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趙國好強,選擇好多,趙何好難(第二更)

就好像公司都習慣做一個年終盤點一樣,國家的年終盤點也是必須的。

有一個專門的詞語來形容這個年終盤點,就叫做“上計”。

通常來說,上計其實都應該在元旦之前結束,然後在元旦大朝議之中公佈,再通報趙國各地郡縣。

對於整個上計的流程,趙國都建國了上百年,當然已經很成熟了。

但是在今年,由於新加入了關中、隴西等地方,而且這些地方由於是新徵服的領土,想要搞清楚情況更加的複雜,同時又和邯鄲的距離頗爲遙遠,所以也拖累了整個趙國上計工作的進度,直到這個時候纔出了結果。

肥義作爲相邦自然是整個上計行動的最高負責人,但具體的工作實際上是由中尉趙文來做的,所以中尉趙文也就成爲了來宣佈上計結果的那個人。

在一番十分冗長而且枯燥的念數字過程之後,趙文終於唸到了讓所有人都感興趣的部分——結論。

在完全佔領關中之後,趙國境內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千萬人,是當之無愧的華夏第一。

伴隨着人口的增長,趙國的兵力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長。

如今整個趙國之中可以動用的常備軍兵力超過了四十五萬人,除去必須要鎮守四方以及威懾關中的兵力之外,還可以動用的兵力達到了二十五萬以上,稍微加緊一些從各地再多抽調一些的話,三十五萬兵馬也不成問題。

在這其中大約十萬人是由齊國、中山、上黨、燕地四個地方提供的兵源,其他的則全部都是來自於之前的趙國本土。

這其實還並不是趙國如今的極限,燕地諸郡之中依舊有着不少的騷亂,關中諸郡也是剛剛佔領,等到這兩個地方(尤其是關中)的局勢穩固下來之後,趙國的常備軍總兵力應該可以輕鬆突破五十萬。

至於趙國過去幾年之中征服的土地,中山地基本上已經是完全納入了趙國的治下,齊地之中的叛亂也基本消失,整個齊地之中的糧食生產已經完全恢復了齊國滅國之前的水平,經濟規模正在逐步恢復,齊國素來引以爲傲的絲綢紡織業更是在趙國少府的大力投資之下飛速回暖,去年除去田稅之外的商稅等各項收入已經達到了齊國尚未滅國之時的七成左右。

至於另外一塊地盤燕地,大規模的叛亂已經沒有,只剩下一些小打小鬧,不成氣候。生產方面燕地以農業爲主,由於在燕國戰後的軍功政策之中推出了一比十的優惠比例,所以大量的趙國軍士帶着家人們遷移到了燕地之中,在這些老趙國人的支撐下燕地諸郡糧食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也是快速回復,如今已經有了戰前的八成水平。

關中方面,由於樂毅親自率軍鎮壓的緣故,大的叛亂同樣也沒有產生,小的叛亂倒是此起彼伏,就連藺相如都在下去巡視的時候受到過幾次襲擊,當然這些襲擊最終都被挫敗了。

可以預見的是,在消滅秦國之前,關中應該屬於一個比較難搞定的地方。

不過對關中的佔領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在於斷掉秦國的根,所以在這方面投入一定資源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情況。

如今的趙國,是華夏世界當之無愧的面積第一、人口第一、軍事實力第一、經濟規模第一、步兵第一、騎兵第一、手工業第一、紡織業第一、冶鐵業第一……

總之,反正只要能夠想到的行業,趙國全是第一!

聽到這裡,就連趙何自己都微微有些吃驚。

趙國,竟恐怖如斯!

不僅僅是趙何,就連在場的諸多趙國大臣們都驚住了。

在盤點之前,大家當然知道趙國很強,可是具體多強?大家心裡都沒個數。

可是現在這一條條一項項擺出來了,那就懂了。

這就好比一個人知道自己是家底億萬,但是家底億萬什麼概念?當家裡的倉庫打開,上億的現金啊、金條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好像一座小山般直接出現在面前,那個衝擊力……

基本上就是趙國君臣此刻的感受了。

趙國,就超級無敵恐怖的強。

有一說一,確實如此。

這就很舒服了。

大殿之中一時間靜寂無聲,趙國君臣們都沉浸在了這種陶醉的氛圍之中。

足足過了好一會之後,趙何才終於開口道:“好了,聊聊接下來的事情吧。”

衆人紛紛醒來,開始集中了精神。

盤點只是代表着過去,趙國的未來究竟如何,還是要在接下來的這一次議題之中得到體現。

趙何道:“都知道議題了,韓國、魏國還是楚國或者秦國,都各自說一說自己的意見吧。”

在一開始的時候,趙何原本是想着先拿下關中,然後休養生息一陣,接着在圖謀南下去消滅其他國家。

但打着打着,趙何突然發現,好像有點停不下來的感覺。

爲什麼停不下來?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一場場戰爭打下來,趙國是邊打邊建設,邊打邊治理,不但沒有因爲戰爭而變得虛弱,反而因爲戰爭而變得越發的強大了。

剛纔的那些盤點數字無疑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和越打越強大的趙國相反,像趙國的對手們,反而是在不停的變弱了。

秦國沒了關中,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國土。

楚國在鄢都死了幾十萬軍民,郢都也被秦軍劫掠一空,整個發家地江漢平原都被打爛了。

魏國現在也是內患當頭,薛公田文的威脅就擺在那裡。

韓國也吃了好幾次敗仗,看上去是收復了宜陽還多個河東,但實際上這兩個地方短時間內對於韓國只有拖累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幫助。

韓國畢竟不是趙國,這種邊打邊建設治理雙管齊下的辦法屬於高投入高產出,好比投入幾百個億建廠最終爲了賺回上千個億一樣,不是韓國的國力和體量能夠玩得轉的。

俗話說的好,趁你病要你命。

既然對手們都這麼弱,那如果趙國不趁機做一些什麼的話,總感覺是在白白浪費上天賜予的機會啊。

這個事情,其實在之前的半年之中,隨着趙國內部的一次次會議召開已經逐漸的統一了思想。

這一次被說服的人之中,也包括了趙何自己。

不然的話,趙何原本還是想要先好好建設幾年再南下的。

總之,既然大的綱領已經定下來了,那麼現在所要做的自然就是具體的去把它實施下來了。

男人嘛,天生裡血液就留着戰爭的因子,所以當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家的討論積極性也就一下子上來了。

率先開口的是相邦高唐君肥義。

肥義顯然早有準備,用他那慣有的語調不緊不慢的說道:“大王,老臣以爲如今最應該進行攻伐的國家就是韓國。”

趙何問道:“爲何是韓國?”

肥義道:“如今,大趙已經佔據了幾乎整個大河(黃河)以北之地,唯一一處沒有被大趙奪下來的地方就是河東。沒有河東,大趙想要聯通關中、隴西等西部諸郡就要繞道中山、代郡、晉陽,路途比起從上黨再經過河東要遠了至少一倍。而且若是攻伐其他國家的話,韓國一旦從河東出兵又能夠起到截斷大趙東西兩邊的效果,對於大趙的作戰同樣是極爲不利的。再加上韓國如今是剩餘四國之中最弱的國家,先滅韓國也是理所當然的。”

肥義的一番話說完,衆人都是若有所思。

不得不說,肥義果然不愧是執政數十年,以老成持重著稱的大臣,提出來的計劃也同樣是四平八穩,挑不出什麼太大的毛病。

趙何咳嗽一聲,道:“那麼,有人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司寇周袑開口了:“大王,肥相之言雖然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老臣卻是不太認同的。”

趙何眉頭一揚,道:“那司寇的意思是?”

周袑道:“老臣覺得,韓國雖然確實在地形上對於大趙有一定的威脅,但是韓國的國力擺在那裡,韓王又是膽小之徒,總體而言韓國對於大趙的威脅並不值得將韓國作爲最優先滅掉的國家,魏國纔是應該先要滅掉的目標。”

趙何問道:“爲何是魏國?”

周袑道:“原因有三。首先,大梁乃是距離邯鄲最近的一座都城,大梁若是不滅,大趙無論征伐其他哪一個國家都必須要顧忌到魏國的掣肘。就好像去年在征伐秦國之時所發生的事情那般,若不是因爲大王及時的攻破了函谷關的話,就因爲魏國突然回師的事情很有可能導致大趙的征伐功敗垂成。與其要一直擔心此事,不如直接先滅掉魏國便是。”

“其次,魏國乃是中原大國,地理位置四通八達,處中原要津,魏國的大梁、陶邑等地又是天下有名的大都會。魏國國土雖然只是如今天下五國之中最小的,但由於水網發達良田衆多人口稠密,至少在四百萬以上,是大趙如今的四成。消滅魏國的話不但可以極大的補充大趙的經濟,同時也能夠補充人口和糧食。”

“最後,魏國如今陷入內亂之中,相較於其他諸國而言消滅魏國需要的力量和時間應該是最少的。而且在滅掉魏國之後大趙還可以順勢滅掉薛國和魯國,得一便是得三,豈不美哉!”

周袑的話說完,也有人點頭。

就連趙何都有點心動,聽起來好像確實也挺不錯的樣子嘛。

但是,趙何當然不會就此結束,他繼續問道:“還有其他人有其他的意見嗎?”

又有一名趙國重臣開口了,這一次說話的人是中尉趙文:“大王,臣覺得高唐君和司寇所言確實都有可取之處,但是在臣看來都是有所不足的。”

趙何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又有新選擇了:“既然如此,那麼中尉儘管道來就是。”

中尉趙文也是趙何叔伯輩的人了,兩鬢也已經開始出現了斑白,說話的神態多少和主父有幾分相似,十分沉穩的道:“爲今之計,當然是繼續攻入漢中巴蜀,一舉滅亡秦國纔是上策。”

“秦國之強大,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在場之人都是親歷者,想必老夫也無需贅述。直到去年的關中之戰結束前,秦國都是大趙想要一統天下征程之中最大的絆腳石。現在大趙已經重創了秦國,殲滅了秦國絕大部分的主力,讓秦王不得不帶着殘部躲入了漢中和巴蜀。那麼,只需要再接再厲,一定能夠攻入漢中巴蜀,一鼓作氣滅了秦國!秦國一滅,其他剩下來的韓魏楚三國就再也不足爲慮,完全可以徐徐圖之了。”

趙何饒有興致的聽完了趙文的話,拋出了一個問題:“中尉,你說要滅掉秦國,那麼這漢中道和巴蜀道的艱險又該如何解決呢?”

老中尉顯然也已經思考過這個問題,聞言笑道:“大王難道忘了震天雷嗎?只要有震天雷在,巴蜀道和漢中道就完全不成問題!”

趙何一聽,得,這位怕是已經把震天雷當成核彈了吧……

趙何還是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繼續詢問道:“還有其他人有意見嗎?”

還真有。

已經被趙何委任爲魏國事件調查團團長,但是尚未出發的大行人蘇代開口道:“大王,臣覺得,其實楚國也未必就不能作爲一個候選項了。”

趙何眉頭一揚:“大行,說說你的理由吧。”

大行人蘇代道:“在剛剛過去的邯鄲盟會之上,大王已經讓楚王答應下了殺死昭雎的要求。可以想見的是,楚國必然會因此而產生內亂。只要大趙能夠發動一下力量,讓昭氏叛離楚國不是不能夠做到的事情。到那個時候,大王完全可以聯合韓魏兩國南下,先瓜分掉楚國。”

“楚國畢竟是如今除了大趙之外疆域最大的國家,只要楚國一滅,韓魏兩國在中原,秦國在巴蜀,三國之間已經完全被大趙分隔開來,到時候大趙想要滅亡哪一個國家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趙何聽完了蘇代的話,長出了一口氣。

好嘛,這下就是所有選項都齊聚了。

意思就還是寡人來拿主意唄?

所以,究竟要選哪一個國家比較好呢?

第499章 葭萌關有點煩,壽春有點茫然(第二更)第129章 秦國君臣脾氣都很壞第328章 當秦王真的太難了(第二更)第289章 韓國千人主蒲傑(第二更)第103章 激戰陽周,廉頗發威第466章 大王快走(第四更)第9章 臣,敢不爲大王效死!第80章 穰侯定計,蘇秦自得第130章 主父,給大秦一個面子第193章 蘇秦計(第二更)第120章 可惡的趙國人第167章 秦王,寡人和你打個賭(第五更)第62章 趙國有王如此,非天下其他諸侯之福第468章 今夜註定無眠(第二更)第126章 義渠城破第418章 開戰(第二更)第196章 蘇秦應知我意(第一更)第246章 齊國亡了(第二更)第409章 趙國太強,還是遷都吧(第一更)第374章 殺田文,振薛國(第三更,萬更完畢求訂閱)第411章 白起動怒(第三更)第460章 出漢中,下南洋(第二更)第118章 趙王稱象,主父出兵第513章 東胡王(第二更)第153章 果然是天下第一寶玉第201章 騎兵,那是什麼東西(第一更)第518章 東胡亡(第一更)第320章 廉頗要搞事?(第一更)第503章 廉頗退兵,樂毅進攻(第二更)第309章 白起獻計,趙王見鼎(第一更)第115章 簽訂盟約第363章 芒卯懵了(第二更)第112章 先想辦法除掉白起!第192章 秦王蘇秦各有意(第一更)第247章 屈原獻計,子蘭受斥(第一更)第402章 芒相,想想辦法(第二更)第530章 戰月氏(第一更)第371章 薛公與候各有計(第三更,萬更完畢求訂閱)第60章 主父出兵,蘇秦到訪第304章 楚韓風雲(第一更)第392章 咸陽居大不易,雲陽令有趙周(第二更六千字大章,萬更求訂閱)第310章 宜陽見韓王(第二更)第160章 說魏冉第195章 匡章要反?(第一更)第502章 趙何平楚國(第一更)第255章 趙王穰侯來相會第492章 廉頗定江漢(第一更)第344章 出人意料的高陵君嬴悝(第二更)第39章 主父,你養了一個好兒子第40章 懟主父第449章 荀況上任,新政暗潮(第二更)第356章 秦王昭氏各有計(第一更)第73章 孟嘗君來趙國爲相?第357章 昭雎亡(第二更)第457章 昭齊大逃亡(第一更)第157章 各懷心思第387章 不是關中人放棄了秦國(第一更)第99章 樂毅VS白起?不如……第326章 趙國人還敢主動進攻?(第二更)第427章 邯鄲紙貴(第二更)第76章 新城君羋戎第507章 未來(第二更)第56章 固陽之戰第443章 給昭齊一點顏色看看(第二更)第210章 燕王,你這點東西讓寡人很難辦事啊(第二更)第86章 秦齊同盟,趙國危機?趙何有話說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535章 大結局第463章 壽春破(第一更)第390章 趙奢的“好”主意(第二更)第185章 陶邑破(第三更)第323章 屈原立威,韓魏心計第68章 來自大王的十六字真言第41章 安陽君亡第14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第304章 楚韓風雲(第一更)第86章 秦齊同盟,趙國危機?趙何有話說第52章 正統和叛逆,兩代人的交接第1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48章 新年趙國的第一次廷議(今天就一更了)第515章 開戰(第二更)第96章 上郡戰報至第1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503章 廉頗退兵,樂毅進攻(第二更)第523章 秦亡(第二更)第192章 秦王蘇秦各有意(第一更)第315章 讓他們去死(第一更)第493章 趙何東進(第二更)第327章 敗蒙驁(第一更)第222章 新齊王田法章,風雲突變(5.5k章節,第一更)第400章 炮轟大梁城(第三更)第403章 芒卯亡(第三更)第396章 屈原亡(第二更)第418章 開戰(第二更)第379章 廉頗南下,楚韓爲難(第二更)第8章 如此,趙國中原霸主之位成矣第50章 大王,真當世兵家也!第424章 寡人打算推行一項新制度(第四更)第277章 趙魏韓三王相會(第一更)第534章 禪讓大典(第一更)
第499章 葭萌關有點煩,壽春有點茫然(第二更)第129章 秦國君臣脾氣都很壞第328章 當秦王真的太難了(第二更)第289章 韓國千人主蒲傑(第二更)第103章 激戰陽周,廉頗發威第466章 大王快走(第四更)第9章 臣,敢不爲大王效死!第80章 穰侯定計,蘇秦自得第130章 主父,給大秦一個面子第193章 蘇秦計(第二更)第120章 可惡的趙國人第167章 秦王,寡人和你打個賭(第五更)第62章 趙國有王如此,非天下其他諸侯之福第468章 今夜註定無眠(第二更)第126章 義渠城破第418章 開戰(第二更)第196章 蘇秦應知我意(第一更)第246章 齊國亡了(第二更)第409章 趙國太強,還是遷都吧(第一更)第374章 殺田文,振薛國(第三更,萬更完畢求訂閱)第411章 白起動怒(第三更)第460章 出漢中,下南洋(第二更)第118章 趙王稱象,主父出兵第513章 東胡王(第二更)第153章 果然是天下第一寶玉第201章 騎兵,那是什麼東西(第一更)第518章 東胡亡(第一更)第320章 廉頗要搞事?(第一更)第503章 廉頗退兵,樂毅進攻(第二更)第309章 白起獻計,趙王見鼎(第一更)第115章 簽訂盟約第363章 芒卯懵了(第二更)第112章 先想辦法除掉白起!第192章 秦王蘇秦各有意(第一更)第247章 屈原獻計,子蘭受斥(第一更)第402章 芒相,想想辦法(第二更)第530章 戰月氏(第一更)第371章 薛公與候各有計(第三更,萬更完畢求訂閱)第60章 主父出兵,蘇秦到訪第304章 楚韓風雲(第一更)第392章 咸陽居大不易,雲陽令有趙周(第二更六千字大章,萬更求訂閱)第310章 宜陽見韓王(第二更)第160章 說魏冉第195章 匡章要反?(第一更)第502章 趙何平楚國(第一更)第255章 趙王穰侯來相會第492章 廉頗定江漢(第一更)第344章 出人意料的高陵君嬴悝(第二更)第39章 主父,你養了一個好兒子第40章 懟主父第449章 荀況上任,新政暗潮(第二更)第356章 秦王昭氏各有計(第一更)第73章 孟嘗君來趙國爲相?第357章 昭雎亡(第二更)第457章 昭齊大逃亡(第一更)第157章 各懷心思第387章 不是關中人放棄了秦國(第一更)第99章 樂毅VS白起?不如……第326章 趙國人還敢主動進攻?(第二更)第427章 邯鄲紙貴(第二更)第76章 新城君羋戎第507章 未來(第二更)第56章 固陽之戰第443章 給昭齊一點顏色看看(第二更)第210章 燕王,你這點東西讓寡人很難辦事啊(第二更)第86章 秦齊同盟,趙國危機?趙何有話說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535章 大結局第463章 壽春破(第一更)第390章 趙奢的“好”主意(第二更)第185章 陶邑破(第三更)第323章 屈原立威,韓魏心計第68章 來自大王的十六字真言第41章 安陽君亡第14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第304章 楚韓風雲(第一更)第86章 秦齊同盟,趙國危機?趙何有話說第52章 正統和叛逆,兩代人的交接第1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48章 新年趙國的第一次廷議(今天就一更了)第515章 開戰(第二更)第96章 上郡戰報至第1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503章 廉頗退兵,樂毅進攻(第二更)第523章 秦亡(第二更)第192章 秦王蘇秦各有意(第一更)第315章 讓他們去死(第一更)第493章 趙何東進(第二更)第327章 敗蒙驁(第一更)第222章 新齊王田法章,風雲突變(5.5k章節,第一更)第400章 炮轟大梁城(第三更)第403章 芒卯亡(第三更)第396章 屈原亡(第二更)第418章 開戰(第二更)第379章 廉頗南下,楚韓爲難(第二更)第8章 如此,趙國中原霸主之位成矣第50章 大王,真當世兵家也!第424章 寡人打算推行一項新制度(第四更)第277章 趙魏韓三王相會(第一更)第534章 禪讓大典(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