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攻心

待鞠昇被押走、閒雜人等也陸續退離後,劉毗與李煦二人便向趙虞講述了‘叛軍’的由來,以及叛軍所效忠的‘楚王楊固’。

向趙虞做出解釋的,主要是李煦,他不敢直呼晉國開國君主的名諱,尊稱其爲‘太祖’,不過趙虞私底下有些懷疑他其實也不清楚,畢竟一個國家的先君,想來也不可能任由臣民肆意談論。

“……此事在下乃是從縣誌所得,其中或有出入。據我所知,百餘年前,天下正值大亂,異族進犯中原,於中原肆意屠戮漢人,一部分漢人從中原逃至大江以南,尋求苟安,而其餘則遭異族擄掠。太祖的祖先乃是河北人士,其先祖輾轉至江南,後於長沙定居。……太祖年輕時,結識武陵人楊勐,二人對漢人河山遭外族侵佔一事氣憤填膺,相約抗擊外族,收拾漢人河山。而後,二人廣招同道,籌建義軍,歷經數十載,終將佔據中原的異族驅逐,建立我大晉。……爲表楊勐之功,太祖遂封其爲楚侯,封國於南郡江陵……”

“等等。”

趙虞打斷了李煦的講述,驚訝說道:“那時,南郡就已是楚國的封地?可我聽說,南郡是被叛亂軍打下來的……還說南郡太守蔡修、蔡子文誓死抵抗,但最終被叛軍所擄。”

他還記得父親魯陽鄉侯與魯陽縣令劉緈談論時曾提及過南郡的叛亂,感覺與李煦所說有些出入。

見趙虞提出質疑,李煦臉上浮現幾許驚訝:“周首領亦知南郡叛亂?”

說罷,他也不賣關子,繼續解釋說道:“不錯,周首領所說的也對,不過卻發生在後頭……在我大晉立國之初,江陵卻是‘楊氏楚國’的封地,直至約三、四十年前,衆傳楚侯楊固隱有不臣之心,厲兵秣馬、意圖不軌。當年陛下遂命楚侯攜家至邯鄲,楚侯不從,舉兵反叛。當今陛下大怒,派陳太師揮軍南郡,鎮壓叛亂,楚侯戰敗,舉家逃奔。隨後,聖上遂罷楚侯,取締楚地侯國,改爲南郡,派遣郡守,周首領所說的蔡修、蔡子文,正是當時後來朝廷派去的南郡郡守……”

雖然李煦三言兩語就將這件事的始末緣由解釋清楚,但趙虞卻從中聽出了諸多疑點。

比如什麼叫‘衆傳楚侯楊固隱有不臣之心’?尤其是其中那個‘隱’,說得實在是太含糊了,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再說那個‘楚侯楊固’,三四十年前被取締了侯國,舉家逃奔,又如何能拉起如今大江以南各路打着‘新楚’旗號的反叛軍?

只可惜對於這些疑問,縣令劉毗與縣丞李煦也不能解答,因爲他二人都只是從他昆陽縣的縣誌中,才得知晉國太祖與楚侯的淵源,以二人不到四旬的年紀,又怎麼可能清楚得知發生在三、四十年的事呢?

好在趙虞也不需要了解地太過透徹,他只需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是在與怎樣一股勢力對抗就行了,至於那‘楚侯楊固’先叛亂、後取締這件事是否有什麼陰謀,這與他又有什麼關係?

不過,有一支勢力,趙虞還是要問一問劉毗、李煦二人,那就是反叛軍一方南陽渠使張翟所自稱的安平道。

“劉公,李縣丞,不知兩位可聽說過‘安平道’?”

“……”

劉毗與李煦對視一眼,臉上皆露出了驚訝之色。

“周首領從何處得知安平道?”李煦吃驚地問道。

“只是碰巧聽說罷了。”趙虞隨口說道。

見趙虞沒有仔細解釋的意思,李煦很識趣地沒有追問,解釋道:“據我所知,安平道乃是朝廷追緝的賊道,相傳當初就是他們挑唆楚侯反叛我大晉。……至於其他,在下也不太清楚。”

“唔。”趙虞微微點了點頭。

他倒不懷疑劉毗與李煦,畢竟這兩位說到底也只是昆陽縣的縣令與縣丞,自然不可能對叛軍以及安平道的事瞭若指掌。

片刻後,趙虞告別劉毗、李煦二人,帶着靜女與牛橫離開了縣衙,回到了黑虎義舍。

就在整理着從劉毗、李煦二人口中得知的訊息時,陳陌來到了義舍,向趙虞詢問收降的那五百餘名叛軍降卒如何處置。

“大統領認爲呢?”陳陌反問陳陌。

陳陌想了想說道:“不若全部處死。”

趙虞聽了很是驚訝,頗感驚詫地說打趣道:“這話,可不像是大統領說的,我看大統領還是離王慶遠點爲妙,免得受他影響……”

在牛橫的嘿嘿怪笑中,陳陌微微一笑,旋即正色說道:“此事我也仔細考慮過。……我等抓獲的那五百餘叛軍降卒,雖其中大半曾經是定陵、郾城等地的平民,但我認爲即便如此,也不可輕易將其釋放。……既然他們順從了叛軍的徵募,可見他們並不過於排斥成爲叛軍一員,若將其釋放,他們必然會回到叛軍當中,繼續進攻我昆陽,既然如此,不如狠下殺手,免得日後。”

趙虞微微點了點頭。

他最欣賞陳陌的一點,就是陳陌的冷靜與客觀分析。

在他黑虎寨當中,陳陌稱得上是最‘仁慈’的一部分了,在這一點上,就連與趙虞關係最親密的郭達、牛橫也比不上,更別說王慶、劉屠那種嗜殺分子。

然而,陳陌並不會盲目地表現仁慈,他會優先考慮自身的利益——這個自身利益,並不是指他自己,而是指他手下的弟兄,也包括黑虎賊、兄弟會等等。

如今嘛,還要多一個昆陽的利益。

因此,從陳陌口中聽到‘處死俘虜’的回答,趙虞雖然一時感到驚詫,但仔細想想,倒也不感覺意外。

或許有人會問,爲何一定要殺呢?策反那些叛軍降卒不好麼?

在這裡說一個殘酷的事實:策反叛軍的降卒,對於如今的昆陽來說,意義不大。

因爲無法確保這些人的忠誠,相比較策反一名降卒,趙虞寧可從昆陽本地人中提拔守卒,至少後者更可信。

考慮到眼下並非戰後,誰敢保證這些降卒不會中途倒戈?

因此,與其留着那些降卒消耗昆陽爲數不多的糧食,還不如全部處死,一了百了。

不過一想到那位被俘虜的叛軍曲將鞠昇,趙虞忽然改變了主意。

待陳陌告辭離開後,趙虞吩咐人再次將那名叫做鞠昇的叛軍曲將帶到了他跟前。

不多時,鞠昇就被兩名黑虎賊給帶到了黑虎義舍。

再次見到趙虞,鞠昇輕笑着問道:“看來,周首領已從貴縣的縣令、縣丞口中得知了我義師的來由?……鞠某很難想象,周首領帶領昆陽軍民抵抗我義師至今,卻還不知我義師的來由。”

“只因周某對此不敢清楚。”趙虞笑着回答道:“你知道周某以前是什麼身份,周某只是當地一夥山賊而已……”

鞠昇心中一動,勸說道:“既如此,周首領誠應該加入我義師,共同致力於推翻暴晉的大業。”

“呵。”

趙虞笑了笑,攤攤手說道:“很可惜,周某雖然未曾想過要爲晉國盡忠,但,貴方所謂的大義,也同樣說服不了我。”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看着鞠昇繼續說道:“話說回來,周某也曾與貴軍的渠帥關朔交涉,我向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肯將昆陽、襄陽、汝南三縣劃爲我的地盤,約束貴軍不得擅自入境,我便答應順從貴軍……但很遺憾,關朔很高傲地拒絕了周某的要求。”

“……”

鞠昇張了張嘴,不知該做什麼回答。

不可否認,乍一聽這周虎提出的要求,就連他都會覺得這周虎過於狂妄,但事實證明,這周虎確實有資格、有能力向他們義師提出這樣的要求。

畢竟,就是因爲這個周虎,他義師在昆陽的損失,已遠遠超過了在召陵縣時的損失。

在深深看了一眼趙虞後,鞠昇小心試探道:“周首領再次提見在下,不知是否與此事有關?”

“哦,那倒不是。”

趙虞隨口說道:“請鞠曲將前來,周某是想與你商議一下,看看如何處置曲將與那五百餘俘虜。……我想曲將也知道,我昆陽糧食不多,可沒有多餘的糧食養一羣俘虜。”

聽到這話,鞠昇面色大變,驚駭問道:“周首領莫非要將我等處死?”

“那也不至於。”

趙虞壓了壓手,示意鞠昇稍安勿躁,旋即笑着說道:“殺俘不仁,周某不爲也。但周某也不想用我昆陽寶貴的糧食來養一羣俘虜,因此周某有意拿曲將與那五百餘俘虜,向關朔交換一批糧草,曲將意下如何?”

“這……在下不敢妄言。”

鞠昇神色複雜地說道。

見此,趙虞心下微微一笑,當着鞠昇的面,招來了北城門的守官樂貴。

只因那五百餘名俘虜,目前就被繩索綁着,看押在北城牆一帶。

片刻後,樂貴便來到了黑虎義舍,待瞧見屋內站着被繩索捆綁的鞠昇時,他眼眸中閃過幾絲驚訝。

但他並沒有追問,而是朝着趙虞抱拳行禮:“大首領有何吩咐?”

趙虞當着他的面吩咐樂貴道:“樂貴,你從俘虜中挑出十人,將他們釋放,叫他們代我向關朔傳個訊:昨晚,我昆陽捉拿了他五百餘名兵卒作爲俘虜,外加曲將一人,我昆陽糧食寶貴,不想替他養着這羣俘虜,如若他愛惜將士,就用一百車糧食來交換那五百餘俘虜,至於鞠曲將嘛……”

他轉頭看了一眼鞠昇,又說道:“就用五十車糧食來交換吧。我想一位統率兩千兵卒的堂堂曲將,關朔應該不會拒絕用區區五十車糧食來交換。”

“是!”

樂貴抱拳領命。

當日上午,樂貴按照趙虞的吩咐,從俘虜中挑了十人,將其釋放,命他們將趙虞的意思轉告於關朔。

一刻時後,這十名士卒,便在被釋放後逃到了劉德的軍營,將黑虎賊首領周虎的‘換俘要求’告知了劉德。

第116章:下山第235章:石原歸來第443章:郡東戰況(二)第四十六章:威脅第六十九章:葉縣縣令第410章:初雪第352章:夜襲之策第218章:再往鄭鄉(二)【二合一】第126章:二寨主陳陌第九十六章:打上門第四十一章:漸漸聚攏的人心第570章:撤離與追擊【二合一】第285章:回寨主持【二合一】第101章:怒父第五十章:不期而至的危機第419章:追擊的勢潮第239章:逐步滲透【二合一】第286章:攻心第374章:審問第479章:都尉周虎(二)第九十七章:直面第378章:降將(二)第425章:協作聯合第261章: 挑撥民意【二合一】第275章:猜測與混入第420章:投降第五十二章:不期而至的危機(三)第七十六章:王尚德的助攻第219章:縣尉丁武第447章:平靜下的詭異第561章:襲營(二)第542章:薛敖(三)第461章:五月第348章:詭計第265章:蛛網狹道【二合一】第467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二)第215章:明火之計【二合一】第308章:昆陽特產【二合一】第307章:七月上旬【二合一】第308章:昆陽特產【二合一】第431章:轉變第285章:回寨主持【二合一】第257章:黃紹的初交涉第139章:大餅第424章:匯兵一處第六十章:入冬第296章:三月中旬【二合一】第289章:潁川郡軍【二合一】第463章:長史陳朗第382章:鼓動策反(二)第272章:十月【二合一】第六十三章:請帖第354章:佯襲(二)第163章:郭達的好消息第486章:間歇【補更19/22】第551章:行刺【二合一】第309章:昆陽特產(二)【二合一】第488章:許昌之戰第八十二章:闔家歡聚(二)第119章:冷暖第222章:再會劉緈第425章:協作聯合第440章:二月第368章:江夏渠帥第255章:冰局第341章:混亂第494章:約見陳祖第215章:明火之計【二合一】第553章:出擊!第498章:質疑(二)第479章:都尉周虎(二)第三十四章:獻策第372章:夜襲昆陽(二)第342章:九月第385章:鏖戰(三)第二十六章:騷動第432章:拒絕第五十八章:說說第八十五章:二賈第560章:襲營第474章:恐嚇第496章:質詢第249章:兩名督郵(五)【二合一】第306章:徵召難民【二合一】第145章:羣寇會盟第241章:手心手背【二合一】第246章:兩名督郵(二)【二合一】第263章:開局先勝【二合一】第110章:言和交涉第209章: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55章:冰局第115章:煎熬的三日【加更?加更!】第204章:獵與被獵第161章:離間(三)第343章:惡戰第十七章:魯陽縣令劉緈(二)第184章:陳祖覆第291章:風起【二合一】第292章:風起(二)【二合一】第268章:困局與轉機【二合一】
第116章:下山第235章:石原歸來第443章:郡東戰況(二)第四十六章:威脅第六十九章:葉縣縣令第410章:初雪第352章:夜襲之策第218章:再往鄭鄉(二)【二合一】第126章:二寨主陳陌第九十六章:打上門第四十一章:漸漸聚攏的人心第570章:撤離與追擊【二合一】第285章:回寨主持【二合一】第101章:怒父第五十章:不期而至的危機第419章:追擊的勢潮第239章:逐步滲透【二合一】第286章:攻心第374章:審問第479章:都尉周虎(二)第九十七章:直面第378章:降將(二)第425章:協作聯合第261章: 挑撥民意【二合一】第275章:猜測與混入第420章:投降第五十二章:不期而至的危機(三)第七十六章:王尚德的助攻第219章:縣尉丁武第447章:平靜下的詭異第561章:襲營(二)第542章:薛敖(三)第461章:五月第348章:詭計第265章:蛛網狹道【二合一】第467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二)第215章:明火之計【二合一】第308章:昆陽特產【二合一】第307章:七月上旬【二合一】第308章:昆陽特產【二合一】第431章:轉變第285章:回寨主持【二合一】第257章:黃紹的初交涉第139章:大餅第424章:匯兵一處第六十章:入冬第296章:三月中旬【二合一】第289章:潁川郡軍【二合一】第463章:長史陳朗第382章:鼓動策反(二)第272章:十月【二合一】第六十三章:請帖第354章:佯襲(二)第163章:郭達的好消息第486章:間歇【補更19/22】第551章:行刺【二合一】第309章:昆陽特產(二)【二合一】第488章:許昌之戰第八十二章:闔家歡聚(二)第119章:冷暖第222章:再會劉緈第425章:協作聯合第440章:二月第368章:江夏渠帥第255章:冰局第341章:混亂第494章:約見陳祖第215章:明火之計【二合一】第553章:出擊!第498章:質疑(二)第479章:都尉周虎(二)第三十四章:獻策第372章:夜襲昆陽(二)第342章:九月第385章:鏖戰(三)第二十六章:騷動第432章:拒絕第五十八章:說說第八十五章:二賈第560章:襲營第474章:恐嚇第496章:質詢第249章:兩名督郵(五)【二合一】第306章:徵召難民【二合一】第145章:羣寇會盟第241章:手心手背【二合一】第246章:兩名督郵(二)【二合一】第263章:開局先勝【二合一】第110章:言和交涉第209章: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55章:冰局第115章:煎熬的三日【加更?加更!】第204章:獵與被獵第161章:離間(三)第343章:惡戰第十七章:魯陽縣令劉緈(二)第184章:陳祖覆第291章:風起【二合一】第292章:風起(二)【二合一】第268章:困局與轉機【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