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有靈魂的文章

縣衙,後院。

不一時,傳閱完了張進、方誌遠、董元禮和劉文才的文章,每個人都看過之後,他們的文章就又被孫師爺收回到了趙知縣手上。

然後,趙知縣笑問其他人道:“看過他們幾個的文章,你們應該也都有些收穫,不過我倒是想問問你們,他們的文章各有特色出彩之處,你們更喜歡哪個的文章呢?”

聽問,衆人面面相覷,忍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起來,有的說喜歡這個,有的說喜歡那個,並沒有什麼定論,不過還都是一致認爲,張進等人的文章確實是都寫的很好,只是各有偏好而已。

在這樣熱烈討論的氛圍下,那董元禮都有些忍不住偏頭過來小聲和張進說道:“張兄,相比於方兄和那位劉秀才的文章,我更喜歡張兄的文章,張兄之前在縣衙廳堂裡還那般謙虛,沒想到文章寫的卻是這樣好,文字凝練,紮實穩重,言之有物,剛剛張兄確實太過謙虛了!”

張進也沒想到董元禮會忽然這樣湊過來捧自己,他心裡有些哭笑不得,但還是按照禮尚往來的禮節,同樣給董元禮捧場道:“哪裡哪裡!董兄的文章纔是好呢!我纔是沒想到董兄的文章也是如此凝練,言之有物,在董兄這個年紀,能夠寫出這樣的文章來,可是不容易的!”

張進這話也不完全是吹捧吧,他自己知道自家事,之所以能夠寫文章凝練,言之有物,那是上輩子網絡上見識的多了,也在社會上歷練了五六年,這才能夠言之有物起來。

而董元禮這種幾乎沒有在社會上歷練摔打的讀書少年郎,寫文章還能夠言之有物,一點都不虛浮,非常紮實,這真的很不容易,從這點也可以看得出來,董元禮確實讀過很多書,頗有見識,也可以看出董元禮是個非常務實的人,不是那種只知道浮誇吹牛的讀書人。

相比於只知道吹牛浮誇的讀書人,張進這個底層公務員出身的人,那自然是喜歡務實做事的人,所以對於董元禮他此時心裡也是非常欣賞的,甚至認爲如果董元禮以後科舉順利做官之後,不說是什麼爲民做主申冤的青天大老爺的吧,但肯定也是個務實派,不會去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這在官場上就已經很難得了。

此時,董元禮聽了張進這同樣捧場的話,不由搖頭失笑道:“哪裡哪裡!張兄年紀也和我一般大,文章卻比我更老練,更言之有物,看來我還是不如張兄的!”

張進聞言不由啞然,他心理年齡上可是三十多要奔四十的大叔了,哪裡是董元禮這十幾歲的少年郎可比的?但這事情他也不能向董元禮解釋,只能搖頭啞然失笑了。

恰好這時,方誌遠又湊過來問道:“師兄,董兄,你們在說什麼啊?對了!師兄和董兄的文章剛剛我都看了,寫的都很不錯呢,我是自認不如的!”

董元禮聞言則是客氣的笑道:“哪裡哪裡!還是方兄的文章寫的好,我自愧不如纔是!”

聽了這話,張進心裡都無語了,覺得有必要重新認識這董元禮了,這董元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套路還真挺純熟的,和自己說話就捧自己,和方誌遠說話又捧方誌遠,這董元禮又到底哪句話是真哪句話是假呢?

不由地,張進又是重新暗暗打量董元禮一番,卻是意外發現董元禮說話捧方誌遠的時候,面上的笑容卻是淺淡的很,好像有點言不由心,只是敷衍應付般地吹捧一樣,甚至態度有點疏離隔閡,這又是爲何?明明董元禮和方誌遠聊天一直很投契啊,怎麼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呢?

張進神情微動,心裡暗暗思索一番,卻是想不出董元禮這種變化的緣故來,不知道爲何董元禮對方誌遠的態度會出現這樣微妙的變化,方誌遠也沒什麼地方得罪他啊?

他正如此琢磨時,那趙知縣坐在前面看了半晌討論熱烈的衆人,然後忽然擡手壓了壓,示意安靜,衆人見狀忙各自收聲,安靜了下來,都擡頭看向趙知縣,等着趙知縣說話。

趙知縣沒說什麼,只是指着和張進一排的一個十七八歲的學生問道:“秦原,你來說說,他們幾個的文章,你最喜歡誰的?”

那叫秦原的學生站了起來,略微躬了躬身,又分別看了一眼張進、方誌遠、董元禮和劉文才等人,沉吟一番就道:“回大人,我更喜歡方誌遠的那篇文章,他的文章用典最多,卻繁雜而不亂,論據充足,立意新穎,讀起來也是非常流暢,能夠做到如此這樣,也可見他的功底着實不凡,學生自愧不如!”

有人這樣誇讚自己,一邊的方誌遠心裡有些暗喜,嘴角都忍不住翹了翹,但還是收斂了表情,向這位叫秦原的學生拱了拱手,多謝他的誇讚。

趙知縣對秦原的話卻沒有多做評價,只是手壓了壓讓他坐了下來,接着他又點了後排的一位年輕秀才問道:“王宣,你又更喜歡哪篇呢?”

王宣沉吟一瞬,就看向那劉文才道:“回大人,我更喜歡劉兄的文章!雖然他的文章不如方誌遠用典多,也不如張進的文字凝練,但在這兩者兼顧之間,劉兄卻是做的最好的,既不枯燥,也不繁雜,所以我更喜歡劉兄的文章!”

他口口聲聲的劉兄,顯然這王宣和劉文才是認得的,兩人是有交情的。

果然,他說完這話,那劉文才就向他拱手笑着點了點頭,表示謝意。

趙知縣卻是依然不置可否,也沒多說什麼,又是壓了壓手讓這王宣坐了下來,然後他又問了幾個學生,但喜歡的不是方誌遠的,就是劉文才的,只有一個叫做周川的人說是非常喜歡張進和董元禮的文章的,這倒是讓人有些吃驚了,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那趙知縣卻一直是不動聲色,等問完了衆人之後,他就神情鄭重道:“諸位也都說了自己的看法了,他們的文章各自優點,甚至缺點,你們也都說了些,比如張進和董元禮的文章,你們都認爲寫的是不錯,但是文字方面太過樸實無華,凝練是凝練了,但是讀起來有些枯燥,不如方誌遠和劉文才的文章那般流暢,讓人眼前一亮!”

“不過,我要告訴你們的是,在這四篇文章裡,我最喜歡的卻是張進的文章,其次就是董元禮的文章,最後纔是方誌遠和劉文才的!”

這話一出,衆人不由譁然,又是一片議論紛紛起來,可能他們都沒想到,趙知縣會這麼說吧,他的看法和衆人的看法幾乎相反了,別說衆人詫異了,就是張進等本人也都感到十分驚訝。

那趙知縣不管驚訝詫異的衆人,撫須接着道:“至於我爲何最喜歡張進和董元禮的文章,他們的文筆並不優美流暢,遣詞造句間也沒用太多典故,但他們有一個明顯的優點,那就是言之有物!在我看來,這言之有物纔是整篇文章的靈魂,只有言之有物的文章纔是有靈魂的文章,不然用典再多,辭藻再華麗的文章,也不過是一具美麗空洞的軀殼而已,並沒有充實的靈魂,而我卻喜歡有靈魂的文章!”

聽着趙知縣的話,衆人鴉雀無聲,面面相覷,卻又無人發聲說話。

第一百七十五章 胡聊第二章 初露端倪第二十四章 小外甥要開蒙第一百一十五章 效仿第三百一十六章 憂國憂民第三百六十章 意外得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年齡歧視第四百六十六章 自力更生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愛第四百三十章 不簡單第十六章 商議第六十九章 愛惜名聲第五百四十六章 反省第一百四十四章 口是心非第八十八章 老兩口嘮叨第兩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二十七章 方誌遠的福氣第五章 端方厚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閒談第三十五章 九月初九重陽節第一百八十章 意外的見面第三百九十九章 出遊第五百四十章 打掃完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書信安人心第三十九章 出頭第三百七十九章 衛書的尷尬爲難第一百四十七章 贈銀第一百四十七章 顯赫至極第兩百三十三章 “進讒言”第一百零二章 分家後的朱元旦第三十四章 真實的想法和夜話第十五章 張嫺給的驚嚇第四十六章 朱員外黯然第二十二章 結樑子第五十三章 筵席第一百八十章 再來拜祭第三百一十九章 考完之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邀請第一百四十四章 口是心非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回顧和總結第三十八章 我想要個溫暖的家第五百四十四章 閒談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席第五十六章 晚飯第三百七十九章 衛書的尷尬爲難第三百二十六章 迫不及待第二十三章 偷聽第一百五十八章 起早第三百二十三章 心思重第五十七章 少年人如青苗第三百七十一章第六章 袁老秀才第三百九十二章 冤枉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清閒的一天第三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十一章 禮物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夜第七章 小姐姐的情竇初開第兩百二十五章 離開第一百八十五章 頭名張進第三百一十章 開考之前第二十二章 春去秋又來第三十二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五十二章 眼界第一百七十三章 赴約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科探花郎第五十七章 少年人如青苗第一百三十四章 走陸路還是水路?第五章 端方厚道第九十章 路遇大雨第兩百零六章 窮人家的孩子就該多讀書!第三百九十五章 書信安人心第兩百四十三章 焦心煩惱第四十三章 上門打探第四百二十七章 李牧第四百二十四章 老燕守巢第一百五十七章 開考前夜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一百五十二章 告誡第一百一十七章 輕描淡寫第十三章 親戚第六十五章 湊錢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工打烊第兩百零四章 各自的打算第一百二十二章 知錯能改第兩百六十三章 取笑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意避開第一章 五歲孩童第一百七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九十三章 回到家裡第二十九章 開明的態度第四百九十三章 報名應聘第一百一十五章 效仿第一百三十九章 談話第一百三十三章 好險!好險!第三百六十五章 晚歸第十一章 媒婆上門第三百零三章 朱元旦的想法心思第一百零一章 輕視第三十八章 登山
第一百七十五章 胡聊第二章 初露端倪第二十四章 小外甥要開蒙第一百一十五章 效仿第三百一十六章 憂國憂民第三百六十章 意外得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年齡歧視第四百六十六章 自力更生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愛第四百三十章 不簡單第十六章 商議第六十九章 愛惜名聲第五百四十六章 反省第一百四十四章 口是心非第八十八章 老兩口嘮叨第兩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二十七章 方誌遠的福氣第五章 端方厚道第四百三十九章 閒談第三十五章 九月初九重陽節第一百八十章 意外的見面第三百九十九章 出遊第五百四十章 打掃完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書信安人心第三十九章 出頭第三百七十九章 衛書的尷尬爲難第一百四十七章 贈銀第一百四十七章 顯赫至極第兩百三十三章 “進讒言”第一百零二章 分家後的朱元旦第三十四章 真實的想法和夜話第十五章 張嫺給的驚嚇第四十六章 朱員外黯然第二十二章 結樑子第五十三章 筵席第一百八十章 再來拜祭第三百一十九章 考完之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邀請第一百四十四章 口是心非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回顧和總結第三十八章 我想要個溫暖的家第五百四十四章 閒談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席第五十六章 晚飯第三百七十九章 衛書的尷尬爲難第三百二十六章 迫不及待第二十三章 偷聽第一百五十八章 起早第三百二十三章 心思重第五十七章 少年人如青苗第三百七十一章第六章 袁老秀才第三百九十二章 冤枉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清閒的一天第三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十一章 禮物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夜第七章 小姐姐的情竇初開第兩百二十五章 離開第一百八十五章 頭名張進第三百一十章 開考之前第二十二章 春去秋又來第三十二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五十二章 眼界第一百七十三章 赴約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科探花郎第五十七章 少年人如青苗第一百三十四章 走陸路還是水路?第五章 端方厚道第九十章 路遇大雨第兩百零六章 窮人家的孩子就該多讀書!第三百九十五章 書信安人心第兩百四十三章 焦心煩惱第四十三章 上門打探第四百二十七章 李牧第四百二十四章 老燕守巢第一百五十七章 開考前夜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平浪靜第一百五十二章 告誡第一百一十七章 輕描淡寫第十三章 親戚第六十五章 湊錢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工打烊第兩百零四章 各自的打算第一百二十二章 知錯能改第兩百六十三章 取笑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意避開第一章 五歲孩童第一百七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九十三章 回到家裡第二十九章 開明的態度第四百九十三章 報名應聘第一百一十五章 效仿第一百三十九章 談話第一百三十三章 好險!好險!第三百六十五章 晚歸第十一章 媒婆上門第三百零三章 朱元旦的想法心思第一百零一章 輕視第三十八章 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