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未央宮早朝(四更)

未央宮在范仲淹的監督中完工,目前合計三十六殿,檐牙高啄,氣象萬千!

夜未央、君王早朝!

柴雲天坐在王位,下方是華夏人傑以及此方世界的文臣、武將。

這是第一次大夏王廷朝會。

一個文臣站出來:“臣范仲淹有事要奏。王廷下轄二十三路,不少節度使追隨叛王戰死,應收回節度使之位,派遣王廷官吏管轄他們之領地。”

“王廷初建,應選賢舉能,選拔合適官吏到各地徵募糧食、礦石、金銀,供給王廷。擔任官吏者,不但要有修爲可以自保,還應當有治理一方之才能。另應設立官制。”

“應天書院可在禹都招攬修仙術士,爲王廷服務。”

……

公孫鞅站出來奏事:“大夏王廷應當設立大夏律,要求修煉者、平民遵守基本律法,違反者斬殺。”

“王廷應組織百姓回到自己城池,開墾農田。”

“應當設立軍功爵位制度,爵位與將士修爲、軍功有關。爵位越高,可享有更高之地位、待遇。”

……

范仲淹和公孫鞅二人接連提出幾十條要奏的事情。

此方世界的文臣、武將卻面面相覷,這兩個文臣也未免太不懂事了,夏王第一次在未央宮正殿召開朝會,你們卻直接列出幾十條事務要夏王裁決。

柴雲天沒有多說什麼,僅僅說道:“准奏。你們一人負責教化百姓、招募官吏,一人負責設立大夏律例、軍功爵位。”

范仲淹、公孫鞅二人答道:“臣遵命。”

典韋則手持雙戟立於大殿一旁,像是一個鐵人。在修爲達到武尊二重之後,典韋的體魄愈壯。他也是爲數不多被柴雲天批准可以在正殿手持兵器之人。

其實柴雲天倒不怎麼畏懼有人刺殺他,正殿列於兩列的華夏文臣武將數量衆多,一旦有刺客,他們會出手。

范仲淹、公孫鞅二人並非有意爲難柴雲天,故意在第一次朝會上拋出幾十張奏摺。

他們在前一天已經和柴雲天提前彙報過這些事務。爲了防止第一次朝會無事稟報,柴雲天令他們提前做好準備。

真正要去做事的當然還是范仲淹、公孫鞅以及他們招募的一批土著文臣。

兩個頂級文臣也很得力,他們開始修繕分封制的弊端,進行集權,通過王廷派遣文官到各地通過監督、收集資源的方式控制各路、各城。

法家出身的公孫鞅致力於制定大夏律例,將修行者、平民進行管理,適用於不同的律例。

修行較高的武者想要抹殺一個人很容易,要追查卻很麻煩,平民的律例不見得可以管住修行者。

當然,對付一些動輒毀城或者大殺四方的邪道中人,王廷肯定會傾巢而出,將其剿滅。

“還有人奏事否?”

柴雲天環視衆人,尤其是此方世界投靠他的一批文臣武將。

那批人面面相覷,范仲淹和公孫鞅二人將他們想要說的都盡數說了,他們也想不到還有何事要奏報。

看來下次要讓范仲淹和公孫鞅留一點餘地,不然其他人無話可說,也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

柴雲天稍通這些人的心思。

“以後朝會,每三日一次,由范仲淹、公孫鞅二人輪流主持,但凡在禹都者,無特別事務,必須要參與朝會。本王每個月至少會來一次。”

柴雲天將大夏王廷平時的朝會交給文臣管理,自己不定時來參與即可。

倒不是柴雲天想要當個昏王,而是要修行!

沒有實力,有再大的地盤都沒用。

大乾皇子便是因爲自身修爲不足,西忠王纔會叛亂。

因此除非是有大事或者隔一段時間參與朝會,柴雲天方會出現在王位上。

他的第一要務還是要讓自己的修爲提升成爲真正的王侯境界,至少要與東驍王、北義王他們的修爲一樣,這樣才能守住王廷,護一方平安。

“散會。”

各個文臣、武將都退去。

此方世界追隨柴雲天的土著文臣、武將見柴雲天將朝會交給范仲淹、公孫鞅主導,對他們二人不由敬畏。

如果柴雲天只是信任范仲淹還好理解,因爲范仲淹在平定叛亂之時一直跟隨在柴雲天左右,但是新人公孫鞅突然受到柴雲天的重用,對他們而言就相當費解了。

“你們認識那個公孫鞅嗎?他到底是什麼來歷?”

“不認識,但是他散發的氣息不弱,應當是一個修煉仙道之人。而且剛纔他在殿中對答如流,所奏之事也很有見解,並非庸才。”

土著文臣竊竊私語。

公孫鞅與范仲淹並肩走出,他們二人一個法家、一個儒家,有時候難免會產生爭執,不過也得以完善彼此的措施。

“此間天下,還不夠大。”

公孫鞅站在王廷石階之上,他的目光長遠。

瞭解此方世界後,他對沒有參與平叛之戰感到遺憾,同時又對現在夏王廷的疆土還不滿意。

武將有開疆拓土、征戰天下的理想,文臣也有文臣的雄心壯志。

他們的雄心壯志在於輔助君王一統天下,才能實現他們的價值。

當知道大乾王朝只是列國之一,公孫鞅不滿足於夏王廷現在的領土。

范仲淹在一旁說道:“主公屢次說過,我們需要的是時間。此方天地的大能者多是老怪物,我們這些人重生不過兩三年的時間,以兩三年的修爲對抗活了幾百年的老怪物,過於困難。只要再給我們一段時間,操練兵馬、刻苦修行,將來領土擴大十倍、百倍也不成問題……而你我二人,要將二十三路封地打造成富庶之地,源源不斷爲王廷提供資源。”

未央宮主殿內,文武百官散去,只剩下王位上的柴雲天,還有禁衛軍統領典韋。

“當大王的感覺不錯,就是有點高處不勝寒。”

柴雲天從王位下來,偌大個未央宮,一切都是他說了算。

王廷百廢待興,最缺少的是時間。

武尊高手短則可活上百歲,長則活幾百歲,若是有延長壽命的靈藥,活上千歲說不定也不是問題。

兩三年的時間對武尊高手而言不算什麼。

第132章 臣陳慶之不善武力(七更)第121章 萬年世家,白狄叫陣第191章 封王!(三更)第205章 襲擊蠻族王廷(三更)第245章 石國內鬥開始第506章 集億萬臣民氣運第168章 他必定封王第19章 針鋒相對第67章 剿滅山賊第698章 撤退第55章 血殿再現第142章 十二高手闖王城(三更)第681章 紅衣大主教第474章 即將出世的仙寶(補五更)第124章 狂暴的典韋(五更)第663章 大獲全勝第196章 大秦法家公孫鞅第496章 斬右屠王第304章 夏王廷很弱小第722章 活捉皇女第593章 實力強大的夏國第140章 打穿了王廷第231章 追殺石國皇子第356章 一箭(四更)第260章 鋼鐵洪流,碾壓輕騎第563章 吾名……織田信長!第148章 許諾,異姓王候第116章 衛青戰“劍聖”(加更)第417章 漢騎的新人第549章 呂布與高順第99章 燭龍石壁第414章 無動於衷的夏帝(補六更)第73章 追殺一千里第300章 山雨欲來(四更)第295章 玄劍宗願臣服(六更)第197章 田忌賽馬的田忌第347章 龍爭虎鬥第679章 逃走的薛西斯大王第214章 巫神族長老造訪(五更)第644章 強敵來臨第341章 三上卿的實力(三更)第19章 針鋒相對465章 統帥的一劍(補三更)第165章 封狼居胥霍去病!(五更)第550章 皇子、皇女初戰第506章 集億萬臣民氣運第466章 以多欺少又如何!第283章 煉器師的境界第147章 天下王侯震驚第132章 臣陳慶之不善武力(七更)第373章 來自大明水師的兩位人傑(七更)第131章 第九位華夏人傑(六更)第324章 收服影殿(七更)第50章 古之惡來典韋第405章 底牌盡出(補四更)第639章 張角來援第183章 一箭而天下驚第371章 遇襲的田忌和孫臏(五更)第606章 決戰第412章 夏帝親臨(補四更)第137章 九鼎之力,一掌拍死(五更)第52章 入主順天府第469章 護短的霍去病(補七更)第449章 連弩、霹靂、毒藥第687章 他們是凌風帝國的人?第328章 第二十人傑,華夏謀士(四更)第165章 封狼居胥霍去病!(五更)第408章 黃巾城(補七更)第102章 蠻族追殺第186章 禍起蕭牆,王侯間的恩怨(五更)第553章 動靜鬧大了第245章 石國內鬥開始第628章 誘餌第38章 大唐程咬金第32章 大收穫第289章 郡主的秘寶(七更)第226章 梟其首,威震敵國(三更)第587章 夏國的未來第586章 打探情報的鄭和第113章 最強輔助,藥王孫思邈(加更)第90章 又是一萬方第534章 廣積糧、緩稱王(七更)第155章 兩萬三千,重騎應戰第598章 神朝來使第588章 低調的東晉謝家人傑第586章 打探情報的鄭和第601章 忍者與華夏刺客第393章 擴海疆三千里(補六更)第172章 第三宗門的求援(五更)第328章 第二十人傑,華夏謀士(四更)第161章 斬二十八萬蠻族第536章 我們曾滅一蠻族諸侯國第509章 夏禹與其他大能(三更)第235章 陷陣營歸來(五更)第148章 許諾,異姓王候第406章 夏帝一劍斬強敵(補五更)第696章 這是陷阱第495章 再戰強敵第624章 界外強者第95章 滅禁地(加更)
第132章 臣陳慶之不善武力(七更)第121章 萬年世家,白狄叫陣第191章 封王!(三更)第205章 襲擊蠻族王廷(三更)第245章 石國內鬥開始第506章 集億萬臣民氣運第168章 他必定封王第19章 針鋒相對第67章 剿滅山賊第698章 撤退第55章 血殿再現第142章 十二高手闖王城(三更)第681章 紅衣大主教第474章 即將出世的仙寶(補五更)第124章 狂暴的典韋(五更)第663章 大獲全勝第196章 大秦法家公孫鞅第496章 斬右屠王第304章 夏王廷很弱小第722章 活捉皇女第593章 實力強大的夏國第140章 打穿了王廷第231章 追殺石國皇子第356章 一箭(四更)第260章 鋼鐵洪流,碾壓輕騎第563章 吾名……織田信長!第148章 許諾,異姓王候第116章 衛青戰“劍聖”(加更)第417章 漢騎的新人第549章 呂布與高順第99章 燭龍石壁第414章 無動於衷的夏帝(補六更)第73章 追殺一千里第300章 山雨欲來(四更)第295章 玄劍宗願臣服(六更)第197章 田忌賽馬的田忌第347章 龍爭虎鬥第679章 逃走的薛西斯大王第214章 巫神族長老造訪(五更)第644章 強敵來臨第341章 三上卿的實力(三更)第19章 針鋒相對465章 統帥的一劍(補三更)第165章 封狼居胥霍去病!(五更)第550章 皇子、皇女初戰第506章 集億萬臣民氣運第466章 以多欺少又如何!第283章 煉器師的境界第147章 天下王侯震驚第132章 臣陳慶之不善武力(七更)第373章 來自大明水師的兩位人傑(七更)第131章 第九位華夏人傑(六更)第324章 收服影殿(七更)第50章 古之惡來典韋第405章 底牌盡出(補四更)第639章 張角來援第183章 一箭而天下驚第371章 遇襲的田忌和孫臏(五更)第606章 決戰第412章 夏帝親臨(補四更)第137章 九鼎之力,一掌拍死(五更)第52章 入主順天府第469章 護短的霍去病(補七更)第449章 連弩、霹靂、毒藥第687章 他們是凌風帝國的人?第328章 第二十人傑,華夏謀士(四更)第165章 封狼居胥霍去病!(五更)第408章 黃巾城(補七更)第102章 蠻族追殺第186章 禍起蕭牆,王侯間的恩怨(五更)第553章 動靜鬧大了第245章 石國內鬥開始第628章 誘餌第38章 大唐程咬金第32章 大收穫第289章 郡主的秘寶(七更)第226章 梟其首,威震敵國(三更)第587章 夏國的未來第586章 打探情報的鄭和第113章 最強輔助,藥王孫思邈(加更)第90章 又是一萬方第534章 廣積糧、緩稱王(七更)第155章 兩萬三千,重騎應戰第598章 神朝來使第588章 低調的東晉謝家人傑第586章 打探情報的鄭和第601章 忍者與華夏刺客第393章 擴海疆三千里(補六更)第172章 第三宗門的求援(五更)第328章 第二十人傑,華夏謀士(四更)第161章 斬二十八萬蠻族第536章 我們曾滅一蠻族諸侯國第509章 夏禹與其他大能(三更)第235章 陷陣營歸來(五更)第148章 許諾,異姓王候第406章 夏帝一劍斬強敵(補五更)第696章 這是陷阱第495章 再戰強敵第624章 界外強者第95章 滅禁地(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