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古怪

譚瑤華、顧文笙、鍾天政,三個年紀尚不滿二十的年輕人。

外人霧裡看花,受他們驕人的戰績影響,覺着三人還有不小的贏面,可他們自己卻知道形勢有多麼嚴峻。

少了卞晴川的鼓聲,文笙的《採荇》無法牽動妙音八法六重,只能靠着《行船》勉強支撐。

像孔長義和易星波,他們一旦吹起鐵笛彈起琵琶整個時辰不停都沒有問題,可按《行船》的消耗,文笙卻絕對堅持不了那麼久。

譚瑤華左手“引下”,手指在弦上緩緩左移,琴絃“吱嚀”一響。

做爲適才那一場殊死搏殺的倖存者,他太明白此時隊伍的處境了。

三叔可以以一敵二,他呢?

取勝的重擔當仁不讓落在自己肩上,怎麼可以退縮。

右手飛快地剔、抹、挑,“瑣”,再接一個長達十三聲的“長瑣”,手揮目送,琴聲隨氣流轉,厚重雄渾。

臺下觀戰的譚四先生聽到這裡挑了下眉,侄子想要以一敵二,琴聲學的路數不是三哥,而是他。

細想也在情理之中,三哥的琴聲攸然來去,詭異莫測,但此時侄兒還有兩位同伴,總不能丟棄了不管。故而他才學自己,想以琴聲來壓制全常

譚四先生驚訝的是,譚瑤華學的還真有那麼幾分神韻。

這個侄子天資聰穎,從小被家裡寄予了厚望,難得他又肯用心鑽研,這麼年輕便達到了六重之境。

受譚老國師嚴令,兄弟幾人包括譚二先生都只是在彈琴的技巧指法上悉心教授,有問必答。鼓勵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對怎麼能練成自己的秘訣卻始終不向他吐露半辭。

他還不到二十歲,再往下,靠指法什麼的已經很難提升,練骨,練氣,練心。融會貫通後方能形成自己的風格。

全家人都等着看。譚瑤華到底會領悟出什麼樣的技能。

他最後會像自己一樣麼?

譚四先生覺着若真是如此,只怕老父親會頗爲失望。到不是說自己的琴聲不好,而是譚瑤華脾氣秉性不適合。他的心地偏軟了。

臺上譚瑤華以一己之力壓制住了孔、易二人,兩個老樂師都有些驚訝,譚四先生那是他們的老對手了,哪裡還判斷不出譚瑤華此刻在做什麼。

文笙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機。

這一局不知不覺已經進行了半個時辰。心底的那根弦繃得太緊了,加上中間動用了幾次《採荇》。不覺力倦神疲,手心裡滲出汗來。

若是能歇一歇就好了,文笙左手一記“遊吟”,右手先撥後剌。半個時辰的《行船》彈下來,她看上去隨意揮灑,熟稔在胸。心神卻突然恍惚了一下。

撫琴本是雅事,彈時得心應手。彈罷身心暢適,可我卻用它爭勝。

不不,我不該還有所猶疑,誰說雅事就該心如止水,風雨笑傲一樣快哉,出於自然就好埃

太累了,注意力越來越難以集中,文笙的腦海裡一時竟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

旁人尚未發現她有什麼異常,只有坐在文笙側後方的鐘天政忍不住擡起頭。

從他的角度,清晰地看到文笙的臉色越來越蒼白,額前烏黑的秀髮早被汗水打溼,有一滴晶瑩的汗珠順着她的鬢角滑落下來……

她的傷纔剛剛好,團戰第二的結果,是不是也可以接受?

若是這時候,有誰在鍾天政眼前放一面鏡子,叫他看清楚自己,他十九要嗤之以鼻:這個眼中俱是猶閱人怎麼可能是他?

可惜的是,被鍾天政這樣盯着的人身後沒長眼睛,文笙並不知道。

她只是覺出來自己快到極限了,這個狀態撐不了多久,必須要趕緊調整。

文笙當機立斷,跳過《行船》,彈起了《伐木》。

《伐木》一出,承受着巨大壓力的譚瑤華不覺精神隨之一振,但要說受到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將注意力全然放在文笙身上的鐘天政無疑。

快樂是什麼?

在文笙的琴聲裡面,是陽光、四季、草木蔥翠、山花爛漫這些,但這距離鍾天政實在太遙遠了,他不自覺地想起了那些山坳裡的夜晚,共同的秘密,甚至是那匹總和他作對的“劣馬”。

文笙不得已以《伐木》滋養身心,養的是兩個人的心。

孔長義覺着臺上的氛圍有些古怪。

他的鐵笛聲本是高亢中帶着肅殺,而有了易星波的琵琶聲更能催發其中的殺氣。

哪怕是在妙音八法尚未出現,世上還沒有樂師的時候,琵琶武曲便和沙嘗征戰結下了不解之緣,其中的奧妙便是在此。

可這會兒,不管是鐵笛聲還是琵琶聲,高亢急促依舊,可原先臺上那股濃郁的殺氣卻不知爲何消散無形。

這極大的削弱了兩個人樂聲的殺傷力,使得譚瑤華應對起來更加輕鬆。

不用問,這又是那顧文笙和鍾天政搞出來的。

孔長義生性灑脫,此念一生,便想要給兩個年輕人點厲害瞧瞧,他無視了譚瑤華的攻擊,出其不意一扭頭,鐵笛“嗚”的一聲,直貫文笙兩耳。

這一聲又高又快,文笙只覺頭皮發乍,妙音八法六重的攻擊,她沒有《行船》可接不下來。

左手按在琴絃上,輕快一滑,右手以數聲散音應合,《行船》的屏障應在散音上,起來得稍慢,這時鐵笛聲已經到了她耳畔。

鍾天政的簫聲於這時候響起,輕巧而短促的倚音,它的作用不是攻擊,而是爲了裝飾主音,太輕太短,在這一團混亂中很難注意得到,更因爲輕短,它的速度比那道笛聲快上一籌,從而後發先至。

它應和的是《行船》的旋律,它裝飾的是文笙的琴聲。

無形屏障陡然升起,文笙幾乎沒有感覺到孔長義笛聲帶來的衝撞之力。

但在孔長義的感覺中卻大相迥異,他覺着自己突然間好像撞上了一道銅牆鐵壁,鐵笛聲一顫,音不知走去了哪裡。

譚瑤華琴聲再度攻至,他只得調轉了目標。

與此同時,手揮琵琶的易星波神色大變,他的琵琶聲不知爲何不受控制地自行轉彎了。

第370章 手擀麪第194章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第24章 白典史第472章 最後的機會第73章 自薦者和砸場子的第12章 點睛之手第397章 爆竹聲響第548章 發財了第313章 無情第124章 遇強愈強第494章 順金第434章 勝利!第123章 同組樂師第32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431章 打順寧第383章 住進江府第124章 遇強愈強第471章 密探第239章 碾壓第35章 縣衙大牢第461章 兩件憾事第537章 兩國爭端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388章 晴天霹靂第137章 救星駕到第343章 亂軍相聚第447章 再見董濤第144章 告狀第354章 兩人世界之 山野生活第22章 雲鷺送信第447章 再見董濤第117章 李承運VS鳳嵩川第7章 人情多冷漠第5章 大人物第458章 白雲塢的實力第118章 開考啦第403章 我住隔壁我姓王第252章 大軍出征第154章 全武行第32章 畫中人第176章 憋屈的王十三第189章 相見爭如不見第31章 按圖索驥第548章 發財了第253章 怎麼又是你?第251章 團戰第一第108章 鼓與歌第68章 鄴州行第178章 舊賬第317章 瘋狂第550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455章 騙到一個第547章 奪宮第299章 攻城第478章 院長VS院長第206章 鼓上一字訣第199章 抽籤小能手第185章 帶走!第385章 暖房奇遇第153章 鍾天政的建議第239章 碾壓第359章 所爲何事第47章 踏上前路第45章 妙音八法第114章 纏郎第59章 壞脾氣第427章 又見面了第117章 李承運VS鳳嵩川第102章 姚華其人第181章 開宴第86章 大冤家第59章 壞脾氣第119章 .特別關照第220章 長公主第123章 同組樂師第86章 大冤家第49章 刁難第464章 衣鉢第451章 尋找線索第283章 細雨中的《太平春》第277章 狐狸尾巴第154章 全武行第227章 三杯通大道第194章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第168章 離京第529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304章 託付第241章 相邀第456章 白雲塢第183章 滿城烽火第237章 暗藏殺機第一局第184章 街戰第40章 同謀第350章 猛龍過江第477章 一張琴、一座城第447章 再見董濤第406章 根治第477章 一張琴、一座城第95章 譚令蕙第376章 爲了你,我願意
第370章 手擀麪第194章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第24章 白典史第472章 最後的機會第73章 自薦者和砸場子的第12章 點睛之手第397章 爆竹聲響第548章 發財了第313章 無情第124章 遇強愈強第494章 順金第434章 勝利!第123章 同組樂師第32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431章 打順寧第383章 住進江府第124章 遇強愈強第471章 密探第239章 碾壓第35章 縣衙大牢第461章 兩件憾事第537章 兩國爭端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388章 晴天霹靂第137章 救星駕到第343章 亂軍相聚第447章 再見董濤第144章 告狀第354章 兩人世界之 山野生活第22章 雲鷺送信第447章 再見董濤第117章 李承運VS鳳嵩川第7章 人情多冷漠第5章 大人物第458章 白雲塢的實力第118章 開考啦第403章 我住隔壁我姓王第252章 大軍出征第154章 全武行第32章 畫中人第176章 憋屈的王十三第189章 相見爭如不見第31章 按圖索驥第548章 發財了第253章 怎麼又是你?第251章 團戰第一第108章 鼓與歌第68章 鄴州行第178章 舊賬第317章 瘋狂第550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455章 騙到一個第547章 奪宮第299章 攻城第478章 院長VS院長第206章 鼓上一字訣第199章 抽籤小能手第185章 帶走!第385章 暖房奇遇第153章 鍾天政的建議第239章 碾壓第359章 所爲何事第47章 踏上前路第45章 妙音八法第114章 纏郎第59章 壞脾氣第427章 又見面了第117章 李承運VS鳳嵩川第102章 姚華其人第181章 開宴第86章 大冤家第59章 壞脾氣第119章 .特別關照第220章 長公主第123章 同組樂師第86章 大冤家第49章 刁難第464章 衣鉢第451章 尋找線索第283章 細雨中的《太平春》第277章 狐狸尾巴第154章 全武行第227章 三杯通大道第194章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第168章 離京第529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304章 託付第241章 相邀第456章 白雲塢第183章 滿城烽火第237章 暗藏殺機第一局第184章 街戰第40章 同謀第350章 猛龍過江第477章 一張琴、一座城第447章 再見董濤第406章 根治第477章 一張琴、一座城第95章 譚令蕙第376章 爲了你,我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