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李建成

原本的新年第一次朝會,應該是在初一那天早上的元日大朝會,京中的文武百官要齊上殿不說,外地的大員也都要趕回來參加,還有各國的使節,附屬國的使者,都要參加元日大朝會,總結一下過去的第一年裡的功績,暢想一下新的一年中要達到的目標,然後大臣們要開始說祝詞,再去拜見太上皇和皇后祝年……可是這一切,都因爲十二月三十的那場叛亂而取消了。

眼下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嚴肅,李孝常面無表情,劉德裕、長孫安業還有元弘善幾人面如死灰,被緊緊綁縛着,各有兩名禁衛押着站在朝堂中間。

“朕自登基以來,兢兢業業,不敢有半分疏漏,只盼能夠讓這天下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前朝戰亂,百姓不復耕織,死傷無數,如今天下方纔太平,爾等好膽,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妄動兵戈?”李世民聲音低沉,卻流露着一絲壓抑的怒意來,說道:“李孝常,朕記得,當年太上皇起兵太原,苦於兵糧不足,遲遲不能夠渡過黃河。當時汝掌管前隋永豐倉,所以獻永豐倉歸降太上皇,並前去接應河西的大唐軍士。隋煬帝在江都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將你的弟弟全部殺死。太上皇感念你的功勞,封你爲上柱國。朕記得清清楚楚,武德元年,太上皇又封你爲義安王,可謂榮耀至極。你捫心自問,朕自登基以來,可曾有過一絲虧待你的地方?你本是忠耿之人,卻爲何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李世民的聲音壓抑着憤怒。似乎李孝常的謀反對他的震動很大。想想也是,天下初定,百姓久經戰亂,極度睏乏。政治上也積弊尚多,而北方強悍的突厥也是虎視眈眈,既有內患,又有外擾。另外,即便是天下百姓不知。甚至連許多低級的官員也不知,可是來自於後世裡的夏鴻升卻知道的清清楚楚,李世民自己也心裡清楚,他登上皇位的手段並不光彩,沾滿了血腥,而且還是自己親兄弟的血。這是李世民的大忌諱,也是李世民心裡面的一個破綻——他畢竟不是名正言順。

所以對於自己的統治,眼下的李世民還極爲敏感。徐孝德正是利用了李世民的這一種心理,故意誤導李世民,讓李世民對夏鴻升被跟蹤的事情極其重視。而李世民自己。也是因爲同樣的心理,而對於李孝常的這次反叛十分受到震動。雖然,叛亂由於提前得到了充分的消息,做了足夠的預警,因而有了充分的準備,所以並沒有掀起來什麼浪花,可是李世民心中的震動,卻不會因爲叛亂被閃電鎮壓而減輕一些。

“敗則敗了,又有什麼好說的。”李孝常面無表情,看着御座上的李世民。說道:“成王敗寇而已,若不是走漏了消息,今日就該是我坐在上面,這樣問你了。”

“冥頑不靈。”李世民的聲音突然又變得出乎意料的平靜。然後又說道:“戴胄,你來告訴他們,謀逆之罪,當如何處置?”

從殿中走出一人來,正是尚書左丞、大理寺少卿戴胄,越衆而出列。躬身朗聲說道:“回稟陛下,諸謀反及大逆者,皆斬;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子妻妾、祖孫、兄弟、姊妹若部曲、資財、田宅並沒官,男夫年八十及篤疾、婦人年六十及廢疾者並免;伯叔父、兄弟之子皆流三千里,不限籍之同異。另外,其中即雖謀反,詞理不能動衆,威力不足率人者,亦皆斬;父子、母女、妻妾並流三千里,資財不在沒限。其謀大逆者,絞。”

大殿之中,李孝常面色不改,而長孫安業與劉德裕和元弘善,則頓時渾身顫抖,猶如抖篩子一般,可是卻連一句求饒的話都不敢說。

李世民微微閉了下眼鏡,繼而緩緩張開,一雙鷹眼之中一抹冷然驟然迸發,沉聲道:“既如此,來人,將謀反者壓入大牢,依律而行!”

殿中禁衛頓時一聲應和,壓制四人便轉身出去了大殿。

四人被壓出去之後,大殿之中更加肅穆,針落可聞。

李世民緩緩掃視一圈殿中衆臣,繼而開口說道:“此次李孝常大逆不道,謀反利州,勾結右武衛劉德裕一部,與右監門衛長孫安業一部,欲圖逼宮。可是,朕對其謀逆之事,卻早已經瞭如指掌,此次能夠雷霆平盤,與此有很大的關係。叛亂之人,朕自當懲處,而有功之人,朕亦不吝封賞。王德,宣旨!”

“遵命!”王德展開一紙黃娟,朗聲念道:“大唐皇帝詔曰……”

王德那有違他太監身份的中氣十足猶如新聞發言人一般的聲音響徹太極殿,或多或少牽扯到了這次叛亂之中的人,也都得到了應有的罪責和懲處,而在這次平叛有功的人,也都有了各自的封賞。

段瓚也成了一個折衝都尉,不過因爲段瓚對軍訓之法和特種訓練之法也已經熟悉,所以暫時還是擔任夏鴻升的副手,負責協助夏鴻升從十六衛之中進行選拔,組建一支特戰部隊。

至於夏鴻升,卻只是賞賜了一些黃金絹帛之類,並沒有官職和爵位上的提升,這在夏鴻升的預料之中,也深和夏鴻升自己的心意。

李世民的情緒似乎不高,宣旨之後,就宣佈三散朝了。看來這次李孝常的謀反雖然沒有形成什麼氣候,又被迅速鎮壓了,可還是讓李世民很受打擊。

文武百官依次離開了太極殿,往宮門外走去。後面過來了一個內侍來,叫住了夏鴻升來,讓夏鴻升回去一趟。

夏鴻升同段瓚相視看看,告辭了一聲,便轉身隨着內侍回去。

過去了太極殿,內侍帶着夏鴻升左轉右轉的,就拐到了御花園裡面。陰沉沉的雲層下,李世民站在亭子裡面負手而立,定定的看着園子裡面一片梅花初審。

“微臣拜見陛下!”夏鴻升快走幾步到了近前,躬身拜道。

李世民轉過了身來,看看夏鴻升,點了點頭,說道:“夏卿不必多禮,朕今日在朝堂之上,並未對夏卿有過多封賞,夏卿不會埋怨朕吧?”

夏鴻升連忙拱手答道:“微臣哪裡會埋怨陛下,陛下此舉是在保護微臣,鴻升豈能不知?微臣感激還來不及呢!”

“你理解便好。”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其實你的功勞真的不少了,之前的那些就拋開不說。自從朕認命你爲折衝都尉以來,又屢有大功。貢獻軍訓之法,朕聽段老將軍說過不止一次,他照軍訓之法訓練右羽林衛,如今一衛之兵,皆成悍卒矣!還有那特種作戰的理念,朕更是聞所未聞,那特種作戰訓練之法,不必多說,朕已然親眼看到了效果,便是與朕手中的玄甲軍相比,似乎也還要勝出一籌來。還有夏卿提出的間諜之說,又是令朕大開眼界,恍然參悟世間竟然還有如此之道。大唐刀鋒三十號特戰隊員平叛南越,威震嶺南,促使馮盎遣子入朝。手下間諜對長安城中的各方信息動向瞭如指掌,若不是那些間諜發現了長孫安業的謀逆之舉,又多方刺探探聽情報,讓朕隨時掌握這些謀逆者的動靜,恐怕這一次李孝常叛亂也不會這麼快就被鎮壓下來。這些功勞,朕心裡都明白着呢。只是,這些功績許多都要保密,不能讓人知道,這也是你告訴朕的。文武百官,如今都在盯着你呢,朕這時候若是對你大加封賞,定然會引來嫉妒,夏卿,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啊!”

“陛下!微臣謝陛下愛護!陛下對微臣有知遇之恩,士爲知己者死,陛下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夏鴻升彎腰躬身,說道:“而且,能夠發現長孫安業等人的叛亂之舉,說到底是因爲陛下關心微臣的安全,讓微臣動用間諜,方纔發現的。”

李世民搖了搖頭,說道:“實話告訴你,朕之所以命令你動用間諜,還有其他的用意。朝中鮮有人知,前太子李建成當初驕奢跋扈,目中無人,穢亂後宮,後來作亂被誅,可是其黨羽尚在,實乃朕心頭最大的一塊心病。而夏卿近段時日風頭正旺,故而,朕擔心是李建成殘黨欲圖對夏卿不利,是以命令夏卿動用間諜,追查跟蹤夏卿的人,只是沒有想到,卻是那個叛賊長孫安業的人。”

果然跟徐孝德預料的一模一樣!夏鴻升心中一凜,當初徐孝德讓夏鴻升裝着不經意間不小心說出自己被人跟蹤的事情,皇帝一定會十分重視,夏鴻升對此不解,徐孝德只是張了張嘴,用口型說出了一個名字來,那個名字就是李建成。夏鴻升是後世人,自然知道玄武門之變的事情,是以一見這個名字,就立刻明白了過來。如今李世民親口說出來,夏鴻升心念電轉,立刻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原來如此,請陛下放心,微臣一定會留意此時,讓那些間諜繼續暗中查探關於李建成殘黨的。”夏鴻升拱手說道。(未完待續。)

第467章 萬國博覽會第1052章 傳聞第783章 倭國反應第638章 那有何難?第668章 挑撥高句麗第561章 送行第853章 面聖第117章 萬物之原理第902章 縣衙借錢第1024章 會師平壤第一章 一夢入貞觀第812章 也借東風第920章 若要戰,即可戰第917章 吐蕃人?第197章 樑洛仁降第971章 阿爾罕的本事第1119章 奶水不夠怎麼辦第759章 李老二開竅了?第336章 蒸餾石油第318章 激怒他們!第569章 臨行之託第880章 洞房第762章 老鬼第1101章第781章 又生疑慮第八十一章 啓程赴長安第528章 軍備競賽第1146章 遣使警告第928章 時機到了近況說明第363章 撰寫法案第552章 造船匠人老夫包了!第674章 皇帝不相信第428章 十二音第144章 斬首平叛第九十五章 來到大唐第一課第287章 陸渾古人來第748章 救人第787章 換人第600章 把狗變成人第863章 故意噁心人第813章 夜郎自大第533章 也就十年第375章 朕請你們吃火鍋第1199章 戰略分析第187章 門前死屍第1021章 人選第235章 來自突厥的消息第337章 汽油第十九章 炒茶第820章 攻心爲上第139章 宅心仁厚公主殿下第271章 千金方第853章 面聖第364章 大唐的創新之路第926章 關於蒸汽的討論第745章 海賊第371章 語詐第四章 雞毛與浩然之氣第1138章 食補第165章 李泰的望遠鏡第五十四章 刷名望的好機會第262章 第一次握你的手第386章 人心中的惡魔第843章 大唐政令至於東瀛第1062章 一提和親就懟人第三十一章 實驗第1122章 火車第409章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第1103章 靜思第123章 來自公主的崇拜第932章 以利誘之第618章 不懷好意第1039章 以退爲進第791章 兩具屍體第880章 洞房今晚寫不成了,鬧得太厲害第767章 老子做了第1049章 試刀第一章 一夢入貞觀第472章 旗鼓相當第911章 也想修路第103章 鍛體之法第912章 成書《千金方》第1193章 定計第1067章 談妥了第613章 李世民的決定第七十四章 大唐新式馬刀第686章 熱氣球做成了第1070章 建校狂魔夏鴻升第737章 踏上琉球第612章 大唐未來的糧倉第752章 義仁商號第171章 天狗墜城,大做文章第1151章 道士解密第543章 有幾個蒼蠅碰壁第512章 李泰的第一個作業第786章 談條件第260章 惡人先告狀第487章 心灰意懶
第467章 萬國博覽會第1052章 傳聞第783章 倭國反應第638章 那有何難?第668章 挑撥高句麗第561章 送行第853章 面聖第117章 萬物之原理第902章 縣衙借錢第1024章 會師平壤第一章 一夢入貞觀第812章 也借東風第920章 若要戰,即可戰第917章 吐蕃人?第197章 樑洛仁降第971章 阿爾罕的本事第1119章 奶水不夠怎麼辦第759章 李老二開竅了?第336章 蒸餾石油第318章 激怒他們!第569章 臨行之託第880章 洞房第762章 老鬼第1101章第781章 又生疑慮第八十一章 啓程赴長安第528章 軍備競賽第1146章 遣使警告第928章 時機到了近況說明第363章 撰寫法案第552章 造船匠人老夫包了!第674章 皇帝不相信第428章 十二音第144章 斬首平叛第九十五章 來到大唐第一課第287章 陸渾古人來第748章 救人第787章 換人第600章 把狗變成人第863章 故意噁心人第813章 夜郎自大第533章 也就十年第375章 朕請你們吃火鍋第1199章 戰略分析第187章 門前死屍第1021章 人選第235章 來自突厥的消息第337章 汽油第十九章 炒茶第820章 攻心爲上第139章 宅心仁厚公主殿下第271章 千金方第853章 面聖第364章 大唐的創新之路第926章 關於蒸汽的討論第745章 海賊第371章 語詐第四章 雞毛與浩然之氣第1138章 食補第165章 李泰的望遠鏡第五十四章 刷名望的好機會第262章 第一次握你的手第386章 人心中的惡魔第843章 大唐政令至於東瀛第1062章 一提和親就懟人第三十一章 實驗第1122章 火車第409章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第1103章 靜思第123章 來自公主的崇拜第932章 以利誘之第618章 不懷好意第1039章 以退爲進第791章 兩具屍體第880章 洞房今晚寫不成了,鬧得太厲害第767章 老子做了第1049章 試刀第一章 一夢入貞觀第472章 旗鼓相當第911章 也想修路第103章 鍛體之法第912章 成書《千金方》第1193章 定計第1067章 談妥了第613章 李世民的決定第七十四章 大唐新式馬刀第686章 熱氣球做成了第1070章 建校狂魔夏鴻升第737章 踏上琉球第612章 大唐未來的糧倉第752章 義仁商號第171章 天狗墜城,大做文章第1151章 道士解密第543章 有幾個蒼蠅碰壁第512章 李泰的第一個作業第786章 談條件第260章 惡人先告狀第487章 心灰意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