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舅媽,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十分簡單,沒有母親的參與,簽約的過程很順利。
按照上面的條款,大舅和舅媽以酒作坊爲資本進行投資,許意負責運營,並拿出兩百萬來擴大酒作坊,不過在擴大之前,所有的事情還要他們繼續照看,至於未來的收益,大家還是按照合同走。
拿着合同,許意早早的去了機場,還沒登機,就接到了周同的電話。。
“意哥,大事不好了。”
還沒等許意說話,就聽周同慌里慌張的衝着電話喊。
許意不禁皺眉,“怎麼了?”
周同現在也有點兒名氣,在學校裡也算是風雲人物,爲人又豪爽,學校裡的事許意都要找周同,還能有什麼大事他也搞不定?
“你猜?”
“靠!”罵了句,許意道,“你小子說不說,不說我掛了。”
“別呀別呀,”聽到許意要掛電話,周同急了,“意哥,是這麼回事兒,我本來在宿舍打遊戲,然後就接到一個電話,你猜是誰?是上春晚導演!!然後,他就和我說,想要邀請咱們參加下期的上春晚海選。”
越說到最後,周同越是興奮,後半句話幾乎是喊出來的,就算不用看,也知道現在周同現在興奮的原地打轉。
“上春晚節目組邀請?”許意有點兒懵,“你該不會是接到騙子的電話了吧。”
“上春晚”這節目許意聽過,是近兩年爲春晚開通的選拔欄目,晉級的選手可以直接加入到春晚的表演,整個號稱是平民老百姓參加春晚的綠色通道,央視更是大力推薦,每週三都會滾動播出,收視率好到爆,像什麼大學生校園藝術根本沒法比。
就算許意在大學生校園藝術節獲得了冠軍,有了點兒小名氣,可在喜劇界還是個無名小卒。
這樣的節目會邀請他們這樣的無名小卒?
第一時間,許意就想到了詐騙,但很快,他又道,“你該不會是自己報的名然後和我說是收到了節目組的邀請吧。”
“冤枉啊意哥,我哪兒報什麼名啊。”周同十分委屈,“就是我想報名,也得爭取你的意見不是?真是上春晚欄目組給我打的電話,我先開始也以爲是騙子,還特意查了下,這就是上春晚欄目組的電話,說是打你的電話打不通,纔打到我這兒來的。”
“那你答應了?”
“沒啊,意哥,這不是在等你的意思。”周同說的十分誠懇,但話裡卻難以掩飾的興奮,“意哥,你說咱怎麼辦啊?”
“還能怎麼辦,當然答應了,這麼好的機會,打着燈籠都找不着,就算被淘汰了還能在央視露臉不是?”
聽到許意這麼說,周同在電話裡興奮的大喊,“就等着你這句話呢。”
臨近傍晚,許意纔回到ym市,剛出大廳,就見周同和田大勇兩個人已經等在那邊接自己。
一路上,許意也大致瞭解了經過,主要還是參賽流程,上春晚節目雖然火,但許意也是隻聽過,沒切切實實的看過。
不過,在周同的介紹下,許意很快就知道了,這個節目和大學生校園藝術節那個欄目差不多,也是走海選、初賽、複賽、決賽,只不過他們這些被邀請來的,都屬於臨時加進來的,參賽時間在兩週以後。
不同的是,初賽複賽的時候,上春晚更多的決定權在評委老師手裡,到了總決賽,評委老師手裡的權利纔有所減少,但也佔到了觀衆投票的40%。
不過,觀衆也有復活的選手的權利,但這個權利只有在初賽的時候纔可以使用。
周同做的資料很詳細,除了有節目流程的介紹,還有網絡上曝光的初賽人選。
在ym市,許意很有名,但放在喜劇界,他也只能算是個小學生,這次節目組曝光的參賽人選中,他的名氣最低,都已經在一百開外,而最被觀衆看好並且期待的是一個叫蔡俊傑的喜劇人。
這個蔡俊傑看上去和許意差不多大,據周同介紹,這小子從前一直在國外留學,這是快畢業了纔來參加節目。
當然,蔡俊傑被大家認同並期待的不是他在海選中給導演表演了什麼節目,而是因爲在海選時,一個評委老師“不小心”認出來蔡俊傑,並對着鏡頭反問,“你爺爺是不是叫蔡寶華。”
蔡寶華是當代的喜劇界大師,曾經是在國家領導面前表演過的人,可以說是現如今的喜劇第一人。
一句話,蔡俊傑火了!
接下來就是老套路,星三代出馬,衆多評委都給面子,然後在輿論的引導下,蔡俊傑就從衆多選手中脫穎而出,一路“披荊斬棘”,從海選混到了初賽,並且成爲了最受大衆期待的喜劇人之一。
“媽的,什麼本事都沒有,就靠着爺爺,現在還把爺爺的名字拿出來,要臉不。”坐在前面的田大勇甕聲甕氣的罵了句。
“怕他個毛,有咱們意哥在,他愛誰誰,反正這個冠軍我們是拿定了,人擋踹人,佛擋殺佛,星三代來了咱們照樣羣毆。”周同也滿臉的憤恨,轉頭問許意,“是不,意哥?”
許意笑了笑,“那必須的呀,我看這小子長得油頭粉面的就不順眼,咱們過去不爲別的,就羣毆這王八蛋,讓他再把祖墳搬出來!”
“意哥牛逼。”
“就喜歡意哥你這樣的。”
“必須的!”
一路上,三個人坐在出租車上說說笑笑,聽得司機大哥一愣一愣的,不由自主的用後視鏡看許意幾個人,幾次想張嘴問,但幾次又忍住。
許意也懶得管他,回到宿舍,稍微收拾了下行禮,許意就抱着電腦躺在牀上,搜索上春晚往期的節目。
雖說他肚子裡有貨,但也好歹知道別人演了什麼纔好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一個節目,過!
兩個節目,過!
三個節目……
08、09年雖然是喜劇噴景的時間,但在上春晚這樣的舞臺上,真正能稱得上是喜劇的,卻很少。
一連搜了四五期節目,許意快被無聊打敗了,打着哈欠把電腦放在一邊,正準備合上打個盹,忽然,鏡頭掃過評委席,一個戴着眼睛,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坐在特邀評委席上面。
鏡頭給過去,這個中年男人正一本正經的點評着上一位選手的節目。
剛開始許意沒注意到,再加上特邀評委席只能算是評委席的陪審團,作爲觀衆中的vip給選手意見,鏡頭給的很少,所以剛纔許意纔沒注意到。
但現在,許意有點困,而且這個鏡頭給的很長,這個中年男人才被許意注意到。
只是一眼,許意就樂了,“嘿,真是冤家路窄,這不是上次批評我的歷史教授戴志清嗎?感情他也上節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