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

朱祁鈺清楚的知道政治餘地的重要性,因爲政治餘地有太多太多的好處了,學蘇穗宗那種全盤否決,會把大明帶到絕路上去,尤其是朱祁鈺在大刀闊斧的對大明改革的時候。

但是,有些問題,是不能講餘地的,比如裡通外賊、通敵叛國、在大明的地頭上忽悠親王造反,每一條都是罪不可赦需要從重從嚴。

朱祁鈺本來打算讓蕭眶一死百了,但是連蕭眶的舉薦之人胡濙,都懶得爲蕭眶求情了。

若是事成,這將是大明第一個送入解刳院的正二品大員。

朱祁鈺思慮了許多,纔開口說道朕仍然以爲,應當斬首示衆,看再說,他要是負隅頑抗,就送解刳院去,要是老實伏法,就誅了吧,讓襄王繼續督辦吧。

陛下寬仁。胡濙只能無奈的說道。

陛下的心還是不夠狠,陛下已經被罵成了暴君,亡國之君,凌遲幾個朝中大員,那不是暴君應該做的事兒嗎

畢竟,是朝中正二品的大員。朱祁鈺點了點桌子,最終還是沒有決定奔着送解刳院的辦,當然還是得看看拿了蕭暄之後的審訊。

蕭暄要是搞什麼小動作,朱祁鈺一點寬仁,真的只有一點點。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是法家至高無上的追求,可提出這個觀念的法家,在執行的時候,仍然只能讓他人代受刑罰。

律法本身就不公平。

襄王殿下拿到了陛下繼續督辦的敕諭,也就是說,蕭暄要辦,蕭暄的同黨也要辦,蕭暄背後站着的豪戶們,更要辦。

得到了酌情偵辦的敕諭之後,襄王也是對着敕諭思索着查辦的力度,才通知了錦衣衛,準備拿人。

朱瞻博帶着一衆緹騎來到了官邸,找到了蕭暄的官邸,這是陛下在蕭暄進京之後,特賜正二品宅邸,屬於官邸內上好的位置。

按照胡濙對蕭暄的安排,蕭暄年事已高,幹不了幾年就要退休,那姚夔就會接掌禮部,而蕭眶也能功成身退,死後配享皇陵,這是何等的殊榮?

這官邸好久沒有這麼大的動靜,雖然陛下的鷹犬,被朝臣和家眷們戲謔爲看門狗的錦衣衛,真的在看護着官邸,但是錦衣衛進退有據,官邸這十年來,一直風平浪靜。

這麼大的熱鬧,自然有不少人在自家閣樓眺望遠觀,朱瞻博和盧忠雖然帶了幾十緹騎,但是踏門侵戶的只有不到五人。

我家老爺知道諸位要來,請諸位到正廳稍待。門房倒是不卑不亢的打開了門,蕭暄也沒有帶着家丁負隅抵抗,而是選擇了束手就擒。

在官邸鬧起來,不體面,更有辱斯文,蕭暄到底是讀書人,就是要走,也要走的體體面面。

朱瞻繕走進了蕭邐的官邸之內,在正廳等了片刻,就看到了蕭暄拿着一個帳本,而身後帶着幾個家僕,擡着數十個箱子。

拜見襄王殿下,襄王千歲。蕭暄行禮,他還沒有被敕諭剝奪官身,那就還是大明的禮部尚書。

看來你是早有準備了。朱瞻博語氣不善,這就是個徹頭徹尾、道貌岸然的僞君子

蕭暄長相頗有正氣,雖然老邁,看起來卻不失風骨,就是這麼個人,從入京開始,從彈劾、誇耀李賓言開始,這一切一切背後的元兇和主謀。

蕭暄面色略微有些痛苦,俯首說道∶不瞞殿下,在陛下敕諭讓襄王殿下主持的時候,臣就知道到時候了。不,確切的說,當初開始受賄之時,臣就想到了今天,此情此景。

既然知道!爲何仍不思悔改,設下如此毒計,離間孤與陛下至親之情!既然知道爲何要鼓譟聲勢,害孤二哥遺恨!朱瞻博怒不可遏的看着蕭暄,聲音極大的質問着面前的儒學士。

蕭暄知道緹騎們

尋他所爲何事,也知道要面臨的什麼要的懲罰,更知道做這些後果,但是他仍然這麼做了,明知故犯,這是何其的可惡!

蕭眶面色更苦的說道殿下,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陷了進去,這一陷進去,就是牛入泥潭,不由自主了,之前臣的主人是大明,後來啊,臣這主人就是一羣眼裡只有錢,渾身銅臭味的勢要豪右。

臣這些年一直活在惶恐之中,這臨到了,見到了殿下帶着緹騎過來,反倒是心安了幾分。

等死最是熬人,死是等死的解脫。

當貪官會陷入一個循環之內,越是貪腐就越是惶恐,越是惶恐,就越發貪腐來一時滿足,撫慰這份惶恐,事後,便愈發悔恨和惶恐,就只能貪更多來滿足。

人的私慾是無窮無盡的。

就像地主們始終在兼併土地,就像勢要豪右家裡的銀幣幾十輩子都花不完,仍然在撈銀子。

你拿的什麼?朱瞻博略顯憤怒的說道你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憑藉你爲大明效力這麼多年,陛下還能把你殺了不成!

景泰年間畢竟不是洪武年間了,貪幾十兩銀子就被剝皮撞草,景泰年間的貪腐查的很嚴,但是正經因爲貪腐死的官員其實並不是很多,多數都是流放,大部分都達不到被殺的程度。

四川戥頭案涉及到前戶部尚書張鳳的死,若不是引起了民變,也不會死的那麼難堪,最少也能得個體面。

殿下,還記得陛下當年在邸報上畫了四副簡筆畫嗎?就是一個貪官越貪越多,背後的手就越來越多,臣當初看到那幅畫,就像看到了自己。蕭眶將手中的賬本遞了過去,這是他的罪證,不用緹騎們翻箱倒櫃,費盡心思去四處搜查了,他自己拿來了。

朱瞻博從羅炳忠手中拿過了賬本,翻開一看,眼睛猛地瞪圓指着賬本說道∶這這多!三百三十餘萬銀幣!你,你這也太多了吧!

朱瞻塘驚呆了。

正統年間一年四省折銀不過才一百萬兩出頭,這蕭暄一個人就貪了大明三年的歲銀!

這麼多的銀幣能養於少保的九重堂整整三千六百六十六年!

胡濙家裡有三萬銀幣,胡濙都要稱讚兒子持家有道,覺得很是富裕,不用給兒孫們留下些什麼,他們能看顧好自己。

這錢多到朱瞻博都驚詫的地步,他襄王府加起來也沒有這麼多的現銀。

這是何等的國之巨蠹!

所以說,罪臣已經沒有回頭路了,這裡面還不算那些古玩字畫的實物,以及各種塞到家裡來的妾室。蕭暄面色苦楚的說道臣這些年其實頗爲節儉,所得贓款,花銷不過百之一二,這些是一部分,其餘皆在京師別苑。

待會兒走的時候,殿下差人帶走吧。

懊悔嗎?非常的懊悔。

害怕嗎?非常的害怕。

有用嗎?沒有用,該貪還是貪。

蕭暄跪在地上,繼續說道∶罪臣當時聽說盧都督上奏說襄王殿下有把罪證帶回家的習慣,也多少猜到了是個圈套,但是思前想後,還是想看看,到底有沒有查到罪臣。

現在想想,不是這次也是下次,這次查不到罪臣的頭上,下次鍘刀該落下也會落下,早晚的事兒。

朱瞻博將賬本交給了盧忠,他只是和盧忠在演戲,他並沒有違反錦衣衛條例,把罪證帶回家的習慣。

你知道你要面臨的懲罰嗎?貪腐加上通敵大罪!朱瞻博指着蕭暄厲聲問道。

知道,要送解刳院。蕭暄跪在地上沉默了許久才說出了這句話。

朱瞻博猛地站了起來,憤怒無比的說道∶陛下寬仁,讓孤酌情偵辦,知道什麼意思嗎?

就是不要牽連廣衆,不要泄私憤隨意牽連,對你,陛下也是網開一面,斬首示衆,一死百了!

你知道爲什麼嗎?就因爲你是大明的正二品大員,是我大明的明公,是我大明的臉面!臉面你懂嗎?你不懂,你要是懂,能犯下如此大錯?

這就是你們口口聲聲的暴君!亡國之主!

看看你們,再看看陛下!深受皇恩,不以國家社稷爲重,爲了一己私利,至國家公利不顧,什麼東西!

這…蕭暄擡起了頭,震驚的看了一眼朱瞻鱔,而後低下了腦袋,顫抖不已的說道罪臣,罪該萬死啊!愧對聖恩,愧對陛下,愧對天下,罪臣,罪該萬死。

朱瞻塘一甩袖子,憤恨無比的說道:押走!

把銀子也一併帶走!

停在蕭暄京師別苑的馬車,排了兩條街,才把蕭暄府中的銀子全部擡走。

正如蕭暄所言,他真的很是節儉,這贓銀點檢之後,剩餘了三百二十九萬八千四百三十二餘現銀,有銀錠,也有銀幣。

蕭暄自己主動承認不僅僅有賬本,還有一本日記手札,將這些年,什麼時候,因爲什麼事兒,收了誰多少東西,又爲這些銀錢財貨辦了多少事兒,用了多少力氣,一起辦的還有誰,都寫的一清二楚。

錦衣衛照着日記手札審訊了一邊,都需要細細查補,防止蕭眶在胡亂攀咬,但事實證明,蕭暄在主動交代,並沒有遺漏的地方。

甚至還有一些因爲經年已久,根本無法查辦的事兒,蕭暄都交待的一清二楚。

大明景泰十年的最後一次廷議,就是議蕭暄大案,二十七位廷臣,二十六位都到了,蕭暄人在詔獄,已經沒辦法參加廷議了。

特別出席的還有襄王朱瞻博,以及太子少師胡濙,二人是跟着陛下一起來的文華殿,朱瞻博是督辦此案之人,文華殿在朱瞻塘監國的時候,朱瞻塘也常來。

而胡濙過來,蕭暄是他推薦的人,他自然要參加這次的廷議,蕭暄倒了,這禮部的一些事,他還得照拂一二。

諸卿請坐。朱祁鈺環視了一圈,正色的說道∶前些日子蕭暄還在這裡,爲朕張羅着北伐事由檄文,看着是忠臣賢德,沒想到私底下居然是這般模樣。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朱祁鈺這句話,如同一陣刺骨的寒風掃過了整個文華殿,桌上稽戾王那被燒燬了半面的龍旗大蠹,都看起來刺眼了許多。

陛下許久沒殺人了,朝臣們都忘記了陛下這亡國之君最開始的由來,就是親手殺了自己的兄長,大明的前任皇帝得來的。

陛下是個極其暴戾的人,這才陛下本來的面目。

商輅猶豫了下,硬着頭皮說道∶陛下,臣倒是以爲,蕭暄認罪伏法如此順當,也未作什麼抗爭,不如八議其賢、功

商輅這話必須要說,太常寺就是幹這個活兒的,明知道可能會忤逆陛下,他也要講出來。

臣本來建議陛下把蕭邐送解誇院的,陛下不肯,只是斬首示衆,商學士,陛下已經很寬仁了,怎麼商學士的意思是,讓陛下寬縱?胡濙立刻睜開眼,平靜的說道。

送解刳院?商輅猛地坐直了身子,往後仰了仰,驚駭無比的看着胡濙。

果然最狠辣的還是胡濙,爲了撇清自己的關係,居然要把自己舉薦的蕭暄送解誇院裡以證清白,那送解刳院裡,連祖宗十八代的問題都會交待的一清二楚。

陛下不肯,陛下覺得將蕭暄死的影響降到最低,最好不要過年,從速從快,這樣對大明最好。胡濙解釋着陛下這麼做的原因。

一個正二品的倒臺,那可不是一家倒黴,是一整片的

官吏跟着倒黴,涉及到的利益團體極大,若是真的把蕭暄送到解刳院裡,圍繞着這個展開長時間的朝堂狗鬥,纔是對大明最大的戕害。

斬首好啊,斬首好,臣沒有什麼疑問了。商輅見狀,也沒有什麼抵抗,給他個臺階他就下,不在上面站着。

提議蕭暄走八議流程是太常寺的職責,他盡忠職守,可只能做到這個份上了,做再多那是絕無可能了。

進詔獄沒問題,於少保都進去過。

但是要看因爲什麼問題進去了,要是****,那就需要積極進言搭救,若是貪腐、挑唆親王謀反、裡通外賊,這就是罪不可赦該死之人。

不是每個人都是進獄系人才的。

朕來講兩句吧。朱祁鈺頗爲嚴肅的說道皇叔在提審蕭邐的時候,朕其實在側室旁聽了,他其實早已悔恨,但是已然悔之晚矣。

戒賭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賭,有些事兒,只要一開始,就只能永墜阿鼻地獄了,那就是個出不來的圈套,希望諸位愛卿,能夠共勉。

謹遵陛下聖誨。諸多臣工恭敬無比的說道。

好了,現在開始廷議北伐之事吧,蕭暄這事兒,莫要再說了,朕意已決。朱祁鈺萬萬沒想到,朕意已決這句話有一天得用到寬宥罪臣這件事上。

到底,朱祁鈺沒有把蕭暄送到解刳院去。

于謙欲言又止,最後沒有說話,他其實更贊同胡濙的說的那般,送解誇院,但是陛下已經決定了,不是什麼大事兒,沒必要爭論不休。

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推薦幾本書第730章 無題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推薦幾本書第730章 無題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