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找門臉

李大牙給找的是個退休的老中醫。

丫其實水平很差,就屬於那種張口閉口腎虛那種。

不像李大牙,雖然也是中醫,但他是骨傷科,多多少少還有點技術。

不過這也無妨,陳凡只是掛他個名,審批時用一下而已。

最頭疼的是門面。

如果能買個臨街房當然是最好的。

可眼下藍城還沒有商品房。

陳凡家東邊倒是有幾棟回遷樓在建,一兩年後會有商品樓出售。

但一來那一帶比較偏僻,二來那塊兒地方本來是亂墳崗,開藥店不膈應的慌嗎?

陳凡的親戚朋友們都在幫他尋摸。

介紹的地方都不太合適。

李青家住在南街,那裡有不少臨街的民房,她幫着聯絡了一個。

是她家的鄰居,院子裡蓋了一間偏廈子,把牆打通的話,正好臨街,位置相當不錯。

“謝謝你啊,你明天休息嗎?”

“我今天也值晚班啊。”

“那正好,明天早上下班了,你領我過去看看。”

第二天早上下班後,兩人先在食堂吃了早飯,然後一起騎着自行車往李青家這邊走。

上次傳出風言風語後,陳凡和李青還尷尬了好幾天,但後來發現這種事你越躲躲閃閃人們越來勁越興奮,瞎話傳的也越兇。

當你坦然面對,愛誰誰,當着大家的面大方來往後,人們便感覺索然無味,瞎話傳的漸漸就少了。

到了李青家這邊,她得先回家把上下班背的小包放起來。

陳凡這也是頭一次到她家,正好拜訪一下她的家人。

李青的老媽在家,她老媽是一個眼睛很大,有點不怒自威的中年女人。

一想到若干年後,她將遭遇飛來橫禍,被一根窗框刺穿身體,陳凡就不寒而慄。

“媽,這是我同事陳凡。”

“阿姨好!”陳凡點頭。

“嗯!”李青老媽點點頭,用女孩兒她媽慣有的那種警惕眼神上下打量陳凡。

李青說:“陳凡打算開藥房,正好大奎家有房子出租。”

“哦,”李青老媽立刻換了笑容,“開藥房可得不少錢啊。”

“人陳凡倒騰國庫券不差錢。”

“就是你說過的那個倒騰國庫券的小夥子啊!真是不錯的小夥子,挺能幹的啊。”

“還好,還好。阿姨,你們住這馬路邊不太安全啊。”

“咋不安全了?”

“這路上車輛來來往往的。”

“車走車路,人走人道,有啥不安全的。”

“嗯,反正沒事別到馬路邊。”

“謝謝啊,小夥子還挺有心的。”

李青放好包裹,領陳凡來到大奎家。

大奎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他家的這個偏廈子跟陳凡家類似,本來是大奎一個人住。他姐姐出嫁以後,他就搬進他姐姐的那間屋子了,這個偏廈子就空出來了。

只是他的這間偏廈子比陳凡他們哥倆住的略小,也就十幾平米的樣子,擺上了櫃檯,屋子裡也顯得太逼仄了。

大奎似乎看出了陳凡的想法,連忙說:“我這偏廈子還可以再擴。”

“只能縱深地擴。”

“是啊。”

那就太難看了。

不光是開藥店,開其他的商店也一樣,顧客進店買東西都喜歡一眼看上去寬闊敞亮的環境,哪怕沒有縱深也無妨。

再說,要擴的話,整個房子都得扒了,重新蓋,那也太麻煩了。

“謝謝啊!我再看看。”陳凡委婉地拒絕了。

其實,他這種臨街房很容易租出去。

眼下,南方來的小商小販很多,這種臨街的小偏廈子200塊錢都租的出去。

這邊在張羅着開藥房的事兒,另一邊國庫券的生意也沒停。

而且這會兒出門收國庫券比以前更省事了。

以前一趟能收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國庫券。

用大旅行袋裝錢,還得至少兩人成行。

眼下一趟也就能收到幾萬塊錢,撐死也到不了10萬。

一個公文包就搞定了。

陳凡、陳鋒和老範每天都是各跑各的,攢到五六十萬了再找個合適的交易中心出手。

這天,陳凡又回到單位上班,剛填寫一會兒分析報表,張桂花就湊過來。

“秀才!你要找地方開藥房是吧?”

“是啊,花姐你有地方?”

“嗯,我們家老濮他們公司有門臉準備出租。”

“姐夫好像是機電公司的是吧?”

“是啊。”

張桂花的丈夫是幹部子弟,在市機電公司當科長。

陳凡極力回想機電公司眼下的狀況。

機電公司大概是85年蓋的五層的樓房,一樓用來當辦公室和門店,二樓以上分配給職工住。

“在解放廣場跟前是吧?”

“是啊,有50多平米呢,很敞亮。”

“我怎麼記得那周邊都是買電機、買各種機械的啊。”

老溫在一旁忍不住說:“那裡開藥房可不合適,周圍全是賣電機、水泵,還有各種五金產品的。”

陳凡也漸漸想起那周邊的情形:“在那裡開藥房確實不太合適。”

孩兒他媽說:“最好能跟賣吃的在一塊兒。”

老孫想了想說:“民主街糧店地方那麼大,他們要是願意出租的話肯定行啊。”

辦公室的其他人也紛紛說:“那個地方肯定行,地段好,地方也敞亮。”

“應該願意出租吧?他們糧店一天到晚都沒什麼人,根本用不了那麼大的地方。”

曾幾何時,糧店是一個城市中最重要的場所。

居民的主要口糧都從糧店裡買。

它也承載了城市居民的喜怒哀樂。

一個家庭日子過得殷實不殷實,看看他的糧本,看看他每次購買的糧油便知道大概了。

可自從80年代中期以來,糧店便開始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雖然人們依然隔三差五來糧店購買米麪油,但已經不限於此了,甚至是可有可無。

儘管如此,人們對於糧店的那種特殊的感情還在。

眼下,雖然滿大街都能買到各種食品。

但在老百姓看來,糧店依然是品質的保障,健康的保障。

能在這裡開藥店,絕對是妥妥的啊。

“只是這種事糧店自己恐怕說了不算啊。”陳凡有些擔憂。

老孫說:“找老安吶!”

孩兒他媽也說:“對啊,老安的姐姐在糧食局當小幹部,應該能幫上忙。”

老安外號安德羅波夫,也是製藥廠的一個名人。

59、家有大男24、林深時見鹿 海藍時見鯨100、扮豬吃虎57、紙裡包着火123、我們的八零年代(上)27、京都置業149、蝨子再小也是肉48、新年禮物83、東廠西廠77、偶爾露崢嶸157、業術有專攻68、好巧啊45、嫂子和鞋子71、東成西就02、卵事一籮筐(2/4)14、千瘡百孔57、紙裡包着火111、半邊天66、策劃愛情69、特區105、手套換包112、仰臉老婆低頭漢81、除惡務盡09、倒班兒60、人賤人愛 花賤花開14、千瘡百孔(改後補)96、飛燕與飛龍156、偶的地盤偶做主52、錢途漫漫17、一見如故21、叔跟媽77、偶爾露崢嶸25、直男情歌24、月朦朧鳥朦朧36、螳臂當車117、批發與零售138、遠去的城市63、甩手掌櫃69、我有金剛鑽何愁瓷器活159、人有一怪必有一才54、滿載而歸31、免費包車90、傻子太多 騙子不夠用了38、誰贊成誰反對122、我們的七零年代75、習慣成自然37、三鐵服務站127、老範出事了(改後補)96、飛燕與飛龍21、叔跟媽30、假洋鬼子88、凡事皆有因果(改後補)96、飛燕與飛龍38、羣氓73、沉默家庭43、摧枯拉朽138、遠去的城市關於90年代前後的物價75、習慣成自然26、如履薄冰75、習慣成自然11、將門虎子62、相信美好104、低調的奢華148、平等待人145、得勝還巢37、南方取經45、高端人羣58、初裝費126、你好 九零年代97、權力的遊戲147、調崗98、太熟 不好下手104、低調的奢華30、割韭菜96、安排的明明白白49、陣痛03、口快心不直(3/4)70、主動上門23、活廣告54、有志青年55、能掐會算28、童大哥的野望15、追兇133、感情與理智41、流量經濟68、隔壁老王54、有志青年155、隔壁老王不曾來136、真香82、喜憂參半58、初裝費05、牢獄之災73、沉默家庭100、扮豬吃虎25、迎來送往11、將門虎子34、2000塊錢買套房51、年關大單98、太熟 不好下手
59、家有大男24、林深時見鹿 海藍時見鯨100、扮豬吃虎57、紙裡包着火123、我們的八零年代(上)27、京都置業149、蝨子再小也是肉48、新年禮物83、東廠西廠77、偶爾露崢嶸157、業術有專攻68、好巧啊45、嫂子和鞋子71、東成西就02、卵事一籮筐(2/4)14、千瘡百孔57、紙裡包着火111、半邊天66、策劃愛情69、特區105、手套換包112、仰臉老婆低頭漢81、除惡務盡09、倒班兒60、人賤人愛 花賤花開14、千瘡百孔(改後補)96、飛燕與飛龍156、偶的地盤偶做主52、錢途漫漫17、一見如故21、叔跟媽77、偶爾露崢嶸25、直男情歌24、月朦朧鳥朦朧36、螳臂當車117、批發與零售138、遠去的城市63、甩手掌櫃69、我有金剛鑽何愁瓷器活159、人有一怪必有一才54、滿載而歸31、免費包車90、傻子太多 騙子不夠用了38、誰贊成誰反對122、我們的七零年代75、習慣成自然37、三鐵服務站127、老範出事了(改後補)96、飛燕與飛龍21、叔跟媽30、假洋鬼子88、凡事皆有因果(改後補)96、飛燕與飛龍38、羣氓73、沉默家庭43、摧枯拉朽138、遠去的城市關於90年代前後的物價75、習慣成自然26、如履薄冰75、習慣成自然11、將門虎子62、相信美好104、低調的奢華148、平等待人145、得勝還巢37、南方取經45、高端人羣58、初裝費126、你好 九零年代97、權力的遊戲147、調崗98、太熟 不好下手104、低調的奢華30、割韭菜96、安排的明明白白49、陣痛03、口快心不直(3/4)70、主動上門23、活廣告54、有志青年55、能掐會算28、童大哥的野望15、追兇133、感情與理智41、流量經濟68、隔壁老王54、有志青年155、隔壁老王不曾來136、真香82、喜憂參半58、初裝費05、牢獄之災73、沉默家庭100、扮豬吃虎25、迎來送往11、將門虎子34、2000塊錢買套房51、年關大單98、太熟 不好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