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逼宮

而他自己卻率領兩萬中軍駐節雲州,並且作爲大軍的後備隊存在。

接下來的日子之中,四路大軍高歌凱奏,捷報頻傳,沿途所過,天平教徒紛紛投降。

短短不到十天,整個西南諸州的局勢,差不多就已經徹底的平穩下來。

直到這個時候,許多善於總結,放馬後炮的傢伙們才“明白”過來。

原來殷勝之故意在廣樑城蹉跎不進,原來是故意給天平教集結的機會,好一網打盡的啊!

這種說法很快就不脛而走,原本對於殷勝之的種種質疑一下子不翼而飛了。

各種恭維殷勝之神機妙算的言論才又重新生出。

而這個時候,最難堪最難過的不是別人,當然是永平皇帝了。

他在剛剛不久前才親自下詔訓斥過殷勝之,責令殷勝之立刻進兵。

永平皇帝的旨意本來就管不到四鎮部隊組成的平叛大軍,他的所作所爲,本來就是爲了給殷勝之找麻煩,噁心殷勝之的。

卻沒有想到,現在時局一變,當初殷勝之的遲疑不進,現在就已經變成了是有目的“等待天平教集結起來,一鼓消滅”。

所以永平皇帝是最尷尬的,最難堪的。臉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扇過巴掌一樣……

只是,現在除了永平皇帝自己,還有他自己身邊的那少數親信,卻是根本就沒有人在意他!

因爲,就在這個時候,有着更加重量級的事情發生了。

東倭退兵,北鎮總督陳彥志崩。北鎮上下軍將一起向朝廷上書,請朝廷立陳彥志的孫子陳孫曉爲新任北鎮總督!

永平皇帝大怒,這什麼意思。難道將朝廷總督,當成你們自家的了?

儘管事實上本就如此,但是永平皇帝卻忍不下這口氣,駁回了北鎮的請求。

結果沒有幾天,又傳出東倭人蠢蠢欲動,似乎想要捲土重來的消息。

北鎮無主,請求朝廷早日派人來主持大局!

這種情況已經分明瞭,可惜年輕氣盛的皇帝受不得氣,也聽不進別人的勸告。直接派了一位大臣,前往北鎮接替總督職位。

結果這位倒黴鬼,剛剛來到北鎮和中樞接壤的臨閭關,就被人給殺了。

接着,北鎮總督府就傳來消息,北鎮士兵發動叛亂,殺死了前去接任的總督,好在已經被總督府鎮壓平息了。

永平皇帝又急又氣,這明明是北鎮方面的威脅,完全就是赤裸裸的宣稱。

現在讓你認命北鎮總督是看得起你,你要是再敢派人來,我就再敢殺了他……

消息傳出,朝廷中樞噤若寒蟬。就算是永平皇帝再想派人前去接任北鎮總督,怕是也沒有人敢去了。

偏偏面對這種場面,其他各鎮紛紛失聲,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永平皇帝孤立無援,沒有辦法,只好捏着鼻子認了,冊封陳孫曉爲北鎮總督。

新任北鎮總督一上任,就向朝廷大表忠心,宣稱北鎮永遠是大齊的背部屏藩。

這件讓永平皇帝威望大跌,灰頭土臉的事情剛剛結束。

忽然又有人上表,請求重立西南總督府。

這奏章被送到永平皇帝手中,永平皇帝更是大怒,差點掀了桌子。

“殷勝之此人可惡,野心勃勃,羽翼未豐,這就想要割據一方了?”

這個時候,殷勝之帶領大軍平定西南,卻有人要重立西南總督府,選人爲西南總督。

這不明擺着,就是爲殷勝之造勢,明擺着是爲殷勝之求取西南總督府的位置麼?

而西南總督的位置懸置這麼久,就是永平皇帝一心想收權。

他不可能削藩,但是卻想等到各大總督死光,然後自然收回各鎮權力。

所以,現在對於殷勝之謀求西南總督之位深惡痛絕!

尤其是剛纔不久,北鎮還以兵強馬壯威脅他永平皇帝。這讓永平皇帝對於這些藩鎮深惡痛絕……

“哼,北鎮兵強馬壯,朕沒有辦法。你這殷勝之手下的平叛大軍,都是各鎮拼湊而來的,又不是你的私兵。

朕偏偏不許你成爲總督,看你有什麼辦法?”

永平皇帝心中發狠,心想我鬥不過根深蒂固的北鎮,還鬥不過根基淺薄的你殷勝之不成?

所以,永平皇帝是絕不理會這茬的,直接將這份奏章留中不發,當成這件事情沒有發生過。

可惜,永平皇帝就算是皇帝,世事也不是以他的意志而轉移。

這只是第一封請求重立西南總督府的奏章,很快請求重立西南總督府的奏摺就雪花一般的飛到了永平皇帝的案頭。

永平皇帝開始全部留中不發,但是很快這些奏摺就從請求重立西南總督府變成攻擊永平皇帝的了。

一封封奏摺上面宣稱,西南之所以會發生這次暴亂,完全就是因爲胡鐵巖死後,皇帝不肯立新總督,結果西南總督府羣龍無首,不能有效鎮壓叛亂的緣故。

胡鐵巖在時,壓制的西南諸蠻僚夷老實聽話,天平教也不敢生事。

而胡鐵巖死後數年,西南沒有總督,結果鬧出大亂子來,似乎從各個方面都證實了西南總督府的必要性,讓人信服。

一個個攻擊指責永平皇帝的奏章讓永平皇帝繃不住了,再次焦頭爛額。

尤其是事情通過報紙等等媒介傳到民間各地,更是讓永平皇帝本就已經不高的威望再次大跌。

好像,他真的應該爲西南大亂負責似的!

甚至,還有刁鑽的,把不久前永平皇帝訓斥殷勝之,逼着殷勝之進步的聖旨拿出來說事。

說是永平皇帝不懂軍事,聽信讒言,陷害忠良云云。

幸虧殷勝之抵住了壓力,沒有聽永平皇帝的瞎指揮,否則的話,好好的平叛大局就要毀於一旦了。

可想而知,永平皇帝幾乎就要和昏君畫上等號,其威望幾乎就要跌入谷底了。

尤其是當北鎮新任總督陳孫曉也發來奏摺,催促皇帝爲了天下蒼生,爲了大齊安定,趕緊重立西南總督府,並且把話給挑明瞭,直接說出,要皇帝立殷勝之爲西南總督之後。

事情更是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隨着北鎮的奏章,事情變得更加嚴重了!

第二十章 古堡的變化第四十六章 戰鬥手段第五章 異域艦隊第四十四章第五章 背叛第二十四章 地獄之書第四十二章第三十五章 四大能力第四十六章 時光如水第四章 黃泉之路第二十章 老謀深算第四章 迷鎖投影第五十九章 誤人子弟!第四十八章第二十四章 實力震懾第十六章 各展奇功第二十二章 遍體生寒第六章 狂歌當哭第七章 有教無類第五十九章 魔焰滔天第一章 坑第二十二章 四象法禁第五十九章 誤人子弟!第四十六章 黃泉道第二十章 不過如此第四十五章 衛無忌第十章 勝之異日必據吾牀第四十章 感應祈禱第六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九章 陷入困局第二十六章 漢克島第三章 老上級第三十章 水神伐樓那第三十三章 阿爾弗雷德王國軍情局第七章 國家之望第十九章 元神對陣第十一章 劍神宋三第四十八章 第二元神大成第五十四章 石廟鎮上第四十三章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第二十六章 土著人完了第二十二章 光明之環第五章 第二元神第三十三章 命世之才第五十二章 成就大勢第十七章 蘇如虎第三十七章 太上道法第十九章 大法師助手第二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八章 神域第四十七章第二十三章 天罡地煞碑第四十二章 鍊金能力第十四章 多行不義第十章 六合封鎮 乾坤閉鎖第十七章 玉餌第二十八章 守護靈第五十一章第十三章 路易斯第二十三章 天罡地煞碑第四十六章 黃泉道第三十章 不友善的皇帝同行第二十七章 真的軟禁?第五十一章 人道氣運第九章 修復古堡第十六章 名士之風第三十三章 聖啓者第五十七章 池魚之殃第四十章 賭局第二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十四章 如殺一犬耳!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二十章 阿魯巴森林事件的蹊蹺第五十三章 奪橋之戰第十六章 阿爾文法師的迴歸第五十八章 劍挑玉華第十一章 飛昇第四十八章 大禮堂?大神殿!第四十三章 屠殺第五十四章 陽神真人第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十三章 尋找王女第三十一章 流年不利第八章 東倭人買到了魔晶生產線第二章 神力種子!第十八章 雷蒙德大法師第三十四章 難道是地獄?第八章 十年樹人第六十一章 你得給我一個解釋!第二十九章 一鼓作氣第三十八章 衰朽空間第十四章 山神第十七章 打落牙齒第三十章 新的空間第四十四章第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九章 接入輪迴第十二章 北鎮總督第五十三章 氣運大漲
第二十章 古堡的變化第四十六章 戰鬥手段第五章 異域艦隊第四十四章第五章 背叛第二十四章 地獄之書第四十二章第三十五章 四大能力第四十六章 時光如水第四章 黃泉之路第二十章 老謀深算第四章 迷鎖投影第五十九章 誤人子弟!第四十八章第二十四章 實力震懾第十六章 各展奇功第二十二章 遍體生寒第六章 狂歌當哭第七章 有教無類第五十九章 魔焰滔天第一章 坑第二十二章 四象法禁第五十九章 誤人子弟!第四十六章 黃泉道第二十章 不過如此第四十五章 衛無忌第十章 勝之異日必據吾牀第四十章 感應祈禱第六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九章 陷入困局第二十六章 漢克島第三章 老上級第三十章 水神伐樓那第三十三章 阿爾弗雷德王國軍情局第七章 國家之望第十九章 元神對陣第十一章 劍神宋三第四十八章 第二元神大成第五十四章 石廟鎮上第四十三章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第二十六章 土著人完了第二十二章 光明之環第五章 第二元神第三十三章 命世之才第五十二章 成就大勢第十七章 蘇如虎第三十七章 太上道法第十九章 大法師助手第二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八章 神域第四十七章第二十三章 天罡地煞碑第四十二章 鍊金能力第十四章 多行不義第十章 六合封鎮 乾坤閉鎖第十七章 玉餌第二十八章 守護靈第五十一章第十三章 路易斯第二十三章 天罡地煞碑第四十六章 黃泉道第三十章 不友善的皇帝同行第二十七章 真的軟禁?第五十一章 人道氣運第九章 修復古堡第十六章 名士之風第三十三章 聖啓者第五十七章 池魚之殃第四十章 賭局第二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十四章 如殺一犬耳!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二十章 阿魯巴森林事件的蹊蹺第五十三章 奪橋之戰第十六章 阿爾文法師的迴歸第五十八章 劍挑玉華第十一章 飛昇第四十八章 大禮堂?大神殿!第四十三章 屠殺第五十四章 陽神真人第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十三章 尋找王女第三十一章 流年不利第八章 東倭人買到了魔晶生產線第二章 神力種子!第十八章 雷蒙德大法師第三十四章 難道是地獄?第八章 十年樹人第六十一章 你得給我一個解釋!第二十九章 一鼓作氣第三十八章 衰朽空間第十四章 山神第十七章 打落牙齒第三十章 新的空間第四十四章第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二十九章 接入輪迴第十二章 北鎮總督第五十三章 氣運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