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影評狂贊

每年的奧斯卡對於影人們有多重要,只看衝獎策略就知道了,有的衝奧片在拍攝完還沒剪輯上映的時候,就會確定好衝獎路線,製片公司甚至會不惜工本,哪怕砸的錢已經超出了可能的利潤,也還會撒錢舉辦各種衝獎酒宴,承包下劇組海外宣傳的費用,比如說迪士尼,如果《邁克爾.克萊頓》落在他們手裡,哪怕就是花出和成本一樣多的宣發費用,迪士尼也是眼都不眨的,因爲自從韋恩斯坦兄弟離開,米拉麥克斯把他們留下的項目逐漸運作完畢以後,他們在奧斯卡上就接近顆粒無收,哪怕是爲了自己的面子,迪士尼也是很捨得砸錢,別說珍妮和丹尼爾這樣的主演了,哪怕是影片裡的新人演員,只要表演有亮點,經紀人又稍微給力點,都會很容易說動迪士尼出面聯繫媒體把他炒作起來,也是爲影片增加一些話題和爆點。

但對於《邁克爾.克萊頓》來說,事情就沒這麼美了,這部片子是時代華納和大夢、喬治克魯尼聯合開發的,現在喬治方面已經屬於坐等收錢的態度,想要多花一分錢讓他們去爲影片衝獎都不可能,當然這也很好理解。對於時代華納來說,珍妮明顯是迪士尼系,合作拍片,有錢大家一起賺是沒問題,指望他們很有熱情地爲珍妮衝獎,甚至是爲《邁克爾.克萊頓》衝獎,這都屬於非分的想法,既然你珍妮弗在拍攝的時候話語權這麼強,排擠走了主演不說,連最後終剪版都是在你的干涉下剪出來的,那在運營裡你也要承擔上相應的責任,沒有說你又是獨斷專行,又是大拿利潤,然後到衝獎的時候坐等華納掏錢爲你衝獎的事。簡單地說,《邁克爾.克萊頓》並不是華納的親生子,所以也別指望華納對它有多掏心掏肺了。

而珍妮這邊,對於今年的形式也是有個很清醒的判斷:錢可以花在衝最佳影片上,也可以花在衝最佳男主角上,但花在爲她衝獎上則希望不大,珍妮能拿個奧提就很不錯了,而就她的判斷,不論是報主還是報配,自己的這個奧提都是很穩當的。

這並不是她太過自大,珍妮會做出如下的判斷,第一是因爲對影片質量,對自己的表演實力有信心,還有一點,她畢竟是創造了奧斯卡記錄,一屆包攬主配的人物,不管這個主配來得多離奇,多麼巧合,最終拿到了是事實。奧斯卡的公信力從此也和她被捆綁在了一起,珍妮的實力受到越多的質疑,其實也就等於奧斯卡的公信力受到越大的損害,如果她從此就去演一些商業片,或者演技大砸鍋,那麼2006年的奧斯卡肯定會成爲奧斯卡歷史之恥,所以哪怕是爲了自己,奧斯卡委員會也會很熱心幫她背書,爲她確認珍妮弗.傑弗森演技天才、演技派的地位,這樣當年的意外最終也會變成傳奇美談。2007年的奧斯卡那是沒有辦法,珍妮根本沒有衝奧片,今年她既然有了衝奧片,只要表現在水準之上,一個奧提肯定是跑不了的,更何況她在《邁克爾.克萊頓》裡的表現的確算得上是有進步,有突破,這一點她也能從製片組的人裡得到肯定。

但,奧提不等於是能拿獎,一般來說,除非演員有奇蹟般的表現和逆天的運氣,是無法在幾年內連續得獎,甚至是蟬聯的——就以湯姆.漢克斯爲例,他在1993年的《費城故事》,極度政治正確,迎合了當時媒體和社會對於正視艾滋病、挑戰艾滋病的需求,本人演技也是超凡脫俗,把同性戀艾滋病患者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過程演繹得惟妙惟肖、動人心魄,再加上當時他已經38歲,之前也有過《飛越未來》、《西雅圖夜未眠》等重要作品,正位影帝實屬水到渠成、名正言順,誰知,1994年的《阿甘正傳》又是一部神片,政治比《費城故事》還要正確,阿甘簡直是美國夢、美國精神的代表,不但票房大賣、話題度滿載,極度符合評委的胃口,而且湯姆挑戰了阿甘這個輕度智障患者的角色,再度突破自己,貢獻了極爲精彩的演出。在神片、神角色的加持下,評委不把票給他纔是不專業——這種大勢壓倒了一切,他也因此蟬聯奧斯卡影帝,成爲了歷史上第二個獲此殊榮的演員。

當然,蟬聯、間隔很短地得獎在黃金年代,或者說奧斯卡剛設立的年代,其實並不是那麼難複製的成就,但考慮到好萊塢的高速發展,電影這塊蛋糕越做越大,公司越來越多,大製片廠時代一去不復返,暗箱手段對奧斯卡的影響越來越弱,要重複這樣的奇蹟難度會越來越高,從評委的心態來考慮,通常地說,同部門兩個奧斯卡相隔很可能會在五年以上,在這五年之間,除非你本人做出奇蹟般的突破,帶來《阿甘正傳》那樣的神片,否則不管你表演再好,也就是拿個奧提的命,給你奧提已經是足夠的肯定了,評委基於平衡心態,在投票決定獎項歸屬時是不可能會投你的。甚至對於一些運氣不好的演員來說,這種心態還會是跨部門的,不管是主角、配角,拿到一個奧斯卡後,下一個你怎麼都得多等個五六年的,不管你單片表現對於競爭者來說有多優異,只要評委綜合考慮下來,覺得你的資歷配不上兩個奧斯卡,他們就是不會給你投票。

按照珍妮的資歷,《第五個莎莉》和《惡魔穿着prada》其實都是奧提水平,結果巧合之下居然雙雙得獎,做一個簡單的算術題也知道,起碼五年到十年內她也就只能多刷幾個提名了,梅麗爾.斯特里普到現在也就是兩個奧斯卡,她的演技會比不上珍妮嗎?連她都沒有第三個,珍妮要再拿,起碼等她拿到了第三個再說吧。倒是丹尼爾,他目前也就是一個奧斯卡,相對於他演技之神的口碑,以及阿瑟.米勒女婿的血統來說,一個似乎有些少了,而且那一個還是17年前《我的左腳》,珍妮感覺他來衝男主的希望還更大一些。

既然是這麼個情況,那麼凱倫報女主的話,《邁克爾.克萊頓》衝最佳影片的聲勢會更雄壯一些,男女主角和最佳影片同時提名,如果還能撈個最佳導演的提名的話,那就是四大獎都有提名,這種聲勢營銷《邁克爾.克萊頓》深度口碑片的形象是很有利的,如果它能拿到最佳影片候選者中相對最好的票房,那麼中選最佳影片的可能性就很大。——這又是奧獎評委們細微的心態了,在注重藝術性的同時,他們也是希望能兼顧商業性的,畢竟誰也不希望奧斯卡越做越小衆,所以,在拿到提名以後,票房越高就越有利拿獎,再配合上媒體口碑,《邁克爾.克萊頓》衝擊最佳影片的可能性不能說是十拿九穩,但起碼也是可以一搏了。

“所以,”珍妮總結地說,“報女主是最優配置。”

“對,”切薩雷點了點頭,他調整了一下角度,躲開了直射面部的陽光,“這對你前年的‘女主報女配’事件也會是個很好的補償。”

比起《第五個莎莉》拿女主,《惡魔穿着prada》拿女配反而更令人無法接受,也是網絡上的r嘲弄她最大的話柄,畢竟她的戲份明顯就是女主,強行改報女配,給人以功利心十足的印象,吃相也的確不太好看,一副對自己沒信心的感覺。以凱倫這個可主可配的角色報女主,給人以自信、強勢的感覺,在提名基本可以保證,拿獎基本沒戲的情況下,報女主是對各方面都有利的決定,唯一需要放棄的只是報女配更可能拿獎的飄渺希望而已。

但珍妮本來也沒指着這個,她今年就沒預算自己能拿奧斯卡,“既然這是共同的決定,那沒問題,不過這麼一來,我們在金球和前置獎項裡都得報女主了。”

爲了確保拿獎,金球報主,奧斯卡報配是常見的現象,但金球爲了拿獎報配,奧斯卡報主角那就是顯得心機太深。切薩雷點了點頭,寬慰地說,“你在前置獎項上還是有希望的,畢竟今年能和你對抗的本土演員不多,你依然佔據一定的優勢。更何況,到目前爲止,影評人的反饋非常不錯,你在影評人協會獎上應該是佔據了先手。”

珍妮吐了一口氣,重新邁開步伐,離開了新西蘭人特別喜愛的夏天聖誕樹,切薩雷戴上墨鏡跟在她身後,紳士地爲她打起了遮陽傘。

“我現在已經對這些獎項不是那麼看重了,”珍妮老氣橫秋地說,“感覺不出有什麼意義,它們又會對我有什麼影響。”

“你會這麼說是因爲你現在拿到的是好評,”切薩雷毫不留情地戳破了珍妮的矯情一面,又轉開了話題,“說真的,劇組就沒人對你的遮陽傘造型發表任何異議嗎?對你這種即使是隆冬也要打傘的行爲發表任何評論?”

他說得沒錯,珍妮之所以對於這些評論感到意興闌珊,完全是因爲到目前爲止,《邁克爾.克萊頓》收到的幾乎全是好評。——在芝加哥的第一次試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場的五位影評人都對電影本身和演員的表演、導演的功力讚不絕口,珍妮和丹尼爾被這五位權威影評人視作是今年奧斯卡的熱門,雖然當時瑪麗沒能回答出珍妮打算報主角還是配角,多少讓一心栽培、提攜她的影評人有些不便下手,但他們還是極有誠意,在迴避戲份多少,確定她是主角還是配角的前提下,爲她大爲鼓吹,並且對珍妮出演《加勒比》這樣的商業片也表示了理解,算是以權威身份,終結了從《加勒比2》開始的黑演技潮流。

“值得注意的是,珍妮弗在商業片上的野心就和她在藝術片上的野心一樣大,她似乎打算通過打鬥戲碼來積累自己在文藝片多做嘗試的資本,通過《邁克爾.克萊頓》,她已經證明了自己能演出震撼人心的陰鬱角色,她的能量能把觀衆的內心掀翻打碎,但《邁克爾.克萊頓》永遠也不會像《加勒比海盜》一樣走近千家萬戶,而這個年輕的影后還不想爲大衆遺忘,從此活在藝術院線之中。”

在德里克的影評兼專訪文章裡,他深刻而犀利地寫道:珍妮弗對於她的用意也是直言不諱,她眨動着碧綠的大眼,看似天真無邪地反問,‘爲什麼不呢?大衆想看一些輕鬆、有趣的電影,一些能刺激他們腎上腺素的東西,我不認爲這樣的需求低人一等,當然,我能演一些和這些需求相反的角色,那些通過讓人不愉快來觸發思考火花的影片,我可以拋棄我的外表,但這並不意味着我不喜歡聽到別人誇獎我的美貌,我是說,爲什麼我們不能兼顧呢?’

是啊,爲什麼她不能兼顧呢?這個26歲的女孩擁有世界上的一切,美貌、才華、自信、勇氣,她不像是我認識的那些女演員,一邊埋怨美貌對她們的阻礙,一邊不自覺地依賴着她,看到她你會想到查理茲.塞隆,這個一樣是通過美貌獲得大家注意,然後毀掉美貌贏得獎項的演員。我認爲這一舉動本身就是一種行爲藝術,是對於人類本能的深刻諷刺,當她們美貌時,演技並不會就此逝去,但遺憾的是恐怕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這些,人類的這種本能迫使她們必須做出選擇,毀掉自己的一面,好讓另一面——我們號稱自己最重視的一面獲得大家的注意,而大衆還自誇着他們是較有深度的那一方,輕蔑地把美貌和膚淺畫上了等號。

事實上,對於珍妮弗.傑弗森來說,出演商業片並不是輕率的決定,反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她不懼怕隨之而來的影評風暴,不在乎影評人對她尖酸刻薄的評價,因爲她知道在必要的時候她能把他們全部征服。

“哦,我很少去看那些(影評)。”她說,坦率地大笑了起來,“當然,《加勒比海盜2》以後,所有人都在罵我,即使是你也對我感到失望,但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我知道我有多棒,我知道我能做到哪一步,我只是——當然我很感謝大家的批評,但這並不意味着我會因此迷失方向。我愛商業片,就像是我愛藝術片一樣,我認爲娛樂大衆一樣是非常有挑戰的工作,也非常有意義,就如同深深地打動一小部分人一樣有意義。在可預見的未來,我依然會試圖兼顧,找一個平衡點。我認爲這不是壞事,沒有人規定一個演員只能專注於一個方面,我在《海盜》裡拿到的票房對於我接手《邁克爾.克萊頓》的製作有很大的幫助,我相信我的名字也會幫助一些原本對藝術片沒興趣的人走進電影院觀看《邁克爾.克萊頓》,這不在於利潤和票房,而在於你能幫助多少人找到他們原本並不熟知的興趣。”

在新西蘭的陽光下,她的雙眼閃閃發光,這女孩深信她正做着正確的事,而我也不禁自問自己,在看過《邁克爾.克萊頓》之後,誰又有資格來否定她呢?她才26歲,已經有了兩座奧斯卡,超過29億的累計票房(在本文面世後沒有多久,隨着《加勒比海盜3》的上映,這個數字會更爲駭人),她在做的事幾乎領先於這個世界,領先於這個行當99.9%的從業者,她不單單是出色的演員,還是個有魄力的新晉製作人、公司經營者,她的大夢電影和迪士尼關係密切,2006年發行了兩部電影,誕生了一個奧斯卡提名,賺到了累計1億出頭的票房,投資回報率達到4:1——她親自制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邁克爾.克萊頓》這樣的傑作,她正投身於福克斯和大夢合作,有史以來投資最高的電影項目中擔當主演和製作人,在這個項目完成後她會製作並主演一部豪華班底的瑪麗蓮.夢露傳記片,這女孩所做的每一件事對好萊塢似乎都意義非凡,比起評價、否定,如今我更有興趣的是旁觀和見證,她會成爲歷史總票房最高的影星嗎?她會拿到第三個奧斯卡嗎?她會成爲好萊塢有史以來成就最高的女明星嗎?對於珍妮弗.傑弗森,如今你很難說出‘這不可能’。

——這樣的一篇影評兼採訪刊發在《綜藝》上以後,即使還有人嘲笑她演商業片,這樣的論調也不會再激起什麼風浪,對她的星途造成什麼致命的影響了,起碼在她的藝術片砸鍋之前不會。而這也預示着,在《加勒比海盜2》遭受嘲笑式、海浪式的差評之後,一直籠罩在珍妮星途上空的一片烏雲正式移去(雖然她本人對此一直沒有太多實在的感覺),更是對《邁克爾.克萊頓》的極佳造勢。畢竟,非常明顯,德里克.埃利必須非常欣賞這部電影和珍妮弗,纔會寫出這麼一篇傾向明顯,多處開脫的文章來爲她即將上映的《加勒比海盜3》鋪墊堵嘴,並盛讚凱倫.克勞德這個角色取得的突破。

像是德里克這樣的《綜藝》專欄作家,本身也就意味着權威和專業大牛的身份,以及非常硬實的公信力,他的支持也許你可以用公關買到,但是他的力撐就不是任何人能用任何籌碼交換來的了,畢竟公信力、鑑賞力是他的立身之本。會表露出這樣的態度,證明珍妮弗在《邁克爾.克萊頓》裡的表現確實超神,真的是打動了他——五個地位類似的影評人都表露出這樣的態度?那《邁克爾.克萊頓》絕不可能是失手作,肯定是今年的奧獎熱門了。

帶了這樣的先決心態去看電影,影評人雖然還是會依照自己的喜好去判斷電影好壞,不會盲目跟從權威,但起碼他們在下結論前肯定會保證自己認真地看過這部影片,沒錯過任何一個細節,在給出差評之前會格外的慎重。——這就是權威和口碑的作用,有權威認證,有自身口碑影響,一旦是地位豎立起來,只要不是車禍式的發揮,要造勢、要拿提名都是很簡單的事情,就說《邁克爾.克萊頓》,到現在爲止已經在芝加哥、洛杉磯、紐約、亞特蘭大和舊金山都舉辦過試映會了,回饋的影評也有幾十篇,口碑也一致都是盛讚,紛紛讚揚其是完美地結合了商業性和藝術性,把一個嚴肅的話題探討得引人入勝,丹尼爾和珍妮弗都突破了自己……而其也已經是順利送展威尼斯,入選了主競賽單元,並且榮幸地被選爲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如果能在歐洲也獲得肯定的話,格調自然更高,衝擊奧斯卡最佳影片自然也就多了那麼幾分把握。

她雖然不在江湖,但江湖上還流傳着她的傳說,這就是最近這段時間最好的註腳了,當好萊塢衝獎片的格局被《邁克爾.克萊頓》衝擊得風風雨雨時,珍妮本人卻是一結束了《加勒比海盜3》的首映式,就回到新西蘭繼續趕拍《阿凡達》,短期內再也不敢請假離組,免得引來卡梅隆的不悅。像是《邁克爾》衝獎策略,公司在幾個項目上的進度決策這些事情,也只能讓切薩雷親自到新西蘭來和她面談了。

當然,切薩雷也不是隻爲了這麼一席談話飛到新西蘭來,《阿凡達》劇組已經建組一年了,投資方要對福克斯這個製片方進行財務審計,當然這難免會惹怒卡梅隆,拖累一些拍攝行程,爲了確保會計師事務所、大夢財務部門和劇組順利對接,這一次是切薩雷親自帶隊——這也是大夢第一次涉足在拍劇組財務審計,按照慣例,切薩雷也要親身參與,學習、搞懂這塊業務的訣竅。

其實兩人開始搞公司的時候,切薩雷不懂的地方也許是和她一樣多,畢竟他是要做經紀人,而非電影製作人。但珍妮承認自己在快速學習的領域比不上切薩雷,他不斷進步的速度是比她要快得多,兩人起步時的差距可能還不大,但僅僅是兩三年後,她自己還不能得心應手地製作一部電影,卻已經可以很放心地把大夢交給切薩雷去領導,不需要擔心會出什麼疏漏了。像是這一次,她在外拍片,切薩雷在好萊塢做大管家,統籌幾個已上映項目的後續收款,以及籌備中的《馬利與我》和《暮光之城》,珍妮就是相當放心,一點也不擔心項目會失控,又或者切薩雷在一些關鍵領域會背離她的意見擅自做主。

“對劇組來說,這種程度的怪癖只會讓我變得更加可愛。”她緊了緊羽絨服,搶過遮陽傘來自己撐着,回答了切薩雷有些打趣的問題,知道關於公事的對話已經全部結束,接下來可以隨便聊聊了。“放棄說服我曬黑吧,我絕不可能答應的。”

出道六年來,珍妮一直是白膚金髮的造型,在拍攝《鋼鐵俠》時,她把頭髮染紅,拍攝時乾脆就剪了及肩短髮,而不是把頭髮漂染回原色,這樣也算是對頭髮的養護了——這就是她在造型上可憐的變化,朱利安和克勞迪婭都有意讓她去曬黑一些,做成歐美審美中相當喜歡的小麥膚色,但珍妮總是一口拒絕。她現在26歲,已經是開始要注意保養了,畢竟她平時非常忙,白種人又易老,這時候再來個過度日曬,皮膚一曬就得老化,蒼老度肯定蹭蹭上去,到時候曬斑和鬆弛找上門來的話,她就得求助於美容針了,而這正是她想極力拖延和避免的。

對她有些不快的態度,切薩雷只是回以禮貌的微笑,他把調侃藏在了眼睛裡,但沒有繼續這個話題,“順帶一提,《邁克爾》的完成版已經剪出來了,我已經爲你爭取到了首席製作人的位置。”

“啊?”珍妮又喜又驚,“但西德尼——那麼喬治——”

“西德尼對此相當樂見其成。”切薩雷說,“至於喬治,他是執行製片人。”

要送去威尼斯的版本,肯定不可能是給影評人看的無片頭片尾、工作人員字幕的版本,而說到加字幕,那也是有講究的,製片人的頭銜和排序都有很多名目,製片人、執行製片人、製片經理,這三者是可以同時出現的,一般是製片人排在最前,在這一欄下的名字是真正的製片人,作品也會被掛到他們名下,被當作是製片作品。而執行製片人這一欄就是給明星和一些沒有真正參與到製片過程,但是給與過一定方便和幫助的高層掛名用的,製片經理則是真正做事的那個人——很遺憾的是,雖然大部分事都是他在做,但這部影片並不能算是他的作品,也寫不進她的履歷表裡。

而在製片人這一欄裡,排名也是非常講究和重要的,就拿珍妮來說,之前在《惡魔穿着prada》裡,她掛的是製片人沒錯,但還有大製片溫迪.古德曼在主導整部作品,排名也在珍妮之上,所以業內很少有人把這部影片當作是她的製片作品,也不認爲這體現了她的製片能力,可能有些刻薄一些的人還會認爲,這是珍妮任性要求的結果,片方只不過是在遷就她而已。

珍妮之所以要自己做《與夢露的一週》,而不是拉韋恩斯坦入局,除了不想分出利潤、不想被人掣肘以外,也因爲韋恩斯坦一旦插足製作,即使兩人同掛一欄,大衆也會認爲這部影片是韋恩斯坦在背後操控,她不過是因爲地位高又出了錢,所以才掛到製片人這欄裡而已。

但在《邁克爾.克萊頓》裡,丹尼爾是她搞定的主演,這件事已經傳開了,在一些傳言裡,喬治當然也是她排擠出局,這些都是在在顯示了珍妮的統治力,當她的製片人排名還在大製片西德尼之前的時候,這部影片不算她的製片作品那就說不過去了,業界也會把她真正當作一個製片人來看待——這亦是她在玩家路上的重要一步。而如果沒有西德尼的玉成,珍妮是不可能主動爭取此事的,老爺子的心胸,也是可見一斑了。

“提醒我給西德尼打個電話,感謝感謝他。”撐着陽傘和切薩雷從花園深處走到了臨着山崖的一段觀景棧道上,一邊走一邊欣賞着惠靈頓的市景和遠處隱約可見的海灣,珍妮的心情相當不錯,她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笑着說,“我簡直愛上新西蘭了——這裡簡直是天堂!這麼清新原始,這麼自由自在——切薩雷,如果我在這裡買了房子常住不走,不要太詫異,住在這裡,我覺得我和好萊塢毫無聯繫,感覺就像是在另一個世界。”

在新西蘭,狗仔文化幾乎是不存在的,畢竟這裡的娛樂產業實在說不上是發達,好萊塢那邊跟來的狗仔很快也確認了這麼一點——珍妮弗在新西蘭還是不會去酒吧玩。既然如此,他們又拍不到珍妮進出攝影棚的照片,所以沒過幾天也陸續撤走。珍妮算是度過了成名後最自由自在、最快樂的拍片日子,作息固定、工作簡單,工作量不大,又沒有狗仔,又在交通便利的市區,甚至和切薩雷一起在市區公園散步,都不會引來任何注意的眼光,這讓她怎麼能不愛惠靈頓?怎麼不覺得這裡和好萊塢相比,簡直就是兩個世界?

“看起來,另一個世界也有電影院。”切薩雷用下顎點了點山腳下的一座小建築,從他們的高度看下去,恰好可以看到電影院的招牌,還有影院前忙着停車的人羣:週五下午,有些公司已經下班了,恰好可以來看一場電影。

“你就非得給我潑冷水嗎?”珍妮瞪了切薩雷一眼,正好捕捉到他整理圍巾的動作,她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我知道了,這絕對是報復,你這是在報復我拉你出來散步吧?切薩雷。”

切薩雷和一般美國人一樣,比較依賴暖氣,他注重儀表,更是不會選擇羽絨服、衝鋒衣作爲冬季裝束,此時正穿着相當中看不中用的大衣三件套,陪她在新雪後的公園散步,有可能是感到比較寒冷,不過他裝得好,珍妮剛纔根本沒注意到,現在發現切薩雷的手指關節凍得通紅,這才一邊開玩笑,一邊領着他走向電影院,“詹姆斯還要兩小時收工,距離晚飯時間還早,我們不如一起看場電影吧,唔,冬季強檔《加勒比海盜3》今天剛好上映,這也是你剛纔試圖提醒我的吧,不如我們就去看這部電影好嗎?”

切薩雷矜持地點了點頭,沒有表示反對,而是有些依依不捨地把剛放進衣袋的手又抽了出來,翻過手腕看了看時間,“下午4點,現在,洛杉磯的午夜場應該也快結束了吧……”

第一欄第201章 珍男郎二號第269章 七年以後第93章 這是什麼水平?L第25章 切薩雷的Showtime第344章 珍妮弗的狂言與《阿凡達》首日票房第50章 到底誰是贏家?第11章 戴夫的失落第6章 機會變現第337章 《新世代:代號Shero》第72章 珍妮弗的喜劇天分第306章 情緒化第288章 王霸之氣第453章 自白遊戲第92章 Mounting第41章 打臉第二朵桃花?第一次衝突第281章 威尼斯的麻煩第235章 善後工作第113章 下馬威第257章 很強,任性第411章 雪夜談心第111章 增資大夢第443章 四部新劇與《人生旅》首映第二次事故第174章 乾淨利落第99章 合作邀請第185章 《邁克爾.克萊頓》第245章 兩封信第387章 窮人乍富第314章 未知的挑戰第76章 珍妮弗.傑弗森與那些綜藝節目第220章 兩部新作第312章 怯場?第351章 誰該得奧斯卡?第171章 世界之王的好感第460章 記一次波瀾壯闊的審訊第240章 哈囉,珍妮弗第314章 未知的挑戰第一次撕X第409章 減法表演第329章 夜色溫柔(上)第439章 最快樂的週末第415章 紳士的背面第117章 化學反應非常好第246章 又是一年奧斯卡第450章 聯歡時間(上)第49章 強敵安.本森第2010章 年的奧斯卡(中)第436章 拓撲學電影第一步第96章 HollywoodLifestyle第401章 腳踏兩條船第242章 迴歸第13章 切薩雷.維傑裡第245章 兩封信第432章 超級英雄的末路?第61章 珍妮的‘失戀’第308章 落幕時間(上)第91章 BigDream電影公司第111章 增資大夢第40章 珍妮的怒火第281章 威尼斯的麻煩第169章 迪士尼小公主第150章 可怕的聖人傑弗森第130章 順着感覺走第106章 《Prada》上映第454章 愛演第24章 遇挫第215章 兩通電話第176章 新的開始第96章 HollywoodLifestyle第96章 HollywoodLifestyle第461章 PuppetShow第一尊奧斯卡第419章 試映與首播(上)第228章 未來藍第339章 焦慮的哈利第198章 陰暗面第427章 有心人的眼第452章 Paybacktime第166章 玩家第387章 窮人乍富第67章 羅傑的洗禮第183章 寶座第92章 Mounting第391章 中國午夜場第126章 情場高手第30章 人情投資第2章 減肥狂第101章 對戰梅麗爾第138章 好萊塢的勝利第430章 李一條誕生記第2010章 年的奧斯卡(中)第236章 倫敦,倫敦第395章 薑是老的辣第354章 裡奇的選擇第401章 腳踏兩條船第116章 撩撥
第一欄第201章 珍男郎二號第269章 七年以後第93章 這是什麼水平?L第25章 切薩雷的Showtime第344章 珍妮弗的狂言與《阿凡達》首日票房第50章 到底誰是贏家?第11章 戴夫的失落第6章 機會變現第337章 《新世代:代號Shero》第72章 珍妮弗的喜劇天分第306章 情緒化第288章 王霸之氣第453章 自白遊戲第92章 Mounting第41章 打臉第二朵桃花?第一次衝突第281章 威尼斯的麻煩第235章 善後工作第113章 下馬威第257章 很強,任性第411章 雪夜談心第111章 增資大夢第443章 四部新劇與《人生旅》首映第二次事故第174章 乾淨利落第99章 合作邀請第185章 《邁克爾.克萊頓》第245章 兩封信第387章 窮人乍富第314章 未知的挑戰第76章 珍妮弗.傑弗森與那些綜藝節目第220章 兩部新作第312章 怯場?第351章 誰該得奧斯卡?第171章 世界之王的好感第460章 記一次波瀾壯闊的審訊第240章 哈囉,珍妮弗第314章 未知的挑戰第一次撕X第409章 減法表演第329章 夜色溫柔(上)第439章 最快樂的週末第415章 紳士的背面第117章 化學反應非常好第246章 又是一年奧斯卡第450章 聯歡時間(上)第49章 強敵安.本森第2010章 年的奧斯卡(中)第436章 拓撲學電影第一步第96章 HollywoodLifestyle第401章 腳踏兩條船第242章 迴歸第13章 切薩雷.維傑裡第245章 兩封信第432章 超級英雄的末路?第61章 珍妮的‘失戀’第308章 落幕時間(上)第91章 BigDream電影公司第111章 增資大夢第40章 珍妮的怒火第281章 威尼斯的麻煩第169章 迪士尼小公主第150章 可怕的聖人傑弗森第130章 順着感覺走第106章 《Prada》上映第454章 愛演第24章 遇挫第215章 兩通電話第176章 新的開始第96章 HollywoodLifestyle第96章 HollywoodLifestyle第461章 PuppetShow第一尊奧斯卡第419章 試映與首播(上)第228章 未來藍第339章 焦慮的哈利第198章 陰暗面第427章 有心人的眼第452章 Paybacktime第166章 玩家第387章 窮人乍富第67章 羅傑的洗禮第183章 寶座第92章 Mounting第391章 中國午夜場第126章 情場高手第30章 人情投資第2章 減肥狂第101章 對戰梅麗爾第138章 好萊塢的勝利第430章 李一條誕生記第2010章 年的奧斯卡(中)第236章 倫敦,倫敦第395章 薑是老的辣第354章 裡奇的選擇第401章 腳踏兩條船第116章 撩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