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足以改變世界

隴西農大的實驗中心並不在隴西農大的主校區這邊。在古都簾的南郊,這邊是隴西農大的南苑新校區。這個名字是以學校所在地南苑村的名字而來。

原來的老校區,如今已經是坐落在城市的繁華地帶。當年,徵地三百畝。在那個時候,這可是隴西省內數一數二的大學。如今,卻是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

前幾年,大學開始合併的風潮。隴西農大合併了當時的古都農業專科學校,在原來古都農專的基礎上,在南苑村這邊。擴大徵地三千畝。這就是如今的隴西農大南苑新校區。

加上古都農專原有的五百畝校區面積。整個南苑校區,總面積達到了三千五百多畝。另外,在這面積之外,還有大約三百畝的附屬農業示範基地。而熊定倉的實驗中心就在新校區這邊。

聶振邦被熊定倉帶起了興致。聶書記都興致勃勃,其他人自然不會再多說什麼。說出來,那不是掃了興致,自討沒趣麼?都是高級領導幹部了,這一點眼力見還是有的。

從農大本校區到南苑校區,幾乎是穿過了大半個古都市。十二點出發,抵達南苑校區這邊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一點半了。

車隊直接開到了實驗中心的門口。一下車,聶振邦就震撼住了。整個實驗中心這邊。二三十米高的鋼構房屋。全透明玻璃的暖房。在實驗中心外面。可以看到還安裝有了不少的設備。整個實驗中心,佔地面積約五畝大小。雖然聶振邦不懂這些,但是很顯然這並不便宜。

隨即笑着道:“熊老。你這實驗室,可不便宜啊。”

說到自己的實驗室,熊定倉的臉上也露出了自豪的微笑,點頭道:“聶書記,感謝中央領導同志的關心,感謝省委的支持和關懷。這個實驗室總共耗資八億人民幣。完全模擬了沙漠化的環境。這也使得我們能夠在實驗室裡就得到最有效的第一手數據資料。”

旁邊,農大的夏校長也介紹道:“聶書記·這個實驗室是以熊老的名字命名的實驗室。工程總造價爲八億六千三百二十七萬元。最早開始十年前,只有一百多個平方,這十年來,農業部、發改委以及省農業廳和省財政的大力支持之下。陸續擴建·這纔有瞭如今的規模。整面積達到了三千七百三十五平米。實驗室內部,地面全部都挖空了二十米。最基層都模仿了沙漠化的環境。帶有自動的氣候控制系統。可以完全模擬沙漠的生長環境。熊定倉實驗中心。在沙漠喬木栽培和改良方面,在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

聽着夏校長的話語,聶振邦也點了點頭,很是贊同道:“好啊,看到這實驗室,這也充分的說明了農大的黨組班子在尊重人才·重視人才、保護人才和引進人才方面的態度。農大上上下下,能夠咬緊牙關,勒緊褲腰帶,搞出這麼一個全球頂級的實驗室。這說明,農大人的高瞻遠矚啊。科教興國、這不僅僅是一句空話。這還需要腳踏實地的去執行。十年的投入,如今,已經換來了豐碩的成果。”

說着,聶振邦看着熊定倉道:“熊老·你看,我們能不能進去看一下。”

熊定倉微笑着點頭道:“聶書記,這是自然。這次·邀請聶書記過來。

就是來看治沙五號的。”

聶振邦有些震撼,治沙五號。這說明。這前面還有治沙一號、二號、三號、四號、熊定倉的實驗室,從開門到現在不過十年的時間。這說明。熊定倉每兩年就會進行下一代的研究。

喬木植物,這可不是灌木。喬木的生長都是需要長時間纔有結果反饋的。從這一點,足以看出,熊定倉整個心思都撲在了科研上,今天,熊定倉八十歲生日。十年前,也是七十歲的老者了吧。在古代,這都有了古稀之年的說法了。這是值得欽佩的那種人。

看着熊定倉·聶振邦深深鞠躬道:“熊老。感謝你爲國家,爲民族,爲隴西所做的一切。”

熊定倉自然是知道什麼意思,隨即扶住了聶振邦,有些感動道:“聶書記,言重了。愧不敢當·愧不敢當啊。我熊定倉是組織上培養起來的,是人民養活了我。做這點事情,微不足道。古語有云。不爲良相,便爲良醫。我熊定倉沒有這麼好的本事,只能和泥巴、沙漠打交道。倒是聶書記您,才真正值得欽佩。您上任隴西之後。隴西省的經濟有了明顯的進步。這是聶書記和省委領導們的功勞啊。”

聶振邦此刻也擺了擺手,笑着道:“熊老,等下進去,要不要換上工作服和無菌服什麼的?”

在聶振邦的印象裡,進實驗室,一般都是要走這麼一個流程的。

此刻,熊定倉卻是搖頭道:“聶書記,完全不需要。我研究的是農業。本就是在外面風吹日曬的。如果還這麼嬌貴,那就沒有實際的運用價值了。我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模擬沙漠的真實環境。包括微生物包括沙蠍、沙漠蜥蜴、螞蟻等等這些。整個沙漠的生態結構鏈,我都是原封不動的照搬過來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在這最真實的環境裡。檢驗治沙喬木的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和速生能力。”

跟隨着熊定倉走進了實驗中心裡面,撲面而來,就是寒冷。

熊定倉也在旁邊開口解釋道:“聶書記,是不是感覺有些奇怪。沙漠應該是熱浪衝天才是。其實,並非如此。我國的沙漠。主要集中在西北自治區、草原省以及甘州省等幾個省份。這些地方。夏季炎熱,冬季的氣溫同樣也是零下十幾度建設這個實驗室之前,我們專程在冬季去了沙漠一趟。住了一個月,詳細的掌握了冬季的氣溫變化。這些都是最真實的氣候數據。”

在實驗室最核心的區域這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有一百多棵高度在三米到五米之間不等的針葉常綠喬木。

熊定倉看到這些植物,就如同是看自己的孩子一眼。眼神裡充滿了自豪和喜愛。向聶振邦介紹道:“聶書記,這就是治沙五號。這是根據寒帶針葉林木專門改進和培育出來的一種新型的適應乾旱區域生長的植物。採用針葉喬木。這是因爲沙漠地區乾旱,蒸發量大。針葉林可以大幅度的減少蒸發量。根據研究發現,三到五米的高度,防沙治沙是最好的。超過這個高度,沙漠區域的沙暴風力強勁容易導致樹木折斷。低於這個高度。則沒有太多的效果。還不如灌木植物。”

聽着熊定倉的介紹,聶振邦也微微頜首,老一輩的科學家,就是不同,在做研究的態度上極其的嚴謹近乎苛刻。對樹木的高度都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對於這些,聶振邦是不太熟悉的,術業有專攻,作爲領導,只要能把握住大方面就行了。隨即道:“熊老,治沙五號在抗旱能力、存活能力以及生長能力上怎麼樣?”

說到這個,熊定倉更是露出了自豪的神情:“從實驗來看,很不錯。完全模擬沙漠化的環境。土壤成分、酸鹼度、鹽鹼程度都一模一樣。採用滴灌的方式。一棵樹一年的耗水量大約在三百升的樣子。治沙五號的根系細長而發達。可以迅速的深入地下二三十米深的地方。對周圍的沙子有強效的固定作用。聶書記,你看,這是去年種植下去的,種植的時候,植株一米五左右。如今,已經看不到表面的沙子了。對土壤有明顯的改善作用。生長的速度,一年可以生長一米左右。兩年就能達到三米的要求。一片沙漠,只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治理。現在的問題是,這些數據僅僅是實驗室的數據。還沒有能夠在自然環境之中真正實驗。”

聽到熊定倉的話語。聶振邦也興奮起來。如果,這些數據不摻雜任何水分的話。這一個成果,必將引起巨大的反響。轟動全世界影響全世界不敢說。影響整個國內是完全可以的。畢竟。熊定倉研究的植物是以國內的土質爲基礎的。不一定能適應國外的環境。不過,這也不一定。熊定倉的研究,如今已經有了成熟的數據了。只要做相對的改良,適應起來很快速。

想到這裡,聶振邦看着熊定倉道:“熊老,你準備怎麼試驗。”

這句話,無疑已經表明了聶振邦的態度。這個意思就是,省裡面已經決定支持你了。看你的規模和要求是什麼。

熊定倉沉吟了一下隨即道:“太小的實驗,不太划算。滴灌裝置的建設,水源的選定等,還有植株的培育。這些都是最耗費功夫的。如果小了,意義不大。我的意思是在隴西和甘州交接處的克烏沙漠進行實驗。

整個沙漠屬於固定沙漠。周圍取水便捷。整個沙漠面積一共是一百三十平方公里。第一期我想先進行十平方公里的實驗。”

隴西農大的實驗中心並不在隴西農大的主校區這邊。在古都簾的南郊,這邊是隴西農大的南苑新校區。這個名字是以學校所在地南苑村的名字而來。

原來的老校區,如今已經是坐落在城市的繁華地帶。當年,徵地三百畝。在那個時候,這可是隴西省內數一數二的大學。如今,卻是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

前幾年,大學開始合併的風潮。隴西農大合併了當時的古都農業專科學校,在原來古都農專的基礎上,在南苑村這邊。擴大徵地三千畝。這就是如今的隴西農大南苑新校區。

加上古都農專原有的五百畝校區面積。整個南苑校區,總面積達到了三千五百多畝。另外,在這面積之外,還有大約三百畝的附屬農業示範基地。而熊定倉的實驗中心就在新校區這邊。

聶振邦被熊定倉帶起了興致。聶書記都興致勃勃,其他人自然不會再多說什麼。說出來,那不是掃了興致,自討沒趣麼?都是高級領導幹部了,這一點眼力見還是有的。

從農大本校區到南苑校區,幾乎是穿過了大半個古都市。十二點出發,抵達南苑校區這邊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一點半了。

車隊直接開到了實驗中心的門口。一下車,聶振邦就震撼住了。整個實驗中心這邊。二三十米高的鋼構房屋。全透明玻璃的暖房。在實驗中心外面。可以看到還安裝有了不少的設備。整個實驗中心,佔地面積約五畝大小。雖然聶振邦不懂這些,但是很顯然這並不便宜。

隨即笑着道:“熊老。你這實驗室,可不便宜啊。”

說到自己的實驗室,熊定倉的臉上也露出了自豪的微笑,點頭道:“聶書記,感謝中央領導同志的關心,感謝省委的支持和關懷。這個實驗室總共耗資八億人民幣。完全模擬了沙漠化的環境。這也使得我們能夠在實驗室裡就得到最有效的第一手數據資料。”

旁邊,農大的夏校長也介紹道:“聶書記·這個實驗室是以熊老的名字命名的實驗室。工程總造價爲八億六千三百二十七萬元。最早開始十年前,只有一百多個平方,這十年來,農業部、發改委以及省農業廳和省財政的大力支持之下。陸續擴建·這纔有瞭如今的規模。整面積達到了三千七百三十五平米。實驗室內部,地面全部都挖空了二十米。最基層都模仿了沙漠化的環境。帶有自動的氣候控制系統。可以完全模擬沙漠的生長環境。熊定倉實驗中心。在沙漠喬木栽培和改良方面,在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

聽着夏校長的話語,聶振邦也點了點頭,很是贊同道:“好啊,看到這實驗室,這也充分的。

第569章 省裡的交鋒第1230章 政務院報道第1040章 名聲掃地第712章 省內局勢第1154章 一榮俱榮第1089章 首長的肯定第450章 開幕儀式第1201章 掌握好輿論第637章 不買賬第1033章 大手筆投資第507章 省委格局調整第1191章 抵達桑巴第858章 公司人手第516章 家宴第964章 省長人選第1220章 做造福萬代的事情第339章 聶市長拍桌子了第475章 商人鄭嘉偉第837章 項目啓動第459章 場面很尷尬第988章 紅江宣傳片第1217章 爲官要低調第302章 機會來了第191章 一起擼掉第358章 聶老病危第71章 賭約第751章 打破規則重生紅三代第698章 絕不違背良心第486章 破局第520章 給三哥捧場第723章 政府班子會議第302章 機會來了第364章 聶三哥的威風第606章 江若軒出國第684章 跳樑小醜第820章 調查組的怒氣第746章 人多力量大第82章 面見總統第13章 一榮俱榮第852章 沈總召見第893章 大伯的電話第741章 拜訪曾太平第317章 天海集團第184章 戲劇性的考覈第554章 深夜的電話第719章 東瀛人鬧事第852章 沈總召見第915章 赴任紅江第921章 秘書人選第92章 團中央報到第109章 賄賂照收第280章 批文到手第664章 不給面子第857章 石建東的分析第912章 三哥的場面第657章 樹立威信第284章 高官壓陣第131章 計劃啓動第446章 扳倒李國華第541章 賠禮道歉第1133章 在財政廳發火第724章 常委會議第347章 三哥很強勢第907章 臨危受命第80章 伊拉克大使第31章 打起來了第377章 名聲大震第807章 出大事了第367章 大清洗第1073章 解放思想第240章 自治區調查組第190章 堅決打倒第979章 對峙第1087章 陰溝裡翻船?第606章 江若軒出國第229章 火藥味很重第777章 省管縣制度第372章 送上門的大禮第785章 大堤上的老人第449章 最後部署第1023章 學校,我買了第149章 靜觀其變第1201章 掌握好輿論第191章 一起擼掉第367章 大清洗第859章 古秦監獄第1045章 連夜行動第785章 大堤上的老人第1005章 旅博會開幕第809章 調查組第518章 爛尾樓第932章 宋州考察第104章 贏在未來第78章 再遇董婉第309章 結案回京第929章 郊遊第332章 羅副部長很不爽正文後記上第58章 國家機工委
第569章 省裡的交鋒第1230章 政務院報道第1040章 名聲掃地第712章 省內局勢第1154章 一榮俱榮第1089章 首長的肯定第450章 開幕儀式第1201章 掌握好輿論第637章 不買賬第1033章 大手筆投資第507章 省委格局調整第1191章 抵達桑巴第858章 公司人手第516章 家宴第964章 省長人選第1220章 做造福萬代的事情第339章 聶市長拍桌子了第475章 商人鄭嘉偉第837章 項目啓動第459章 場面很尷尬第988章 紅江宣傳片第1217章 爲官要低調第302章 機會來了第191章 一起擼掉第358章 聶老病危第71章 賭約第751章 打破規則重生紅三代第698章 絕不違背良心第486章 破局第520章 給三哥捧場第723章 政府班子會議第302章 機會來了第364章 聶三哥的威風第606章 江若軒出國第684章 跳樑小醜第820章 調查組的怒氣第746章 人多力量大第82章 面見總統第13章 一榮俱榮第852章 沈總召見第893章 大伯的電話第741章 拜訪曾太平第317章 天海集團第184章 戲劇性的考覈第554章 深夜的電話第719章 東瀛人鬧事第852章 沈總召見第915章 赴任紅江第921章 秘書人選第92章 團中央報到第109章 賄賂照收第280章 批文到手第664章 不給面子第857章 石建東的分析第912章 三哥的場面第657章 樹立威信第284章 高官壓陣第131章 計劃啓動第446章 扳倒李國華第541章 賠禮道歉第1133章 在財政廳發火第724章 常委會議第347章 三哥很強勢第907章 臨危受命第80章 伊拉克大使第31章 打起來了第377章 名聲大震第807章 出大事了第367章 大清洗第1073章 解放思想第240章 自治區調查組第190章 堅決打倒第979章 對峙第1087章 陰溝裡翻船?第606章 江若軒出國第229章 火藥味很重第777章 省管縣制度第372章 送上門的大禮第785章 大堤上的老人第449章 最後部署第1023章 學校,我買了第149章 靜觀其變第1201章 掌握好輿論第191章 一起擼掉第367章 大清洗第859章 古秦監獄第1045章 連夜行動第785章 大堤上的老人第1005章 旅博會開幕第809章 調查組第518章 爛尾樓第932章 宋州考察第104章 贏在未來第78章 再遇董婉第309章 結案回京第929章 郊遊第332章 羅副部長很不爽正文後記上第58章 國家機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