地間悠然傳出的清音。

清音燎撩,遍佈山野。

李玉一怔,想到什麼,猛地低頭,往自己先前懷疑是李皎的山下女郎的方向看去——

“殿下!是駙馬,駙馬!”當山頂人看到軍馬停下的時候,明珠這邊也看到了。

李皎捱過去與明珠一道看,黑壓壓的人如塵埃般看不清誰是誰。李皎努力地往兵馬前方看,她依然看誰都像鬱明,看誰又都不是鬱明。她心中焦慮,想已經到了這個時候,她怎能還是認不出鬱明呢?

距離太遠了啊。

軍隊即使從山下過,然離這山,到底也有距離。

明珠手呈喇叭放在脣邊大喊:“鬱郎!”她又蹦又跳,往那邊揮手。

她的喊聲驚飛了山中鳥雀,讓山頂的李玉主僕聽到。喊聲在山中迴盪,卻傳不到另一邊去。明珠累得不行,喊了兩聲就停下來,目光惆悵地看着那批軍馬。她覺自己這邊看人都模糊不清,更何況鬱明那邊擡頭看。即使他們駙馬是千里眼,大概也只能看到山頂,看不到山溝溝這裡了。

李皎從懷中掏出一把長笛,放於脣邊。

明珠驚喜地望着公主,聽到清靈樂聲從李皎脣邊溢出。音律之聲飄蕩於天地穹野,比人單純的喊聲傳得更遠。那樂聲娓娓動人,如跳舞般,聚在一起,又分開。重重疊疊,一波趕着一波。

楓葉飄落,落在二人身上。豔紅如血如霧,隨着笛聲傳繞。

山下的軍隊停下,雁蒔百無聊賴地等候某人敘舊。軍隊被騎馬追上的公主府扈從趕上,鬱明就非要停下來回頭去找人。鬱明策馬從隊頭走到隊尾,從扈從那裡接到了包袱和長刀。他握住那把微沉的“我執”在手中掂了掂,心中驚喜。這把刀重量和材質都比不過他的“望山明”,但在普通刀中,已算出類拔萃。

“殿下說駙馬總沒有武器傍身,太不安全。殿下一夜未睡,爲駙馬尋了這把刀。”

“那巷太小馬車不好過。殿下是一個人走進去又走出來的。”

“殿下還親自幫你準備了包袱,又一刻不停地來追你。”

鬱明手握長刀,懷抱包袱。隨着扈從帶有感情傾向的敘述,他腦海中已經勾勒出女郎的形象。他在一瞬間心動,心燙如火燒。他想到李皎倔強的樣子,就是不說,卻爲他做這麼多。她瘦弱的身骨裡,蘊藏着遠比許多兒郎還無限的力量。那力量讓他熱血上腦上眼,想如果李皎就站在他面前,他一定不管不顧地衝過去抱她!

太喜歡她了!

越來越喜歡她!

越來越離不開她!

扈從說了最後一句:“馬車壞了,我們殿下眼下就在旁邊那山上。卻也不知道在哪個具體位置。”

鬱明倏而回眸,往身後隱隱掩在雲霧中的青山看去。他與扈從敘舊的時候太久了,雁蒔不耐煩,騎馬過來催促他。女郎已行至鬱明身前十步,她看到鬱明扭頭往山上看。在同一刻,他們都聽到了天地間振動人心的玄妙清音!

雁蒔驀地扭頭,與鬱明一道看去——

他們看的是同一個方向,卻也不是同一個方向。

雁蒔看到山頂上負手長立的青年,他高大巍峨,如山般沉着內斂,千言萬語,難以言說;

鬱明看到了山中飄飛的颯颯紅楓,紅楓如火般在他的視線中燃燒,他隱約看到楓紅下站着人,他看不清,卻覺得那就是她。

雁蒔想:是他吧?應該是他吧?雖然看不清,但那個身影,實在太像了!

她跳脫的心神,在這瞬間從胸腔中跳起。她愣愣地看着山頂的方向,那種她自己也說不清的複雜感情,讓她望着那個方向。不再如往日般調.笑,不再百般不解。當她往後看時,竟難得什麼馬屁也不想拍,就想那麼看着。

鬱明斬釘截鐵:是皎皎!一定是皎皎!不會有人如皎皎這般了!

她立在山道上,他看不清她,但他已經熱淚盈眶,在心裡將她描摹了一千一萬遍。那澎湃的感情,如澎湃的笛聲聲。前仆後繼,追往不住。

多麼熟悉的清音啊!

一個音符追着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環繞一個音符。它們交纏,它們往上涌,它們又落回原處。那音符如海中漩渦般,簇擁着往前走。滔滔不絕,一浪還高一浪。白浪掀至高處,又情難自禁,往回週轉!盪漾着,重複着,迴旋着。所有音符追逐同一音符,所有音符包圍同一音符!

那是“相見歡”!

無垠的曠野上,風滾濃沙,鬱明忽然縱馬長立,望天而歌。他胸腔振動,發出一聲長嘯。

嘯聲渾厚,笛聲一滯,停了下來。

周圍男郎紛紛看向鬱明,看青年策馬近山,看他仰望如黛山峰,面容多俏。長嘯聲幾多雄渾,氣韻悠長,伴着那笛聲清越。

這首鬱明沒有從李皎那裡學會的“相見歡”旋律,重新吹響。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相見爭如不見,不見更願相見。

所愛隔山隔海隔雲端,山可翻海可躍雲端亦可落。

那相見之歡喜,相別之不捨,盡在綿長笛聲中。

軍隊中在山下聽了一曲“相見歡”,鬱明面容緊繃,雙目赤紅。雁蒔過來時,看他笑了一下。他很快恢復心神,與扈從們正經告別。軍隊重整旗鼓,重新上路。他們御馬長行,將笛聲甩到身後。千軍萬馬,大地轟動。兒郎們意氣風發,一騎絕塵。那悠長笛聲相送,看到軍隊已成爲看不清的黑點,笛聲仍綿延不絕。

明珠道:“殿下,人走了,看不見了。”

李皎放下長笛。

長時間的吹奏,讓她面色有些蒼白。

她扶着明珠的手轉身,轉頭的剎那,淚水猝不及防地滾出眼眶,滴答掉下。她到底非常想念鬱明,到底捨不得鬱明。李皎想:沒關係。就幾個月而已。我會常常寫信的。他很快就會回來的。

鬱明離開後幾天,對長安毫無影響。李皎整日懨懨地呆在公主府上,並不出門,只有博成君每日被人扶着,欲言又止。李皎惱他放走了楊安,才讓鬱明這般辛苦跑一趟。博成君就算是她多年好友,她這次也分外不給他面子。

博成君心中苦頓,也不爲自己辯解。

中途唯一發生的好消息是,楊嬰找到了。

林白將楊嬰帶回了長安。楊嬰身體虛弱,幾多不願。但是她因傷重,被林白試藥時傷了喉嚨,沒法開口。林白強行將人帶回長安,剛入長安大門,廷尉兒郎們便包圍了兩人。楊嬰剛從虎口脫離,便要被廷尉押送去坐牢。

林白詫異,卻乖乖放了人。他目送女郎被人押着走,女郎目光楚楚可憐,一步一回頭,懇求地看着她。

林白摸鼻子:“你看我作甚?總不能讓我陪你去坐牢吧?”

楊嬰目光溼漉,仍一遍遍回頭看林白。她希望林白能幫幫她,但是林白目送她許久,才猶豫道:“那我每日去牢中看你一次好了。”

楊嬰:“……”

她忽然噗嗤一樂,想自己的心機算計錯了人,寄希望的人也寄錯了。這個郎君不會幫她脫罪的,倒是看看她,也許他能做到。人和人所處位置不一樣,觀點不一樣。楊嬰心中微釋然,遙遙地衝林白欠身,沙啞着聲音說了一句:“多謝郎君。”

她揶揄道:“那郎君要記得每天來看妾。妾等着郎君啊。”

楊嬰迴歸長安,被帶入廷尉審問楊家之事。她幾乎知無不言,將能說的事情交代得很清楚。楊嬰回京的消息,長公主府上不可能不知道。博成君拖着病體來求見李皎:“我這兩日病好的差不多了,我也該入獄了。”

因楊安一人,楊家剩下的兄妹被連坐,都是要入獄的。

李皎正在翻看鬱明的那本罵她的小本子,窩在榻上捂着腮幫,看得樂不可支。博成君來求,李皎揚下眉:“唔,好吧。倒是第一次碰上坐牢這麼積極的人呢。”

博成君被她那似是而非的輕飄飄說話調調諷得臉紅。他仍不肯走,踟躕一會兒:“若是我自願爲三妹戴罪,殿下能夠在審問完三妹後,放她出獄麼?她一個女郎,呆在獄中,總是不好的。”

博成君自己這麼說,說完了臉就紅到了脖頸。他羞愧無比,尷尬無比,覺得真是死罪死罪。他兄長都叛國通敵了,三妹手中恐怕也有不少人命案子。他還這樣求李皎,真是沒有羞恥心!他說完,自己把自己唾棄一遍。

李皎沉默着,博成君匆匆告退,不敢聽李皎的回話了。他哪有顏面求人呢?!

李皎目中微柔,看博成君自己把自己爲難得快要死了。想他素來不求人,難得求一次人,自己就覺得自己大逆不道,簡直不是人。楊家三個兄妹,老大與老三都是工於心計的,只有排行二的博成君人傻,被兄妹坑了一把。然而針對楊嬰……李皎還確實有別的想法。她想楊嬰那種心機,廷尉未必能把所有真相問出來。給楊嬰換個環境,也許能看出更多東西來。

李皎慢悠悠道:“我不能。”

博成君拱手,不敢再聽。他告退出屋,想當即去詔獄坐牢去。

李皎又給了他後半句:“我不能放她一馬,但是有人能啊。”

博成君:“……陛下?”

李皎哂笑一聲,她皇兄纔不管這種小事。她提醒博成君:“北冥林白。他……只要肯開口,是能救你三妹一命的。”

李皎心想,楊嬰若是心有二意,那林白的身份,她必然是清楚的。李皎這個昔日三皇兄的爲人,她是信得過的。她就是想看看,楊嬰如果還有什麼隱瞞的話,心思會動到林白身上。林白卻和博成君不一樣,斷不會爲楊嬰遮掩……

博成君自是不知道李皎的真實想法。李皎給他指出“林白”這個人後,他心中若有所思,以至於之後在坐牢生涯中,時時關注着這個每天來給三妹送酒閒聊的青年。

事暫無波。

轉眼時至月尾,太皇太后壽辰之日來臨。在太皇太后生辰前一日,晉王一家拖家帶口,風塵僕僕,終於趕到了長安。晉王年至四十,中年發福,身寬體胖。他走一路,要十幾個人扶住。遠遠如水桶般滾來,人又白又胖,摸着肚子樂呵呵的,逗得一衆宗親掩嘴偷笑。

太皇太后喜不自勝,在壽辰之宴上,特意將晉王的位置安排在了自己身邊。她多年沒見這個養子,現在十分想念。兩人見面抱着一頓大哭,感人心扉,一衆宗親們跟着唏噓。皇后洛女剛被放出來,小心翼翼地陪坐在太皇太后身邊。她被哭得有些發懵,悄悄瞥一眼晉王,覺對方相貌英俊,卻怎這般胖?

她沒注意到自己的夫君、天子李玉剛剛處理完朝事過來,被晉王那嗓子一哭,李玉又從宴席角落裡默默遁走,留他們母子繼續情深了。李玉真受不了他們那虛情假意的哭泣,大概太皇太后是真想念人,晉王卻未必那麼念人吧?不然他何以胖成這樣?李玉覺得天高皇帝遠,自己這位皇叔過得快樂自在得不得了。

偏偏晉王喜歡裝模作樣,作出皇帝如何看不順他、他只好委曲求全的樣子。更偏偏,太皇太后還很相信晉王。

李玉嗤笑:我要真看不慣你,你還能活着?蠢貨。

李皎坐在下位,卻是看着晉王的那個少人搭理、自己一個人吃果子吃得很開心的小女兒若有所思:好像有些眼熟啊?

作者有話要說:  進入新一波晉王副本!我明即使和皎不在同一地方,也能幫到我皎~~刷副本打怪,gogogo~~~

第143章 1.1.1第113章 1.1.1第56章 1.1.1第77章 1第58章 1.1.1第27章 1.1.1第17章 狹路相逢第91章 1第133章 1.1.1第141章 1.1.1第138章 1.1.1第12章 堵水第43章 1.1.1第25章 獸類第47章 1.1.1第65章 1.1.1第86章 1第13章 失蹤第17章 狹路相逢第70章 1第99章 1.1.1第111章 1.1.1第140章 1.1.1第101章 1.1.1第98章 1.1.1第98章 1.1.1第146章 1.1.1第50章 1.1.1第63章 1.1.1第122章 1.1.1第24章 遭遇第24章 遭遇第147章 1.1.1第4章 李翠花第115章 1.1.1第63章 1.1.1第104章 1.1.1第74章 1第40章 1.1.1第60章 1.1.1第69章 1第110章 1.1.1第56章 1.1.1第11章 大水第121章 2第130章 1.1.1第11章 大水第103章 1.1.1第119章 1.1.1第31章 1.1.1第65章 1.1.1第39章 1.1.1第148章 加更第102章 1.1.1第21章 舊事第129章 1.1.1第50章 1.1.1第118章 1.1.1第75章 1第109章 1.1.1第51章 1.1.1第109章 1.1.1第102章 1.1.1第123章 1.1.1第139章 1.1.1第29章 1.1.1第101章 1.1.1第49章 1.1.1第90章 1第114章 1.1.1第39章 1.1.1第83章 1第21章 舊事第27章 1.1.1第74章 1第79章 1第65章 1.1.1第19章 紅娘第62章 1.1.1第103章 1.1.1第45章 1.1.1第40章 1.1.1第68章 1第108章 1.1.1第135章 1.1.1第48章 1.1.1第105章 1.1.1第26章 醒來第66章 1.1.1第45章 1.1.1第28章 1.1.1第142章 1.1.1第2章 重逢第3章 王石頭第5章 機關第45章 1.1.1第96章 1.1.1第75章 1
第143章 1.1.1第113章 1.1.1第56章 1.1.1第77章 1第58章 1.1.1第27章 1.1.1第17章 狹路相逢第91章 1第133章 1.1.1第141章 1.1.1第138章 1.1.1第12章 堵水第43章 1.1.1第25章 獸類第47章 1.1.1第65章 1.1.1第86章 1第13章 失蹤第17章 狹路相逢第70章 1第99章 1.1.1第111章 1.1.1第140章 1.1.1第101章 1.1.1第98章 1.1.1第98章 1.1.1第146章 1.1.1第50章 1.1.1第63章 1.1.1第122章 1.1.1第24章 遭遇第24章 遭遇第147章 1.1.1第4章 李翠花第115章 1.1.1第63章 1.1.1第104章 1.1.1第74章 1第40章 1.1.1第60章 1.1.1第69章 1第110章 1.1.1第56章 1.1.1第11章 大水第121章 2第130章 1.1.1第11章 大水第103章 1.1.1第119章 1.1.1第31章 1.1.1第65章 1.1.1第39章 1.1.1第148章 加更第102章 1.1.1第21章 舊事第129章 1.1.1第50章 1.1.1第118章 1.1.1第75章 1第109章 1.1.1第51章 1.1.1第109章 1.1.1第102章 1.1.1第123章 1.1.1第139章 1.1.1第29章 1.1.1第101章 1.1.1第49章 1.1.1第90章 1第114章 1.1.1第39章 1.1.1第83章 1第21章 舊事第27章 1.1.1第74章 1第79章 1第65章 1.1.1第19章 紅娘第62章 1.1.1第103章 1.1.1第45章 1.1.1第40章 1.1.1第68章 1第108章 1.1.1第135章 1.1.1第48章 1.1.1第105章 1.1.1第26章 醒來第66章 1.1.1第45章 1.1.1第28章 1.1.1第142章 1.1.1第2章 重逢第3章 王石頭第5章 機關第45章 1.1.1第96章 1.1.1第75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