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子器派的核心科技

第150章 子器派的核心科技

在昏暗的燭火映襯下,一具具人簡顯得無比陰森。

人簡的表情還保留着生前的惶恐,只不過內臟已經被徹底掏空,皮肉內側刻滿功法文字。

李墨發現道藏中有七成以上是法術與雜項,功法只佔據三成左右,並且僅限結丹期的內容。

他對此早有預料,穹山不可能開放功法的元嬰期。

子器派內門的存在,就是爲篩選出更值得培養的結丹器修,讓外門傳承元嬰功法不現實。

李墨粗略估計了下。

功法有三十九門,法術接近兩百門,令人應接不暇。

能看出,穹山刻意把部分道藏收了起來,所以大部分都是器修功法,就是怕李墨誤入歧途。

雜項則記載着法陣、靈材、肉肢等信息,其中還包括穹山對修行的理解。

不過讓李墨失望的是,裡面關於煉器的法門極少,可見穹山作爲元嬰器修卻不喜煉器。

李墨打算後續好好整理下,說不定會有飼鬼、煉丹的法門。

“咦。”

就當他打算施展原初道種,從術法中汲取養分時,突然注意到記載着獸修術法的人簡。

從人簡擺放的位置來說,穹山還算看重獸修功法。

關於獸修功法的註解,說是五臟靈根化後靈力能分散全身,保持血肉本質,適宜體內飼獸。

缺陷難以結成上品金丹,元嬰的路徑斷絕。

李墨發現,穹山把多肢類功法也歸於獸修,指出是名爲大麋千足的元嬰器修所創。

他仔細查看後得知,傀修移植在周身的肢體,其實是以飼養蛇類靈獸的方式共生。

李墨恍然大悟,要是田昌文能得知多肢類功法的原理,說不定能反推出完整的結丹功法。

可惜他已經離開心獸地界,無法通過靈牌聯繫田昌文。

只得作罷。

心獸宗八成落在大麋千足的手裡,自己將來要是成就元嬰,得找機會奪回來。

李墨不覺得田昌文等人的資質低劣,只是缺少成體系的道統。

能從資源貧瘠的心獸地界脫穎而出,他們論天賦悟性都不弱於子器派的結丹器修,找到獸修正確的方向是遲早的事情。

在三十九門的功法中,有十三門功法略顯殘缺,應該是同屬於子器派的附屬勢力。

從註解能看出,有部分勢力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李墨無奈的搖頭,母爐只看利弊,當附屬勢力能提供子器派資源時,便有存在的意義。

若是附屬勢力沒有價值後,子器派必然會收回多肢山。

惡劣到極致的環境,同時又無法從多肢山獲取資源,迎接附屬勢力的只有死路一條。

李墨催動着原初道種,瘋狂吸納功法的內容。

他注意到有個附屬於子器派的“萬根木”,其傳承很有意思,竟然是通過把雙腳化作根鬚,深入地底吸取養分來修行。

造化書對萬根木毫無反應,應該是後世才創立的宗門。

功法最多修成弱冠期圓滿,此前萬木根已經找到路徑,利用開花結果的方式晉升而立期。

但萬木根成爲附屬後,功法便偏離既定的發展軌跡,如今甘願爲子器派提供腿腳的肉肢。

同時成了五十年開放一次的總角期秘境。

他們只求累積到足夠功績,能獲得前往港口的資格,殊不知根本無法逃離被壓榨的命運。

修仙界貫徹着弱肉強食,多數小勢力在遭遇大仙宗後,都會選擇安於現狀,心獸宗這樣試圖逃脫枷鎖的寥寥無幾。

李墨也就有造化書,否則掙脫枷鎖的難度太高。

他相信,子器派在部分勢力的眼中,恐怕也只是生態鏈的一部分,提供着所需的某些資源。

李墨思索間,道種把三十九門功法盡數吸收,體積因此脹大一圈,紋路顯得無比玄妙。

五毒五神心經在原初道種的作用下,生出天翻地覆的蛻變。

根據李墨的經驗來看,道種怕是要把五毒五神心經徹頭徹尾完善一遍,捨棄原本的框架。

子器護命心經也有變化。

不過畢竟子器護命心經歷經子器派萬年的傳承,道種只能讓功法更契合李墨,完善比較有限。

李墨通過穹山的道藏,對子器派的力量體系有所瞭解。

他發現器修與獸修兩者雖有不同,但大致方向仍然相似,器修的弱冠期不用降伏三魄,但要在熔爐內凝鍊三顆器珠。

一旦器珠成型,器修的腦袋將不再是要害。

由此可見,器珠是用來代替魂魄的後天造物,但不得不說,器修確實要比獸修安全。

獸修藉助降伏三魄結丹,器修通過再造三珠結丹,然後兩者在結丹期時,把四魄融入金丹。

結丹期則分爲四層。

“僞丹”、“凝丹”、“化丹”、“嬰啼”。

前三境倒還好說,唯獨嬰啼牽扯到不惑元嬰期,必須時刻壓制着即將孕育元嬰的金丹,否則稍有不慎就會心神走火入魔。

李墨打了個寒顫,對比今古修仙界結丹成嬰的信息,處處都透露着不可明說的恐怖。

“修仙不會一開始就走錯路了吧?結丹成嬰不管怎麼看,都像給他人做嫁衣的手段啊。”

金丹並非是顆渾然一體的丹丸,根據功法、靈力、道體的不同,孕育出的金丹千奇百怪。

穹山甚至把金丹稱之爲“胎丸”。

想要在結丹嬰啼期保證性命安全,金丹的品質很重要。

下品金丹通體滿是裂縫,基本已經斷絕成嬰的可能。

哪怕花費海量資源護佑着修士的身魂,下品金丹成就的元嬰也是畸形可怖的怪胎。

怪嬰會變相影響到本體,導致修士的樣貌愈發獵奇。

中品金丹表面的裂縫少於二十條,再通過丹藥輔助,只要身軀沒有被死病侵蝕殆盡,晉升元嬰不會有太多弊端。

上品金丹不必多說。

裂縫少於五條,伴有玄妙的道韻,結丹期的風險幾乎不見,但破丹成嬰會艱難些。

“無暇金丹?”

李墨的表情微妙,典籍記載的無暇金丹只是理論上的品質,需要金丹表面毫無裂縫,同時遍佈先天而生的大道餘韻。

並且金丹的品質還牽扯到,不惑元嬰後的境界。

【知命期】

也就是古代修仙界的化神期。

關於知命期的內容很少,只提到過幾句,好像元嬰會化爲類似身外法身的玩意。

李墨連而立期都未到,考慮知命期的事宜太遙遠,還不如想想該如何結成上品金丹。

在穹山的註解中,提到過多種有助於金丹品質的丹藥,顯然是想讓李墨追求無暇金丹。

可惜丹藥針對器修的結丹,霾霧靈力完全指望不上。

當然,李墨有種預感,獸脩金丹融合靈力、三魄與道種後,很可能會繼承道種的成長性。

就算是品質不佳,不代表後天難以蛻變爲上品金丹。

甚至是無暇金丹……

讓他疑惑的是,爲何雜項裡沒有關於重度死病的記載,清淨子畸變成的七色肉球到底是何?

李墨對器修的認知已經得到補充。

他把精力放在沖刷五臟,順帶專研兩百多門法術,心神很快就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

隨着時間流逝,李墨的表情愈發震撼。

爲更好的利用道體,子器派的全部法術都涉及身軀改造。

比如一門“斷尾生骨法”,閆琳的道體紅蓮法根能修行,需要把道體核心的尾巴完全切除,利用靈材粉末干預尾巴的生長。

最後成型的紅蓮法根,不但尾骨更堅硬,而且會長出眼瞳,藉此感知方圓十里的存在。

“怪不得穹山留下了兩百門法術,五道體的選擇面確實廣。”

李墨沒有急着挑出修行的三門法術,從外科醫術的角度,琢磨子器派法術蘊含的玄妙。

在他看來,子器派的法術就是在對道體的人爲干預。

修士在不斷變強的過程中,道體會越來越契合自身,甚至多道體間還能相互生出聯繫。

李墨一時間來了興趣。

不斷整理關於改造的內容,同時篩選適合自己的術法。

他沒有過多關注五臟,結果等翻閱過一遍法術後,金屬化造成的弊端已經盡數消失。

五臟的材質化爲黃銅,血管猶如鋼鐵製成,孜孜不倦的維持着機能,冒出陣陣煙塵。

煙塵會使得體溫高漲,將來有必要改造一個外附煙囪。

李墨察覺到金屬化的好處,五臟會處於絕對的穩定。

哪怕失去腦袋,五臟仍然能維持着身軀不死,就是受創後,必須通過外力才能痊癒。

李墨倒是無妨,畢竟有狍鴞吞身在,培元果的藥力連屍山都能起效,更別說金屬化的內臟。

他見內臟無礙,便着手準備霾霧靈力晉升而立期。

在閉關前,李墨通過息霧查看外界的情況,未注意到異樣,不過張升似乎再也沒出現過。

他來到一層的塑像旁,穹山依舊了無音訊。

李墨遲疑幾息後,試探性的用張升的靈符傳念,結果靈符在掌心燃燒化爲灰燼。

如此狀況說明,要麼張升距離過遠,要麼已經身死。

李墨眉頭微皺,返回二層找到記錄亂葬焚爐弟子的人簡,上面確實有張升的名謂。

但並非穹山的記名弟子,其樣貌也沒有雙面的特徵。

李墨不信邪的看完所有弟子的長相,最終意識到兩張臉竟然來自不同的器修,外加張升表現出的磷光,其中隱隱不對勁。

“不管什麼情況,先結丹再說。”

(本章完)

第295章 我李墨永遠不虧第513章 李墨,身死道消?第128章 十日卜,不得生第249章 尊號,太上青天第158章 另一個我?(求月票)第155章 太上洞神玉籙圖第22章 【擬真】【血淋】第87章 膽子肥點,我上面有人第426章 天地劇變泄露了?第374章 你真是個人才第469章 臨近覆滅不自知的子器派第99章 獸出沒,請小心第174章 有獸四足,生於山海第380章 一個絕望的時代第112章 屍山種田的兩三事第435章 墳堆,遍佈詭物的桃花源第153章 魔幻且世俗的港口第125章 後天道體【採生獸身】第311章 毒武者,異化武學第284章 哪裡來的人物?第208章 五張特殊頁!第340章 我即是你【替道頁】第306章 道體融合【大荒仙體】第587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541章 雙重虛境【龍冢】第20章 內門弟子?詭獸!第507章 合體期降臨第453章 造化書的未知反應第562章 通向天道的法陣第174章 有獸四足,生於山海第352章 撲朔迷離的天地劇變第447章 不死不滅的可能第230章 結丹期【難產境】第301章 以【劍胎】入道第122章 繪青衣【山魈】第212章 三千功法,皆入我眼(求月票)第27章 心獸宗的真相!第3章 求仙者?不,求生者第3章 求仙者?不,求生者第73章 擡着店鋪上山(求追讀)第269章 第三元嬰【樸道器嬰】第410章 又是羽化成仙第395章 我忘了什麼?第203章 人魔,兩日成仙?第308章 獸首者,以人腦爲基第43章 心獸宗?蛆蟲而已第456章 凡人?言出法隨?第544章 九天之上是什麼第452章 完美的奪舍容器第255章 有生祭典原來是第354章 上宗的科技壁壘第415章 說你死,就得死第240章 什麼詭異流劍修第539章 有人成仙得道,有人生於山海第69章 有內門弟子出沒(求追讀)第458章 體內有個小星球第11章 聽,有鹿叫聲第523章 偷渡下凡的仙人第329章 推演太上三尸九蟲功第425章 我李墨,話事人第590章 該算總賬了第111章 論道體,我不輸任何人第478章 晉升煉虛期第467章 塞滿屍體的水底龍宮第222章 特殊頁【合道】第379章 黃牛道人登場第317章 完善的金剛周天佛手第479章 血肉苦弱,機械飛昇第56章 勾欄?不存在的!第174章 有獸四足,生於山海第105章 降伏雀陰魄,等等?!第460章 成就器丹法身!第416章 領悟劍意不就是喝水第47章 慘白的泥塑第319章 陸續蛻變的刺青獸第413章 你知道踏青的含義嗎第531章 即將崩塌的夢境第239章 我,六道體,想當魔修第316章 詭異版齊天大聖第539章 有人成仙得道,有人生於山海第236章 仙界?牢籠?(本卷完)第62章 上品法器【屍山】(求追讀)第378章 真相?荒謬至極第194章 成了,內門成了第32章 瘋狂的心獸黑市第376章 劍修不都是肉身成聖?第402章 法身和法身是不同的第306章 道體融合【大荒仙體】第528章 靈根蟲化仙器,渡過生死劫第79章 築基已成第38章 繪青衣【鯤鯨】第234章 第二位成仙者第158章 另一個我?(求月票)第372章 分神期【日光法身】第35章 獸首刺青的抉擇第465章 被抹去的劍修第239章 我,六道體,想當魔修第516章 不如把事情做絕第324章 遐道,幻靈根?第74章 柿子要選最硬的捏(求追讀)
第295章 我李墨永遠不虧第513章 李墨,身死道消?第128章 十日卜,不得生第249章 尊號,太上青天第158章 另一個我?(求月票)第155章 太上洞神玉籙圖第22章 【擬真】【血淋】第87章 膽子肥點,我上面有人第426章 天地劇變泄露了?第374章 你真是個人才第469章 臨近覆滅不自知的子器派第99章 獸出沒,請小心第174章 有獸四足,生於山海第380章 一個絕望的時代第112章 屍山種田的兩三事第435章 墳堆,遍佈詭物的桃花源第153章 魔幻且世俗的港口第125章 後天道體【採生獸身】第311章 毒武者,異化武學第284章 哪裡來的人物?第208章 五張特殊頁!第340章 我即是你【替道頁】第306章 道體融合【大荒仙體】第587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541章 雙重虛境【龍冢】第20章 內門弟子?詭獸!第507章 合體期降臨第453章 造化書的未知反應第562章 通向天道的法陣第174章 有獸四足,生於山海第352章 撲朔迷離的天地劇變第447章 不死不滅的可能第230章 結丹期【難產境】第301章 以【劍胎】入道第122章 繪青衣【山魈】第212章 三千功法,皆入我眼(求月票)第27章 心獸宗的真相!第3章 求仙者?不,求生者第3章 求仙者?不,求生者第73章 擡着店鋪上山(求追讀)第269章 第三元嬰【樸道器嬰】第410章 又是羽化成仙第395章 我忘了什麼?第203章 人魔,兩日成仙?第308章 獸首者,以人腦爲基第43章 心獸宗?蛆蟲而已第456章 凡人?言出法隨?第544章 九天之上是什麼第452章 完美的奪舍容器第255章 有生祭典原來是第354章 上宗的科技壁壘第415章 說你死,就得死第240章 什麼詭異流劍修第539章 有人成仙得道,有人生於山海第69章 有內門弟子出沒(求追讀)第458章 體內有個小星球第11章 聽,有鹿叫聲第523章 偷渡下凡的仙人第329章 推演太上三尸九蟲功第425章 我李墨,話事人第590章 該算總賬了第111章 論道體,我不輸任何人第478章 晉升煉虛期第467章 塞滿屍體的水底龍宮第222章 特殊頁【合道】第379章 黃牛道人登場第317章 完善的金剛周天佛手第479章 血肉苦弱,機械飛昇第56章 勾欄?不存在的!第174章 有獸四足,生於山海第105章 降伏雀陰魄,等等?!第460章 成就器丹法身!第416章 領悟劍意不就是喝水第47章 慘白的泥塑第319章 陸續蛻變的刺青獸第413章 你知道踏青的含義嗎第531章 即將崩塌的夢境第239章 我,六道體,想當魔修第316章 詭異版齊天大聖第539章 有人成仙得道,有人生於山海第236章 仙界?牢籠?(本卷完)第62章 上品法器【屍山】(求追讀)第378章 真相?荒謬至極第194章 成了,內門成了第32章 瘋狂的心獸黑市第376章 劍修不都是肉身成聖?第402章 法身和法身是不同的第306章 道體融合【大荒仙體】第528章 靈根蟲化仙器,渡過生死劫第79章 築基已成第38章 繪青衣【鯤鯨】第234章 第二位成仙者第158章 另一個我?(求月票)第372章 分神期【日光法身】第35章 獸首刺青的抉擇第465章 被抹去的劍修第239章 我,六道體,想當魔修第516章 不如把事情做絕第324章 遐道,幻靈根?第74章 柿子要選最硬的捏(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