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又是荀況?趙何的思考(今天就兩更了)

趙國,邯鄲。

學宮試的舉行無疑讓趙國之中對科舉的討論熱度更上一層樓,人們熱烈的議論着關於科舉的衆多趣事,最有名的故事是某個初試考到了前十的寒門士子原本因爲一文不名而被女方家裡嫌棄,但是在考試成績出來之後女方父母幾乎是火速上門同意了親事,並承諾近期完婚。

更有小說家已經將其創作成了書籍,開始小範圍的流傳了起來。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的大家族也開始蠢蠢欲動,想要通過這一次的科舉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值得聯姻的好苗子。

趙何看着下面人送上來的這些民風輿情,心中也不由有些好笑。

果然是太陽底下無新事,現在上演的這一幕幕劇情,作爲穿越者的趙何總有一種相當熟悉的感覺。

一陣腳步聲打斷了趙何的思緒,擡頭一看原來是相邦肥義。

“見過大王。”肥義朝着趙何行禮。

趙何笑道:“肥師不必多禮,有什麼事?”

肥義道:“大王,學宮試的名單已經全部都出來,一共五百二十四人,還請大王審閱一下。”

趙何眉頭一挑,有些驚訝:“居然有這麼多?”

別看通過了初試的人有好幾大千,但通過初試只是確保能夠當一名吏員,說白了還是一個跑基層打雜的,只有通過了學宮試之後纔算是真正有了當官的資格,能坐在辦公室對着下屬的吏員們發號施令。

像現在的趙國學宮,多的時候每年能貢獻五六百人,少的時候三四百人也不是沒有,但別忘了在齊國滅亡稷下學宮散夥之後趙國這個學宮已經是整個華夏之中的最高學府了,說是匯聚了衆多精英士人毫不爲過,不知道多少士人千里迢迢而來就爲了拜在學宮之中某位大能的門下。

這一次科舉居然就能錄取到五百多官員,都能和往日的學宮大年比肩,確實是讓趙何頗爲驚訝。

肥義笑道:“大王莫非忘了,學宮的士子也是可以考試的。”

趙何一拍腦袋,道:“還真是寡人犯傻了,對了,錄取了多少學宮之人?”

肥義道:“大約三百左右吧。”

趙何頷首道:“也就是還有兩百是其他地方的士人精英?那倒是正常了。來,讓寡人看看有名單吧。”

肥義將一疊紙張遞上。

趙何展開名單,第一個名字就讓趙何咦了一聲:“荀況?他又是第一?”

這一次荀況的第一是讓趙何有些驚訝的。

和初試時候相對而言較爲寬鬆怎麼樣回答只要有知識點就能拿分的閱卷標準相比,這一次學宮試的閱卷標準根據趙何的要求是更加傾向於實務的,換句話說就是寫出來的東西越接地氣越貼近現實那麼就越高分,荀況雖然才華毋庸置疑,但這年紀輕輕剛剛及冠,就能夠知道地方上的實情並且提出針對措施了?

肥義似乎早就已經想到了趙何的疑問,見狀立刻答道:“回大王,荀況的答卷就在老臣剛剛上交的資料之中。老臣已經看過了他的答卷,確實是字字珠璣,也派人調查過了他的家庭,據說其人小時候是在晉陽附近的盂縣長大,其父曾經在盂縣之中出任書吏,後來才隨當時的縣令一同來到邯鄲之中爲吏,對於地方上的風土人情頗爲熟悉倒也是說得過去的。”

趙何默不作聲,翻了一會拿出了荀況的答卷,來來回回的看了幾遍,心中有些感慨。

什麼叫天才?天才就是小時候也天才,年輕的時候也天才,老了之後更天才!

看看人家荀況這文章,字字珠璣,簡直就特麼字裡行間透着天才兩個字。

這份答卷裡面的許多語句雖然還和後世流傳的《荀子》一書有所出入,或者說稍顯稚嫩了一些,但可以看得出來他整個的思想架構已經初具雛形。

用後世比較通用的說法,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基本成型,差的只是人生的閱歷來進行更加深入的打磨和砥礪了。

“儒法融合……”趙何手指輕輕敲擊着桌案,突然問道:“肥師,你對荀況的這份答卷怎麼看?”

肥義笑道:“大王,這份答卷就是老臣親筆錄爲第一的,大王覺得呢?”

趙何楞了一下,隨後大笑起來:“是寡人想差了。”

這對君臣的應答其實並不在於答卷本身,而是在於答卷之中所透露出來的思想。

荀況此人爲何在歷史上儒家內部引起了巨大的爭議,甚至被一部分儒者批評爲叛徒,就是因爲他的思想。

荀況的思想既有着儒家的內涵,但同時又吸收了大量的法家思想在裡面,支持者認爲他是兼收幷蓄,反對者則認爲他只是個“儒皮法骨”的假儒者。

要知道作爲儒家大能荀況,在歷史上居然教出了法家兩大巨頭李斯和韓非這兩位弟子,本身就足夠說明一些事情了。

儒法融合,這是荀況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一次突破。

這種突破造成的巨大爭議導致了荀況在儒家內部的譭譽參半,甚至到了千年之後連列席孔廟,和儒家諸賢一同受香火供奉的資格都沒有了。

但作爲一名穿越者而言,趙何對歷史是非常清楚的。

歷史上著名的漢朝明君,徹底摧毀匈奴帝國,建立西域都護府,將西漢王朝的疆域和國力推向最巔峰的漢宣帝曾經在教育太子的時候說過一句十分著名的話:“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霸道,說的就是法家。而王道,說的則是儒家。“霸王道雜之”,說的自然就是儒法融合了。

用更加通俗的話解釋,就是“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

從歷史上來看,一昧的偏向法家,造就的是秦朝這樣的短命王朝。

若是一味的以儒爲本,造就的則是宋朝這樣的弱雞王朝。

所謂過猶不及便是如此。

只有儒法合一,以霸王道雜之,才能夠造就出漢朝、唐朝這樣的煌煌盛世,纔是整個大漢族真正的五千年精神、底蘊所在。

所以,荀況是對的。

或許在某些具體的知識點上,作爲“古人”的荀況也有自己的侷限性,但從總體來說,他走的這條儒法合流的路子已經被歷史證明了是正確的道路。

想到這裡,趙何心中突然微微一動。

或許,在幾天之後的殿試上,可以開始稍微做一些小小的準備和文章了。

趙何輕出一口氣,再無疑慮,對着面前的肥義道:“寡人沒有問題了,讓人把這份榜單公佈出去吧。”

第251章 鄒衍說蘇秦,趙何見無忌(第一更)第228章 神師,火牛陣(4K章節,萬更完畢求訂閱)第166章 你看什麼看(第四更)第329章 大梁驚變,君臣失和(第一更)第370章 薛公,我們趙國是講道理的(第二更)第483章 廉頗發威,景陽發怒(第一更)第392章 咸陽居大不易,雲陽令有趙周(第二更六千字大章,萬更求訂閱)第521章 破襄平,定箕氏(第二更)第64章 田甲之亂第451章 太上皇這個稱號如何(第一更)第55章 齊國當真會內訌?第222章 新齊王田法章,風雲突變(5.5k章節,第一更)第287章 燕國牆頭草,楚國大爭吵(第二更)第420章 趙何班師,白起辭官(第二更)第43章 大王,還是太年輕啊第490章 戰後清點,三路進軍(第一更)第94章 破秦軍第125章 大王,主父打義渠,行不行啊第326章 趙國人還敢主動進攻?(第二更)第320章 廉頗要搞事?(第一更)第73章 孟嘗君來趙國爲相?第348章 新年趙國的第一次廷議(今天就一更了)第39章 主父,你養了一個好兒子第443章 給昭齊一點顏色看看(第二更)第419章 月氏敗(第一更)第143章 繆賢的現場監督第59章 主父被震天雷給驚到了第463章 壽春破(第一更)第161章 藺相如,寡人的和氏璧呢第200章 白起攻,秦開守(第二更)第58章 牛翦驚,秦王怒,蘇秦今天要跑路第101章 白起VS樂毅,前奏第167章 秦王,寡人和你打個賭(第五更)第497章 陽翟破,擒韓王(第二更)第485章 龍驤軍顯威,機會到了(第三更)第392章 咸陽居大不易,雲陽令有趙周(第二更六千字大章,萬更求訂閱)第67章 齊國撤軍第172章 誰纔是真正贏家?(第二更)第262章 白起覺得有些不對(第二更)第240章 二十萬軍民(第二更)第268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更)第509章 謠言(第二更)第4章 得先找個幫手第252章 樂毅白起各論兵(第二更)第481章 宛城之戰揭幕(第一更)第471章 白起不找寡人,寡人就去找他(第一更)第204章 短兵相接(第一更)第510章 寡人有一些意見(第一章)第223章 田單救危,廉頗斬將(6.8k章節,第二更)第275章 秦軍敗,燕人驚(第一更)第406章 一個不留(第二更)第236章 定亂,提拔(第三更,一萬三更新完畢,求訂閱)第159章 使者請回吧第323章 屈原立威,韓魏心計第490章 戰後清點,三路進軍(第一更)第161章 藺相如,寡人的和氏璧呢第498章 廉頗徵黔中(第一更)第292章 秦開亡(第三更,一萬三更新完畢求訂閱)第159章 使者請回吧第5章 樂毅第107章 趙何的謀劃,齊王的怒火第341章 咸陽危情(第二更)第496章 兵臨壽春城(第一更)第91章 魏冉樂毅再相逢第39章 主父,你養了一個好兒子第249章 大戰將起第115章 簽訂盟約第9章 臣,敢不爲大王效死!第78章 爲人君者,可無情而不可絕情第395章 決定勝負的一刻鐘(第一更)第521章 破襄平,定箕氏(第二更)第50章 大王,真當世兵家也!第415章 月氏侵趙(第四更)第210章 燕王,你這點東西讓寡人很難辦事啊(第二更)第401章 趙國人的重炮威力太強了(第一更)第375章 平亂,候亡(今日一更,抱歉哈)第491章 失敗的消息傳到了大家的耳中(第二更)第28章 安陽君,完敗第135章 鄒衍的五行之秘第395章 決定勝負的一刻鐘(第一更)第411章 白起動怒(第三更)第517章 滅屠耆(第二更)第169章 請秦王鼓瑟助興(第七更,求訂閱!)第112章 先想辦法除掉白起!第53章 如何應對秦國的勝利第43章 大王,還是太年輕啊第363章 芒卯懵了(第二更)第516章 破匈奴(第一更)第386章 關中不歡迎你們!第186章 燕國之爭(第一更)第455章 昭齊出兵,景陽問計,白起下船(第一更)第300章 武陽降,燕國滅(第一更)第410章 韓王和秦王的艱難決定(第二更)第199章 車戰(第一更)第524章 匈奴(第一更)第527章 平定漠北(第二更)今天的第二更會晚一些。第525章 龍城(第二更)第522章 樂毅圍成都(第一更)
第251章 鄒衍說蘇秦,趙何見無忌(第一更)第228章 神師,火牛陣(4K章節,萬更完畢求訂閱)第166章 你看什麼看(第四更)第329章 大梁驚變,君臣失和(第一更)第370章 薛公,我們趙國是講道理的(第二更)第483章 廉頗發威,景陽發怒(第一更)第392章 咸陽居大不易,雲陽令有趙周(第二更六千字大章,萬更求訂閱)第521章 破襄平,定箕氏(第二更)第64章 田甲之亂第451章 太上皇這個稱號如何(第一更)第55章 齊國當真會內訌?第222章 新齊王田法章,風雲突變(5.5k章節,第一更)第287章 燕國牆頭草,楚國大爭吵(第二更)第420章 趙何班師,白起辭官(第二更)第43章 大王,還是太年輕啊第490章 戰後清點,三路進軍(第一更)第94章 破秦軍第125章 大王,主父打義渠,行不行啊第326章 趙國人還敢主動進攻?(第二更)第320章 廉頗要搞事?(第一更)第73章 孟嘗君來趙國爲相?第348章 新年趙國的第一次廷議(今天就一更了)第39章 主父,你養了一個好兒子第443章 給昭齊一點顏色看看(第二更)第419章 月氏敗(第一更)第143章 繆賢的現場監督第59章 主父被震天雷給驚到了第463章 壽春破(第一更)第161章 藺相如,寡人的和氏璧呢第200章 白起攻,秦開守(第二更)第58章 牛翦驚,秦王怒,蘇秦今天要跑路第101章 白起VS樂毅,前奏第167章 秦王,寡人和你打個賭(第五更)第497章 陽翟破,擒韓王(第二更)第485章 龍驤軍顯威,機會到了(第三更)第392章 咸陽居大不易,雲陽令有趙周(第二更六千字大章,萬更求訂閱)第67章 齊國撤軍第172章 誰纔是真正贏家?(第二更)第262章 白起覺得有些不對(第二更)第240章 二十萬軍民(第二更)第268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更)第509章 謠言(第二更)第4章 得先找個幫手第252章 樂毅白起各論兵(第二更)第481章 宛城之戰揭幕(第一更)第471章 白起不找寡人,寡人就去找他(第一更)第204章 短兵相接(第一更)第510章 寡人有一些意見(第一章)第223章 田單救危,廉頗斬將(6.8k章節,第二更)第275章 秦軍敗,燕人驚(第一更)第406章 一個不留(第二更)第236章 定亂,提拔(第三更,一萬三更新完畢,求訂閱)第159章 使者請回吧第323章 屈原立威,韓魏心計第490章 戰後清點,三路進軍(第一更)第161章 藺相如,寡人的和氏璧呢第498章 廉頗徵黔中(第一更)第292章 秦開亡(第三更,一萬三更新完畢求訂閱)第159章 使者請回吧第5章 樂毅第107章 趙何的謀劃,齊王的怒火第341章 咸陽危情(第二更)第496章 兵臨壽春城(第一更)第91章 魏冉樂毅再相逢第39章 主父,你養了一個好兒子第249章 大戰將起第115章 簽訂盟約第9章 臣,敢不爲大王效死!第78章 爲人君者,可無情而不可絕情第395章 決定勝負的一刻鐘(第一更)第521章 破襄平,定箕氏(第二更)第50章 大王,真當世兵家也!第415章 月氏侵趙(第四更)第210章 燕王,你這點東西讓寡人很難辦事啊(第二更)第401章 趙國人的重炮威力太強了(第一更)第375章 平亂,候亡(今日一更,抱歉哈)第491章 失敗的消息傳到了大家的耳中(第二更)第28章 安陽君,完敗第135章 鄒衍的五行之秘第395章 決定勝負的一刻鐘(第一更)第411章 白起動怒(第三更)第517章 滅屠耆(第二更)第169章 請秦王鼓瑟助興(第七更,求訂閱!)第112章 先想辦法除掉白起!第53章 如何應對秦國的勝利第43章 大王,還是太年輕啊第363章 芒卯懵了(第二更)第516章 破匈奴(第一更)第386章 關中不歡迎你們!第186章 燕國之爭(第一更)第455章 昭齊出兵,景陽問計,白起下船(第一更)第300章 武陽降,燕國滅(第一更)第410章 韓王和秦王的艱難決定(第二更)第199章 車戰(第一更)第524章 匈奴(第一更)第527章 平定漠北(第二更)今天的第二更會晚一些。第525章 龍城(第二更)第522章 樂毅圍成都(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