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416,不知沈大人有何高見
這靖安侯光自己能耐,兒女教得那都叫一個糊塗,就這會兒,沈硯明明是同老子說話,他一個兒子哪裡的資格跳出來說話,要知道這裡可不是論年歲,而是論官階,他就一個空有名頭的侯府世子,哪裡來的底氣跟握着實權的沈硯叫板的。
“剛剛靖安侯想聽聽幾位才子詩篇的點評,靖安侯世子怎麼看?”沈硯沒有半分計較董貴態度的意思,只漫不經心地說了這麼一句。
這話聽着並沒有任何的不對,董貴更是因爲沈硯詢問他而端起了幾分姿態。
“本世子覺得第一首第二首都過於注重於詞藻的華麗,寫詩需要真情實感,並不是隨便堆積幾句華麗詞藻就算了的。第三首和第五首過於平庸,沒有任何的亮點,第四首還勉強能算的過去,但是意境上太差了,沒有深厚內涵,就顯得太膚淺了。”
寥寥幾句話將剛剛那五人的詩句說的體無完膚,不僅如此,還將剛剛參與點評做了誇獎的學子們也說得體無完膚,一時間竟是滿是寂靜,寂靜到泛着一股子莫名的氣氛。
文人有文人的傲氣,一片寂靜中響起了一道不服氣的聲音,“靖安侯世子對詩詞這般有研究,不如靖安侯世子作一首我們來瞧瞧,好學習學習。”
這人一開口,就惹得靖安侯世子瞪了過去,而緊接着響起來的是莘莘學子們的附和聲。
“靖安侯世子來一首。”
“對,好讓我們學習學習。”
一個兩個的這樣說沒什麼,但成片的,那就是騎虎難下了。
經過一段沉默的思考後,就這剛剛的考題,董貴做了一首詩,聽完後全場鴉雀無聲。
別人發現沒發現徐牧不知道,但他發現了,問題已經偏離了最初的軌跡,明明最初是靖安侯想要拉沈硯下水的,但現在,靖安侯世子卻成了衆之夭夭。
在衆學子的推崇聲和沈硯那慢條斯理的一句話下,董貴不得不硬着頭皮上,而他覺得他又不是沒有真才實學,他又緊張什麼。
但有剛剛的一些個珍珠在前,重點是董貴剛剛纔對人家的詩一通批評,現在就做了這麼個玩意出來,他到底是怎麼有臉去那般評判別人的。
當然,不得不說是靖安侯世子自己不會說話,惹了衆人,但這沈硯要是不提起也沒有後面這一出,只能說文人的心思真的不是一般的多。
而這個時候,靖安侯無論是看沒看出點什麼,那都沒有他說話的份了。
沈硯慢條斯理地品了一口酒水,慢悠悠於一片吵鬧聲中說了一句,“靜候靖安侯世子佳作。”
董貴作完詩好久都不見有人開言,這就莫名讓他尷尬了,亦是讓他生了惱意,他直面沈硯,“不知沈大人有何高見?”
本來這詩單放在那還是不錯的,再加上董貴的靖安侯世子身份,略微一吹捧,那就是一首好詩。
“規格對了,算是一首詩。”
“……”這是損還是誇。
“中心對了,沒有偏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