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魏武卒、秦銳士、殿前騎兵、幷州狼騎四支軍團已經集結,還有陛下的虎衛軍、皇妃殿下的雄鷹斥候,皆已到齊。”
柴雲天率領夏國衆多人傑於石州州府暫時休整,休養生息。
花木蘭在此期間也已醒來,臉上重新有了血色,同時鞏固境界。
柴雲天召集尚未派去討伐大草原的六支軍團,旨在解決東域的恩怨。
本來這六支軍團柴雲天計劃中也用於討伐大草原,但衛青、趙雲、田忌等人足以平之。
“招衆將來見。”
柴雲天即將發兵討伐另外一處,召集剩下的夏國人傑。
不一會兒,霍去病、秦瓊、呂布、程知節、吳起等將領齊至。他們的氣息恢復大半。仙府秘境之中的大戰,令夏國衆人一度陷入絕境,一些武將擋在最前面,傷到根本,還未能完全恢復。但即使如此便已經足夠。
霍去病的漢騎、秦瓊和程知節的大唐玄甲軍等精銳都被派去討伐大草原,這次行動的主力來自於隱藏軍團。
隱藏軍團作爲夏國的一張底牌,此時正值用兵之際,柴雲天也不顧藏着掖着。
除了吳起和呂布兩將,還有另外兩將。
一將統帥秦軍團,一將統帥北宋殿前騎兵。
此時柴雲天召集他們前來。
“末將王賁拜見陛下!”
“末將狄青拜見陛下!”
兩員將領在三十年前便被柴雲天派去吳起麾下當將軍,此時在大山經過歷練,修爲大有精進。
王賁,秦國大將王翦之子,秦始皇掃六合的主要將領之一,淹大梁,滅魏國,與李信一同滅燕國、齊國,戰功赫赫!
王賁是目前秦軍團的統帥,在吳起麾下學習三十年,兵法更加嫺熟!
狄青,北宋名將,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折節讀書,精通兵法。宋與西夏之爭,每戰狄青披頭散髮、帶銅面具,出入敵軍中,中箭多達八次!
狄青是目前宋軍團的副將,而主帥還是范仲淹。歷史上范仲淹還是狄青的伯樂和上司。
兩個將領,王賁更加擅長統帥大軍團征戰,秦軍團有銳士十一萬人。狄青更加擅長武力,有一萬北宋殿前騎兵,是北宋爲數不多的精銳騎兵。
有王賁,秦軍團總算是解決缺少將軍的局面,無需公孫鞅和張儀分心練兵。同樣,狄青彌補了宋軍團只有范仲淹一個文臣的局面,狄青與范仲淹也算是一對搭檔。
如果秦軍團的統帥王翦重生的話,那麼與王賁估計就真的是上陣父子兵。
不過即使以王賁的能力,統帥十萬人的秦銳士軍團綽綽有餘。
“賜座。”
柴雲天召集手中一切力量,甚至不惜動用魏武卒和秦銳士,爲的就是以最小的代價徹底解決恩怨。
夏國的魏武卒是最強大時期的魏武卒,統帥爲吳起,與龐涓以及秦始皇時期衰落的魏武卒不一樣。吳起率領的魏武卒,很強!
五萬魏武卒修煉的時間多達三十餘年,全部爲重步兵,披堅持銳!
王賁率領的秦銳士掃蕩六國,同樣也在巔峰。
即使是齊軍團的齊技擊,都是最巔峰時期的齊技擊,田忌與孫臏時代的齊技擊。
很難比較不同時期的魏武卒、齊技擊、秦銳士誰更強大,但柴雲天也不用比較,反正都是夏國的軍團。
“陛下原本令秦軍團參與北伐草原,爲何臨時令我們南下,部署在鄘國故地?”
王賁不解。
儘管三十年前便與狄青在同一時間重生,但王賁以及他的秦軍團還沒有參與過一次大戰。本來他打算以秦軍團十萬銳士、兩千兵車在大草原長驅直入,不過柴雲天臨時調動秦軍團,讓秦軍團沒法參與如此浩大的戰爭。
“此次我們要對付的是一個隱藏在東域暗地裡的大勢力。不除掉這個大勢力,夏國根基便不穩。”
柴雲天話音一落,吳起、孫臏等一批進入仙府秘境之人傑便知道柴雲天所指的大勢力是何方勢力。
五萬年前東域爲燕國所統治,燕皇還活着,思忖復國之事。夏國建立在燕國的廢墟上,那麼便要徹底解決燕皇。
“燕家躲藏在秘境之中,朕懷疑燕家在暗中訓練軍隊,一旦時機成熟,便會出來奪取天下。”
柴雲天的推測並非無中生有。燕家隱世五萬年,有一個燕皇,還有堪比蠻王實力的太上長老,如果說燕皇沒有掌握一支軍團,打死柴雲天也難以置信。
柴雲天可不想夏國的地盤上有一支不歸未央宮管轄的軍團存在。
“燕家既然在秘境中隱世,那麼秘境的位置應該極其隱蔽。”
“的確很隱蔽,不過聶政已經發現了燕家秘境的下落。”
柴雲天右手一擡,內衛第一刺客聶政出現,他打開一幅卷軸,上方有標明燕家秘境的位置。
孫臏輕輕搖頭:“想要破開秘境而入,極其困難。燕家隱世如此之深,恐怕不會輕易泄露秘境的進出口訣。”
“哈哈哈哈,此事不用孫臏你擔心,我已一切就緒。”
張儀卻胸有成竹。
孫臏又搖了搖頭,衆多謀士之中,張儀與柴雲天走的較近,說不定張儀還有不爲人知的手段。
“如果燕家願意重見天日,在官府登記造冊,每年繳納稅賦,解散軍隊,接受監視,那麼可以放過燕家。如果他們頑抗,只能鎮壓燕皇,將燕家軍隊抹殺。”
柴雲天清楚燕皇的威脅只是暫時的,隨着夏國衆人的修爲一再提升,再過幾十年,即使燕家再鬧事,他們也不可能是夏國的對手,監視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