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 小暖的推測
三爺緩緩道,“現在還不宜讓二哥知曉。”
若是讓易王知曉,定會動了奪位的心思,此事還只是猜猜,若是假的,便是毀了先帝的苦心。
其實德喜覺得,易王繼承皇位比七皇子要強上許多。只不過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他是絕對不會說出口的,“老奴明白了。”
三爺回到天章閣後,佔着盧正岐位子的柴嚴景站起身迎了迎,“三哥,兵部的事情可辦妥了?”
三爺答道,“建王叔還在和兵部官員商議,待有了應對之策,會呈聖上御覽。”
柴嚴景非常認真地講道,“戰,定有傷亡,將士都是有家室,傷一人便是傷一家,還是等着黑山叛軍糧絕投降爲上策。”
旁邊伺候着的盧正岐微愣,隨後露出歡喜的笑容,他沒想到年紀輕輕的萬歲,能說出此等心懷天下的話來。
三爺心思一動,便皺起了眉頭,“不戰而勝確是上策,但烏桓元帥領二十萬大軍出征西北已有數月,每月糧草和軍餉都以百萬計之。若再拖延下去,定北軍無糧,必將危矣,必須儘快平定西北。”
哪有那麼多啊!盧正岐剛要開口提醒,卻被晟王一個眼神止住了。晟王共事幾載,這眼神的意思盧正岐能看得明白:晟王是故意這麼說的!
他爲何要欺瞞聖上,此乃大不敬之罪啊!盧正岐心裡莫名地不舒坦。接下來晟王與聖上關於西北戰事的爭論,他也沒心思聽了。
柴嚴景起身回宜壽宮時,忽然回頭問,“方纔德喜公公尋三哥所爲何事?”
三爺倒也坦然,“他出宮擒賊需要人手,過來問我是否有可用之人。”
柴嚴景含笑點頭,心中卻是極爲不舒服的。
德喜現在還頂着太監總管的名頭,大內侍衛也在他和江崖的統領之下。他既然要出宮,卻遲遲不肯主動將這些擔子交給安喜!
這還不算急,目前最要緊的,卻是三哥要烏桓攻打黑山判軍之事。
柴嚴景吩咐道,“明日外公來後,馬上告於朕知曉。”
小太監來福應了,又低聲道,“太后鳳體欠安,已連着兩日傳御醫了。”
柴嚴景隨口問道,“易王可去探望太后了?”
“昨日去了,今日還沒。”三大皇子的行蹤,來福非常清楚。
柴嚴景甩袖將手背在身後,“先隨朕去宜壽宮,叫上二哥一塊去永福宮探望太后。比起見朕,太后更相見的是二哥。”
二哥日夜不離永福宮,身子眼見着消瘦了。就像老四說的,二哥這樣倒顯得他們哥兒幾個都是不肖子孫了。
二哥爲了孝名,連太后的生死都不顧了。或許,他本就盼着太后病死,好讓她給父皇殉葬?
柴嚴景忽然站住,打了個寒戰。了,他身後的來福險些沒剎住,撞在小皇帝身上。
三哥要讓西北立刻開戰,二哥在宮裡預謀奪位,德喜抓着大權不放,朝臣不把他放在眼裡……不成,他得儘快出宮一趟,去向劉先生討個主意!
三爺傍晚時回到家,小暖又帶着大黃在院子裡遛彎。
看着她大得嚇人的肚子,三爺周身緊張,生怕她摔倒。
最先迎上來的依舊是大黃,三爺拍了拍它的腦袋,上前接替霜成,扶住小暖的胳膊,“還有幾圈?”
“剛走了三圈,早着呢。”小暖擦了擦額頭的汗。
剛過立夏,天就熱起來了。想到自己要在盛夏坐月子,小暖就恨不得用腦袋冰塊。
“不急,慢慢來。”三爺扶着小暖慢慢走,玄舞、綠蝶等人退到院外,只有大黃依舊跟在小暖身後,吐着舌頭哈哈地跟着走。
小暖望着三爺的側顏,低聲問道,“朝事不順麼?”
他已經儘量收斂情緒,還是被小暖看出來了。幸好她是自己的王妃,這若是屬下,怕是德喜今日來借的就不是木刑了。
三爺不想讓她爲外事煩心,“我會想辦法解決,你照顧自己就好。”
小暖笑道,“三爺,收拾完程家的鋪子後,我快閒得發毛了。三爺跟小暖和大黃說說吧,就算幫不上忙,你講一遍或許能理出些頭緒呢。”
“汪。”大黃聽到小暖叫它,快走兩步到小暖另一邊,擡起毛茸茸的大腦袋。
小暖忍不住揉了一把,粘了一手毛,大黃又開始換毛了。
事關朝廷機密,不是能在院子裡說的,三爺問起家事,“岳母和小草今日沒過來?”
“她們去莊子了,田裡的稻子需要澆水施肥,棉花也需要人去收拾。”
聽着小丫頭滿是羨慕的語調,三爺安撫道,“再忍忍,待你出月子後,咱們去莊上住。”
她若搬到莊子裡,三爺每日去天章閣的路就更遠了。小暖搖頭,“在府裡挺好的。”
三爺忍不住揉了揉她的小腦袋,“不過是幾步路罷了,不算什麼。”
小暖一臉彆扭,“三爺,你手上有狗毛。”
“無妨,回屋總要沐浴的。”也許是跟大黃越來越親的緣故,三爺竟不覺得它掉毛是件麻煩事了,“大黃洗完澡後,我給你梳……”
“嗷——”三爺還沒說完,大黃嚎了一聲,撒丫子就跑出院子不見了蹤影。
小暖不厚道地笑了,“三爺,大黃怕成禿子,肯讓你一起梳毛纔怪。”
三爺慢條斯理道,“無妨。今晚本王爲王妃梳頭。”
小暖顫巍巍地伸手,大黃你快回來,我一人承受不來……
回房各自沐浴後,三爺一邊給小暖梳頭,一邊講起西北和賀藍的事。
小暖刻意忽略快被三爺整得麻木的腦袋,分析道,“三爺,我在想一個可能。”
“嗯。”
三爺梳着小暖順滑無比的長髮,心情也跟着舒暢無比,出口的聲音都帶着一絲慵懶閒適,聽得小暖跟着酥了。
“七弟和圓通會不會都是清王的兒子?”
三爺的手一頓,小暖覺得頭皮跟着一疼。她咧了咧嘴,接着道,“七弟一定是她孃的兒子,但誰又能保證他一定是先皇的兒子呢?只有他是淑太妃和清王的兒子,才能說得通爲何賀藍在京中輔佐七弟,賀青在西北幫助假圓通:西北不過是他們故布的迷陣罷了!”
三爺非常肯定,“淑妃進宮兩年纔有的七弟,絕無此等可能。”
其實這種狗血的事兒挺多的,不過三爺說得這麼絕對,小暖也就不再分析這個可能,轉而道,“那賀藍這麼做的目的就可能是:拖延時間逼出真圓通,順便攪亂大周皇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