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紅衣大炮

“那賢侄以爲,水師是再等上一個月的好,還是立刻向倭國起‘反擊’好?”李孝恭又問道。

夏鴻升想了想,說道:“回叔叔的話,小侄以爲,咱們不若等他一個月。”

“哦?既然糧食不成問題,爲何要多等一個月?”李孝恭問道。

“爲了畢全功於一役。”夏鴻升笑道:“如今大唐比之於倭國,所領先之優勢太過巨大,就算是倭國舉國而戰,於大唐來說,卻同與其一城之人來戰差別不大。踩死一隻螞蟻,所花費跟踩死一片螞蟻也差不了多少的話,那咱們何不乾脆等螞蟻再多寫,一腳下去多踩死一些?所以小侄以爲,咱們可以等他一個月,等倭國將海船都聚集過來,將兵力都調集過來,然後再去尋仇,如此一來,一舉便可將倭國的主力全部打殘消滅。一來,儘可能多的消滅倭國的軍事力量,二來,倭國舉國之兵也不及大唐幾艘戰船之力,也是對倭國的一種極有力的威懾,使倭國再不敢同大唐水師對抗。”

“有道理。”李孝恭點了點頭:“踩死一隻螞蟻,與踩死十隻螞蟻,都是一腳之力。不若等再爬來幾隻,一腳下去一同踩死。再有,賢侄方纔說,以汽油對付倭國戰船,以火器對付岸上倭國兵卒。只是,這次上去鹿兒島,本王仔細算過。若要使船上拋石機能將炸彈拋於岸上敵軍陣中,則需靠岸極盡。而倭國兵卒不會站着等死,一旦見識到火器之威力,定然後退,離開拋石機的範圍。而船上的拋石機要做拋出火器之用,卻沒有更多的拋石機在火器的掩護下被帶上岸去,繼續維持岸上的火器優勢了。而鹿兒島地勢不利馬戰。須將士登岸之後構築防禦,頂住倭國兵卒的衝擊之後,再將船上拋石機拆下運上岸,才能用火器破城。依本王來看,此舉耗時耗力。可使士卒登岸之後,包圍大隅,使城中留下在種子島家的那些人設打開城門,直衝而入。”

夏鴻升一愣,心道正要以火器之力,叫大唐軍隊看到另外一種戰爭方式,逐漸轉變靠人力拼殺的粗放式戰爭形式,可若是拋石機無法將炸彈拋出足夠遠的距離,那就仍需依靠人力圍城,就體現不出熱兵器的巨大威力和威懾力了。

拋石機的射成較短,尋常攻城的時候也罷,可以直接將拋石機推至城前。可若是在海上,地方是船隻,是活物,是可以移動的,射程短的侷限就凸顯出來了。另外,用海船進行登6戰,那麼火力掩護的範圍也會被侷限在一個不夠長的範圍內,不利於登岸之後的下一步行動。

如此一想,拋石機的射成太近,的確已經跟不上火器的使用展了,且在海上無法將火器的優勢最大化利用了。

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只是……夏鴻升嘆了口氣,本公子不會做大炮啊!

在工業革命使得武器製造業使用了動力機牀對鋼製火炮進行精加工,線膛炮和後裝炮也開始裝備軍隊,火炮射擊的理論與戰術在拿破崙的實踐中新的展,同時因化學的進步,苦味酸炸藥、無煙火藥和****開始運用於軍事,炮彈的威力成倍增長之前,紅衣大炮是最爲先進,威力最大,射成最遠的火炮。

在中國,明朝的時候出現了同紅衣大炮基於同樣原理的火炮,這一點是要早於西方造出的“紅夷大炮”,也就是紅衣大炮的。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徑火銃在原理上與這些紅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裝滑膛火門點火式的,但是具體做出來就大有區別了。明朝前期火銃多以銅爲原料,內膛呈喇叭型,炮管顯得單薄,以其口徑而言炮管顯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與現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銃”相同。這種火銃與紅夷大炮相比火藥填裝量少,火藥氣體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過熱,射也慢,以銅爲材質雖然不易炸膛,但是費用較高(銅是鑄造貨幣的金屬),而且銅太軟,每次射擊都會造成炮膛擴張,射擊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爲武器而言壽命太短,唯一的優點是重量輕。這樣的大炮,放幾聲響聲嚇唬嚇唬人還行,若真是戰場上面用起來,只怕對己方的威脅不亞於對敵方的威脅。

紅衣大炮,明朝在從荷蘭引進來之後,進行仿製和改良。改良之後,明朝的紅衣大炮的炮管似乎裡面所採用地材質是鋼,鋼材的外面包裹的是銅,相當於炮筒是由兩層共同構成。這樣一來,以鋼之堅硬,可以免於炮筒變形和炮膛擴張,加之與銅的韌性相結合,可以極大的減少炸膛的風險,提高炮管的耐用性。

可以說,在工業革命的成果應用於軍事武器之前,這種經過明朝改良之後的紅衣大炮,配合明朝研出來的各種不同的彈藥種類,就是最強的遠程武器沒有之一了。

比方說明朝的開花彈,對於轟擊軍隊就有極大的威力,能最大限度的消滅敵軍有生力量,努爾哈赤就是被開花彈的彈片給炸死的。很長時間內,後金騎兵不敢進攻裝備有紅夷大炮的寧遠、錦州、山海關等戰略要地,就是明朝引進的紅衣大炮的功勞。

可惜後來清軍太過於依靠紅衣大炮,不再展其他火器,也不再對紅衣大炮進行改進和升級,只是一味加大重量,以求增加射程,火炮的製造工藝遠遠落後於西方。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虎門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卻不及英艦艦炮,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江陰要塞竟然裝備了萬斤鐵炮“耀威大將軍”。這些炮看似威武,實際上射程還不如明朝進口的那些紅夷大炮,加之開花彈等明朝明出的特殊彈藥技藝的失傳,造成與英軍對抗時吃虧不小。而十九世紀中葉,卻正是西方武器大換代的時期,火炮技術大大改進。反觀清朝的火炮,仍然使用泥範鑄炮,導致炮身大量沙眼,炸膛頻頻,內膛的加工也十分粗糙,準心照門不復存在,開花彈等特種彈藥的技藝失傳,缺少科學知識的兵勇的操炮技術比不上明朝,更加無法抵禦西方列強的入侵了。

夏鴻升後世裡去旅遊參觀過虎門,見過那些紅衣大炮,也見過博物館中陳列的明朝紅衣大炮,基本上的結構大致能回憶起來。可這中間所涉及到的技藝,卻半點不會,半分不懂。

紅衣大炮,如今看來是最爲適合大唐水師的鐵甲船的武器了,也會是大唐的戰略威懾性武器,在眼下這個時間點裡的大唐中的地位,恐怕不亞於後世裡的核威懾力量。是實打實的國之重器。

“叔叔,咱們返回琉球,小侄立刻寫一封秘奏,用最快的度傳給陛下,請陛下將軍機坊中的工匠派來琉球一些,小侄要試着做一種,能保大唐數百年內無敵手的武器來!”(未完待續。)

第1044章 打火機的構想第855章 愜意啊第1134章 翼國公病重第285章 王朝更替之因第234章 利慾薰心的幕僚第658章 提議第1226章 解圍第592章 頒發獎章第442章 戰前輿論第1174章 大有作爲第130章 進獻第751章 代理人第250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293章 準備工作要做好第315章 請旨尋找第1217章 蹊蹺第143章 曝光的“密謀”第571章 李靖的安排第177章 崗前培訓?慚愧,這幾章有點水……第408章 繞不過的長生第780章 跪在夏府門前第726章 又一輪軍備競賽第1016章 苦戰第907章 升官的條件第七章 遭遇挑釁第226章 重返長安第666章 華夏國土,縱是一寸,亦不可丟!第858章 公益第167章 這是明搶啊第636章 陳玄素第817章 蘇我入鹿第174章 應對第二十九章 逸香居中顯廚藝第九十八章 軍中應卯第718章 遣唐使造訪第123章 來自公主的崇拜第826章第934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447章 彈劾第638章 那有何難?第859章 公益之利,在人在己第314章 西行商隊第637章 彩禮第974章 先榨乾他!第241章 奇書第1215章 另闢蹊徑第1146章 遣使警告第484章 同窗重逢第335章 老窯頭的手第1020章 誰來留任第580章 蕭後第1183章 請你吃罐頭第1166章 太子躲人第210章 天降蝗災第1157章 香水第836章 倭國請降第九十四章 新式教具,白板炭筆第532章 大豐收第244章 工部來人第274章 參觀第631章 送禮第354章 唉,本來是商量事的……第732章 有明月,怕登樓第381章 朕要買你的專利!第204章 誅心之語第315章 請旨尋找第539章 愛顯擺的李老二第711章 盡是可塑之才第827章 登州水師抵達第六十一章 馬掌問世第346章 雨中演示第688章 爲毒不成人第917章 吐蕃人?第425章 狂士第1098章 埋伏第271章 千金方第六十二章 詩會上的呼喊第738章 琉球的情況第188章 流言亂局第1028章 給李老二講課第1070章 建校狂魔夏鴻升第780章 跪在夏府門前第398章 重遊第880章 洞房第896章 到底什麼意思?!第1003章 攻城遼東第六十五章 馬蹄錚錚入宮牆第808章 長安聞喜訊第471章 比鬥第828章 殘燭安敢與日爭輝第952章 偷食第306章 幽影再現第496章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第870章 關鍵詞第375章 朕請你們吃火鍋第1227章 終得勝利第十七章 路在何途第665章 李孝恭的回信第608章 早到
第1044章 打火機的構想第855章 愜意啊第1134章 翼國公病重第285章 王朝更替之因第234章 利慾薰心的幕僚第658章 提議第1226章 解圍第592章 頒發獎章第442章 戰前輿論第1174章 大有作爲第130章 進獻第751章 代理人第250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293章 準備工作要做好第315章 請旨尋找第1217章 蹊蹺第143章 曝光的“密謀”第571章 李靖的安排第177章 崗前培訓?慚愧,這幾章有點水……第408章 繞不過的長生第780章 跪在夏府門前第726章 又一輪軍備競賽第1016章 苦戰第907章 升官的條件第七章 遭遇挑釁第226章 重返長安第666章 華夏國土,縱是一寸,亦不可丟!第858章 公益第167章 這是明搶啊第636章 陳玄素第817章 蘇我入鹿第174章 應對第二十九章 逸香居中顯廚藝第九十八章 軍中應卯第718章 遣唐使造訪第123章 來自公主的崇拜第826章第934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447章 彈劾第638章 那有何難?第859章 公益之利,在人在己第314章 西行商隊第637章 彩禮第974章 先榨乾他!第241章 奇書第1215章 另闢蹊徑第1146章 遣使警告第484章 同窗重逢第335章 老窯頭的手第1020章 誰來留任第580章 蕭後第1183章 請你吃罐頭第1166章 太子躲人第210章 天降蝗災第1157章 香水第836章 倭國請降第九十四章 新式教具,白板炭筆第532章 大豐收第244章 工部來人第274章 參觀第631章 送禮第354章 唉,本來是商量事的……第732章 有明月,怕登樓第381章 朕要買你的專利!第204章 誅心之語第315章 請旨尋找第539章 愛顯擺的李老二第711章 盡是可塑之才第827章 登州水師抵達第六十一章 馬掌問世第346章 雨中演示第688章 爲毒不成人第917章 吐蕃人?第425章 狂士第1098章 埋伏第271章 千金方第六十二章 詩會上的呼喊第738章 琉球的情況第188章 流言亂局第1028章 給李老二講課第1070章 建校狂魔夏鴻升第780章 跪在夏府門前第398章 重遊第880章 洞房第896章 到底什麼意思?!第1003章 攻城遼東第六十五章 馬蹄錚錚入宮牆第808章 長安聞喜訊第471章 比鬥第828章 殘燭安敢與日爭輝第952章 偷食第306章 幽影再現第496章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第870章 關鍵詞第375章 朕請你們吃火鍋第1227章 終得勝利第十七章 路在何途第665章 李孝恭的回信第608章 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