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天下一統(二)

天的洛陽城外。忙着收割稻穀的農人們臉上帶着滿足個滅緣。天下很快就要太平了,他們不必再擔驚受怕,何時會再遭兵禍。

“聽說皇上已經平定了江南,如今只剩下關中的逆賊還未服誅。”田野道旁,上了年紀的老農們在樹蔭下喝着涼水,互相說着從官道上經過的客商們帶來的消息,互相顯擺着自己知道的比其他人多。

“關中的逆賊也快了,聽說皇上是天上白虎星君下凡,那些賊子怎是皇上對手。”樹蔭下,一個老農不屑地說道,他前幾日去玉清觀上香的時候,聽到那些上清派的神仙們說的,此時卻是一臉肯定地說了出來。

“胡說,皇上乃是天上北極紫薇大帝轉世。”另一個老農則是反口駁道,這時候普通民間不止是上清派爲郭孝恪造勢,便是佛道其他宗派也是各自學上清派一樣,口口聲聲稱郭孝恪乃是神人轉世,而佛門雖然在普通百姓中的信衆比道門厲害,可是也不敢說郭孝恪是什麼西天佛陀,明王轉世,同樣選了道門的帝君轉世之說。

一羣老農就這樣爲了皇上到底是天上什麼帝君,星君轉世,互相吵鬧了起來,當然對這些老農來說,之所以熱衷於這個問題,說穿了還是郭孝恪攻下中原以後,免去了過去盤錄最爲嚴重的洛陽附近州縣三年的賦稅,此時經過數年開的幽州。遼東,再加上未傷元氣的河北已經足以支撐漢軍的後勤,再加上江南到手,郭孝恪自然不介意讓東都洛陽附近的百姓過上三年沒有任何賦稅的好日子。

官道上,一隊往洛陽去的漢軍騎兵聽到道旁老農們的爭執,也是忍不住心裡暢快,如今放眼天下也就關中那些關隴世族還在負隅頑抗,但是遲早他們會叫那些冥頑不靈的關西軍知道他們的厲害。

看着大笑着馳過的漢軍騎兵,那些仍在田裡勞作的年輕莊稼漢們擡起頭,眼裡露出了羨慕的目光,官軍的軍餉高不說,戰死能入祠當地城徨廟,退役後見官不跪,朝廷照樣餉,就連家中田畝也能減免賦稅。

要是放過去,這些莊稼漢子們只要能夠不被官府盤錄,年年有個好天時,可以安心種地就心滿意足了,至於投軍吃餉,個個避之不及,哪像現在但凡有些膽氣的都起了投軍的念頭。只可惜官軍的挑選極爲嚴苛。他們也只能心裡想想,只有少數有武藝勇略的纔去當地初建的折衝府投軍,希望可以在戰場上搏個封妻廕子。

那隊漢軍騎兵乃是邯城前往洛陽聯絡的軍中斥候,作爲大漢都連一年都不到的邯城纔剛剛重建,恢復了北方雄城的幾分氣象,就迅讓出了帝都的位子。

此時從河北往洛陽的官道上,從邯城而來的車隊充斥官道,不管從歷史還是地理,政治,經濟各個因素來看。洛陽顯然都比邯城更加適合作爲帝都,同樣中原有着爲數衆多的世家門閥,也遠不是河北之地可以比擬的。

即便郭孝恪不想遷都洛陽,這些世家門閥自然也會想盡辦法遊說大漢中樞的官員們提出遷都之舉,所以當裴世矩幾人聯名寫的關於遷都的奏摺送到郭孝恪的江南行營時,郭孝恪毫不猶豫地準了,邯城新建,還沒有太多的利益糾葛,遷都也只是將官僚機構移到洛陽,相反洛陽宮殿齊全,而且因爲是全取洛陽,沒有受到戰火波及,所有的東西都是現成的,比邯城可好多了。

聳報信的漢軍騎兵駛進洛陽城後,坐鎮洛陽的裴仁基終於鬆了口氣,他雖然如今也是號稱名將,可是讓他治軍他在行,讓他管理偌大介,洛陽城就是難爲他了。

“總算是把人給盼來了裴仁基自言自語道,這大半年存洛陽的日子簡直不是人過的,他本來以爲自己坐鎮洛陽,最多就是籌措些糧草運往西線,至於洛陽城內的民事,邯城那面,自然會派大員過來接手,可是哪裡想得到裴世矩,魏徵,長孫無忌誰都不願意過來接手最可惡的是還私底下寫了密信過來,要他借戰事對洛陽實行軍管。下殺手對付那些原本橫行不法的洛陽本地豪強。

這事情明着說是清算叛逆餘孽,爲民做主,整治不法豪強,但是對裴仁基來說,這就是內閣那幫子大員在借刀殺人,給人挪地兒,洛陽就那麼大地方,作爲前朝經營的東都,世家門閥不少,不弄掉一批人,查抄家產田宅,日後怎麼封賞其他人。

裴仁基不是笨蛋,當然一眼就看,大員們的用心,可他地沒有其他辦法,身爲軍人的職咱拙賀服從命令,因爲有皇上的投權,他只能遵照魏徵等人的意思辦,而他自己現在差不多是把洛陽本地的地頭蛇都給得罪了一遍,如今私底下他在洛陽給那些世家叫成了愛財如命裴屠夫。

泡了一壺茶,裴仁基舒服地坐在藤椅裡曬着太陽,遷都了,這不是人過的日子終於不用再接着過了,想到邯城那幫子文官可算要到了,裴仁基眯着眼,心裡一片舒坦。

“老爺,前線來的軍報。”網喝了沒幾口茶,裴仁基的家將便拿着封軍報急匆匆地衝了進來,如今西線渣關的戰事由徐世績和蘇定方主持,裴仁基只是坐鎮洛陽,但是所有的軍報都得經他的手送往皇上那裡。

裴仁基直起了身子,雖然如今天下人都認爲大漢一統天下指日可待,關中的李唐不日即滅,可他心裡卻清楚,唐軍不是魏軍和吳軍可比,那可是真正的關西強兵,當年大隋起家,靠得就是關西兵,雖說論戰力,漢軍絕對在唐軍之上,可是唐軍要是一心死守潢關,也不是輕易打得下來的。

“可是李唐逆賊又在潢關增兵了。”接過軍報,裴仁基一邊問道,自去年徐世績和蘇定方進攻潢關,徐世績先示唐軍以弱,誘出潢關副將宋老生,被蘇定方領驍騎直破唐軍,陣斬宋老生,王世充抄襲後方,全殲了出關的五千唐軍後,那潢關守將屈突通便龜縮在潢關裡,死守不出,而去年皇上親自大破吳軍後,李淵在關中便不斷地往潢關增兵。

看完軍報,裴仁基就知道自己猜對了,根據關中的探子消息,潢關的唐軍兵力達到了四十萬,雖然其中輔兵就過十萬,其中唐軍真正的主力,稱得上一聲老兵的也就十萬人,但是用來防守潢關的話,綽綽有餘。

半個時辰後,洛陽的漢軍探馬便往江淮而去,至於裴仁基則是開始調動洛陽的兵力,前往潢關前線,四十萬唐軍,誰知道會不會主動進攻。吃掉徐世績的人馬。

此時的潢關前線,漢軍大營,徐世績和蘇定方也感覺到了唐軍增兵的壓力,雖然說他們相信自己麾下老兵的戰力,但是他們現在手裡的十萬大軍,其中四萬是原東都的官軍,雖然也稱得上精銳,但是不能和他們手底下那些漢軍老兵比,另外四萬多則是新兵爲主,遠不能和老兵比。

“加固營寨,多派斥候帥營裡,徐世績看着到齊的將領,沉着臉吩咐道,潢關的四十萬唐軍,他不相信只是用來死守潢關的,換了他是唐軍主帥,一定會趁如今皇上和他們漢軍精銳主力不在的情況下,主動進攻,殲滅他們,同時向洛陽推進。

王世充和其他漢軍將領都沒有任何意見,去年殺宋老生一役,已經證明了徐世績的指揮能力,就連王世充自己也很佩服徐世績在戰略上的眼光。

簡短的軍略會議很快就開完了,王世充和蘇定方留了下來,三人統駐軍隊的能力不像上下,而且各有所長,徐世績擅長大局和戰略,而蘇定方則是智勇兼備的名將,王世充也不差太多。

“我要是猜得不錯,李建成一定會主動出擊的。

。如果說軍略會議上,徐世績只是讓各營將領加強守備,那麼他現在留下蘇定方和王世充,就是非常肯定自己的判斷,而他向來是不喜歡被動的人。

“皇上也曾說過此人和李淵次子李世民乃是我軍大敵,不可等閒對待。”蘇定方在一旁點了點頭,事實上他們在潢關外和唐軍對峙近一年,關中的探子那裡打聽到不少消息,這個李建成和李世民被關隴世族並稱爲人中之龍,同時李淵另外兩個兒子李元吉和李玄霸也不是易於之輩,那李元吉雖然不長於軍略,但是在戰場上據說也是一員驍將,至於那個李玄霸,雖然只有十六歲,但是號稱天生神力,勇不可當,只不過卻是個病夫。

“徐將軍可有何良策王世充不緊不慢地問道,徐世績留他們下來肯定是有主意了。

“唐軍西出潢關,四十萬人的後勤絕不是一個小數目。”徐世績的目光變得陰森起來,看得王世充和蘇定方都是心裡一冷,不過當他們聽完徐世績的主意以後,都是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雖然有些冒險,但是可以一試。

第85章 乙支文德第185章 小裴將軍第240章 始動第300章 薛延陀的覆滅第152章 一石二鳥第249章 阿史那社爾第170章 羅藝第271章 洛陽局勢第293章 契丹少女第151章 平壤內鬥第316章 戰滎陽(五)第285章 抄軍規第52章 首勝第51章 破陣第200章 敗楊玄感(四)第8章 敵蹤乍現第36章 山中尋人第185章 小裴將軍第92章 攻魏霸山城第115章 得利寺山城第189章 小勝一場第99章 圍城第99章 圍城第142章 靺鞨騎兵第285章 抄軍規第100章 大黑山城第187章 涿郡之變第240章 始動第111章 宇文成都第258章 大戰開始(一)第152章 一石二鳥第324章 天下一統(三)第118章 張仲堅的心思第297章 誘敵出洞第160章 來護兒的決定第38章 二郎打虎第236章 即將到來的碰撞第29章 面聖第93章 俘虜第178章 半島局勢第94章 遼東城下第47章 鐵杖搶灘第315章 戰滎陽(四)第164章 收遼東城第283章 郭孝恪的算計第125章 魏徵的心思第328章 天下一統(七)第124章 不打不相識第18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60章 大戰開始(三)第37章 月下玉足第141章 薩水回師第128章 新長史第164章 收遼東城第112章 惹禍第49章 虎神第171章 槍挑羅藝第236章 即將到來的碰撞第315章 戰滎陽(四)第160章 來護兒的決定第314章 戰滎陽(三)第184章 李靖登場第210章 玄機第223章 宇文化及的心思第169章 快刀斬亂麻第177章 美人在懷第37章 月下玉足第258章 大戰開始(一)第202章 敗楊玄感第9章 再戰夜叉將第87章 俘虜營第47章 鐵杖搶灘第18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11章 擒王伯當第192章 李靖的覺悟第75章 流言第50章 擊潰左翼第197章 佛道之勢第280章 洛陽風雲第39章 宴會第74章 緹騎第283章 郭孝恪的算計第253章 宛如十萬鐵騎第168章 還我女兒身第21章 俘虜第157章 隋軍流寇第302章 各懷鬼胎第113章 俘虜的用處第302章 各懷鬼胎第254章 六萬俘虜軍第264章 大義第167章 熊津都護府第172章 隱情第302章 各懷鬼胎第26章 兵部尚書第232章 傳國玉璽第223章 宇文化及的心思第170章 羅藝第240章 始動第76章 長孫無垢
第85章 乙支文德第185章 小裴將軍第240章 始動第300章 薛延陀的覆滅第152章 一石二鳥第249章 阿史那社爾第170章 羅藝第271章 洛陽局勢第293章 契丹少女第151章 平壤內鬥第316章 戰滎陽(五)第285章 抄軍規第52章 首勝第51章 破陣第200章 敗楊玄感(四)第8章 敵蹤乍現第36章 山中尋人第185章 小裴將軍第92章 攻魏霸山城第115章 得利寺山城第189章 小勝一場第99章 圍城第99章 圍城第142章 靺鞨騎兵第285章 抄軍規第100章 大黑山城第187章 涿郡之變第240章 始動第111章 宇文成都第258章 大戰開始(一)第152章 一石二鳥第324章 天下一統(三)第118章 張仲堅的心思第297章 誘敵出洞第160章 來護兒的決定第38章 二郎打虎第236章 即將到來的碰撞第29章 面聖第93章 俘虜第178章 半島局勢第94章 遼東城下第47章 鐵杖搶灘第315章 戰滎陽(四)第164章 收遼東城第283章 郭孝恪的算計第125章 魏徵的心思第328章 天下一統(七)第124章 不打不相識第18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60章 大戰開始(三)第37章 月下玉足第141章 薩水回師第128章 新長史第164章 收遼東城第112章 惹禍第49章 虎神第171章 槍挑羅藝第236章 即將到來的碰撞第315章 戰滎陽(四)第160章 來護兒的決定第314章 戰滎陽(三)第184章 李靖登場第210章 玄機第223章 宇文化及的心思第169章 快刀斬亂麻第177章 美人在懷第37章 月下玉足第258章 大戰開始(一)第202章 敗楊玄感第9章 再戰夜叉將第87章 俘虜營第47章 鐵杖搶灘第18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11章 擒王伯當第192章 李靖的覺悟第75章 流言第50章 擊潰左翼第197章 佛道之勢第280章 洛陽風雲第39章 宴會第74章 緹騎第283章 郭孝恪的算計第253章 宛如十萬鐵騎第168章 還我女兒身第21章 俘虜第157章 隋軍流寇第302章 各懷鬼胎第113章 俘虜的用處第302章 各懷鬼胎第254章 六萬俘虜軍第264章 大義第167章 熊津都護府第172章 隱情第302章 各懷鬼胎第26章 兵部尚書第232章 傳國玉璽第223章 宇文化及的心思第170章 羅藝第240章 始動第76章 長孫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