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咱們學生有力量

顧驁先大致介紹了一下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史:

德國庫卡公司73年研究出famulus這個型號,但那玩意兒只有一個數控機械臂乃至對應的編程器件,其實還不算完全版的產線上工業機器人。

一直到1976年,庫卡公司進一步弄出ir-6/60,解決了機械臂變速作業時的伺服電機啓動效率問題,纔算是徹底把工業機器人投放到了實際的生產流水線中。

這些細節本身,其實顧驁的課題組戰友們也沒必要全懂,之所以說這些,無非是告訴他們——這玩意兒很牛逼,德國人7年前才搞出來、4年前才正式投入到自動化車間的工業生產中。

葉紈和楊信等人,連忙一邊翻看顧驁給的資料,一邊腦中高速盤算,隨後就發現了問題。

美國人組織巴桶的時候,有一條比較簡單粗暴的劃線原則:

那就是那些對於工業加工能力、軍工技術水準有幫助的核心技術,只要是西方世界最近10年內搞出來的新技術,一般劃入紅區。如果是11~15年前弄出來的,一般劃入灰區。

如此前所說,在輪機引擎領域,lm2500和tf-39b以後的都是紅區,覺得蘇聯人也搞不出來;而tf-39a以前的,認爲是灰區,只是中國等國搞不出來。

在按年限粗暴劃線後,巴桶的統籌員還會與相關企業代表博弈、根據本行業實際情況,或放寬、或收緊。所以最後的具體尺度,也不是一概而論的。

而剛纔顧驁所說的德國庫卡工業機器人,滿打滿算問世也才7年,怎麼看都該是絕對的紅區技術。

如今名單上顯示,卻只是處於灰區頂端比較臨界的位置。

“這是怎麼回事?工業機器人這麼先進的技術,年限也沒滿,爲什麼會劃到灰區呢?”葉紈率先提出了問題,“難道,是德國庫卡公司的lobby團隊斡旋能力特別厲害麼?”

這是她根據對歐美大企業遊說監管單位的經驗瞭解,所作出的初步判斷。

而米娜還沒反應過來,便虛心求教:“葉姐,能解釋一下麼?我聽不懂你的意思。”

葉紈冷靜地捋了一下鬢髮,分析了一波:“米娜,你對西方的情況不瞭解。那些發達資本注意國家,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覺得他們內部鐵板一塊,其實勾心鬥角是很厲害的。

巴桶的統籌員的績效,是建立在卡住更多的高新技術出口上的,卡得越多他們越能升官發財。但企業的利益則是增加可出口市場,誰會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出口的國家越來越少呢?

這有點像科技公司裡,研發部和測試部經常勢同水火。甚至有些掌握帝wang心術的卑鄙ceo,喜歡讓研發部和測試部用對立kpi——總共那麼多錢,沒測出問題來這筆獎金就歸研發部,測出問題來,就讓測試部從研發部本來應得的獎金裡奪一部分錢過來發。

而統籌員和業務公司之間的關係,也是這麼惡劣。他們是有激烈博弈和利益分配爭奪的,你不能拿我們社會注意國家全國一盤棋、萬衆一心一致對外來類比。”

米娜這才恍然大悟,然後唾棄地啐了一口:“呸!還是歷史書上教得對!這就是資產介級的兩面性啊!爲了自己的蠅頭小利,一點都不愛國!”

唾棄完之後,米娜才意識到自己剛纔打斷了葉紈的問題,連忙轉向顧驁:“啊,顧學長,我不該插話的,你繼續回答葉姐剛纔的問題吧~”

顧驁等大夥兒靜下來,清了清嗓子,敲黑板:“葉同學剛纔的問題很好:爲什麼庫卡機器人的技術,才7年就能劃入灰區呢?我翻了很多資料後,分析出一種可能性:

那是因爲,目前的工業自動化技術,只是有利於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和節約對工人人力的使用。而對於提高加工精度、造出原先造不出來的東西這方面,並沒有什麼明顯幫助。

而巴桶存在的意義,主要就是‘確保原先蘇聯人和中國人造不出來的東西,在封鎖下依然造不出來’,對於已經能造、只是效率高低有差別的技術,巴桶就覺得沒那麼重要,管控也相對不嚴格了。因爲他們知道,在社會注意國家工人勞動力不值錢,是可以輕易用價格因素劃撥的生產要素。”

顧驁如此一說,大夥兒都恍然大悟。

就打個比方,要是過幾年,數控技術與五軸聯動機牀結合後,在美國人眼裡,究竟是“五軸/加工精度”對中國更有封鎖價值,還是“數控”對中國更有封鎖價值?

毫無疑問,美國人會選加工精度,而不是易用性。

因爲易用性和人性化的問題上做得差,可以靠人力堆啊。多培養一些八級工,很多事情是可以人海解決的。

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車間,之所以管制級別低,就是因爲德國庫卡公司向巴桶申訴了一個現實:在美國和德國,因爲工會強大,工人要這要那,勞動力不足、人力成本太高,所以自動化才值錢。

而中國1980年的城鎮積壓失業/待業人口,有1800萬呢,這還是有600多萬知青依然沒放回城的情況下。也正是這些失業越來越嚴重,到83年才導致了治安惡化後的yd。

而且退一萬步,就算把這2400萬都消化了,中國還能提前放開農民工進城啊。

七億農民一旦解禁……

美國人傻了才專門額外剋制這些技術流入中國呢。

加上工業機器人如今還有好幾個啓動特性方面的技術難關沒解決,比如無刷電機什麼的。導致美國人也沒看出來這技術與精密加工中心相輔相成的潛力,自然是隻把它當成“只是節約了點勞動力”的東西。

……

聊到這裡,大夥兒總算是對這項技術“爲什麼將來會很有用、但目前卻還沒表現出潛力、同時美國人不重視封鎖、很有可能買到”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下一步,就是回到顧驁最初的問題,討論“爲什麼要僞裝成研發‘攝影機器人’的名義,來引進事實上的工業機器人技術”。

顧驁繼續講解:“我只要解釋一下攝影機器人的原理,你們就明白了:庫卡公司曾經在紙面上嘗試過把攝影機與工業機器人的機械臂結合。

結果的產物,就是可以通過編程精確控制攝影機的走位、運鏡。實現導演和攝影師對拍攝機位的自動化精確控制,不會再出現複雜運鏡的配合誤差。

因此,這個東西與工業機器人的自動化機械臂,其實大同小異,除了工作部是個攝影機。只是因爲種種原因,在德國和美國等國家,這些技術因爲政策和法律的限制,不允許被進一步研發。

但我想,庫卡公司不會甘心等死的,如果我們伸出橄欖枝,許以好處,並且用香江或者其他地區公司的名義尋求合作,他們甚至會成爲幫助我們突破巴桶的幫兇——當然了,不可以用大陸的名義,畢竟我們還沒有《專利法》,任何研發合作外國人都是不會信任我們的。”

“爲什麼美國和德國的法律不允許研發這種技術?這不是自我弱化嗎?”這一次,連熟悉美國法律的葉紈都不理解了。

顧驁:“很簡單,1976年庫卡公司第一次將ir-6/60投入產線後,次年就發生了一起生產事故——某個爲產線提供物料裝卸的工人,在爲產線上料的時候,被按程序揮動的機械臂砸中,當場死亡。

從此以後,西方各個工人保護比較完善的國家,紛紛緊急立法,要求所有工業機器人必須在無人車間裡運轉,凡是人機混合作業的場合,一律不允許上工業機器人。

與此同時,一切其他人機混合作業的工作領域,也都不允許出現工業機器人,除非該機器人擁有在識別到誤傷人類的危險時、瞬間自動停止作業。

而庫卡公司現在的技術,顯然是做不到的。偏偏攝影行業是最典型的人機近距離互動場合。導演,攝影師,明星,都站在攝像機旁邊。這種人要是被砸死一個,命太值錢了,美德等國法律怎麼還會允許研發呢?哪怕百萬分之一的概率,也不會允許上馬的。

這時候,我們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如今在特區,三天一層樓,哪個摩天大樓底下,還不得幾個建築工人。我們的監管沒那麼嚴酷,這就是我們發展危險技術的天然土壤。

正如美國的醫療手術技術,近年來一直落後於發展中國家,前幾年,全人類第一臺心臟移植手術,爲什麼是在南非完成、而不是在條件最好的美國?而且爲什麼是一個逃到南非去實現抱負的美國醫生完成的?

就是因爲fda矯枉過正,在人民安全上太嚴苛了。所以科技巨頭中那些最瘋狂的科學家,會希望有一個更加寬鬆自由的環境!”

顧驁一席話,說得大夥兒熱血沸騰。

“可是……這不是顯得讓我們的工人、演員承受更多危險了麼?我們可是社會注意國家啊……”米娜有些不忍,總覺得顧學長的話哪裡不對。

幸好葉紈立刻反駁了她:“這不叫讓工人、演員承擔風險。這是因爲我們的工人是國家的主人,他們主人翁意識強烈,願意爲國家奉獻!

美帝的工人之所以要這要那,是因爲他們是被壓迫的。他們不把國家當成自己家,當然要斤斤計較了!”

“對哦,原來是這樣,慚愧,我居然說出思想覺悟這麼低的話。”米娜不禁羞愧。

顧驁拍了拍米娜的肩膀,用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微笑鼓勵:“別往心裡去,只是觀察角度不同嘛,我知道米娜是好同志。

就拿攝影機器人來說,不就是有可能機械臂失控的時候、被機器砸一下嘛!這有什麼大不了的!我顧驁是工人介級的兒子!我願意拿出主人翁心態來冒險!將來機器弄回來,我第一個擺弄,就算被砸傷了,也當是爲祖國做貢獻了!”

顧驁這番光偉正的漂亮話,立刻說得米娜流露出了激賞的十字星光眼,恨不能馬上謳歌一曲“工人介級有力量”。

第86章 曲線解決第220章 畢業潮第106章 順勢第80章 上新聞連播的人第543章 連本帶利撈回來第195章 白宮見聞第484章 孤與老賊,勢不兩立第734章 首發前夜第115章 到處都是價值窪地第193章 嘴炮紛飛第35章 真男人第219章 人才戰略第213章 唯一對手第203章 真男人就該帶男人第264章 錢不是越多越好第775章 從羅馬登機跳傘走回羅馬第59章 窗口期第54章 鷹派後遺症第559章 坦蕩興情真小人第170章 視察工作第729章 姐信你個鬼第51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645章 前菜第58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77章 一路火花帶閃電第592章 西伯利亞回憶殺第523章 肉爛在鍋裡第697章 能者居之第444章 利益交換感言800 人類不是復讀機第635章 安排上第183章 送命課題第646章 義正辭嚴第362章 渡情第447章 人中龍鳳第258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171章 班門弄斧第258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124章 電影也可以是風向標第452章 論抱大腿的重要性第55章 你負責韜光養晦,我負責有所作爲第278章 胡不食肉糜第725章 做不了漁翁就不懟人第780章 提前兩年立帖爲證第462章 這不是玩,這是測試第77章 美國總統請客同款第78章 少壯派第164章 提線木偶第249章 水銀瀉地第255章 欲亡曰本魂,必先去其熱血漫第107章 捨己爲國的好同志第249章 水銀瀉地第169章 行爲經濟學第45章 圖窮匕見第88章 在家做得好大事第114章 女人都是追劇狂第35章 真男人第291章 不關我事,我們也是受害者第74章 君子慎獨第9章 載譽而歸第365章 人生三大錯覺第756章 繞了一圈又回來了第5章 政治覺悟高到哪裡去了第332章 你看我叼不第81章 用空調是部級待遇第297章 歐亨利式的互相善意謊言第26章 篳路藍縷第407章 千里不留行第416章 査先生說行就行第342章 一槍崩了你第751章 蜜汁自信比無能更可怕第56章 驗貨第328章 求人以魚不如求人以漁第7章 論功行賞第123章 生與死輪迴不止第402章 菌槍鋼(還欠16更)第274章 禁咒清兵帶小號第207章 專業賣隊友第372章 視察工作STYLE第327章 人在廠在第37章 從來沒人蹺課的課感言807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今天大結局)第260章 此時無字勝有字第87章 深藏功與名第123章 生與死輪迴不止第96章 長官意志第434章 你爲聯邦立過功第363章 請外賓不要圍觀第662章 至高境界第733章 應付作業第97章 分化瓦解第754章 深謀遠慮吾不如也第775章 從羅馬登機跳傘走回羅馬第192章 一物降一物第241章 法國人就是浪第674章 案牘勞形第514章 隔岸觀火第594章 我不是,我沒有第578章 美國人比我更急第176章 三皇會戰
第86章 曲線解決第220章 畢業潮第106章 順勢第80章 上新聞連播的人第543章 連本帶利撈回來第195章 白宮見聞第484章 孤與老賊,勢不兩立第734章 首發前夜第115章 到處都是價值窪地第193章 嘴炮紛飛第35章 真男人第219章 人才戰略第213章 唯一對手第203章 真男人就該帶男人第264章 錢不是越多越好第775章 從羅馬登機跳傘走回羅馬第59章 窗口期第54章 鷹派後遺症第559章 坦蕩興情真小人第170章 視察工作第729章 姐信你個鬼第51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645章 前菜第58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77章 一路火花帶閃電第592章 西伯利亞回憶殺第523章 肉爛在鍋裡第697章 能者居之第444章 利益交換感言800 人類不是復讀機第635章 安排上第183章 送命課題第646章 義正辭嚴第362章 渡情第447章 人中龍鳳第258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171章 班門弄斧第258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124章 電影也可以是風向標第452章 論抱大腿的重要性第55章 你負責韜光養晦,我負責有所作爲第278章 胡不食肉糜第725章 做不了漁翁就不懟人第780章 提前兩年立帖爲證第462章 這不是玩,這是測試第77章 美國總統請客同款第78章 少壯派第164章 提線木偶第249章 水銀瀉地第255章 欲亡曰本魂,必先去其熱血漫第107章 捨己爲國的好同志第249章 水銀瀉地第169章 行爲經濟學第45章 圖窮匕見第88章 在家做得好大事第114章 女人都是追劇狂第35章 真男人第291章 不關我事,我們也是受害者第74章 君子慎獨第9章 載譽而歸第365章 人生三大錯覺第756章 繞了一圈又回來了第5章 政治覺悟高到哪裡去了第332章 你看我叼不第81章 用空調是部級待遇第297章 歐亨利式的互相善意謊言第26章 篳路藍縷第407章 千里不留行第416章 査先生說行就行第342章 一槍崩了你第751章 蜜汁自信比無能更可怕第56章 驗貨第328章 求人以魚不如求人以漁第7章 論功行賞第123章 生與死輪迴不止第402章 菌槍鋼(還欠16更)第274章 禁咒清兵帶小號第207章 專業賣隊友第372章 視察工作STYLE第327章 人在廠在第37章 從來沒人蹺課的課感言807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今天大結局)第260章 此時無字勝有字第87章 深藏功與名第123章 生與死輪迴不止第96章 長官意志第434章 你爲聯邦立過功第363章 請外賓不要圍觀第662章 至高境界第733章 應付作業第97章 分化瓦解第754章 深謀遠慮吾不如也第775章 從羅馬登機跳傘走回羅馬第192章 一物降一物第241章 法國人就是浪第674章 案牘勞形第514章 隔岸觀火第594章 我不是,我沒有第578章 美國人比我更急第176章 三皇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