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變革

雖然迫於壓力,馬英等人不得不投降,但是其中不少人卻打着先委屈求全,再與朝中暗通款曲的想法。

可是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剛到南山府衙門前,便看到一騎飛騎從南而來,那旗號正是朝中緊急軍情方纔用的千里加急。

看到馬英等人,馬上騎士翻身下馬,向他們叩拜下去,口中說道:“卑鄙見過馬大帥!”

馬英向前一步,問道:“發生何事,居然動用千里加急?”

“回大帥,事關緊密,請大帥進府衙,卑鄙一同傳達。”那騎士答道。

馬英等人只好隨他進了府衙,宋闕三人也隨着入內,卻沒有馬上命馬英等人奪權,先看看朝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再說。

那騎士亮出一塊金牌,對前來迎接的知府說道:“速將三大衙門主副官員召集,有要事傳達。”

那金牌上寫着“如朕親臨”,正是御賜金牌,知府不敢怠慢,立刻命人去召集武轄院和總兵府的主副官員。

不多時,三大衙門主副官員到齊,那騎士命知府屏退閒雜人等,宋闕等人卻並未退出。

那騎士見馬英等人並沒有說什麼,只當他們也是世家中人,便從懷中掏出一卷黃凌,誦唸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年事已高,突染重疾,不能視事……”

馬英等人面現驚容,他們立刻明白,皇帝乃至京城都已經被武林控制住了,大勢徹底已去。

那詔書接下來便說道,召集所有皇室成員進京,與世家共同遴選新君。

同時,因事發突然,特邀天下武林盟協助政事,各地官員需配合各宗,安分守己,待新君登基。

實際上,尚武的中洲以實力爲尊,這紙詔書有沒有都不重要,但卻能安撫許多不知情者,免得生出事端。

馬英等人見事不可爲,只能把別樣心思都收了起來,乖乖配合宋闕三人掌控六郡,只求在此鉅變中能夠得以自保。

有了他們的協助,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僅僅七日時間,秦北六郡便被炎黃宗徹底掌控。

同一日,張野及炎黃七子迴歸,夏雪晴和楚楚並未同行,而是陪在各自父親身旁。

次日,張野等人又匆忙下山,分駐各郡,而馬英等人則返回飛來峰,與王克一同前往京城咸陽。

五月十三,王克抵達咸陽。

咸陽城繁華仍舊,與前幾次到來並無區別,普通百姓還不知發生了何事,仍然與往常一樣生活。

但是從這一天起,一道道詔書從咸陽發出,中洲格局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道詔書,當今皇帝突染重疾,宣佈禪位於三皇子。

這三皇子說起來與王克還有些淵源,正是公孫世家所支持的那位,也是王克到來後,與公孫勝密談良久,才最終決定的新君。

與往常不同,新君登基後的第一道詔書,不是大赦天下,而是大興牢獄。

七十三世家因太上皇重病期間圖謀不軌,意欲政變,被剝去世家稱號,滿門抄斬。

此詔一出,天下大驚。

誰也沒有想到,新君居然敢向世家下手,而且不動則已,一動便是七十三家,大秦世家僅剩將近五分之一,幾乎全滅。

所有人都認爲這些世家必定會反抗,七十三家世家聯合起來,朝廷的兵馬完全不能阻擋,更不要說其他世家在脣亡齒寒之下,還會加入其中。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七十三家世家竟然沒有掀起一點風浪,老老實實地引頸待戮。

隨後便有消息傳來,天下武林盟應新君之邀,平叛世家。

人們還沒有從震驚中清醒過來,新君第二道詔書又頒佈下來,取消所有世家特權,開科取士,以文治國。

一石激起千重浪,天下譁然。

中洲尚武,各國均以武立國,誰也不明白新君究竟是怎麼想的,居然會以文治國,這不是乾等着外國入侵嗎,這與自掘墳墓又有何異。

就連文人都忍不住奮筆疾書,準備上書新君不可動搖國本的時候,第三道詔書又迅速頒佈。

大秦奉蘭柯寺、紫霄山與炎黃宗爲護國宗門,三宗共同發聲,捍衛大秦安危。

大秦境內其餘宗門也同樣發聲,願在三宗統率之下,保護本土安寧。

緊接着,又有消息傳來,五國將與天下武林盟會盟,重訂上朔日條約。

一樁又一樁變革,快得讓人來不及反應,直到這時人們才知道,中洲的天徹底變了。

果然,一個月後,新盟約向天下公佈,五國今後立棄武改文,世家退出歷史舞臺,而天下武林盟則超脫世俗,成爲中洲的庇護者。

就像王克所說,百姓並不關心朝堂的更替,只關心自家的生路。

當人們發現從此後,頭頂再無世家欺壓,人人皆可利用才華,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候,對這場席捲天下的變革沒有任何排斥,反而歡迎得很。

要知道,中洲尚武不假,但是各種武學功法都集中在皇室世家之手,而且窮文富武,並非所有人都能成爲武道高手。

百姓之中,文人遠遠多於武者,自然對以文治國,科舉選士喜聞樂見。

尤其是第一次科舉,無數寒門子弟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之時,百姓們對新政更加擁護。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便是中洲始終都是一個實力爲尊的世界。

當天下武林盟這個龐然大物,徹底被激怒,露出閃亮的牙齒的時候,所有反對的聲音全部都消失了。

在天下都對新政議論紛紛之際,王克坐在公孫府中,看着對面拘謹的公孫勝,心中不禁有些唏噓。

曾幾何時,他面對公孫勝的時候,也是同樣拘謹,而如今坐在一起的還是那兩個人,相互間的地位卻徹底調轉。

他暗暗搖了搖頭,微笑着說道:“公孫老先生,如今世家特權已除,不知公孫世家準備何去何從?”

第576章 角色互換第115章 揚名立萬第27章 上門要人第696章 自尋絕路第822章 亂起第567章 掉坑裡了第24章 又見拜師第967章 再現曙光第75章 複試第942章 元氣爭奪戰第281章 備戰第509章 以快打快第197章 震到你麻木第109章 一拳打飛第55章 撕破臉皮第594章 死結第396章 反轉再反轉第676章 龍潛深淵陣第814章 遭遇第234章 奇門陣法第48章 興師問罪第940章 投名狀第538章 打不過怎麼辦第585章 刀劍如夢第533章 復發第745章 攪局第539章 賴皮誰不會第521章 意冷第70章 這才叫速度第607章 事有巧合第657章 聯手破陣第195章 看人下菜碟第556章 無以爲報第697章 超凡第462章 真相第846章 人質第297章 不配第4章 半招制勝等484章 書呆子第337章 一線間第359章 不能不謝第592章 殺意難止第242章 請到敝門作客第739章 冥婚第91章 城裡人真會玩第641章 排場第9章 陷入重圍第100章 壯行宴第958章 天山玄月參第365章 誰更尊貴第408章 講什麼江湖道義第972章 血域之主第18章 踢館第242章 請到敝門作客第182章 食嬰邪魔第139章 賭上一把第457章 還有內奸第239章第943章 先行一步第46章 松江第一刀客第473章 騙下山來第900章 約戰第897章 託孤第171章 破陣第886章 道唯專一第517章 死結第623章 必戰第822章 亂起第701章 主事人來了第295章 冷遇第674章 另闢蹊徑第545章 何爲有緣第858章 小心日後拉清單第515章 識破第450章 查第727章 分別第672章 如臨大敵第49章 勝利條件第650章 荒山野嶺第923章 揮軍破陣第429章 論道(上)第576章 角色互換第903章 合理規避第259章 未從此過第754章 夏蟲第197章 震到你麻木第872章 不甘第888章 火燒摘星崖第755章 斬魔心法第449章 共尋兇手第877章 後招第20章 做人留一線第136章 當咱家不敢殺你嗎第377章 臥底第199章 雕蟲小技第86章 出大事了第158章 故佈疑陣(第九更)第344章 迷離第421章 用過勁了第917章 捨身一擊
第576章 角色互換第115章 揚名立萬第27章 上門要人第696章 自尋絕路第822章 亂起第567章 掉坑裡了第24章 又見拜師第967章 再現曙光第75章 複試第942章 元氣爭奪戰第281章 備戰第509章 以快打快第197章 震到你麻木第109章 一拳打飛第55章 撕破臉皮第594章 死結第396章 反轉再反轉第676章 龍潛深淵陣第814章 遭遇第234章 奇門陣法第48章 興師問罪第940章 投名狀第538章 打不過怎麼辦第585章 刀劍如夢第533章 復發第745章 攪局第539章 賴皮誰不會第521章 意冷第70章 這才叫速度第607章 事有巧合第657章 聯手破陣第195章 看人下菜碟第556章 無以爲報第697章 超凡第462章 真相第846章 人質第297章 不配第4章 半招制勝等484章 書呆子第337章 一線間第359章 不能不謝第592章 殺意難止第242章 請到敝門作客第739章 冥婚第91章 城裡人真會玩第641章 排場第9章 陷入重圍第100章 壯行宴第958章 天山玄月參第365章 誰更尊貴第408章 講什麼江湖道義第972章 血域之主第18章 踢館第242章 請到敝門作客第182章 食嬰邪魔第139章 賭上一把第457章 還有內奸第239章第943章 先行一步第46章 松江第一刀客第473章 騙下山來第900章 約戰第897章 託孤第171章 破陣第886章 道唯專一第517章 死結第623章 必戰第822章 亂起第701章 主事人來了第295章 冷遇第674章 另闢蹊徑第545章 何爲有緣第858章 小心日後拉清單第515章 識破第450章 查第727章 分別第672章 如臨大敵第49章 勝利條件第650章 荒山野嶺第923章 揮軍破陣第429章 論道(上)第576章 角色互換第903章 合理規避第259章 未從此過第754章 夏蟲第197章 震到你麻木第872章 不甘第888章 火燒摘星崖第755章 斬魔心法第449章 共尋兇手第877章 後招第20章 做人留一線第136章 當咱家不敢殺你嗎第377章 臥底第199章 雕蟲小技第86章 出大事了第158章 故佈疑陣(第九更)第344章 迷離第421章 用過勁了第917章 捨身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