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顧此失彼?

唐浩澤回到村裡,先是去十八叔家坐了一會,喝了一杯茶,說明三十萬已經轉了。然後回家又跟唐鄭敏說了一聲。

至於程祥棟要調走的事,他卻是沒有透露。

然後,他就去了自己的養殖場。

進入養殖場後他直接就去看池塘。他不僅看養殖池塘,還看那些藻類培育池塘。

養殖池塘的水色依然的很鮮,就好像是剛進水沒多久一樣。他走下階梯掬起一捧水,在陽光下看水裡的懸浮物多不多。

他又檢查了一下養殖記錄,最後去觀察了藻類培養池的水色。看過記錄本上水體中的藻類濃度。什麼時候施肥,施用了多少,都有記錄。

走一圈下來,他發現這裡面都有一個問題。

青石斑魚在這段時間餵食量太少了。

每天按照投喂的飼料和魚的估計總重量的比例是5.5%左右。這比之前的5%要高一些,那似乎沒什麼問題,應爲同樣魚類的胃飽滿度就是5%到8%之間。但爲了提高飼料利用率,一天通常都是投喂5%左右。

那在所有的技術書籍上都是那樣說的。

但實際上青石斑在全年中有兩個飽食度高峰。

他知道,那應該是因爲經驗還沒總結出來,養殖的人都不知道。而他之前也忘記提醒莊誠他們了。

他在想,是不是現在所有的青斑養殖都是按照那個飽食度控制着飼料的投喂量的。那麼多人養殖,都沒有發現青石斑的這個規律?

他打了一個電話給莊誠:“你在養殖場嗎?”

莊誠很快就趕到池塘邊上:“老闆,是養殖過程出了什麼問題?”

唐浩澤點頭,說:“這石斑魚的投餌量太少。”

“這已經不少了吧。”莊誠馬上說。“我們都是按照之前的操作規範來投喂的。石斑魚一直養得挺好。”

唐浩澤知道不管是之前的魚蝦混養還是現在這樣養殖,爲了嚴格控制水質,對各種養殖動物的投餌量控制的都比較嚴格。

加上是少量多餐,以求魚蝦是吃到七八分飽。這就很難看出在這個時候石斑魚是不是真的吃飽了。

這不僅僅是莊誠的責任,他也有責任。

“但實際上可以養殖的更好!”

唐浩澤說:“魚蝦也是有季節更替的。而且它們對季節更替的反應已經標註到他們的基因上。自然界環境季節變化,對石斑魚的進食影響也何很大。在五月份之前,魚類或者其他動物開始繁殖。到了五六月份,在自然海區的青石斑魚能吃到的大量適口的餌料。所以這段時間它能放開了吃。那已經是青石板的生活史中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們投喂更多的餌料,它們都能充分利用。”

莊誠聽的某些迷糊。

唐浩澤心裡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不能怪莊誠。莊誠雖然做了幾年的水產養殖,但對一些轉業方面的東西,未必那麼容易理解。

他也不解釋了,說:“明天開始,石斑魚投喂量,按照魚總體重的10%左右。半個月後再慢慢調成到5%左右。到了秋天,也就是九月到十一月,投喂量可以佔6%到8%之間。”

莊誠對老闆的養殖技術是很信服的。特別是到現在爲止,全世界養蝦都沒人能超過唐浩澤的畝產記錄。當年這老闆養蝦,可是100%成功,畝產最低的一口塘也有六千多斤。那麼多池塘產量都那麼高,那絕對不是運氣。

現在老闆說要分時段增加投餌量,那就增加好了。現在不明白,就先做,邊做邊理解。

唐浩澤對莊誠還是基本滿意的。但是唐浩澤也讓莊誠來管理一個試驗性的養殖模式,確實是爲難他了。

唐浩澤知道自己不能如以前那樣天天守在這養殖場裡。養殖場的平常遇到的問題,很難及時發現並且總結。僅僅靠那些養殖工人制作的養殖記錄,塘尾養殖場就算是成功了也未必能得出一個的敢於推廣的養殖模式。

唐浩澤看着忙着去吩咐工人莊誠,心裡微微搖頭。看來他需要找一個科班出身,並且有一定的養殖經驗的人來負責總結才行。

在水產方面,班科出身的技術員一開始,並不一定比自己摸索出來的文盲養殖戶強。

但不管是什麼行業,科班出身的人強就強在對自己所學領域有更深的瞭解,對一些細微處的變化更敏感,更善於總結。

而莊誠不可謂不好學,就是基礎差了一些,在他沒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水產養殖理論之前,很難做到舉一反三。

唐浩強那麼好學,自己看了不少的書,還一邊養殖,一邊帶着問題去海大聽了三年的課,常常和海大的教授進行討論。現在才真正成爲水產養殖方便的專家。

而莊誠的好學,最多就是聽到別人說了什麼,不懂的會很虛心去詢問學動。但那是一種被動的學習。

莊誠可以作爲一個養殖場的場長,卻不能成爲一個技術員,原因就是在此。

唐浩澤考慮了養殖場負責生產的技術人員,最後還是搖頭了。這個技術員是廣州水專畢業的,是實操能力不錯,但理論方面的基礎並不牢固。

理論方面不牢固,對於一個水產養殖技術員來說,其實也是非常大的缺陷。基礎理論不強,就不敢創新,不敢嘗試,對養殖水體和養殖動物的漸變沒有足夠的重視和敏感。

不過這兩個場長,他還是挺滿意的。至少人家兢兢業業,而且執行能力強,也有一定的水準。只是還達不到他的要求而已。

養殖場的管理還需要補強!

他想了一會,想起了一個人。他想起那天在“母校”見到的那“老同學”。

那位老同學是結合生產做研究的,做這種試驗性的養殖模式正適合,只是這才一年的時間不到,他比剛畢業時提高了多少?

唐浩澤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找盧方,請他派兩個在養殖試驗方面有經驗的人道塘尾養殖場。

對他這個要求,盧方當然不會拒絕。塘尾養殖場正在試驗的模式,是爲了日後養海蔘做的試驗。派兩個人去海峰集團不會有什麼損失,現在有經驗了,日後挖自己的牆角去養殖海蔘。

正合適!

而唐浩澤也和唐浩強提了一下青石斑有兩個胃飽滿度高峰的事,讓他自己去摸索。

塘尾養殖場對於唐浩澤而言並非最重要的工作。回到灣州之後,滬市那便的工作自然也就暫時放下了,灣州這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源鑫公司的三個地塊的開發。

在在週日,大部分的企業都放假了,但那三個工地是不可能放假的。

盧方有時間打算去工地看看,就叫上唐浩澤一起去視察。兩人從源鑫公司出發,去的工地是開發區的地塊。那是正在開發的三個地塊中最大的。

這天凌晨下了一場小雨,兩輛車在泥濘中進入工地。下車後,開發方和施工方的項目經理走了過來,給盧方和唐浩澤送來安全帽。

唐浩澤接過安全帽時,對源鑫公司的項目經理說:“萬經理,這外面那麼多泥土,還是要清理一下吧!”

萬經理連忙說:“今天下雨,工地外的道路就顯得泥濘了一些。我剛還與謝經理商量安排一些人去清理那些泥濘。”

唐浩澤點頭說:“發現有掉落的泥土要及時清理,但也應當預防。”

城建和城管都要求城市中工地開發工程外運的泥土不得掉落。一則是有可能造成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威脅,二來也會對城市空氣造成粉塵污染。這個工地附近沒有太多居民,要不然的被人投訴了,給一個整改通知書。至於罰款還是小事。

最怕的是禁止工地的泥頭車在城市中行駛,那整個工程都要暫時停工。

就算整改得再快,整改後申請解禁,那也要浪費一兩天時間。兩個經理連忙點頭,而錢經理更加是吩咐副手馬上組織人去清理外面的泥漿。還要求泥頭車不能裝太滿。

唐浩澤聽了,也就沒再說話。

因爲一些地方因爲泥頭車在城市中超載行駛,造成過不少的交通意外。國家的制定了法規要求泥頭車不得超載,同時還不能對環境造成影響。

只不過這法規出臺還不久,很多東西還沒考慮到。

日後,政府會出臺對泥頭車做出行業標準,有專門生產的城市中泥頭車。

但現在還沒有。

這個小插曲,唐浩澤也只是提一下,沒打算抓住不放。

兩個經理帶着兩人在工地視察。雖然說這個大工程一次性開發。但也總有一個先後。在工地前面部分,計劃建設一個商業區,一幢商業大廈,全部是商鋪商場。而後面是一個大型的居民小區。小區分成三個部分形成步行街。

那樣設計道路會佔用更多的土地,但可以形成一個由源鑫公司開發的步行商業區,可以擁有更多的臨街商鋪。

唐浩澤知道那很不道德,但一個五百畝的地塊,全部建成居民小區,那就有點的浪費了。現在的人還不知道日後的零售業將會網絡化。臨街商鋪的價值會被壓縮。等這些商鋪升值到一定程度,唐浩澤就會賣掉。

如今正在開發的,是商業區的地下建築。按照工程圖,這個商業區的地下將會有三層的地下車庫,負一層是專門爲商場準備的,而負二三層是爲另外兩個小區的居民準備的。

錢經理是施工方項目經理,自然是主要由他來給唐浩澤兩人介紹工地的情況。

第四六二章 京滬公子大合作第一五四章 面向太平洋,春暖花開第二四六章 塘尾村分錢了第六八四章 你詐我虞第一四七章 例行公事的新年第四一八章 想做事就得做好了第一一四章 父母的心第二零四章 事關命運的大布局番外一 唐浩澤的孩子們(一)第五零三章 享受到貼心式重視第四章 七百元的“鉅款”就想打發他?第四三五章 娛樂業只是附帶的第三二九章 馬馬虎虎的美國分公司第三章 混賬事第九章 我裝作不懂事,你千萬別當真!第四六一章 不完美的連環推廣方案第一九一章 網絡上販賣真誠?第十八章 賺錢的旁門手段第五四八章 帽子戴上了第一三一章 贈你一計第一三零章 創業?沒那麼容易第三六五章 我要開始弄虛作假了第四八六章 將生意做成扶貧?第二六一章 新的人事制度第四一三章 我就愛多管閒事第一一七章 不負所望第二五四章 自命反盜版先鋒第一零七章 要你何用?第六十五章 成功的油墨味第四九四章 自來熟的古先生第六七五章 突如其來的壞消息第三九四章 網絡快車?都忘還有那玩意了第三四八章 再次合作?第一七六章 請開始你們的表演第二零九章 半天吃了三頓肉的餓狼第一三二章 帶我收廢品?這麼好?第六零二章 一物多用第二九九章 孃家人第三九五章 重掌圈子網第一五六章 隱世高人?(爲‘海中的獨木舟’萬賞加更)第五九八章 唐浩澤不喜歡第四一二章 中國殺毒軟件第一人第四三五章 娛樂業只是附帶的第一七四章 卑劣手段第一零五章 大獲全勝後的忐忑第五二一章 預備爸爸和準媽媽第四六一章 不完美的連環推廣方案第二八七章 軒然大波第三二五章 論如何壓榨安迪·魯賓的價值第四十四章 爲了明年能發財(求推薦)第五零二章 有家‘難’回第一七九章 養殖,從海洋到天空第五七二章 舉一反三了第六十四章 自帶大蒜味的對蝦(求推薦)第四三七章 你到底多有錢?第六五六章 對房地產的取捨第三二六章 到底有幾個二代?第五九八章 唐浩澤不喜歡第四十四章 爲了明年能發財(求推薦)第五五七章 瘋子一般的計劃第八十五章 給你指一條路第二五八章 想求和?第三一二章 充電平臺第二三三章 圈子網的第一起戰略收購案第六八一章 暴跌第五八五章 信我者生!第三四二章 投資家鄉?可以考慮第四五零章 不拿錢當錢的計劃第六零六章 閒事第六五一章 讓孩子自覺很重要第四一七章 我欠它們的第五六九章 他來了,被無視了(昨晚不小心睡着……)第二一一章 極其幸運的投資第三六六章 理論上,我確實是要搞事番外一 唐浩澤的孩子們(一)第三章 混賬事第二零五章 看我的認真臉:我很謙虛!第三三五章 被迫休息第二三九章 我是來打醋的第四一零章 挖角大戰拉開帷幕第二四二章 別因噎廢食第四二七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五三七章 蠢奶爸第五四七章 要戴個大帽子第二九七章 新動向第二百五章 真是好寶貝第一六七章 意想不到的驚喜番外二 皓首不相離第一九三章 案件第五八二章 是杞人憂天?第三九七章 瓜熟蒂落的經營理念第二十六章 準備賺錢(求推薦)第一二九章 通網絡了?第九十三章 趁機‘搏懵’第九十六章 試探第六一七章 變化和計劃第三二六章 到底有幾個二代?第五一一章 愜意的“退休”生活第七十五章 農村經合社第三零八章 民間搜救隊
第四六二章 京滬公子大合作第一五四章 面向太平洋,春暖花開第二四六章 塘尾村分錢了第六八四章 你詐我虞第一四七章 例行公事的新年第四一八章 想做事就得做好了第一一四章 父母的心第二零四章 事關命運的大布局番外一 唐浩澤的孩子們(一)第五零三章 享受到貼心式重視第四章 七百元的“鉅款”就想打發他?第四三五章 娛樂業只是附帶的第三二九章 馬馬虎虎的美國分公司第三章 混賬事第九章 我裝作不懂事,你千萬別當真!第四六一章 不完美的連環推廣方案第一九一章 網絡上販賣真誠?第十八章 賺錢的旁門手段第五四八章 帽子戴上了第一三一章 贈你一計第一三零章 創業?沒那麼容易第三六五章 我要開始弄虛作假了第四八六章 將生意做成扶貧?第二六一章 新的人事制度第四一三章 我就愛多管閒事第一一七章 不負所望第二五四章 自命反盜版先鋒第一零七章 要你何用?第六十五章 成功的油墨味第四九四章 自來熟的古先生第六七五章 突如其來的壞消息第三九四章 網絡快車?都忘還有那玩意了第三四八章 再次合作?第一七六章 請開始你們的表演第二零九章 半天吃了三頓肉的餓狼第一三二章 帶我收廢品?這麼好?第六零二章 一物多用第二九九章 孃家人第三九五章 重掌圈子網第一五六章 隱世高人?(爲‘海中的獨木舟’萬賞加更)第五九八章 唐浩澤不喜歡第四一二章 中國殺毒軟件第一人第四三五章 娛樂業只是附帶的第一七四章 卑劣手段第一零五章 大獲全勝後的忐忑第五二一章 預備爸爸和準媽媽第四六一章 不完美的連環推廣方案第二八七章 軒然大波第三二五章 論如何壓榨安迪·魯賓的價值第四十四章 爲了明年能發財(求推薦)第五零二章 有家‘難’回第一七九章 養殖,從海洋到天空第五七二章 舉一反三了第六十四章 自帶大蒜味的對蝦(求推薦)第四三七章 你到底多有錢?第六五六章 對房地產的取捨第三二六章 到底有幾個二代?第五九八章 唐浩澤不喜歡第四十四章 爲了明年能發財(求推薦)第五五七章 瘋子一般的計劃第八十五章 給你指一條路第二五八章 想求和?第三一二章 充電平臺第二三三章 圈子網的第一起戰略收購案第六八一章 暴跌第五八五章 信我者生!第三四二章 投資家鄉?可以考慮第四五零章 不拿錢當錢的計劃第六零六章 閒事第六五一章 讓孩子自覺很重要第四一七章 我欠它們的第五六九章 他來了,被無視了(昨晚不小心睡着……)第二一一章 極其幸運的投資第三六六章 理論上,我確實是要搞事番外一 唐浩澤的孩子們(一)第三章 混賬事第二零五章 看我的認真臉:我很謙虛!第三三五章 被迫休息第二三九章 我是來打醋的第四一零章 挖角大戰拉開帷幕第二四二章 別因噎廢食第四二七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五三七章 蠢奶爸第五四七章 要戴個大帽子第二九七章 新動向第二百五章 真是好寶貝第一六七章 意想不到的驚喜番外二 皓首不相離第一九三章 案件第五八二章 是杞人憂天?第三九七章 瓜熟蒂落的經營理念第二十六章 準備賺錢(求推薦)第一二九章 通網絡了?第九十三章 趁機‘搏懵’第九十六章 試探第六一七章 變化和計劃第三二六章 到底有幾個二代?第五一一章 愜意的“退休”生活第七十五章 農村經合社第三零八章 民間搜救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