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

有些事可以折中的,比如給趙構立跪像,這都改朝換代兩次了,斯人已逝,折中一下自然可以。

有些事,是不能折中的。

比如火燒船廠。

爲了防止再出現所謂的民亂,擾亂陛下開海事,李賓言將船廠保護的密不透風,陛下還派了三萬京營駐紮,就是爲了防備所謂民亂擾國大計。

但還是發生了,而且是裡應外合,若非京營善戰,險些給他們得逞了。

最關鍵的是,這次的民亂之中,還有倭寇的身影。

于謙敏銳的感覺到了事情有些不正常,這幫人的膽子也太大了!

于謙心中一直隱隱有些擔心,他總覺得有一個天大的陰謀在等着此次南下的陛下,這種不安越來越強烈。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乃天下之本,臣以爲陛下宜回南京皇宮暫住,臣前往松江府市舶司。”

“若是武清侯爲陛下牽馬墜蹬爲先導,臣或許會心安許多。”

那種莫名的不安感在於謙心中徘徊,但是因爲信息不夠全面,于謙無法得出自己的不安究竟來自於哪裡。

朱祁鈺看着于謙的表情樂了起來。

兵推棋盤裡,朱祁鈺的天賦技能是【料敵從寬】。

比如範廣要五十萬大軍平定遼東,朱祁鈺就頗爲贊同,但是朝中許多臣子總覺得五十萬大軍,是不是太看得起建奴了?

比如宣府之戰,朱祁鈺調配的軍備,打完了河套仍有剩餘。

這都是料敵從寬的一種,做好充足的準備,在動手之時,一擊必中。

于謙在戰爭中,天賦技能是【料敵於先】,總是能夠料到敵人何時出現,敵人會在什麼方向出現,敵人會以何種方式出現。

這並非什麼特異功能,而是于謙有着強大的情報分析能力,情報越充足,于謙的預料就越準確。

在正統十四年的中秋節,稽戾王被俘之後,于謙就很快的根據邊方局勢,判斷出瓦剌人入關的時間,並且對滲透成了篩子的內三關採用了只守居庸關的策略。

而在宣府之戰、集寧之戰、河套之戰、陛下親征平叛的過程中,于謙一次次展現出了自己在情報充足時的情報分析能力。

而現在,非常顯然,于謙發動了他的被動技能【料敵從先】,雖然不知道危險來自於何方,但是于謙已經確切的聞到了陰謀的味道。

朱祁鈺笑着說道:“於少保,這是要朕回到南京皇宮裡躲起來,躲到於少保爲朕盪滌寰宇再出來?”

“臣並無此意,只是臣以爲此行兇險,賊人蓄謀已久,陛下乃國之根本,臣前往松江府便是。”于謙這個時候也顧不上什麼帝王多疑了,相比較陛下懷疑他有覬覦神器之心,他更擔心陛下出什麼意外。

一個政策想要長久的推行下去,最少也需要穩定持續的運營二十年的時間,陛下的新政,即便是最早的農莊法,也才九年而已。

陛下在,這些政策就在,陛下不在,這些政策就蕩然無存了。

“無礙,朕還怕了他們不成?”朱祁鈺眼神中閃爍着興奮光芒,露出了一個殘忍的笑容。

“坐在奉天殿四方凳上監國,朕不怕;在德勝門外衝鋒在前、上陣奪旗,朕不怕;在南衙面對二十五萬叛軍,朕不怕。”

景泰三年十一月,朱祁鈺從南京出發前往馬鞍廠,視察馬鞍廠上下,當時的馬鞍廠全都是南衙僭朝的叛軍俘虜,朱祁鈺還是去了,聽了俘虜們的訴苦大會後,承諾了五年苦役後放歸,給這些俘虜吃了一顆定心丸。

需要朱祁鈺出面的時候,朱祁鈺從來不膽怯。

“陛下…”于謙還想再勸勸。

朱祁鈺擺了擺手說道:“於少保。”

“鄱陽湖之戰,陳友諒率領漢軍六十五萬,浩浩蕩蕩,勢要滅我大明高皇帝於一役。”

“時陳友諒漢軍巨艟連接,一展數十里,鐵索橫江,望之如山,氣勢奪人,我大明軍船小人少,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亦未畏懼。”

“高皇帝借東風火燒百里,一戰定江南。”

“現如今,朕南巡江南,在大明的四方之地內,在六萬京軍扈從,三千緹騎精銳的團團保護之下,卻不敢踏入我大明疆域。”

“朕這個皇帝位,不坐亦可了。”

如果朱祁鈺是大宋朝的皇帝,若是有危險,跑就跑了,反正天下百姓也都習慣了。

但是大明的調性,皇帝就不能跑。

崇禎吊死煤山之後,崇禎的大太監王承恩死難殉國,王承恩的屍體被送到了雲南安葬。

王承恩能安排自己的義子們把他的屍體送出去,送不走崇禎皇帝嗎?

崇禎皇帝選擇煤山上一根繩,是他清楚的知道,就是跑去南衙,大明也是滅亡。

大明的調性就是如此。

“陛下…”于謙知道陛下說的有道理,而且他沒法反駁。

陛下乃是大明皇帝。到自己家裡四處轉轉,都要躲躲閃閃,這成何體統?

但現敵暗我明,情況不詳,于謙還是想再勸一勸。

“朕意已定。”朱祁鈺的語氣不容置疑。

唐時天子九狩,京師六陷,大唐可以撐下去,大明不行。

趙構能在臨安苟且偷生,又把南宋續了一百八十年,但是南明續不住。

在大明當皇帝,就沒有退路。

大明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帝制國家。

而唐朝在唐玄宗晚年的操作下,變成了一個藩鎮割據,節度使等同於諸侯的朝代,宋朝則是軍頭共主爲天子,到了南宋藩鎮勢力極強,韓世忠、劉錡等人在宋高宗的操作下,直接變成了軍閥藩鎮,割據一方。

岳飛被拉肋而死後,韓世忠隱退秦嶺,宋高宗趙構必須要每年給韓世忠送禮,穩住韓世忠。

韓世忠把趙構送的禮,毫不在意的送給了蜂農,換取蜂蜜。

皇帝御賜之物,給蜂農換了土蜂蜜,這本身就是羞辱,但是趙構權當沒看見。

南明所謂的江北四鎮,其戰鬥力,實在是配不上軍閥二字;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更是擔不起軍頭的名號。

大明的制度也根本養不出軍閥來。

于謙看勸不動,閉目片刻,才笑着說道:“陛下既然要去,並無大礙。”

問題不大。

陛下的料敵從寬,不是膽怯,陛下的料敵從寬,從來都是爲了徹底消滅對手。

慎勇,主要是勇,慎重的勇敢。

陛下要到自己家的院子裡轉一轉,他這個臣子當然是做好打掃工作,而不是跟陛下唱反調,說外面風大,陛下避一避風頭。

這是自家庭院!

而且護院很強,大明已經不是經過了二十四年武備不振的大明瞭,京軍長期被派遣出京征戰,大明軍戰力強橫,也先望風而逃,緹騎優中選優,裝備精良,忠心耿耿。

眼下,雖然大明處於冬序之下,可是陛下正是如日中天之時!

興安是個忠誠的僕人,他很少干預陛下的決定,雖然在大明的體制下,司禮監有很大的參政議政和決策的權力,但是興安對自己的定位始終是陛下的鷹犬。

陛下做了決定,那就動起來便是。

盧忠本來打算請命爲陛下先導,前往松江府,徹查松江府造船廠被民亂焚燬一事,並且梳理松江府事。

但是他還沒說話,就被興安的眼神阻止。

盧忠稍微思索了下,默不作聲。

查案楊翰可以去,但是護衛陛下的安全,只能由盧忠來。

盧忠不信任楊翰、袁彬等人,興安也不信任,畢竟袁彬和楊翰都曾經爲稽戾王出生入死。

稽戾王已經死了,袁彬和楊翰是陛下的臣子,可人心隔肚皮,盧忠和興安都不能冒險,將護衛陛下之事交給楊翰。

朱祁鈺在杭州駐蹕五日,每日遊山玩水,西湖西路有玉泉寺,集慶寺、飛來峰、冷泉亭、靈隱寺、三生石等地方。

三生石在靈隱寺內,是求姻緣長長久久的地方,冉思娘專門去了無相銅爐,請幾盒姻緣香,還把兩撮頭髮綁在了一起,放在了盒子裡,埋在了三生石之下。

陛下和冉思娘前行之後,興安讓人把盒子挖了出來,帶走了。

巫蠱鎮魘之術虛無縹緲,興安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朱祁鈺這五日,和冉思娘打情罵俏,日子算是逍遙快活。

冉思娘給自己的面色光悅脂裡面添加了益母草和三七粉,這兩種都是活血和消腫的良藥。

而且這面色光悅脂,光悅的不僅僅是面色,陛下對她的身子也是頗爲着迷,陛下體力極好,冉思娘不想敗了陛下的興致,這日久了,佐以藥膏,也不是不能承受。

“在幹什麼?”朱祁鈺的手在冉思娘身上游動,引得配藥的冉思娘臉色變得羞紅。

朱祁鈺見狀也是一樂,笑着問道:“都老夫老妻了,還這麼愛害羞,這是取悅咱的手段,還是咱家冉娘子的臉皮薄啊?”

這麼久了,冉思娘還是那麼愛害羞。

“這是白天…”冉思娘害羞的耳朵都紅了,她低聲說道:“夫君想看我什麼樣,我就是什麼樣。”

“即是取悅夫君的手段,也是妾身臉皮薄。”

冉思孃的表情仍然是欲拒還迎,但是朱祁鈺卻看出了冉思娘興致不高。

“怎麼了?”朱祁鈺環抱住了冉思娘,不再亂動。

冉思娘看瞞不住,帶着焦慮不安說道:“興安大璫把妾身埋在三生石下的三世盒給挖了出來。”

“妾身知道大璫也是怕有巫蠱之禍,可是小女兒的心思就那麼些,自然是有些心思不寧,擾了陛下興致,臣妾惶恐。”

“二來,妾身也是擔心夫君啊,雖然後宮不得干政乃是鐵律,但這幾日,緹騎們,甲冑不離身,火銃藥上膛,裡三層外三層,鐵桶一樣,夫君眉心整日擰着。”

“於少保往日裡樂呵呵的表情也變得面若寒霜,妾身就猜測這南巡松江府,大約是不順遂了。”

朱祁鈺將冉思娘攔在了懷裡,甩了甩袖子,拿出了一個琥珀吊墜,這琥珀吊墜晶瑩剔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看就是上上珍品。

琥珀指肚大小,琥珀之中有頭髮編成了小小同心結,還有一句【攜子之手,與子白頭】的祝福語刻在同心結兩旁,同心結下,還有一個紅色的【景泰之寶】的小小刻印,爲這個琥珀增色不少。

朱祁鈺抓着掛着琥珀的紅繩笑着說道:“興安挖出了三生石三世盒之後,咱就熬了松香,用你放在三世盒的結髮,做了這個掛飾,得虧咱平日裡就喜歡搗鼓這些手工物,手藝還算不錯。”

“這掛飾,配以金銀鏈可做項鍊,也可做手鍊。”

“從正面側光看,有一個鈺字,從背面側光看,看是一個思字。”

“敬神拜石,虛無縹緲,朕乃天子,不如求我。”

“至於宵小之徒,思娘不必擔心,咱也不是泥捏的。”

冉思娘驚訝的看着那琥珀,伸手拿在了手裡,松香不貴,有一股淡淡的草木香氣,可這是陛下親手做的,最關鍵的是這份情誼。

她拿在手裡把玩了許久,尤其是那兩個字,不勝歡喜。

“夫君稍待,妾身最近學了段胡舞,權當助興。”冉思娘抿着嘴脣,湊到朱祁鈺耳邊低聲說道:“夫君,一定會喜歡的。”

冉思娘換了身極爲大膽的衣服,在一陣清脆的銅鈴聲之中,她帶着一個紅色的面紗,走出了偏房。

她的手腳之上用紅繩綁着一些金黃色的銅鈴,歡快的胡曲響起,冉思娘翩翩起舞,含情脈脈的看着夫君,展現着自己幾近完美的身材。

一舞終了,冉思娘已經氣喘吁吁的坐在了朱祁鈺的懷裡,樂戶們離開了這西湖別苑的偏院。

“別摘,面紗和鈴鐺都是助興之物啊。”冉思娘低聲說道。

一時間銅鈴聲起起伏伏的響起。

興安揉着眉心,這五日來,他總是覺得自己有什麼遺漏的地方,千頭萬緒,總理不出線索來。

“大璫所慮何事?”盧忠帶着兩個天子緹騎巡視,看着興安眉頭緊蹙的模樣問道。

興安頗爲擔憂的說道:“按理說,你護衛泰安宮九年有餘,這陛下的安防不能說是水潑不進,也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了。”

“咱家這心,一直不安穩。”

盧忠抓緊了自己的繡春刀,目光一凝問道:“大璫心思縝密,心不安,自然是有所思慮。”

興安站直了身子說道:“盧都督啊,咱家聽聞,在那泰西門戶之地的君士坦丁堡,有一面號稱永不陷落的嘆息之牆,是從內部攻破的。”

“有奴隸打開了城門,把奧斯曼王國的近衛軍放進了城中。”

“從西域傳來的情報,的確如此。”盧忠頗爲認同的說道:“大璫的意思是有內鬼?”

“咱們應該再慎重的內查一下?”

緹騎每旬都會自查一次,從不間斷,而且還相互檢舉,稍有不當言論,輕則送回遴選營團,重則解刳院一日遊,嚇的半死還要過一遍五毒之刑,一旦查實,就只有送解刳院的下場。

一個緹騎,陛下的親衛,被送回遴選營團,是什麼下場?

緹騎遴選極其嚴格,自查更是高壓,緹騎做事對家人都不能提及一句,自查的範圍也包括了緹騎親眷。

忠誠是錦衣衛的基本底色。

相比較緹騎的高壓,興安的手段簡直可以稱之爲殘忍了,泰安宮本身宮宦就極少,興安都是親自自查。

興安思考了很久說道:“穩妥起見,再自查一遍吧,畢竟松江造船廠差點毀於裡應外合。”

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
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四百一十四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