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東征,目標蒼海(七更)

“所有鄘國狐家弟子,立即從山城遷移!此地將被摧毀!”

西漢騎兵、秦銳士、齊技擊將狐家弟子從山城驅逐,他們手持火把,要將山城付之一炬。

鄘國三上卿在鄘國的勢力太大,將象徵上卿權威的山城焚燬,徹底將三個萬年世家的影響力抹滅。從今以後,鄘國的地方將會設立州郡,由官府而不是世家進行管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狐家的長老交給鄘國皇室處置,狐伶最終被趙劍七所殺,其餘人等充當勞力,發配十萬大山開採礦石,爲王廷賣命。

柴雲天騎在戰馬上,看着熊熊燃燒的烈火覆蓋山城,象徵着三上卿權力的宮殿一片焦土。

“統一東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柴雲天有時候會變得比較無情。戰場上對敵人的仁慈只會讓己方將士付出更多的犧牲。

僅僅是這樣的程度已經很寬容,一些大將甚至會坑殺所有的俘虜或者屠城。

柴雲天沒有去見鄘國皇帝,也沒有必要見鄘國皇帝,由范仲淹、張儀等文臣收編鄘國各地、安撫人心即可。柴雲天已經摧毀了鄘國主要的抵抗力量。

鄘國皇帝的修爲還沒有七皇子趙劍七強大,在柴雲天等人面前已經不是一個級別之人。

修爲達到武王境界之後,柴雲天等人的大限達到千年以上,而鄘國皇帝不過是武尊境界,大限幾百年,生命層次有不小的差距。

在真正的大能者眼中,即使是武尊,也和螻蟻差不多。這便是大年與小年的區別。

“接下來,大軍將征服東域之東的各個臨海諸侯國。兵分四路,本王與秦軍團爲一路;衛青、霍去病的四萬漢騎爲二路;田忌、孫臏率齊軍團爲三路;秦瓊、石成率玄甲軍、石國狼師爲四路。至於陳慶之、程知節、范仲淹、高順暫時駐守鄘國,鎮壓鄘國隨時可能會背叛的修煉者。張角回師召國,看守故地。”

柴雲天簡單部署,基本上保證每一路有一個可以近身搏鬥的猛將即可。

陳慶之的白袍軍、程知節的玄甲軍、高順的陷陣軍團、范仲淹的北宋康定軍,以及一支藤甲軍,足以鎮壓鄘國三上卿的殘餘勢力。三個萬年世家的高手凋零,難以找到可以和幾個人傑對抗的高手。

“這是四路兵馬的行軍路線圖,征服各個諸侯國後,飛報主公。”

公孫鞅將幾卷卷軸分別交給各路統帥。

早在發起對鄘國的滅國大戰之前,夏王廷便做好了一鼓作氣平定東域的準備。

鄘國是最強大的一個諸侯國,解決鄘國,除非自身損失慘重,否則夏王廷完全有實力鯨吞虎據,一舉統一東域。然後建立諸侯國,推行州郡制、書院制,將東域變爲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再探索東域以外的世界。

柴雲天與衆多文臣商議,這是較爲穩妥的發展路徑。

“北方有草原可以培育體魄更加強大的戰馬,東方有蒼海,可以修建戰船、興水師,南方有大山,有天材地寶、礦石可供開採,西方有大荒,大荒不知道有無道路……”

柴雲天已經在構想諸侯國建立之後的發展方向。

武王境界,似乎還不是盡頭,東域最強大的一批人爲武王二重。

衛青和霍去病、田忌和孫臏、秦瓊和石成三路兵馬先後離開,挾裹勝利之威,各自前去征服自己的目標諸侯國。

各路兵馬以威懾、勸降爲主,武力征服爲輔。

願意投降的,還有機會身居高位。不願意投降的,皇城一破,皇室衆人將會淪爲俘虜,發配十萬大山。

統一東域的大勢已定,敢於負隅頑抗的諸侯國只有死路一條。

“主公,我們這一路要征服的是東域之東最強大的諸侯國,東海國。雖然東海國是東域之東最強大的諸侯國,但比起鄘國、石國相差不少,擊敗東海國應該不成問題。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東海國有一支水師,他們的皇帝有可能會率領水師出海遠遁……這樣的概率,不大。王廷給他的條件,總比他冒險出海享受的生活更加優渥。如果東海國的皇帝將他的水師完整交給王廷,王廷可以給東海國皇室更好的待遇。”

公孫鞅率領秦軍團與柴雲天一路,他重新提醒柴雲天此次出征之目的。

東域之東的東海國,有夏王廷所沒有的軍團——水師。

夏王廷的疆域並不靠近蒼海,沒有水師,一直以來憑藉騎兵、步卒進行征戰,若是想要探索東域以外的世界,一支強大的水師必不可少。

東海國若是交出水師和戰船的建造技藝,可以爲夏王廷節省大量的精力,夏王廷不必從無到有重新建立水師。

因此,只要東海國皇帝願意臣服和交出水師,夏王廷會投桃報李,給他一個州牧的職位。

“到時也許該需要一個水師將領。”

柴雲天第一次考慮水師類型的華夏人傑。

周瑜、陸遜?

不過周瑜、陸遜好像並非是遠洋型的華夏人傑。

明朝的鄭和、鄭成功,也許可以,那個時候已經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

柴雲天還不着急讓水師類型的華夏人傑重生,首先他要親眼目睹蒼海,以及東海國的水師,再做判斷。

柴雲天親征東海國的這一路兵馬,除了公孫鞅和秦軍團,還帶上了典韋、花木蘭,以及幾萬騎兵。

秦銳士在與金甲軍的大戰中稍有損失,人數不滿萬。

征服一個小諸侯國足矣。

在頂層戰力碾壓對方的前提下,無論動用多少兵馬,幾個武王境界的高手可以在萬軍之中取對方皇帝首級。

除非東海國皇帝提前率領水師出海遠遁,否則頑抗只有死路一條。

不到十萬人的兵馬離開剛剛征服的鄘國,繼續向東行進,直接從東域之西,一路打到東域之東。

“蒼海,在蒼海的盡頭,又是什麼地方?”

柴雲天有些許迫不及待。

東海國既然有水師,那麼應該對蒼海有所瞭解,從東海國皇帝口中應該可以問出不少有關外界的情報。

第16章 猛將高順第244章 聽說你們是最好的刺客(七更)第112章 第八位華夏人傑(加更)第462章 呂布的缺點(補七更)第175章 救援至第517章 諸葛亮與馬鈞(四更)第579章 隱藏實力第184章 二王相迎(三更)第656章 有人在窺視戰場第167章 大漢戰神戰三蠻(七更)第422章 蠻族水師先鋒(補七更)第584章 夏國,主宰戰場!(下)第478章 十二人傑聯手第625章 波斯王薛西斯第82章 第七位華夏人傑第187章 華夏衆人出戰(六更)第373章 來自大明水師的兩位人傑(七更)第535章 十年,張儀出使第275章 石國的滅亡(七更)第175章 救援至第138章 敵在明,我在暗(六更)第254章 交給本王對付(三更)第282章 夏王廷十年發展計劃(七更)第85章 華夏人傑傾巢而出第439章 大唐人傑的支援(補五更)第404章 藥王戰蠻族(補三更)第643章 出關的人傑第229章 將計就計(六更)第476章 仙寶出世之地(補七更)第425章 斬蠻武王,挫骨揚灰(補三更)第509章 夏禹與其他大能(三更)第210章 北方強敵,石國第564章 梟雄織田信長第709章 戰敗與妥協第659章 十面埋伏(一)第277章 賞賜的兩百妃嬪第677章 戰黑化呂布(上)第400章 嘗試征服妖族部落(補六更)第111章 武尊花木蘭(加更)第12章 血煉大陣第636章 六劍第694章 論道大會第132章 臣陳慶之不善武力(七更)第62章 煉器宗第18章 第六統領第227章 狩獵石國九皇子(四更)第443章 他好像叫做常山趙子龍第374章 昔日的仇家第568章 織田信長戰長生船主第429章 打造戰場第427章 齊、漢、唐、宋(補五更)第477章 來自戰國的統帥第144章 斬平西候(五更)第610章 初戰龍造寺武士!第434章 拿陛下當誘餌(補七更)第275章 石國的滅亡(七更)第284章 第十六位,來自蜀漢的墨家人傑第656章 有人在窺視戰場第196章 大秦法家公孫鞅第129章 九鼎鎮妖王(四更)第516章 後生可畏(三更)第33章 她是郡主第499章 趙雲當先鋒第232章 八千里第65章 殺意第14章 主宰戰場第309章 丹藥的秘密(六更)第380章 夏國四周皆險地(補七更)第690章 鄭和出手第443章 他好像叫做常山趙子龍第415章 夏帝收徒(補七更)第100章 奔襲蠻族部落第94章 第一個武宗士卒第669章 威震三千宗門第489章 萬丈梧桐之巔(補六更)第460章 夏國人傑的可怕(補五更)第677章 戰黑化呂布(上)第335章 鄘國三上卿(四更)第416章 五萬年前的王朝,燕國第194章 回王城禹都(六更)第103章 范仲淹的算計第71章 戰煌州第345章 奇襲狐家封地(七更)第577章 十一路諸侯會師!第679章 逃走的薛西斯大王第178章 霍去病死戰(四更)第610章 初戰龍造寺武士!第428章 黃巾動,出大山第722章 活捉皇女第632章 薛西斯大王第341章 三上卿的實力(三更)第588章 低調的東晉謝家人傑第145章 僞招妖幡(六更)第715章 俘虜仙子(下)第142章 十二高手闖王城(三更)第269章 三國伐石第66章 埋伏第644章 強敵來臨第543章 人族諸侯國齊聚!第8章 凱旋而歸
第16章 猛將高順第244章 聽說你們是最好的刺客(七更)第112章 第八位華夏人傑(加更)第462章 呂布的缺點(補七更)第175章 救援至第517章 諸葛亮與馬鈞(四更)第579章 隱藏實力第184章 二王相迎(三更)第656章 有人在窺視戰場第167章 大漢戰神戰三蠻(七更)第422章 蠻族水師先鋒(補七更)第584章 夏國,主宰戰場!(下)第478章 十二人傑聯手第625章 波斯王薛西斯第82章 第七位華夏人傑第187章 華夏衆人出戰(六更)第373章 來自大明水師的兩位人傑(七更)第535章 十年,張儀出使第275章 石國的滅亡(七更)第175章 救援至第138章 敵在明,我在暗(六更)第254章 交給本王對付(三更)第282章 夏王廷十年發展計劃(七更)第85章 華夏人傑傾巢而出第439章 大唐人傑的支援(補五更)第404章 藥王戰蠻族(補三更)第643章 出關的人傑第229章 將計就計(六更)第476章 仙寶出世之地(補七更)第425章 斬蠻武王,挫骨揚灰(補三更)第509章 夏禹與其他大能(三更)第210章 北方強敵,石國第564章 梟雄織田信長第709章 戰敗與妥協第659章 十面埋伏(一)第277章 賞賜的兩百妃嬪第677章 戰黑化呂布(上)第400章 嘗試征服妖族部落(補六更)第111章 武尊花木蘭(加更)第12章 血煉大陣第636章 六劍第694章 論道大會第132章 臣陳慶之不善武力(七更)第62章 煉器宗第18章 第六統領第227章 狩獵石國九皇子(四更)第443章 他好像叫做常山趙子龍第374章 昔日的仇家第568章 織田信長戰長生船主第429章 打造戰場第427章 齊、漢、唐、宋(補五更)第477章 來自戰國的統帥第144章 斬平西候(五更)第610章 初戰龍造寺武士!第434章 拿陛下當誘餌(補七更)第275章 石國的滅亡(七更)第284章 第十六位,來自蜀漢的墨家人傑第656章 有人在窺視戰場第196章 大秦法家公孫鞅第129章 九鼎鎮妖王(四更)第516章 後生可畏(三更)第33章 她是郡主第499章 趙雲當先鋒第232章 八千里第65章 殺意第14章 主宰戰場第309章 丹藥的秘密(六更)第380章 夏國四周皆險地(補七更)第690章 鄭和出手第443章 他好像叫做常山趙子龍第415章 夏帝收徒(補七更)第100章 奔襲蠻族部落第94章 第一個武宗士卒第669章 威震三千宗門第489章 萬丈梧桐之巔(補六更)第460章 夏國人傑的可怕(補五更)第677章 戰黑化呂布(上)第335章 鄘國三上卿(四更)第416章 五萬年前的王朝,燕國第194章 回王城禹都(六更)第103章 范仲淹的算計第71章 戰煌州第345章 奇襲狐家封地(七更)第577章 十一路諸侯會師!第679章 逃走的薛西斯大王第178章 霍去病死戰(四更)第610章 初戰龍造寺武士!第428章 黃巾動,出大山第722章 活捉皇女第632章 薛西斯大王第341章 三上卿的實力(三更)第588章 低調的東晉謝家人傑第145章 僞招妖幡(六更)第715章 俘虜仙子(下)第142章 十二高手闖王城(三更)第269章 三國伐石第66章 埋伏第644章 強敵來臨第543章 人族諸侯國齊聚!第8章 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