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兵分兩路

戒備森嚴的戰略室正中擺放着一座長寬各達數丈的巨型沙盤,上面蜀王目前所掌控的山南西道、黔中道和劍南道一覽無餘,山川溝壑、江河湖水、城池村寨、軍營校場無不清晰可見,同樣的在這三道的外圍,嘉州軍在山南東道、江南西道和嶺南道的兵力分佈也是清清楚楚,雙方的形勢一看便知。

“蜀中地形複雜,除了益州左近之外,少有適合大規模兵力作戰的地形,所以先前制定的方案多是以萬人以下規模的小型作戰爲主,由水陸兩路並進,依次拔除沿途的關卡,穩紮穩打將蜀中納入手中。”李悠先是讓人擺出總參謀部之前制定的方案供他們談論。

這個方案是從山南東道進軍,水路由歸州、萬州直抵蜀中重鎮渝州,陸路則由金州出發,經過巴州、閬州進入益州,只要益州和渝州拿下,那麼蜀中的兵力也就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地盤大可以傳檄而定。

“穩紮穩打的確乃是上策,不過耗費的時間終究長了些,若是戰事拖得久了,朝廷好不容易好轉過來的經濟情況又該走下坡路了。”范蠡暗暗盤算了一番,這兩條路線都沒辦法容納愛多數量的軍隊,所以徹底平定蜀中恐怕要花不斷地時間,這對他們戶部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因此他覺得有必要指明這一點。

“這也是不得已爲之,蜀中道路狹窄,即使派遣更多的兵力也只能是讓他們堵在路上,反倒不如這一方案。”周伯符點明瞭問題所在,經過在山南東道這麼多年的熟悉,他對蜀中的情況可謂是瞭若指掌,知道這裡是斷斷沒辦法像在京畿道和河東道那樣率領十多萬大軍縱橫捭闔的,參謀部的這一方案倒是比較合乎他的心意,當然具體的路線以及其他細節還都有可商榷之處,並非十分完美。

“末將以爲進入蜀中的道路卻並非只有這一處,現在山南東道進入蜀中這條路擺不下這麼多兵馬,我們不如考慮從嶺南道和江南西道進軍,同時從兩個或者三個方向發起進攻,蜀中的兵力本就不多,如果他們再分兵的話就更容易獲勝了。”早年間曾經遊歷天下的許光發話了,他當年就走過從江南西道過黔中道進入益州的這條路。

“如此以來,最然乍一看所用的兵馬更多,消耗的錢糧也隨之增加,但卻可用更少的時間解決蜀中,這筆賬算起來還是很划算的。”范蠡輕撫長鬚,點頭表示了對許光的支持。

“嶺南道駐軍不多,若是從其他地方調集恐怕短時間內不能適應當地的氣候,兼之嶺南道到達益州路途遙遠,因此另一路還是從江南西道出發的好。”江南西道乃是李悠的起家之地,又有嘉州這樣的軍事重鎮,如果從這裡調集人馬比嶺南道輕鬆得多。

“陛下,臣請南下嘉州,整頓兵馬進軍黔中道。”李悠的話音剛落,許光就按捺不住了,立刻出來主動請戰,這些年來他一直看着秦士信、羅世績、周伯符等人征討四方,心裡難免有些羨慕,此前由於要在李悠親征之時鎮守根據地,不能輕易離開,而如今京中盡在李悠的掌握之中,這一次他又不可能御駕親征,所以許光纔有了領軍出征的希望,當然不肯放過,畢竟他的年紀要比周伯符等人大得多,下一次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纔能有這樣的機會了。

“許將軍熟悉地形,又有在蜀中游歷的經歷,蜀中的豪傑也多有佩服,由許將軍率領這支兵馬再合適不過了。”許光在嘉州軍中的資歷最老,幾乎無人可相比擬,所以在他主動請戰之後,那些原來還有點想法的都紛紛退縮,向許光表示了支持。

“許將軍兵法韜略遠勝我等,有許將軍出馬定會馬到功成。”周伯符、羅世績等人紛紛站出來幫許光說話。

“既然許將軍不嫌路途遙遠、蜀道難行,那麼這支兵馬就交給許將軍了。”被許光照顧了這麼久,李悠自然願意看到他有施展才華的機會,而且許光的能力也足以讓人信任,他肯定能很好地完成這次任務。

接着衆人又漸漸完善了兩路並進的方略,對於各路人馬的統兵人選李悠也做出了抉擇,許光率領嘉州的駐軍由黔中道進入蜀中,江隨雲和他一同前往,負責處理沿途改土歸流的事情;周伯符率領山南東道的駐軍從水陸兩路同時禁軍山南西道,孫初陽負責後勤事務;范蠡負責爲他們籌備糧草,顧將子也將周正心派到軍中負責檢驗新型武器在戰場上的應用情況,並收集數據爲下一次的改進提供基礎。

嘉朝的實力已經是今非昔比,兩路合計十多萬兵馬派出去,北邊卻根本不用減少駐軍,依舊保持着對河東道北邊各部落以及漠北諸部的巨大威脅,錢驊的船隊依舊在海面上掃蕩着所剩無幾的海盜,讓那些海商可以平平安安的將產自中原的商品送往周邊諸國,換回來大量的糧食、婦女及其他中原稀缺的物品。

人選既然已經安排妥當,那麼接下來就該專心備戰了,許光同周伯符等人整日呆在沙盤室裡和參謀們仔細的商討着進軍的策略和細節,李悠也偶爾前來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討論的間隙他未嘗沒有幾分遺憾,看來從今以後自己親臨戰場的機會恐怕是越來越少了啊!

第304章 班底(200月票加更)第42章 可怕的漢人(4000收加更)第12章 呂布歸屬權引發的爭議第45章 渡河(5000收加更)第934章 第三次親征第836章 伐蜀第944章 泰西的客人(感謝我降臨人間的萬賞)第529章 出兵前夕第436章 權柄劃分(750月票加更)第862章 橫掃三晉第298章 大勝(感謝凌血鴉的萬賞)第351章 唐軍來了第673章 于闐國第818章 龍城陷落第830章 風水問題第916章 神器第746章 議和第802章 戰略平衡第466章 請君入甕第590章 岳飛建功(450月票加更)第796章 天下震驚第945章 合作第330章 立威第863章 流民第709章 跨時代的碾壓第849章 震動第44章 羊皮筏子第157章 八牛弩第959章 李雲龍獨立團第391章 內鬥內行第611章 最後一戰第230章 團練第638章 開考第239章 龍歸大海第15章 亂漢者賈詡第436章 權柄劃分(750月票加更)第579章 鬥將第923章 派兵南下(爲盟主襲羽菲菲加更)第920章 廢八股第795章 封賞第77章 締結盟約第608章 結盟第509章 多科取士第696章 張獻忠第444章 反殺第608章 結盟第644章 歸降?第876章 焦急的關寧軍第356章 破城之法第915章 謀劃江南(爲我降臨人間加更2/3)第552章 去你MB的趙佶第199章 入宮第657章 收服江南第195章 爭分奪秒第723章 收尾(爲落葉情思加更)第877章 勾結第908章 皇太極授首第734章 糧食第538章 世家末日第232章 羣臣響應第279章 軍議第191章 暗流第607章 放權第443章 崖山第104章 初見(爲何處是加更)第940章 再徵倭國第438章 唐軍威武(500月票加更)第329章 碾壓第260章 金丹第193章 陌刀隊首戰第844章 鄭芝龍第201章 隱忍第364章決戰 (250月票加更)第70章 大戰將至第158章 等待時機(1200均定加更)第676章 兵臨城下第529章 出兵前夕第267章 漠北第766章 參戰第342章 三戰三勝第286章 無意義的勝利(爲盟主Array[]加更4/10)第962章 改土歸流第905章 勢如破竹第456章 漳州光復第131章 指揮使(感謝中原第五白的萬賞)第46章 屠殺第422章 實力暴漲第682章 聲東擊西第450章 蒲壽庚第114章 國子監第882章 久違的廝殺第601章 秦檜第632章 齊會之南逃第845章 關寧軍第908章 皇太極授首第854章 埋伏第591章 趁火打劫潑韓五第550章 張叔夜第952章 莫欺少年窮
第304章 班底(200月票加更)第42章 可怕的漢人(4000收加更)第12章 呂布歸屬權引發的爭議第45章 渡河(5000收加更)第934章 第三次親征第836章 伐蜀第944章 泰西的客人(感謝我降臨人間的萬賞)第529章 出兵前夕第436章 權柄劃分(750月票加更)第862章 橫掃三晉第298章 大勝(感謝凌血鴉的萬賞)第351章 唐軍來了第673章 于闐國第818章 龍城陷落第830章 風水問題第916章 神器第746章 議和第802章 戰略平衡第466章 請君入甕第590章 岳飛建功(450月票加更)第796章 天下震驚第945章 合作第330章 立威第863章 流民第709章 跨時代的碾壓第849章 震動第44章 羊皮筏子第157章 八牛弩第959章 李雲龍獨立團第391章 內鬥內行第611章 最後一戰第230章 團練第638章 開考第239章 龍歸大海第15章 亂漢者賈詡第436章 權柄劃分(750月票加更)第579章 鬥將第923章 派兵南下(爲盟主襲羽菲菲加更)第920章 廢八股第795章 封賞第77章 締結盟約第608章 結盟第509章 多科取士第696章 張獻忠第444章 反殺第608章 結盟第644章 歸降?第876章 焦急的關寧軍第356章 破城之法第915章 謀劃江南(爲我降臨人間加更2/3)第552章 去你MB的趙佶第199章 入宮第657章 收服江南第195章 爭分奪秒第723章 收尾(爲落葉情思加更)第877章 勾結第908章 皇太極授首第734章 糧食第538章 世家末日第232章 羣臣響應第279章 軍議第191章 暗流第607章 放權第443章 崖山第104章 初見(爲何處是加更)第940章 再徵倭國第438章 唐軍威武(500月票加更)第329章 碾壓第260章 金丹第193章 陌刀隊首戰第844章 鄭芝龍第201章 隱忍第364章決戰 (250月票加更)第70章 大戰將至第158章 等待時機(1200均定加更)第676章 兵臨城下第529章 出兵前夕第267章 漠北第766章 參戰第342章 三戰三勝第286章 無意義的勝利(爲盟主Array[]加更4/10)第962章 改土歸流第905章 勢如破竹第456章 漳州光復第131章 指揮使(感謝中原第五白的萬賞)第46章 屠殺第422章 實力暴漲第682章 聲東擊西第450章 蒲壽庚第114章 國子監第882章 久違的廝殺第601章 秦檜第632章 齊會之南逃第845章 關寧軍第908章 皇太極授首第854章 埋伏第591章 趁火打劫潑韓五第550章 張叔夜第952章 莫欺少年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