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

王復真的去了夜不收,他沒有誑于謙的意思,大明軍進兵當然需要大量的夜不收打探消息。

王復不知道危險嗎?他當然清楚,但是他已經四十多歲了。

王復主要去的方向是韃靼人的方向,王復有自己的優勢,他是進士出身,這身份,在草原上,那蠍子拉粑粑——獨一份!

對於韃靼人而言,他們現在驚懼到了極點,因爲那個熟悉的大明軍隊,它正如閃電般歸來。

此時的韃靼人的大帳設立在了大寧衛,大寧衛是北平行都司治所。

嶺北之戰結束後,大明慘敗,朱元璋吃盡了軍事冒險的苦果。

之後朱元璋一改對草原大開大合的進攻節奏,一直到捕魚兒海之戰前,始終是尺進寸取。

猛地打出去一拳,前進一尺,然後小刀剌肉,割下一寸爲漢土。

這種戰術在後世叫做切香腸戰術,其實也是朱元璋玩剩下的把戲。

大寧衛就是這種小刀子割肉,從北元身上割下來的。

元昭宗死後,朱元璋養精蓄銳十五年,忽然猛地砸出去一拳,將北元的王庭給滅了。

天元帝單騎逃脫,大明軍在捕魚兒海大獲全勝。

至此設立了北平行都司,以大寧衛爲都司治所,隨後朱元璋十七子朱權被封寧王,就藩大寧衛。

靖難之役中,朱權配合朱棣造反,隨後寧王府遷到江西南昌,最後被褫奪了兵權。

寧府內遷,北方人口流失,偌大的北平行都司,便被棄置了。

此時的烏格齊老態龍鍾的坐在舊寧王府,即便是最小的滿都魯,已經有了當初元昭宗臨危不懼的風采。

烏格齊笑着說道:“打起精神來,這是怎麼了?大明軍隊的實力本就如此,我見了不止一次了,難道是土木堡之變,重燃了你們對復元的雄心壯志嗎?”

烏格齊緊了緊大氅,搖頭說道:“如此不臣之心,若是被大皇帝知道了,我們連這大寧衛也沒法呆了。”

脫脫不花坐在主位上,他是大汗,他無奈的說道:“我當然知道大明會贏,可是這也太快了吧。”

“如果明軍有這等實力,我們爲什麼還要維持我們龐大的軍隊呢?”

“保衛韃靼人嗎?”

烏格齊搖頭說道:“是爲了讓人們相信韃靼受到了保衛。”

脫脫不花眉頭緊皺的說道:“讓大明人?”

“不,不。”烏格齊做了一個十分誇張的表情,看着脫脫不花說道:“不是讓大明人相信,是韃靼人。”

“大明知道韃靼的軍隊無法保衛韃靼,是讓韃靼人相信韃靼受到了保衛。”

脫脫不花、阿噶多爾濟、滿都魯全都呆滯的看着烏格齊,他們至此才終於徹底理解了韃靼人軍隊存在的意義。

烏格齊雖然不想承認,但這的確是永樂年間的現狀。

他笑着說道:“很意外嗎?”

“事實上,這也是永樂年間的常態,我們能夠放牧,需要感謝大明文皇帝的寬宥,和當時大明北方人口稀鬆,無力繼續北征和有效統治北平行都司。”

脫脫不花嘆了口氣,現實如此的殘酷。

不過他很快就振奮了精神,反正捱打的瓦剌人,又不是韃靼人。

他坐直了身子說道:“也先大石送來了書信,想要借道北平行都司,從北古口南下,直入京師。”

滿都魯呆滯的說道:“也先是瘋了嗎?就算是我們借道給他,他從北古口而入,一旦大明軍再次佔領北古口,那他就像是鑽進了漁網的魚,哪裡還有掙脫的可能?”

“現在又不是當初,大明軍無力野戰,瓦剌人如此,是自取滅亡。”

滿都魯完全無法想象,也先是如何做出這種決定,雖然勇氣很大,但是也就是勇氣而已了。

現在大明京師處於戰爭迷霧之中,到底有多少軍備,有多少軍卒,都是一個未知數,這貿然前往,在滿都魯看來,真的會死。

阿噶多爾濟卻不以爲意的說道:“我們應該答應也先,哪怕是不配合也先進攻,我們只要幫他站穩了北古口,他也有退路不是嗎?”

“大明勝,瓦剌大敗而歸,自然無力謀求汗位,大明敗,那更好不過了,草原部落可得少許的安寢之日。”

烏格齊是三個孩子父親,確切的說,三個孩子血脈尊貴,他只能是阿伯。

他老了,憑藉着最後一點老臉,把阿噶多爾濟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讓脫脫不花寬宥了阿噶多爾濟。

但是阿噶多爾濟依舊是喜歡冒險的人。

烏格齊緊了緊大氅,無奈的說道:“我的孩子們,你們難道沒有發現嗎?”

“即便是天上的蒼鷹在狩獵之前,也要看一下獵物是不是好對付,我們作爲長生天下的勇士,難道不需要觀察一下大明京師嗎?”

“在大明軍前進的路上,我們看到了四武團營所向披靡,我們看到了四勇團營如同波浪中的礁石一樣堅挺,四威團營呢?”

“大明可是有十二團營,你們沒發現,我們自始至終,就沒有看到四威團營的出戰嗎?”

“他們在哪裡?”

烏格齊說完,脫脫不花、阿噶多爾濟、滿都魯三個人立刻背後生了一層的冷汗,三個人異口同聲的說道:“以身爲餌?!”

大皇帝在京師釣魚的傳聞,早就傳遍了草原,老是釣不到,也成了一種戲謔,雖然大家嘲諷大皇帝的釣魚技術,但是從來沒人敢小瞧大明皇帝。

烏格齊一說,立刻讓三個人全都呆滯了,四威團營在哪裡?

大明十二團營,現在八個團營,都在陰山餘脈,但是四威團營呢?

“不去,堅決不能同意也先的提議,讓他去別的地方借道去!”阿噶多爾濟站了起來,冷汗直流,大聲的喊道。

也先大軍過境之後,他可以跑到和林窩着去,但是韃靼人呢?

那要面對大皇帝的怒火!

差點就着了大皇帝的道兒!

怎麼會有這種釣魚佬,把自己當餌釣魚!這大皇帝,釣魚釣魔怔了,真的是太離譜了!

脫脫不花看着阿噶多爾濟的樣子,露出了一個笑容,這個總是喜歡冒險的二弟,終於認清楚了現狀。

這對韃靼人而言是個好事,誰閒的沒事幹想要西征呢?待在自己家不好嗎?

脫脫不花繼續開口說道:“謝阿伯教會,二弟你坐下。”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韃靼有烏格齊,真乃是韃靼幸事。

脫脫不花面色沉重的說道:“近來很多的韃靼王跑去了宣府貢市,和大明交易馬匹,但是隻交換了銀幣,不交換鐵鍋鹽巴,最近很多韃靼人都開始脫離部族,逃向了集寧地區。”

“相比較剛剛經歷戰亂的集寧,他們認爲韃靼人的領地,更加危險。”

脫脫不花的語氣裡滿是擔憂,人口凋零的現狀,似乎已經無法挽回,大明軍在集寧地區的所作所爲,堪稱王道之師。

滿都魯眼神中多了許多的兇狠,低聲說道:“我們以立太子爲名,召開大會,將諸多韃靼王召集起來,告訴他們,必須要兌換一定比例的鐵鍋鹽巴,否則大兵討伐他們。”

“長此以往下去,哪裡還用大明軍隊長驅直入?我們自己就像春天的雪一樣,無聲無息的消融了。”

阿噶多爾濟有些尷尬的坐下,也不言語,其實他也去宣府賣馬了,而且換的都是銀幣,但這麼做,好像是不對的呀…

脫脫不花看了一眼阿噶多爾濟,嘆了口氣,這個親弟弟,還是像小時候一樣的頑劣,絲毫不能爲他分憂。

烏格齊坐直了身子,眼神似乎是懷念過往,又似乎在眺望着,他笑着說道:“我們的話,韃靼王可能不聽,但是大皇帝陛下的話,他們不敢不聽。”

“與其我們去說,還不如讓大皇帝陛下下敕諭申飭,他們更怕。”

“正如我之前所言,讓韃靼人相信我們軍隊可以保護韃靼,但是大家都清楚的知道,我們的軍隊保護不了韃靼。”

“如果能夠請旨,讓皇帝下了敕諭,我們反而會輕鬆許多。”

脫脫不花認真的想了許久說道:“那麼,代價是什麼?”

“不如找一個草原上的明珠,獻給大皇帝?”阿噶多爾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滿都魯嗤之以鼻的說道:“大皇帝陛下根本不喜歡!朝鮮王獻出的少女,都被安排到了官邸去,那可是高麗姬啊!”

烏格齊嘆息的說道:“還是馬匹吧,大皇帝陛下對於軍馬需求極大,甚至用精美的銀幣交換,我們獻上馬匹,希望能夠請來申飭的敕諭。”

阿噶多爾濟有些奇怪的說道:“爲什麼會有人能夠抵抗高麗姬的誘惑呢?那可是和揚州瘦馬齊名的淑女。”

“就連當年文皇帝都喜歡高麗姬,走的時候,還把她們都殉葬了。”

烏格齊目光流轉,他深吸了口氣說道:“大皇帝陛下不要別人獻的,陛下自己有手有腳,自己會取,集寧地區最多的聲音是什麼?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脫脫不花瞪大了眼睛,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還能這麼理解的嗎?

“我來寫書信吧。”脫脫不花點頭說道。

滿都魯的眼神有些飄忽不定的說道:“大汗,要不書信還是我來寫吧,於少保不在京師,大皇帝陛下身邊,怕是沒人能看得懂了。”

滿都魯用了一種不太隱晦的方式,表示了對脫脫不花的漢字的嫌棄。

“那好吧。”脫脫不花有些無奈的說道。

脫古作爲質子,不止一次的提出了讓別人代筆,但是脫脫不花總覺得那些大長句、大排比段落的馬屁,實在是羞於啓齒,而且爲了表示恭順,他覺得親筆書信,纔有誠意。

但是於少保不在京師,他的字的確是不太有人能看懂。

就連楊洪都看不懂。

烏格齊忽然開口說道:“大汗,你應該通知一下兀良哈部的首領,也就是你的岳父沙不丹,讓他不要借道,否則大明天子怒而興兵,遭殃的是我們。”

脫脫不花面色苦楚,他當初中了也先的奸計,他的妻子,脫古的母親,被他刺傷了耳鼻,他的岳父沙不丹對他只有憤怒。

“希望憤怒之下的沙不丹,不要做出給草原招致災禍的事情。”

由滿都魯代筆,脫脫不花的書信,延着官道驛路向着京師而去。

北平行都司,大寧衛到京師也有驛路嗎?

的確有,洪武二十七年,置驛傳,自大寧東路,至廣寧四百八十五里,置十驛,永樂十三年,至北衙六百里,置十二驛。

如果朱棣能夠多撐幾年,等遷都大計確定,北平行都司復置,幾乎是可預期的事兒。

但遷都是定下來了,大明也開始興文匽武了…

朱祁鈺收到了四夷館的書信,對於脫脫不花的請求,朱祁鈺置若罔聞,馬匹太僕寺可以收下,至於申飭韃靼王的事兒,他纔不做。

開玩笑,一點點馬匹就想得到大皇帝的申飭敕諭,那皇帝的敕諭豈不是太廉價了?

得加錢。

朱祁鈺看着于謙的奏疏,于謙在奏疏裡說了很多,提到了集寧府的熱火朝天,也提到了王復的幡然悔悟,更提到了集寧城的泰安門。

“好好的一個國之悍將,怎麼就這麼喜歡拍馬屁呢?”朱祁鈺收起了于謙的奏疏。

于謙對朝堂的預料是極爲精準的,大軍出塞,朝堂上的確是有了一些不同的聲音,而且甚囂塵上,胡濙四處撲火,但是顯然是有愈演愈烈之風。

畢竟大軍七月攻克集寧之後,已經連續一個多月沒有動彈了。

又是一年中秋節,朱祁鈺給土木堡之戰殉難將士點了柱香。

“復仇纔剛剛開始。”朱祁鈺吐了口濁氣,將靈牌翻了回去。

朱祁鈺站在講武堂聚賢閣的二樓,看着操練的軍將、掌令官,笑意盎然。

大明啊,欣欣向榮。

“興安,盧忠,污衊於少保的人找到了沒?”朱祁鈺開口問道。

最近京師不太安寧,有些人,不太老實,又開始了英雄擴大化、英雄污名化,興文匽武的老路。

這路子在朱祁鈺這裡走不通,太醫院已經設了雅座,人抓到了,不得觀察觀察什麼屬性?

興安和盧忠搖了搖頭說道:“沒有。”

這種流言,的確是一傳十,十傳百,想要抓到散播留言的元兇,難如登天。

“陛下胡尚書求見。”一個小黃門匆匆上樓俯首說道。

朱祁鈺點頭說道:“宣。”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胡濙見禮。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躬安,可是心不安啊,坐。”

胡濙樂呵呵的說道:“這不臣就來爲陛下分憂解難了嗎?陛下可是憂心有人誣衊於少保的事兒?”

“這事兒,不難。”

胡濙最近四處救火,也終於摸到了一些處理這些事兒的脈絡。

朱祁鈺點頭說道:“哦,說說看。”

胡濙探了探身子說道:“請陛下聽我分說。”

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推薦幾本書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904章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八章 有內鬼!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898章 火併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推薦幾本書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904章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八章 有內鬼!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898章 火併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