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黃巾遺禍

古道蜿蜒,夕陽西下,遠遠地有三人騎着良馬過來,一個十歲的小孩單騎在前,旁邊是一手執長槍的中年和一臉兇相的大漢,夕陽將影子拉得長長的。

這三人便是劉協一行了。

劉協早上向張邈告辭,張邈出言挽留幾番,都被劉協一一拒絕了。他們彼此都知道,此刻的賓主融洽,並沒有幾分真情實意在裡面。現在安寧,是因爲利益還沒有衝突到爆發的地步。當然,這種安寧還能持續多久,誰都不能保證。

在他們後面還跟着一兩馬車,裡面坐着是典韋的妻子。典韋的娘子是一個典型的農家女人,並不豔麗,胖麪肥腰,一看就是能幹農活的。兒子叫做典滿,現在還只是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屁孩。

典韋本來是打算到了雍丘協助劉協安定下來才返回己吾接回妻子的,不料早上出發的時候就在城門口碰見了妻子,詢問了才知道,典韋的娘子得知典韋被抓到太守府,特意來探望求情的。當下一說通,劉協叫蘇定方另外準備一輛馬車,一行人便向雍丘趕去。

“殿下,前方不遠處便是雍丘城了。”典韋指着遠處的一抹黑影說道。

“殿下,自我們進入雍丘縣境以來,良田荒廢,不見人煙,一派荒涼之象,張邈怕是給我們丟了一個爛攤子啊,百姓尚且如此疾苦,這一郡太守卻只知道貪享安逸,實在是有負聖恩。”蘇定方拍了拍白馬,痛聲說道。

典韋也頗爲氣憤,接過話道:“定方有所不知,這卻是那該死的黃巾餘孽做的好事。雍丘本來就是繁榮富裕之地,縣丞宋濂宋公,更是有經天緯地之才,將雍丘治理得井井有條。以前倒好,這黃巾餘孽躲在山上,雖然對雍丘這塊肥肉垂涎欲滴,但憑他們那羣烏合之衆倒也不敢公然攻打城池,更何況還有宋公坐更不敢輕舉妄動。只是前段時間潁川書院舉行才子大會,宋公受邀前去主持。山上的黃巾賊得了消息,賊心又起,便盡起一萬賊匪直接攻破了雍丘城,將錢糧青壯女人都劫掠上山。百姓們安居久了,哪裡經得起此等驚嚇,有能力逃走的基本都搬離雍丘了,剩下的不過都是一些戀根的老人和走不得的稚童罷了。”

“那張邈身爲一郡太守,百姓的父母官,難道就沒有派人來剿滅黃巾、救濟百姓麼?”劉協忍不住問道。

典韋大大咧咧的回道:“張邈說到底不過是一介酸儒,只知道自保哪裡還管百姓死活,更不要說去惹黃巾賊了。”

“食君之祿,卻不曾擔君之憂,爲民做主,總有一天我定要這張邈好看。唉,興百姓苦,忘,百姓苦。難怪先賢曾言:‘寧做太平犬,莫做亂世人’。不過我不信,我劉協就是要憑一己之力,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劉協策馬疾行,縱情說道。

傍晚的雍丘城,披上了夜的衣裳,城內,只有零星的火光在閃爍,偶爾有維持治安的巡邏士兵走過。

縣衙大堂,劉協坐在主位,將一直貼身收藏的王爺金印遞給一個頭發漸白,神態疲憊的老者,緩緩說道:“宋公可識得此印?”

那老者雙手激動地接過金印,仔細查看,確認再三,又恭敬地將金印遞還給劉協,躬身行禮,顫聲道:“罪臣雍丘縣丞宋濂見過陳留王殿下。”

劉協趕緊上前扶起宋濂,雙手扶着宋濂道:“宋公萬不可如此,所謂罪臣一說,孤卻是萬萬不能認同,雍丘之禍,乃是黃巾賊劫掠所致,是縣令縣尉不戰而逃所致。宋公在潁川收到消息,不顧身體不適快馬趕回雍丘主持一切大小事務,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百姓安定,將黃巾賊的危害降到最低,孤認爲,宋公不但無罪,反而是有大功啊。”

劉協趕到雍丘城後,便讓蘇定方典韋去打聽消息,得知黃巾賊攻城之時,縣令和縣尉竟然不戰而逃,帶着家人財帛棄城而去。當官的跑了,下面的維護治安和守城的一千士兵,沒了也趁亂離去,不曾抵抗。就算有少數熱血之人勉強抵抗,卻也無力迴天,只好突圍將消息傳給宋濂,請他回來主持大局。

宋濂回來見百姓流離失所,自責痛心不已,但也只能打起精神安撫百姓,畢竟是政治98點的牛人,短短時間內便讓雍丘恢復了往日的安寧,只是青壯都被黃巾賊劫掠上山,要想恢復到以前的生產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劉協扶着宋濂坐下,沉聲道:“孤身爲大漢皇室,卻連自己封地子民的安寧都不能保證,孤實在是愧對百姓。宋公聲望高隆,孤就請宋公繼續安撫百姓,恢復生產。”

“此乃濂分內之事,請殿下放心。”宋濂起身道。

劉協又擡手示意宋濂坐下,問道:“不知現城內在還有多少士兵可用。”

宋濂倒是瞭解清楚,說道:“黃巾賊攻城之時,縣令縣尉棄城而逃,一千士卒沒了指揮大部分四散逃跑,只有不到三百人零碎殺敵,現在活着的,只有兩百人。那縣令縣尉帶着家小財物逃跑,目標更大,反而被黃巾賊盯上圍殺,大部分士卒見勢不對都逃了,現在應該都躲回鄉下家中,害怕受到官府追究。”

“如今用人之際,孤倒是不介意再給他們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典韋,你從二百士卒中挑選二十名健碩勇猛之人,到各鄉各戶告訴那些逃兵,孤可以既往不咎他們之前不戰而逃的罪責,但是必須要重新回來接受訓練,隨時準備戴罪立功。定方,孤現在命你爲縣尉,負責訓練剩下的士卒,等到那些逃兵回來也歸你統領,記住要一視同仁,畢竟是長官先逃,錯不全在他們。孤要你在最短的時間內訓練出一支可戰勁旅,明白麼?”

“喏。”兩人得了命令,也顧不上天黑,立馬前去執行。

“兩位壯士皆是非同凡響的人物,殿下有此等豪傑相助,實乃我大漢之福啊。”宋濂望着兩人離去的身影對劉協說道。

“典韋是萬人敵的猛將,定方有統帥三軍之才,只是現在董卓把控朝政,孤空有王爺之名,卻不能讓他們上陣殺敵,實在是是委屈了他們。不過不出三年,孤必定要讓他們統領大軍,掃清天下叛逆。”

“殿下好志氣,看來漢室中興,非殿下不可了。”宋濂由衷的讚歎道。

當下兩人又寒暄了幾句,劉協知道宋濂年紀頗大,明天還要繼續處理政務,現在整個雍丘城大小事務都堆在他肩上,便請他前去早早休息。

送走宋濂,劉協讓丫鬟帶路,也往後院休息去了。今天是他踏出爭霸之路的第一步,必須養好精神,才能保持高昂的精神去迎接來自東漢各路大小諸侯的挑戰。

第二天一早,劉協練武洗漱完畢,便帶着一隊親衛察看雍丘城情況。這親衛是蘇定方從軍隊裡挑選出來的,都是身世清白,練習武藝的壯漢,專門用來護衛劉協安全的。如今蘇定方和典韋都各有要事,劉協身邊不能沒有人護衛周全。

劉協昨晚進城時,因爲夜色的遮掩還沒有發現雍丘竟然破敗到如此境地,倒不是說城牆倒塌,房屋毀損,而是空蕩蕩的像是廢棄許久的荒城。稍微值錢能用的東西都被黃巾賊搜刮乾淨,再就是人口銳減,留下來的人都躲在家裡不敢出來,好歹宋濂聲望頗高,一番安撫後百姓們纔敢出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雍丘恢復生機。

劉協越看越皺眉,前世只知道黃巾起義聲勢浩大,席捲大漢,前身更是養在皇宮衣食無憂,從來沒有親眼見過黃巾作亂,也不知道他們的危害竟然如此之大。黃巾賊大多數是苦命無知的百姓,因爲天災人禍不能生活才加入進去,可是殘害別人的時候當真是變本加厲,非同小可。

劉協深知當務之急是糧食問題。糧食都被黃巾賊掠奪乾淨,僥倖留下的也不足以供養百姓,而且現在不斷有逃走的百姓回來,太守府和周邊縣城也只顧自保,根本不肯拿出糧草出來賑濟百姓。

等劉協巡視完回到縣衙,宋濂已經在這裡等候了多時。

“宋公,咱們的糧食還有多少?”劉協問道。

“回殿下,糧食剩餘不到三千石,根本經不起數萬人的消耗,就算百姓家有點存糧,整個雍丘也堅持不了一個月啊。”宋濂也是愁眉苦臉。“不過之前城外田地裡都種下了糧食,這些天雖然因爲戰亂波及荒廢了一段時間,不過濂剛剛去看過,只要有勞力繼續除草施肥照顧一下,影響不大,收成足以維持我們一年的消耗,問題是現在百姓的中青壯大都被黃巾賊掠奪上山,我們的人手根本不夠,而且就算有足夠的人手,那些糧食最早也要三個月後才能收割,單憑我們現在的糧食根本不能堅持到那個時候”。

“蒼了天了,爲什麼別人穿越都是大爺,王霸之氣一震,就有英雄來投美女在懷,我丫的穿越就是各種絕境,更重要的是美女的毛都還不曾見過,真是倒黴。”劉協暗自腹誹,實在是苦悶不已。

“不知道宋公可有辦法?”

“這個嘛,正是我來找殿下的原因。辦法倒不是沒有,只是成與不成還得看殿下與定方和典韋兩位將軍。”

現在蘇定方統練軍隊,典韋從旁協助,兩人雖然都沒有軍銜,但宋濂還是以“將軍”相稱,不是因爲客氣,而是二人確實都有這個能力。

劉協聞言頓時多雲轉晴,喜道:“宋公快說快說。”

“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要有足夠的糧食讓我們堅持到三個月後秋收,以及要有足夠的勞力去照料莊稼而已。”

“而已……”劉協額頭冒出一頭黑線,這對現在的雍丘可是要命的問題。本以爲這老頭能夠想出什麼好主意,沒想到說了跟沒說一樣,好氣哦。

宋濂渾然沒有注意到劉協的小情緒,神情淡然,接着說道:“昨晚殿下叫蘇將軍統帥兩百兵士,又讓典韋將軍下鄉勒令逃兵回來戴罪立功,那些逃兵自然不想就此揹負罪名躲藏一生,絕對會感念殿下恩德回來效力。這些人都是難得的勞動力,熟悉農活,讓他們帶領百姓一起種糧收糧最爲合適不過。”

這不就是後來曹魏的軍隊屯田麼,這宋濂果然厲害,不愧是政治高達98點的大能。劉協忍不住暗暗稱讚。

“那這三個月的口糧又該如何。”劉協多了幾分期待,問道。

“這個,這個……”饒是宋濂腹中早有對策,可真要到了說出來的時候卻還是有點爲難。

第二百九十一章 精忠岳飛第五百三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潑辣蔡珏第五百九十八章 偷襲新野第一百七十七章 桂號香巖第六百三十三章 館陶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碰瓷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中計被圍第四百三十二章 雙槍爭鋒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孝爭先第一百七十四章 血戰不休第四百九十四章 招降張任第六百四十五章 對決 突圍第二百零九章 閉月流芳第二百二十七章 激怒諸侯第三百三十七章 氣走甄宓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人成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密室竊聽第四百七十二章 鷹揚法正第五百五十二章 鳳凰涅槃第一百零七章 潛入夥房第六百五十四章 溫侯末路第十七章 黃巾周倉第五百六十八章 生吃魚片第二百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三十六章 袁氏轉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太宗武皇第四百八十四章 焦慮之夜第六百五十五章 大動兵馬第三百一十八章 各方動向第九十二章 新兵入伍第三百七十一章 蔡珏情思第六百一十八章 陰安之戰第八十二章 宋濂病重第七章 蔡邕收徒第三百三十三章 以千破萬第四百三十五章 清白一線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人終回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癡惡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孫策報仇第三百八十九章 冉閔俘將第六百三十一章 中計被圍第三百六十八章 桌下風光第四百八十五章 曹軍出擊第三百七十一章 蔡珏情思第三百九十三章 書驚衆儒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蠻女王第五十七章 雍丘之圍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人成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夢中錯亂第四百七十四章 神秘文士第三百四十章 武悼天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武王威嚴第四百八十六章 玄感衝關第二十三章 軍師消失第三百二十四章 王猛獻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異人老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鳳凰涅槃第六百八十八章 異變陡升第四百三十五章 清白一線第三百零一章 離奇村莊第六百一十九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出重圍第一百五十二章 試探交鋒第四百七十九章 飲酒爲盟第五百六十一章 遠洋秘術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劃青州第二百二十七章 激怒諸侯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碰瓷了第五百零八章 動搖的心第四百章 劈頭剔牙第二百三十章 皇后何萱第三十八章 典韋回鄉第二十章 枕戈待旦第五百八十八章 法正去留第六十一章 雍丘城破第一百零六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六十九章 醉翁之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鷹揚法正第二十章 枕戈待旦第四百二十章 劉備加入第二百八十八章 神槍火龍第一百五十章 徐州之行第二百三十一章 陳留王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泰山臧霸第三百零五章 奸詐曹操第三百零六章 糜家被劫第六百五十八章 劉備請降第四百四十一章 興師動衆第四百四十四章 山窮水盡第六百三十九章 小將姜維第六百二十三章 太史揚威第三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一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五十二章 鳳凰涅槃第一百七十八章 開刀療傷第二十三章 軍師消失第一百一十八章 甘父誤會第二百四十四章 賭定輸贏
第二百九十一章 精忠岳飛第五百三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潑辣蔡珏第五百九十八章 偷襲新野第一百七十七章 桂號香巖第六百三十三章 館陶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碰瓷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中計被圍第四百三十二章 雙槍爭鋒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孝爭先第一百七十四章 血戰不休第四百九十四章 招降張任第六百四十五章 對決 突圍第二百零九章 閉月流芳第二百二十七章 激怒諸侯第三百三十七章 氣走甄宓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人成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密室竊聽第四百七十二章 鷹揚法正第五百五十二章 鳳凰涅槃第一百零七章 潛入夥房第六百五十四章 溫侯末路第十七章 黃巾周倉第五百六十八章 生吃魚片第二百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三十六章 袁氏轉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太宗武皇第四百八十四章 焦慮之夜第六百五十五章 大動兵馬第三百一十八章 各方動向第九十二章 新兵入伍第三百七十一章 蔡珏情思第六百一十八章 陰安之戰第八十二章 宋濂病重第七章 蔡邕收徒第三百三十三章 以千破萬第四百三十五章 清白一線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人終回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癡惡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孫策報仇第三百八十九章 冉閔俘將第六百三十一章 中計被圍第三百六十八章 桌下風光第四百八十五章 曹軍出擊第三百七十一章 蔡珏情思第三百九十三章 書驚衆儒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蠻女王第五十七章 雍丘之圍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人成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夢中錯亂第四百七十四章 神秘文士第三百四十章 武悼天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武王威嚴第四百八十六章 玄感衝關第二十三章 軍師消失第三百二十四章 王猛獻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異人老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鳳凰涅槃第六百八十八章 異變陡升第四百三十五章 清白一線第三百零一章 離奇村莊第六百一十九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出重圍第一百五十二章 試探交鋒第四百七十九章 飲酒爲盟第五百六十一章 遠洋秘術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劃青州第二百二十七章 激怒諸侯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碰瓷了第五百零八章 動搖的心第四百章 劈頭剔牙第二百三十章 皇后何萱第三十八章 典韋回鄉第二十章 枕戈待旦第五百八十八章 法正去留第六十一章 雍丘城破第一百零六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六十九章 醉翁之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鷹揚法正第二十章 枕戈待旦第四百二十章 劉備加入第二百八十八章 神槍火龍第一百五十章 徐州之行第二百三十一章 陳留王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泰山臧霸第三百零五章 奸詐曹操第三百零六章 糜家被劫第六百五十八章 劉備請降第四百四十一章 興師動衆第四百四十四章 山窮水盡第六百三十九章 小將姜維第六百二十三章 太史揚威第三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一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五十二章 鳳凰涅槃第一百七十八章 開刀療傷第二十三章 軍師消失第一百一十八章 甘父誤會第二百四十四章 賭定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