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287【原君】

第289章 287【原君】

張國維是東林黨,今年春天剛來南京當兵部尚書。

趙瀚在江西崛起,導致各省官員出現大變動。而且江南更加缺糧,饑荒也更加嚴重,南京戶部尚書和督糧御史換了好幾茬。

那些被換掉的,要麼滾回老家,要麼下獄問罪。

此時此刻,江南諸多城市,都開始募兵守城。一來害怕張獻忠打過長江,二來害怕趙瀚突然出兵。

至於戰鬥力嘛,嗯……不好說。

咱們先講一個故事——

嘉靖三十四年,約七十個倭寇,從浙江沿海登陸,八十天內轉戰三省,殺死殺傷數千人,最後揚長而去。

期間,倭寇被俘兩人,被斬殺十多人。

可惜這種戰績,跟官兵沒半毛錢關係。居然是蕪湖老百姓,站在屋頂扔石灰罐,打得倭寇奪路而逃。

倖存的五十多個倭寇,前去攻打駐軍十多萬的南京。

當然,這十多萬官兵,並非都在南京城裡。有些在看守皇陵,有些在城郊屯田,反正紙面上的兵額有十多萬。

朱襄、蔣升兩位南京衛所指揮,主動帶兵出城征討。由於天氣太熱,倭寇又不來,官兵紛紛解甲乘涼,軍官們還在樹下喝起小酒。

五十多倭寇突然殺來,官兵嚇得立即逃跑,掉進自己事先挖好的溝渠陷阱。

此戰,明軍傷亡三百多。

兩位領兵武將,朱襄被殺,蔣升重傷。

南京全城戒嚴,募兵抵抗倭寇。直到五十多個倭寇離開數日,南京都還處於戒嚴狀態,生怕被敵人殺個回馬槍。

嘉靖倭亂平息之後,數十年過去,江南更加兵備空虛。

說是各府州縣募兵守城,可地方官府哪裡有錢?

就算有錢募兵,也沒有糧食供養。

江南錢糧,都運去北京了!

比如這南京城,臨時編練新軍上萬。大部分是強行徵召的民夫,還有部分是城內百姓輪值,反正給一口飯吃就能湊數。

幾個背劍士子站在那裡,南京兵部尚書竟不敢抓。

抓了這些人,趙賊不賣糧咋辦?

全城百姓怒火,都得燒到他張國維身上。

張國維思來想去,反正南京府庫也沒錢,那就去請勳貴和士紳買糧,並讓城內的復社士子做見證。

只要勳貴和士紳買了糧食,張國維就不怕被彈劾通賊。

只要復社士子做了見證,這些買糧的勳貴士紳,若敢囤積居奇、高價出售,張國維就不怕招惹民怨。

而且,還可以利用民怨,逼迫勳貴士紳開倉放糧!

兩天之後,南京城周邊的勳貴、士紳、豪強,紛紛帶着銀子聞訊趕來。

南京碼頭。

反賊水師將領劉順義,站在碼頭大喊:“今有糧食十五船,稻穀每石六錢銀子,苞谷每石三錢銀子。”

這麼便宜?

一個穿着錦緞的男子,突然讓隨從敲鑼,接着大喊:“噤聲,噤聲,都不許搶,我家先買五條大船的稻穀!”

衆人不敢言語,又是畏懼,又是憤怒。

說話之人,是魏國公家的奴僕。

劉順義笑道:“每家最多能買一條船。”

魏國公的家奴立即說:“每石稻穀,我出一兩銀子!”

劉順義搖頭:“一兩不賣,只賣六錢。”

四下譁然。

那家奴笑道:“嘿,沒見過這麼做買賣的,每石一兩銀子不賣,偏偏只賣六錢。錢多了燙手嗎?”

劉順義朝着衆人拱手:“諸位朋友,江西糧食也不多。眼下的十多船糧食,都是江西百姓,省吃儉用湊出來的。趙天王不忍江南百姓捱餓,因此特讓我運糧至此。稻穀每石只要六錢銀子,糧商買去打成白米,該賣多少價錢你們自己算!”

“好!”

“趙天王仗義!”

劉順義又轉過身,對魏國公的家奴說:“要買就買,只能買一船!”

那家奴看看船上的銃炮,看看全副武裝的水兵,咬牙說:“一船就一船,最大的那艘!”

南京城門緊閉,反賊就在江上。

卻有許多碼頭苦力,受僱上船搬運糧食,復社士子和城外百姓,全程圍觀勳貴豪強跟反賊做生意。

場面有些詭異,而且特別離譜。

官兵水師也過來了,還有許多漕船和漕軍。他們明明船多勢衆,卻不敢進攻反賊水師,甚至躲得老遠害怕被打。

劉順義一臉不屑冷笑,哪家買了多少糧,都會用小本本記下。

誰家糧價賣得離譜,今後肯定被清算!

黃宗羲搖頭感慨:“世道崩壞,乾坤顛倒,實在是……”

“唉,不求糧價下跌,只求糧價別再漲了。”顧杲嘆息道。

顧杲是東林黨創始人顧憲成的兒子,顧憲成家裡,只有幾百畝地。若以地主每人可保留20畝地來算,顧家還真的不怕被分田。

東林黨創立之初,目的非常單純,就是要挽救國家,成員以中小地主居多。

鬧出大動靜以後,各方紛紛加入,導致魚龍混雜,成爲大地主、大商人的政治工具。

復社剛好相反。

復社建立之初,多爲大地主、大商人。組織擴大以後,無數貧寒士子加入,小地主、小商人迅速增多。

吳應箕突然說:“夏收之前,必然漲到每石二兩銀子!”

陳貞慧說:“確實。”

“我欲至江西投賊,諸君可有同去者?”吳應箕問道。

顧杲說道:“我也要去江西,並非從賊,而是觀其施政。”

黃宗羲道:“那就同去吧。”

吳應箕已經打定主意,勸趙瀚立即拿下南直隸和浙江。

這位先生出身大族,不但在復社混得開,而且喜歡結交江湖遊俠。

根據自己常年混江湖的經驗,寫下《江南弭盜議》,討論總結該如何剿滅匪賊。又寫下《江南平價物議》,討論如何穩定物價,反正許多都是非常實用的文章。

吳應箕大搖大擺走過去,對劉順義說:“我要從賊。”

劉順義糾正道:“是投靠義軍。”

“都一樣,”吳應箕笑道,“我懶得找船,且用兵船載我一程。”

劉順義拱手說:“先生請上船。”

見吳應箕上船去了,顧杲和黃宗羲也跑來跟着。

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此刻站在城樓上,遙觀三個復社士子登上賊船,面部表情那是無比之精彩。

船上糧食,還有瓷器等貨物,整整搬運了兩天,一股腦賣給南京士紳商賈。

軍艦卸貨之後,立即拖着巨木,前往上海那邊,自有鄭芝龍的海船幫忙運去廣東。

張國維看着反賊艦隊離去,渾身無力的坐下。

他望望天空,烏雲密佈,似是要下雨。

若能下雨就好了,意味着今年旱災不嚴重。

歷史上,張國維以抗清烈士而廣爲人知,但他真正的身份是水利專家。他多想兵戈平息,踏踏實實興修水利,即便勞苦奔波也樂在其中。

上海。

看着江西水師,把巨木移交給鄭家海船,吳應箕說道:“鄭芝龍跟江西勾結了,福建全省,恐怕旬月之間就能拿下。”

“把江南拿下最好!”黃宗羲憤懣道。

黃宗羲對崇禎的怨氣,雖未積累到頂點,但也早已暗罵了無數次。

在這種怨憤當中,其思想漸漸轉變,只不過還沒系統寫成文章。他覺得,評價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只要能夠萬民安樂,改朝換代也無所謂!

趙瀚那篇《家國天下論》,簡直寫到黃宗羲心坎裡。而且許多內容,黃宗羲並未想到,看了文章之後,頓覺醍醐灌頂。

回到船艙,黃宗羲又看了一遍《家國天下論》,突然開始提筆寫稿子。

《原君》!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

有人類社會以來,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對公衆有利的事業,無人興辦;對公衆有害的事情,無人摒除。

如果有這樣一個人,不求個人利益,只求天下利益,不求個人避害,而令天下避害。那他必然辛苦千萬倍,付出千萬倍辛苦,卻自己不享受利益,常人是不會去幹的……古往今來都是這樣,三代聖人也不能免俗。

三代之後的君主,以人主自居,把天下之利歸於自己,把天下之害歸於別人。還讓天下人不敢自私自利,把自己的私利視爲天下的公利。或許開始覺得慚愧,時間久了便心安理得。

黃宗羲這篇《原君》,受到趙瀚《家國天下論》的影響,寫得比原有歷史更加深入得多。

他把國家比喻爲大商號,皇帝是商號總掌櫃,官員是二掌櫃、三掌櫃和分號掌櫃,天下萬民都是商號的股東。

商號是股東們的商號,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如果皇帝和官員不稱職,就該全部撤換掉。就像股東撤換諸多掌櫃一樣,這纔是最合理的。當今之世,大掌櫃、二掌櫃們,事實上在謀奪股東的產業,還要把股東們都餓死才罷休。

只有那些糊塗小儒,纔會死守君臣之義,以爲君臣關係是天生不變的。

真正的大儒,應該明白至理:萬民重於社稷,社稷重於君王!

寫完這篇《原君》,黃宗羲拿去給顧杲和吳應箕。

二人看罷,驚駭莫名。

吳應箕說:“此文莫要現於世間,否則哪個君主能夠容忍?”

“快快燒了,恐有殺身之禍!”顧杲勸道。

黃宗羲卻笑道:“此文之義,許多源自《家國天下論》,只不過我寫得更無遮攔。那江西趙瀚,如果能夠容忍,則此人必爲千古之明主。若他不能忍受,那便是欺世盜名之徒,把我殺了更好,讓世人看清其真面目。”

(突然降溫,感冒了,嗓子鼻子難受,今天只有兩更。)

(本章完)

第463章 461【日本使團】第1077章 【番外七】第350章 348【白蓮教匪】第230章 228【債券】(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84章 581【君主集權憲法】第125章 123【爲了孽種】第886章 882【太監數學家】第642章 639【憲法刊行】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809章 806【杭州辨會】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715章 712【南洋戰略】第627章 624【人口增漲和稅制改革】第425章 423【萬人衝鋒】第852章 848【沙俄貴族】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691章 688【關門打狗】第581章 578【遼東後事】第207章 20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684章 681【三路開花】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921章 917【皇帝也是史家】第395章 393【跑馬圈地】第585章 582【又是大災】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853章 849【沒見識的傢伙】第212章 210【招撫?】(爲盟主“KevinDu12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1020章 1016【馬達加斯加島的消息】第195章 193【夜叉天兵】(爲盟主“上仙齊天第20章 020【少夫人婁氏】第931章 927【賞罰】第289章 287【原君】第854章 850【香肉】第480章 477【黑白無常】第1012章 1008【蒸汽船】第1063章 1059【聖人無情】第925章 921【畏罪自殺】第48章 047【兵法武藝】第512章 509【大方城亂戰】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382章 380【流放臺灣的張獻忠】(爲企鵝大第151章 149【派系矛盾】(爲盟主“打不出來第653章 650【多行不義】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226章 224【趙瀚升官】第703章 700【外交碰瓷】第702章 699【一收一串】第703章 700【外交碰瓷】第177章 175【搶掠】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732章 729【燒殺搶掠】第577章 574【滿清遷都?】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第59章 058【時裝大佬】第560章 557【送死你去,逃生我來】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88章 086【願者上鉤】第984章 980【陛下,該修皇陵啦】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575章 572【賤骨頭】第575章 572【賤骨頭】第818章 815【一國二屬】第196章 194【南下贛州】第857章 853【森林戰鬥】第44章 043【當場錄取?】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869章 865【弟殺兄】第480章 477【黑白無常】第367章 365【圍困】第810章 807【拔爲太子師】第532章 529【天子親耕】第298章 296【家有賢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860章 856【毛氈換猛獁象牙】第543章 540【大軍對峙】第155章 153【大明律】第137章 135【鬨堂大孝】第906章 902【發展瓶頸】第973章 969【四面皆敵】第10章 010【夜襲】第923章 919【阮氏政變】第330章 328【只待新雷第一聲】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603章 600【皇城小學】第74章 073【稅使】第276章 274【盤七妹】第949章 945【朝鮮農民起義】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699章 696【荷蘭戰俘】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821章 818【大軍出動】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264章 262【商賈的武器】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875章 871【決戰開始】第291章 289【說一不二】
第463章 461【日本使團】第1077章 【番外七】第350章 348【白蓮教匪】第230章 228【債券】(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84章 581【君主集權憲法】第125章 123【爲了孽種】第886章 882【太監數學家】第642章 639【憲法刊行】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809章 806【杭州辨會】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715章 712【南洋戰略】第627章 624【人口增漲和稅制改革】第425章 423【萬人衝鋒】第852章 848【沙俄貴族】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691章 688【關門打狗】第581章 578【遼東後事】第207章 20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684章 681【三路開花】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921章 917【皇帝也是史家】第395章 393【跑馬圈地】第585章 582【又是大災】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853章 849【沒見識的傢伙】第212章 210【招撫?】(爲盟主“KevinDu12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1020章 1016【馬達加斯加島的消息】第195章 193【夜叉天兵】(爲盟主“上仙齊天第20章 020【少夫人婁氏】第931章 927【賞罰】第289章 287【原君】第854章 850【香肉】第480章 477【黑白無常】第1012章 1008【蒸汽船】第1063章 1059【聖人無情】第925章 921【畏罪自殺】第48章 047【兵法武藝】第512章 509【大方城亂戰】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382章 380【流放臺灣的張獻忠】(爲企鵝大第151章 149【派系矛盾】(爲盟主“打不出來第653章 650【多行不義】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226章 224【趙瀚升官】第703章 700【外交碰瓷】第702章 699【一收一串】第703章 700【外交碰瓷】第177章 175【搶掠】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732章 729【燒殺搶掠】第577章 574【滿清遷都?】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第59章 058【時裝大佬】第560章 557【送死你去,逃生我來】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88章 086【願者上鉤】第984章 980【陛下,該修皇陵啦】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575章 572【賤骨頭】第575章 572【賤骨頭】第818章 815【一國二屬】第196章 194【南下贛州】第857章 853【森林戰鬥】第44章 043【當場錄取?】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869章 865【弟殺兄】第480章 477【黑白無常】第367章 365【圍困】第810章 807【拔爲太子師】第532章 529【天子親耕】第298章 296【家有賢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860章 856【毛氈換猛獁象牙】第543章 540【大軍對峙】第155章 153【大明律】第137章 135【鬨堂大孝】第906章 902【發展瓶頸】第973章 969【四面皆敵】第10章 010【夜襲】第923章 919【阮氏政變】第330章 328【只待新雷第一聲】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603章 600【皇城小學】第74章 073【稅使】第276章 274【盤七妹】第949章 945【朝鮮農民起義】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699章 696【荷蘭戰俘】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821章 818【大軍出動】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264章 262【商賈的武器】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875章 871【決戰開始】第291章 289【說一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