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老實人

豫章縣,驛站。

局勢緊張,每一名來自京都的官吏都不是傻子,一個個也都不出去浪了,老老實實地待在待在驛站裡,是要多乖就有多乖。

豫章縣本地的官吏,也是一個個安分守己的。

這一切就好像是暴風雨前的平靜。

宋碧青手下的四人在門外等着,就只有宋碧青一人去見林延賢。

宋碧青雖然沒見過林延賢,但是從位次上,她還是準確地認出了林延賢。

“民報特別版樣板運送五隊隊正,宋碧青見過林使君。”

“宋隊正,快快請起,坐吧。”林延賢說話也挺客氣,沒有一點身爲高官要員傲慢。

“我爲何要找宋隊正你來,想必宋隊正心裡應該是清楚的。”林延賢以爲宋碧青心中應該是有數的。

宋碧青的內心十分茫然,但是面上還得表現出的卻是她很靠譜,假裝自己都懂。

人的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無奈的事情。

有些時候不得不,不懂裝懂。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其實是一種很難得的品德。①

比如此時此刻,宋碧青一臉懵逼,完全在狀況外,但是她卻得裝作聽懂了的樣子,不至於冷場。自己尷尬也就一會兒的事。重點是千萬不能讓領導尷尬。

“聖上派我來送樣板,這一期的民報很特殊,關乎着上面的佈局,所以,派送樣板要從速。”宋碧青老實地說道。

她可是個大大的老實人,她說的都是實話,沒有一句虛言。

第一,這期的民報是很特殊,《大周民報》隸屬聖上,說她間接被聖上派來的也沒錯啊;第二,上面佈置任務的人也再三強調了派送要從速;第三,上面的人深謀遠慮,做什麼都是有謀劃,有佈局,有深意。

這麼說有問題嗎?這麼說完全沒問題嘛!

她,宋碧青,一個大大的老實人,只講老實話。

林延賢則是在分析宋碧青的話,他在思考宋碧青是不是想傳遞些什麼不好明言的內容。

比如,其中最大的華點“聖上”!

所以宋碧青一行人果然是聖上派來了,這位宋隊正她承認了。

聖上她果然在關注着豫章縣。

不然怎麼能在如此微妙,極其巧合的時間點派人來呢?這就是明示啊!

還有就是上面的佈局這五個字,這是在告訴他,聖上該知道的都知道了,讓他放手施爲的意思嗎?

雖然他猜到了,但是直到此時此刻有聖上的人來肯定他的猜測,他纔算是真正地鬆了一口氣。既然一切都在聖上的計劃中,那就萬無一失了。

“從速”二字,林延賢也想了很多。聖上這是在告訴他要快刀斬亂麻,解決此事需從速的意思嗎?

從速……

遲則生變,或許這與剛剛蔣思明的報告不謀而合。

豫章有礦,且被豫章縣官吏隱瞞下來,私自開採不再是一個猜測,而是確鑿的事實,他們有了作證的人。

而此時豫章縣官吏也猜測到了他們可能猜到了豫章有礦,張家和的蹤跡遲遲找不到,這讓豫章縣官吏有理由懷疑張家和已經被他們掌握。

所以他們和豫章縣官吏之間是揣着明白裝糊塗,都在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是從某些官吏言語中可以得出,豫章縣官吏時刻準備着掀桌子。

所以他很贊同蔣思明的判斷,現在已經被步入了搶時間的階段。

現在就看哪一方下手能夠更快地做好一切準備,穩準狠地打擊另一方。

林延賢是真沒有想到聖上對於局勢的控制能到達這種地步。遠在京都卻能夠算準此時此刻應“從速”。這簡直天佑大周,得此明皇。

……

此時被林延賢吹捧的明皇呂琤在大明宮飛霜殿又打了個噴嚏。

芙蓉見狀立即將懷中的手帕遞上,然後關心地問道:“大家最近總是打錯喉②,可是是秋風將近,夏秋交換之際氣候不定,不小心着了涼?”

“應該不是,想是有誰在着吾呢!”呂琤並沒有將打噴嚏當回事兒。

芙蓉卻是有些不依不饒地說道:“大家打錯喉未免也太頻繁了些。究竟是何人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在念叨着聖上?”

“誰讓吾是天子,天下的臣民若是每天都念叨着吾,吾一天這十二個時辰該不夠分呢。”呂琤說着玩笑話,但是心裡也是有些在意的。

畢竟這個時代不比後世。雖然這個時代的天更藍些,空氣更清新些,也沒有什麼超級細菌,抗藥細菌,但是生病絕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大周每天因爲風寒而死去的人絕不在少數。

呂琤並不想感染風寒,不想摧殘自己的身體,她還想長長久久的活着,這一次,最低目標,要活得比李鈺久!

“大家!”芙蓉聲調有些變高,極其不贊同呂琤這種不拿自己身體當回事兒的語氣。

芙蓉覺得大家真的是一位心中裝着她們這些普通百姓的聖明天子。這一切甚至不需要民報的渲染,她能從呂琤的一些所作所爲中找到答案。

大家跟先帝是不同的。

芙蓉今年二十又四,入宮已經有十年了。

芙蓉及笄那年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就在宮中。宮裡挺好的,吃得飽,穿得暖,住得也舒心,而且根據太祖令,她還學會了讀書寫字。

讀書寫字在宮外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雲端彩虹。

讀書明理,如果沒有讀過書,那麼在及笄時她可能會做另一種選擇。

先帝時,先帝對於百姓的關懷總是掛在嘴上,往往只有在天災時纔會付出實際行動。

先帝在乎百姓源於他在乎權力。是因爲一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③”

而大家則不同,她是發自內心地爲百姓考慮。而這從大家爲宮人設立了一個專門用來爲宮人看病的醫署就可以看出。還有就是冬日裡爲宮人們加炭,讓宮人們過個暖冬。

這些細節都是先帝沒有注意的。但是大家卻是注意到了。

一個能爲宮人在宮裡過得更好的皇帝,對待百姓的心想必也是誠的。

所以芙蓉和很多受了呂琤恩惠的宮人是希望呂琤平平安安,萬歲萬歲萬萬歲的。

“大家當保重身體。還是傳太醫來看一看吧。”

①《論語·爲政》

②指打噴嚏

③荀子

第432章:朱師第355章:一套捶死第380章:破瓦罐第484章:耐心第195章:肉夾饃第269章:無中生有第216章:糾結啊第140章:張柳村第458章:可悲第273章:揣測萬千第67章:賄賂第356章:忠心之過第101章:君臣角力第291章:盤根錯節第93章:千層餅第491章:使命第271章:大家放心第212章:小算盤第473章:發瘋第143章:欺君罪第176章:要進宮第71章:發涼第178章:賄賂否第212章:小算盤第236章:割肉開始第454章:承情第215章:誤會啊第234章:一場交易第45章:皇帝到底想幹什麼第42章:對峙第34章:青峽之戰第189章:真糾結第333章:天下才氣第147章:找麻煩第258章:父女二人第208章:鄙視你第119章:底層智慧第173章:有依仗第110章:細節到位第261章:相敬如賓第135章:憶往昔第308章:等價交換第160章:水太涼第262章:瘋狂暗示第440章:安南第434章:分歧第391章:大忙人第13章:曉喻天下第317章:相府幕僚第135章:憶往昔第296章:紈絝蔣儀第446章:幕僚第249章:好或不好第44章:利益而已第452章:遺惠第169章:共進退第492章:努力第230章:讓碎片堆第254章:先天不足第123章:尚方寶劍第178章:賄賂否第279章:白日做夢第141章:族兄弟第403章:一字中第331章:路走寬了第171章:你變了第474章:搗亂第460章:演變第172章:對或錯第216章:糾結啊第25章:春風生第88章:談官德第330章:好好招待第119章:底層智慧第411章:缺陷第467章:世子第279章:白日做夢第461章:轉折第2章:朕真是太難了第419章:唐突第118章:田間老農第294章:日月可鑑第275章:塵埃落定第446章:幕僚第374章:被摘桃第191章:不回頭第306章:京都試點第41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118章:田間老農第369章:不丟人第287章:斯人已逝第75章:小卒第200章:魏王府第446章:幕僚第119章:底層智慧第480章:下克上第116章:細思極恐第372章:閩越郡第60章:會見第165章:做官好
第432章:朱師第355章:一套捶死第380章:破瓦罐第484章:耐心第195章:肉夾饃第269章:無中生有第216章:糾結啊第140章:張柳村第458章:可悲第273章:揣測萬千第67章:賄賂第356章:忠心之過第101章:君臣角力第291章:盤根錯節第93章:千層餅第491章:使命第271章:大家放心第212章:小算盤第473章:發瘋第143章:欺君罪第176章:要進宮第71章:發涼第178章:賄賂否第212章:小算盤第236章:割肉開始第454章:承情第215章:誤會啊第234章:一場交易第45章:皇帝到底想幹什麼第42章:對峙第34章:青峽之戰第189章:真糾結第333章:天下才氣第147章:找麻煩第258章:父女二人第208章:鄙視你第119章:底層智慧第173章:有依仗第110章:細節到位第261章:相敬如賓第135章:憶往昔第308章:等價交換第160章:水太涼第262章:瘋狂暗示第440章:安南第434章:分歧第391章:大忙人第13章:曉喻天下第317章:相府幕僚第135章:憶往昔第296章:紈絝蔣儀第446章:幕僚第249章:好或不好第44章:利益而已第452章:遺惠第169章:共進退第492章:努力第230章:讓碎片堆第254章:先天不足第123章:尚方寶劍第178章:賄賂否第279章:白日做夢第141章:族兄弟第403章:一字中第331章:路走寬了第171章:你變了第474章:搗亂第460章:演變第172章:對或錯第216章:糾結啊第25章:春風生第88章:談官德第330章:好好招待第119章:底層智慧第411章:缺陷第467章:世子第279章:白日做夢第461章:轉折第2章:朕真是太難了第419章:唐突第118章:田間老農第294章:日月可鑑第275章:塵埃落定第446章:幕僚第374章:被摘桃第191章:不回頭第306章:京都試點第41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118章:田間老農第369章:不丟人第287章:斯人已逝第75章:小卒第200章:魏王府第446章:幕僚第119章:底層智慧第480章:下克上第116章:細思極恐第372章:閩越郡第60章:會見第165章:做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