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雷恩市的革命烈焰

雷恩市總指揮將軍一死,軍級政治特派員這個軍事門外漢只能硬着頭皮接受整體的防務,因爲他不敢再相信那些政治不可靠的軍官了,沒有受到偉大羅伯斯庇爾領袖‘愛國主義教育’的軍官層,實在是太不可靠了,這個位高權重的將軍,竟然因爲只是死了幾萬人就要撤退!

這簡直是置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利益,法蘭西民族的未來於不顧,這種****的人必須處死,作爲典型的警告。

軍級政治特派員相信,在林皓達與革命大義倆者之間,法蘭西人民必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至於多少法國平民會戰死在沙場上,軍級政治特派員從來不在乎,因爲他自己都做好了在雷恩市淪陷前的時刻英勇獻身的準備。

羅伯斯庇爾培養出來的鐵桿政客們,可不是一羣貪生怕死之徒,極端主義的羅伯斯庇爾自然也培育出了一羣極端主義的手下,這羣政治特派員連自己的性命都不在乎,自然更加不會在乎堅持無腦抵抗的軍事策略,會葬送多少無辜的法蘭西平民。

實際上,在武器代差很小的布列塔尼大區戰場上,青年近衛軍之所以跟羅伯斯庇爾執政府麾下的革命軍與市民義勇軍打出1比10的傷亡比來,與這幫政治特派員死板而狂熱的爭奪一地一城脫離不開。

青年近衛軍根本沒有打多少野戰和流動的治安戰,全程陣地戰一路平推下來,在政治特派員不斷宣揚的國家的利益,民族的未來,人民的名義下,法蘭西平民被不斷簡單的武裝起來,送進如同無底洞一般吞噬生命的前線陣地上。

誠然,這種做法讓林皓達損失極大,他帶來的十萬青年近衛軍只是打下來一半布列塔尼大區,就已經陣亡過半了!

要不是青年近衛軍在林皓達親臨前線指揮的狀態下,保持着死忠的狂熱,早就打不下去了。

因爲青年近衛軍每一次面對的敵人數量都是自身的數倍,即便是數倍的平民武裝,那也是一個個人啊!

在戰爭中,爲了追求大批量的殺傷效果,幾乎每一名青年近衛軍士兵都被勒令帶上一到倆個特製的大當量黑火藥炸彈,而且每一個團級部隊都有大量的這種大號黑火藥炸彈的儲備。

青年近衛軍發現,老兵已經打成‘稀有生物’的法蘭西革命軍,戰爭期間最喜歡的作戰方式就是用黑壓壓的人羣集體衝鋒,這時候只要朝着人堆裡扔大號黑火藥炸彈,往往會收到奇效。

下放到基層的政治特派員可不是隻會空喊戰鬥口號,他們是真正具有強力組織度的人,可以不斷將鬆散的市民武裝組織起來,源源不斷的用人海優勢壓迫進攻阻擋青年近衛軍的腳步。

雷恩市的總指揮將軍一死,本就不多的革命軍正規軍頓時引來了一場小規模的政治清洗,幾乎所有的軍官都被政治特派員們單獨審訊了一番,只要其稍微流露出對士兵性命的憐惜,對國家利益的罔顧,就會受到‘重點照顧’。

軍級政治特派員知道,雷恩市的那位死鬼將軍威望很高,他的死很可能引來下面軍官層的不滿,所以他必須採用激烈的手段維持住雷恩市的戰線,可以讓他有時間不斷組織新的雷恩市市民炮灰,投入到消耗青年近衛軍的巷戰中。

他並不需要必然的勝利,他只需要讓青年近衛軍不斷流血,無力繼續進攻布列塔尼大區西部的羅伯斯庇爾執政府最後根據地即可。

在崇高的革命理念下,羅伯斯庇爾執政府是決不允許垮掉的,在法蘭西的歷史上,從沒有過任何一人能像羅伯斯庇爾這樣將民族革命推到如此高潮的地步,實現真正的市民總動員對抗封建專制獨裁製度。

法蘭西南部地區的吉倫特派的軟弱和爭論,已經讓布列塔尼大區的堅定激進派革命分子失望透頂,羅伯斯庇爾執政府是如今底層法蘭西革命軍激進派唯一的希望了,整個法蘭西境內已經沒有第二個真正代表底層無套褲漢利益的激進派政權了!

正因如此,羅伯斯庇爾才培養出一大批真正的鐵桿支持者,畢竟他的執政府也算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一根獨苗了,一旦布列塔尼大區崩盤,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或許不會覆滅,但代表無套褲漢利益的政權必定會消散無影。

無套褲漢的政治力量實在是太弱了,大多數政客更願意爲出錢的資產階級和根基深厚的貴族階級說話,而不是除了一條爛命一無所有的無套褲漢市民階級謀求利益。

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願意扶持一羣佔據人數優勢,隨時會發動暴動的底層窮人!

窮人永遠只是需要流血的革命炮灰而已,當政權穩定下來後,統治者自然會不着痕跡的將窮人一腳踢開,建立一套一自我爲根本的新的社會等級體系。

無非就是換一批富人統治階級罷了,流完鮮血的窮人頂多獲得一些利益的剩湯喝,然後繼續當他們的窮人……

至於造反者爲何熱衷於利用窮人,原因很簡單,因爲人在窮苦時,纔會肯拼命,說服一羣住在豪宅裡有大批僕人伺候的老爺們造反的代價,顯然遠高於說服一羣有着人數優勢,只爲吃飽飯的窮人!

在革命的口號中,雷恩市的抵抗總算是繼續維持了下去,那位死鬼將軍試圖挽救的最後一支革命軍戰士,在軍級政治特派員的國家利益面前,全都變成了法蘭西民族英勇的革命烈士,恩,無名的那種……

畢竟死掉的革命戰士那麼多,誰能全都記住名字?

這一點大傢伙都是可以理解的,總不能把幾十萬人的名字都羅列出來吧,那不是爲難政府麼……

所以,留名的革命英烈永遠只是少數的典型,當然,只要位置到了一定地步,都是會留下名字的,每一個將軍的死去,都必然會被大肆宣揚!

在雷恩市的革命烈火下,林皓達是否還有力量繼續走下去呢?

310 最後通牒29章 血戰巴士底五219 熟悉的慘烈220 凡爾賽妹子的戰鬥智慧264 軍隊選擇169 巴黎攻防戰153章 指標達成200 收買267 既然如此的話250 爲了自由!216 最後的歡呼67章 艱苦的巷戰二379 藏兵於民的敵人74章 艱苦的巷戰九118章 國王的認可257 拆遷馬賽市上224 王后的悲痛103章 殺戮的豐厚回報326 何去何從下18章 巴士底獄的收穫下385 放權322 摧枯拉朽211 馬賽曲創造的神話311 開戰上8章 國王的命令上281 無差別開火上153章 指標達成93章 消耗戰二422 熱情的意大利人353 第一輪接戰上12章 豐厚的獎勵12章 豐厚的獎勵343 崩潰的荷蘭人421 意大利的防線138章 過夜(第三更打賞補更)370 目標確認205 忍無可忍79章 擲彈兵下446 民族獨立的妙用434 槍桿子等於真理361 全殲英國精銳上357 英國人拼命了上378 明國的情報272 刺客對決361 全殲英國精銳上436 僞軍的戰鬥力測試下348 改組荷蘭共和國407 普魯士的情報435 僞軍的戰鬥力測試上292 林登.萬406 集體農莊196 工廠集中營3章 藍底香根鳶尾花358 英國人拼命了下198 內亂伊始384 殺妻放兒15章 佔領巴士底獄上128章 第一個小鎮226 佔領凡爾賽120章 漸漸失控的革命形勢244 重重的……133章 合法的屠殺五248 交戰中128章 第一個小鎮202 獵騎兵晉級84章 如何處置林皓達上416 無法拒絕的任務獎勵301 敵進我退的精髓277 擊潰革命軍主力上254 殺雞儆猴143章 夜戰四(第八更打賞補更)74章 艱苦的巷戰九90章 輕騎兵284 革命的鐵拳下300 林登·萬將軍下204 綠帽子國王179 勢如破竹220 凡爾賽妹子的戰鬥智慧317 被忽視的林登.萬將軍100章 擲彈兵,前進!下304 逆襲與大撤退下141章 夜戰二(第六更打賞補更)444 強攻的慘烈56章 佈防222 國王之死上322 摧枯拉朽33章 歷史的反抗188 巴黎基地56章 佈防248 交戰中295 矛盾與丹東迴歸228 擴軍(打賞訂閱加更)418 第三軍團的覆滅78章 擲彈兵上256 恐怖政治開啓下357 英國人拼命了上69章 艱苦的巷戰四238 吹響總攻號角427 歐洲人的畏懼26章 血戰巴士底二
310 最後通牒29章 血戰巴士底五219 熟悉的慘烈220 凡爾賽妹子的戰鬥智慧264 軍隊選擇169 巴黎攻防戰153章 指標達成200 收買267 既然如此的話250 爲了自由!216 最後的歡呼67章 艱苦的巷戰二379 藏兵於民的敵人74章 艱苦的巷戰九118章 國王的認可257 拆遷馬賽市上224 王后的悲痛103章 殺戮的豐厚回報326 何去何從下18章 巴士底獄的收穫下385 放權322 摧枯拉朽211 馬賽曲創造的神話311 開戰上8章 國王的命令上281 無差別開火上153章 指標達成93章 消耗戰二422 熱情的意大利人353 第一輪接戰上12章 豐厚的獎勵12章 豐厚的獎勵343 崩潰的荷蘭人421 意大利的防線138章 過夜(第三更打賞補更)370 目標確認205 忍無可忍79章 擲彈兵下446 民族獨立的妙用434 槍桿子等於真理361 全殲英國精銳上357 英國人拼命了上378 明國的情報272 刺客對決361 全殲英國精銳上436 僞軍的戰鬥力測試下348 改組荷蘭共和國407 普魯士的情報435 僞軍的戰鬥力測試上292 林登.萬406 集體農莊196 工廠集中營3章 藍底香根鳶尾花358 英國人拼命了下198 內亂伊始384 殺妻放兒15章 佔領巴士底獄上128章 第一個小鎮226 佔領凡爾賽120章 漸漸失控的革命形勢244 重重的……133章 合法的屠殺五248 交戰中128章 第一個小鎮202 獵騎兵晉級84章 如何處置林皓達上416 無法拒絕的任務獎勵301 敵進我退的精髓277 擊潰革命軍主力上254 殺雞儆猴143章 夜戰四(第八更打賞補更)74章 艱苦的巷戰九90章 輕騎兵284 革命的鐵拳下300 林登·萬將軍下204 綠帽子國王179 勢如破竹220 凡爾賽妹子的戰鬥智慧317 被忽視的林登.萬將軍100章 擲彈兵,前進!下304 逆襲與大撤退下141章 夜戰二(第六更打賞補更)444 強攻的慘烈56章 佈防222 國王之死上322 摧枯拉朽33章 歷史的反抗188 巴黎基地56章 佈防248 交戰中295 矛盾與丹東迴歸228 擴軍(打賞訂閱加更)418 第三軍團的覆滅78章 擲彈兵上256 恐怖政治開啓下357 英國人拼命了上69章 艱苦的巷戰四238 吹響總攻號角427 歐洲人的畏懼26章 血戰巴士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