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願望是什麼呢?”
鏡頭前,身着藍白條紋校服的女生害羞而拘謹,突如其來的即興採訪,讓她很難放的開。
“考上政法大學……”
“放平心態,你一定可以的。”
女記者似乎從這個害羞的少女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稚嫩又充滿朝氣。
她們頻道想做一檔面向高三畢業生的隨機採訪,記錄下這段掙扎又寶貴的回憶。
在徵得校方同意後,她們最終選定了淮臨一中,不只因爲這裡學風優良,更重要的是,這座高中有幾個名副其實的風雲人物……
正值課外活動,整個校園鬧轟轟亂作一團,好在還有校園廣播的舒緩音樂當背景音,讓採訪不至於那麼嘈雜。
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能撞上蒲潼他們蹭蹭熱度。
當然撞不到也沒關係,他們的主要工作還是記錄下高三考生的真實生活,留作紀念。
“作爲蒲潼的同級生,想問問你們是如何看待這位遠近聞名的同齡人的?”
在例行慣例問了幾個問題後,記者終於還是問出了自己的心裡話,蒲潼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在他的同學眼中,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是少年天才還是高人一等,平易近人亦或是低調行事……
很多人的青春裡都會有這樣一個人優秀到驚豔歲月,但像這麼驚豔的,前所未有。
“只見到過幾次,感覺很不一樣,怎麼說呢……就算不提外貌,他的氣質也跟其他人不太一樣。”
害羞的女生下意識看向了十三班教室的方向,如果說高中階段有什麼遺憾,那就是沒和蒲潼同學成爲朋友吧。
“像他這樣的人都在好好學習,我也應該更加努力才行。”
女記者認可地點了點頭,時至今日,蒲潼在學習上依舊會花很多時間,其實這一點很多人都不理解。
走到他這一步,無論怎麼樣都會有無比光明的未來吧,爲什麼還要上學呢……
“你們在聊蒲潼啊!”
似乎是做足了心理建設,拿着羽毛球拍的男生主動擠進了鏡頭裡。
其實主持人剛纔就留意到了這個躍躍欲試的小男生,似乎很想接受採訪又有點不好意思……
他的身後還跟着兩個小夥伴,此刻正在一旁偷笑,不過一旦把鏡頭移過去,兩人便會立刻繃住臉避開。
“是的,同學方便接受採訪嗎?”
“方便的。”
男生剛想認真接受採訪,下一秒卻發現兩死黨不知何時已站在了記者背後,衝着自己擠眉弄眼逗他笑。
該死的,鏡頭面前不能笑啊!
在問了幾個簡單問題後,記者再一次把話題繞回了蒲潼身上,詢問男生對他的看法。
“蒲潼是我們班的。”
怪不得他聽到蒲潼相關的話題那麼躍躍欲試,原來是同班同學。
“我覺得他……”
男生本來勉強能忍住,誰料死黨A竟趁着死黨B逗他時主動在背後偷襲對方,一個千年殺下去世界都安靜了。
看到死黨B叫罵着轉身追上去,男生實在沒忍住對着鏡頭笑出了聲。
“沒事,等會再繼續。”
女記者會心一笑,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應該說,這生動有趣的一幕,纔是校園生活最真實的一角。
此刻比那些精心佈置的構圖與劇情要青春一萬倍……
校園廣播的音質很一般,但當熟悉旋律在吵吵鬧鬧的樓道里響起時,記者還是不禁有些恍惚。
“蒲潼剛火的時候,我們都喜歡圍着他轉,要個簽名合個影什麼的,他也不會拒絕。”
調整好心情的男生頓了頓,“一開始,蒲潼越走越高,我們也越圍着他轉,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很少去打擾他了……”
和優秀的人過於親近,反而容易模糊這份差距,總覺得大家都一樣。
一開始的他們就是這樣,只把蒲潼當成學校紅人,同齡人裡的香餑餑。
但蒲潼的一次次脫穎而出,卻把他們拉回了現實,當視線從學校這個閉塞的場合脫離出去,他們發現,這份差距大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
當他們沉浸在學校生活時,蒲潼早已成爲了世界的焦點。
慢慢的,他們也不好意思再去麻煩人家了,雖然蒲潼爲人很好,但當人與人差距過大的時候,反而很難產生諂媚或攀附的心思。
蒲潼現在,反而有種遊離在外的感覺,其他人在學校看到他也不敢打擾,只會投去好奇的視線。
就連學校打羣架最厲害的那一批,看到他也得繞道走……
從某種意義上說,蒲潼纔是真校霸,沒人敢惹。
“蒲潼同學現在在哪?”
記者還是想再去碰碰運氣,如果能採訪到蒲潼本人,這次節目就算是完美了。
“好像在操場,打球時看見的。”
一路來到球場,廣播裡輕鬆的音樂附和着籃球的拍打聲,竟隱隱讓記者有種想停下來聽歌的衝動。
爲什麼校園廣播裡的歌,永遠比耳機裡更好聽呢?
課外活動操場上學生很多,記者逛了一圈都沒能找到蒲潼的人影,只能隨機挑了幾個路過的高三黨。
其中還有一對手拉手繞着跑道散步的小情侶,看到鏡頭的瞬間就鬆開了手。
щщщ☢тt kΛn☢¢ 〇
“還是年輕好啊……”
女記者嘆了口氣,正當她打算離開操場換個地方採訪時,卻注意到了在角落裡打羽毛球的林予夕。
與其說是打球,倒不如說是在玩,因爲所在地連球網都沒有,兩個人只是在面對面虛空過招。
跟她打球的也不是別人,正是把頭髮紮成個丸子束在腦後的伊織雪乃。
找不到蒲潼,採訪一下她們也不錯。
“方便接受一下采訪嗎,面向高三畢業生的。”
正在揮拍的林予夕愣了愣,高三回憶錄嗎,她倒是刷到過這類視頻,沒想到也有輪到她的一天。
“方便。”
“對未來有什麼心願嗎?”
林予夕還未開口,對面的伊織雪乃已經率先幫她做出了回答,“考上北舞,去維也納金色大廳跳舞,成爲舞蹈之神!”
記者聞言只是笑,看來她們兩關係很不錯呢。
“你們這是在打球?”
“對啊,她嫌球網太高了,我們就在這打。”林予夕擦了擦鬢角的汗,“雖然她連發球都能打空……”
禮尚往來。
記者有一搭沒一搭採訪了一下兩人對高考的想法,她們都很認真,而且對此充滿嚮往。
這份眼神,記者在剛纔採訪的很多人眼睛裡都看到過。
這一刻的她們,彷彿並不是什麼聲名鵲起的大明星,只是兩個憧憬着未來的普通高中生。
“你說蒲潼啊……”
兜兜轉轉,話題還是來到了蒲潼身上。
如果是閒聊,兩人絕對會統一口徑表示蒲潼就是個不正經的老陰比,但畢竟是面對採訪,還是得重視影響。
“他應該是我們的良師兼益友,蒲潼教會了我們很多,也是我們重要的朋友……你問有多重要?”
“大概,嗯……最重要的那種。”
林予夕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如果沒有蒲潼,他們的人生將會是另一番樣子。
有時候看着蒲潼,她總會有種“幸好有他在”的心情,很難說有多重要,大概是不可或缺。 “到我了到我了。”伊織雪乃把玩着手裡的羽毛球,“衆所周知,蒲潼是頂尖音樂人,知名藝術家,天才編劇,神級遊戲製作人,甚至還精通廚藝……”
這麼多人嗎?
“但在我眼中,他其實他就是我小弟。”
合着誇那麼多句,就是想擡高自己?
“真的嗎?”
記者都有點接不下去她的話。
“當然,他給我寫歌幫我輔導功課,甚至還給我發工資偶爾給我做飯吃,這不是小弟是什麼?”
你確定這不是衣食父母?
“那,蒲潼人呢……”
離上晚自習還有段時間,記者顯然不打算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剛纔還在,不過覺得我們太菜就回去了。”林予夕頓了頓,“我必須澄清,菜的不是我,我是初中校羽毛球隊的!”
“你什麼意思?”
“你說我什麼意思?”
記者揉了揉眉心迅速離開了操場,按她們的說法,蒲潼應該回教室了,但願還來得及。
校園廣播的聲音是流動的,它從操場邊的喧鬧裡滑出來,裹着樓梯間的竊竊私語,撞碎在教室揮動着的拖把上。
記者透過高三13班的後門窗戶,依舊沒能看到餘惟的身影,其實她很想進去問問看,但看着一羣還在爭分奪秒埋頭書寫的同學,她選擇停下自己的腳步。
只可到此,不可逾越。
知識經不起打擾,青春也是。
“你好。”
溫和的聲音讓正在偷窺的記者不由得一愣,她回頭看去,卻撞見了靜謐而乖巧的餘紈紈。
“紈紈你好,方便接受一下……”
“方便的。”
餘紈紈主動接上話頭,很顯然,她就是爲此而來。
記者雖然一時間有些摸不着頭腦,但還是及時調整好狀態,熟練地進入採訪節奏。
“我記得紈紈的藝考很順利啊,最近在忙着文化課嗎?”
“是的,感覺自己準備的還是不夠好,我應該用更好的面貌去面對高考。”
“紈紈是怎麼看待高考的呢?”
這個問題可大可小,餘紈紈也不自覺思考了很久。
“我的話……我覺得比起考試,高考乃至備考的經歷,應該是人生的第一場淬鍊。”
“比起最後的結果,在這段經歷中培養出的調節能力,思維方式,認知水平纔是最寶貴的經驗。”
高考確實很重要,但人生的容錯率也永遠比想象中更高。
記者聽的很仔細,因爲紈紈真的成熟了很多,哪怕她有所預料,也被眼前這個如春風般的女孩嚇了一跳。
“那,你是怎麼看蒲潼的呢?”
“他的話,一個普通人吧。”
餘紈紈聽到蒲潼的名字還是微微怔了怔,不過回答的依然不假思索。
這個回答倒是出乎記者的預料之外,前面採訪的幾個人,都把蒲潼說的神乎其神,在最熟悉他的餘紈紈這,又突然變成了一個普通人。
普通在哪?
“他跟我,跟我們都一樣,上課的時候會打瞌睡,背書的時候會說悄悄話,四十度的天會吐槽垃圾學校沒空調……”
餘紈紈似是想到了什麼好笑的事,“其實他偶爾也挺臭美,長個痘痘會念叨好幾天。”
這也不算蒲潼的另一面,因爲每個鮮活的人都有這一面。
記者還是不太明白,可能有什麼事,必須得讓她當面採訪蒲潼才能問明白吧。
“所以蒲潼他到底……”
“噓。”
餘紈紈打斷了她的追問,反而指了指門口正上方的校園廣播。
電流聲滋啦一顫,拖着冗長的餘韻,在樓間跌宕傳遞着,彷彿那電子人聲帶着雜音竭力呼告。
學校衆人對此習以爲常,老舊的校園廣播總是這樣,時不時發出尖銳的爆鳴。
但今天似乎沒那麼簡單,因爲在短暫的電音後,本該銜接片尾曲的廣播卻罕見地出現了人聲。
“原定點歌環節點的是《明天你好》,廣播陸陸續續也放了十多次,承蒙厚愛,今天我親自唱首歌吧。”
這個聲音,他們在網絡上,電視上聽過很多次,但還是第一次在校園廣播裡聽到。
蒲潼在廣播站?
記者眉頭緊皺,似乎還有追過去採訪的打算,但餘紈紈擺了擺手,示意她聽着就好。
“這首歌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這是蒲潼聽說有記者過來後所做的決定,如果要給青春留下印記,那便少不了一首背景音。
沒有什麼豪情萬丈,蒲潼只是想到了那個最普通的下午。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
順着少年漂流的痕跡。”
其實很多人不懷念成山的試卷和逼得人喘不過氣的壓力,大多數人懷念的是那時的風景那時的人,那個年紀的風華正茂,一生一次,永不能回頭。
“從前初識這世間
萬般流連
看着天邊似在眼前
也甘願赴湯蹈火去走它一遍。”
起風了爲什麼這麼火,因爲它唱的不是愛情,也不是友情,而是坐在教室裡,窗外蟬鳴聲聲,綠藤爬滿梧桐樹,放學後窗外的夕陽,以及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這首歌便有千般不好,蒲潼也無法忘記在學校聽到這首歌的感覺。
大家一起奮鬥,一起加油打氣,一起上廁所,一起去小賣部,一起去食堂乾飯,一起做題做到擡頭看到一片金黃色的晚霞……
說笑聲與喧鬧,以及獨屬於校園廣播的音質,會讓人有種被環境包圍的感覺。
爲什麼廣播裡的歌永遠比耳機裡好聽?
因爲校園廣播聲音大,而且校園空曠回聲和本音混在一起形成混音,增強了氛圍感,最重要的是”最好的朋友在身邊,最愛的人在對面”。
“從前初識這世間
萬般流連
看着天邊似在眼前
也甘願赴湯蹈火去走它一遍。”
躍動的筆尖不知何時被按下了暫停鍵,爭分奪秒的高三學生不知何時已經停下了手裡的動作,只是安靜地聽着這首獨屬於校園的歌。
即將告別高中生活的重要時刻,這首歌解放了他們心中的驚訝、感動、回憶、不捨……
“我曾將青春翻涌成她
也曾指尖彈出盛夏
心之所動且就隨緣去吧。”
最好聽的歌莫過於有畫面感,能夠勾起以往的回憶,或好或壞都是值得珍藏的寶貴的經歷。
藝術,音樂,雅俗,翻唱,有無數的理由可以給這首歌打低分,但青春無價。
記者舉着話筒在原地愣了很久,甚至連餘紈紈何時離開的都未曾察覺……
她的青春太過於安靜,以至於到它結束,一時都沒反應過來,自己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
但聽到這首歌時,她依然想起了小時候幻想的白淨少年,想起了沒有激情洋溢的校園時光,想起了偷偷藏起的臉紅心跳。
她的青春沒有恣意而爲的瀟灑,沒有漫畫裡憧憬的許多美好,只有一些舊舊的回憶,黃昏時站在窗前看樹影。
她好像明白蒲潼爲什麼依然在做一個普通高中生了。
因爲他珍惜在這裡的每一刻……
爲什麼廣播裡的歌永遠比耳機裡好聽?
因爲當時,我們就是MV的主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