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專訪

大年初五,春節的氣氛都還沒散去。

秦元清卻已經開始工作了,他在沙河校區的辦公室接受了楊瀾團隊的專訪,當看到進來的楊瀾,秦元清也不禁爲這個充滿魅力的女人所吸引,一見面她就優雅的笑着上來握手。

“秦校長你好,我可是想採訪你想了很久了,謝謝你給給我和團隊這個機會。”楊瀾一上來就用着那很有特色的聲音,微笑地說道。

“楊小姐,歡迎來到我們水木大學,能夠接受你們的專訪,也是我的榮幸。”秦元清笑着說道。

楊瀾,毫無疑問是華夏主持界的一個傳奇,畢業於京城外國語大學,一畢業就成爲央視《正大綜藝》節目女主持人,並在1994年榮獲華夏首屆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而在獲得“金話筒獎”後,她放棄主持紅極一時的《正大綜藝》,赴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和公共事務學院主修國際傳媒,1996年以全優的成績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學碩士學位。

1997年她的散文集《憑海臨風》出版,銷量超過50萬冊,隨後推出訪談節目《楊瀾工作室》(後改爲《楊瀾訪談錄》)。2000年的時候,她創辦了大中華區第一個以歷史文化爲主題的衛星頻道—陽光衛視,並在2001年7月13日代表奧申委陳述,2008年被奧申委聘爲申奧形象大使。

不得不承認,作爲新時代女性,楊瀾充滿着魅力,她依靠着自己的奮鬥,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績。

“秦校長,爲了不耽誤你寶貴的時間,我們馬上就錄製節目,你看可以嗎?有哪些忌諱的話題,你可以提前說一下,我避開不談。”楊瀾說道。

爲了能夠給秦元清做一個專訪,楊瀾可是花了許多時間精力,結果等了好幾年,終於走通了夫人路線,才獲得這麼一個機會。她對這次機會很珍惜,能夠給秦元清做個專訪實在太不容易了。

秦元清微笑地點點頭,表示並沒有什麼忌諱,反正節目的錄製,剪輯成片後也會交給他看一遍,而且一些不適合談的秦元清也不會說。

很快,就開始了節目的錄製了。

楊瀾訪談錄,是一對一的訪問形式,其構成元素很簡單,就是主持人和嘉賓。所以今天的訪談也就是他們兩人,在他的校長辦公室,兩人就坐在那裡如同好朋友聊天一樣。

秦元清穿着正裝,親自燒水泡茶,整個環境顯得很輕鬆隨意,並不刻意。攝像機先將鏡頭對準楊瀾,楊瀾的專業風範馬上就表現出來了,面對鏡頭露出大方而恬淡的微笑:“大家好,歡迎收看楊瀾訪談錄。今天我們節目的嘉賓,是在我國以及世界上享有盛譽的大科學家、也是我國青年一代的領軍人物,我國兩院院士、水木大學校長秦元清。生於1990年的秦元清,是標準的90後,關於90後我們的印象多是‘自私’、‘抗壓能力差’、‘無望的一代’、‘非主流’、‘殺馬特’等等。”

“但是這一切在2008年戛然而止!2008年是具有歷史性的一年,註定是要被歷史銘記的,這一年我國發生大地震,震驚了全國也震驚了世界,我們也成功舉辦了京城奧運會。也就是在這一年,一位90後橫空出世,改變了人們對於90後的印象,重新定義了90後,他也爲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有人稱他爲21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有人稱他爲鋰空氣電池之父、華夏現代航母之父、華夏現代汽車工業之父、華夏現代航空之父.....今天我們要採訪的,正是這麼一位傳奇人物!”

鏡頭拉遠,秦元清面對着鏡頭,也是微笑着點頭,楊瀾笑着說道:“秦校長,作爲一名貨真價實的90後,你對90後的評價是什麼?”

秦元清笑着說道:“作爲90後,我對於同一個年代的人是持肯定、讚賞的,我不覺得我們90後就不如80後、70後、60後,我覺得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以前80後,被貼上了‘垮掉的一代’,而事實證明,80後並沒有垮掉,他們吃苦耐勞,堅強樂觀,現在社會已經稱他們爲‘奮鬥的一代’。”

“同樣的道理,不能因爲我們90後比較有個性,就將什麼非主流、殺馬特等等標籤貼在我們身上,事實證明,我們90後更具創新意識和能力,現在社會上已經涌現一批優秀的90後企業家,他們並不比前輩們差,甚至他們更具知識和技術。”

“現在社會上也開始批評00後,說什麼00後‘自信、叛逆、追求自由、另類’,是啃老的一代,自私的一代!對此我都不認同,我一直堅信着,我們華夏是一代勝過一代,江山更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秦元清說道。

“我們都很好奇,在小學、初中乃至高一、高二,你的成績並不算非常優秀,應該說稱不上學霸,是什麼讓你在2008年幡然醒悟,成了一名學霸呢?”楊瀾順勢將話題轉移到秦元清的高中生涯。

“嗯,應該這麼說,2008年我進入高三,也不得不面臨着高考,高考是一座獨木橋,想要闖過去就必須責無旁貸,無法分心。所以進入高三,我將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學習上,開始去彌補之前的遺漏.......”秦元清再次說起他編造的那一套說辭:“結果去參加CMO、IMO,一不小心都拿到金牌。高考的時候,出乎意料地考到了滿分,只能說高考難度太低了。”

“當時高考之時,可有想過自己能夠考到750分的滿分分數?”楊瀾笑着問道:“要知道,這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分數,從恢復高考至今,除了你之外,還無人能夠考這麼高的分數。”

“實際上在做完題的時候,我就知道,不出意外的話,是能夠拿到的。”秦元清微笑地說道。

“這裡面有個趣事,當初你拿到CMO金牌、IMO金牌的時候,國內各大名校都跟你伸出橄欖枝,你都拒絕了。再你高考成績出來後,這些名校也都跟你伸出橄欖枝,一開始你都不怎麼滿意,後面爲何選擇了水木?”楊瀾問起了往年的一樁趣事,至今還被津津樂道,甚至都已經演化爲幾個版本。

“說起這事,也是當初年輕氣盛,怪不好意思的。當初我覺得能夠高考進入名校,幹嘛要選擇特招,這不是走後門麼?所以我一直堅持參加高考,拒絕了所有名校的招攬。”秦元清微笑地說道:“至於爲何高考分數出來後,我猶豫的原因,是覺得華夏清北兩所高校最好,但是學生畢業後都出國留學了,而且都留在海外,而不是回國參加華夏建設,所以心中是比較反感的。”

秦元清的坦誠,讓楊瀾都覺得頗爲意外,要知道像這種事,秦元清大可以不必說得這麼直,完全可以委婉一些。

“之所以選擇水木而不是燕大,主要是水木以工科爲優勢學科,剛好那一年楊老正式定居清華園,我又想選擇物理專業,所以仔細思索後就選擇了水木。”秦元清淡笑道。

說實在的,他覺得這事根本沒必要忌諱或者有什麼不好意思說的。他站着直不怕影子歪,堂堂正正做人,有啥好不好意思。

“加入水木這些年,水木的改變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我們水木又紅又專,水木的畢業學子遍佈華夏各行各業,不管是搞科研的,還是進入政府部門,亦或者去中西部援建,都可以看到水木人的身影,這幾年出國的水木人有六七千人回國,參與華夏建設,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變化。”秦元清笑道。

“我們水木人,沒有向國家申請一部分經費,依靠着自己,建成了世界硬件設施第一的新校區,我們有着全世界第一流實驗室以及兩個超算中心。不管是科研還是教學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秦元清說到這裡充滿着驕傲。

“現在社會有一個聲音,就是說秦校長作爲華夏科學界一面旗幟,同時也是超級大富豪,不應該將眼界放在水木,而是儘可能的幫助所有大學,對於這樣的觀點,你是怎麼看的?”楊瀾提到一個熱門話題。

秦元清哈哈笑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我作爲一水木人,自然會優先支持水木的發展。除此之外,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我也向貴大、北航、哈工大等學校伸出援手,最近更是力促二十二校聯盟成立,捐贈了一批價值500億元的世界頂尖儀器設備,以及每年捐贈220億用於幫助其他大學的發展,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實力。”

“所以這個觀點從何而來我也不知曉?如果是指幫助所有大學,我想那麼多所大學,我是沒有那個能力的,有這個能力的也就是國家層面!如果放開視線,我設立的幾個慈善基金幫助了數以百萬計的兒童醫療、教育,對此我是很坦然的,沒有任何的愧疚!”秦元清攤了攤手說道:“我不是人民幣,無法確保每個人都喜歡我。更何況,哪怕我是人民幣,照樣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人民幣,也有喜歡美元、歐元的。”

第六百二十八章消息實錘第六百二十章風波(三更完畢,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第二百零七章命題組公佈(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七章頒獎典禮第五百六十七章各國載人登月計劃第七百二十一章曙光第一百九十一章奇葩論文第一百零九章實驗室的想法第三百七十一章量子計算機第一百零五章中東之行第七百二十一章曙光第二百一十八章興趣與選擇第四百七十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百八十一章客座教授(4/10)第四百二十三章龍馬精神第三百五十五章漢字編程和人工智能第六百二十四章激光武器的防禦第四百七十八章關於星際時代的思考第六百五十八章誰開玩笑?第六百一十五章第三次載人登月?第三百八十章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四十六章軍訓閱兵第一百零三章收穫季第二十九章模擬考第二百三十章各方轟動第一百一十一章入坑(第六更)第三百四十八章算計威騰(求訂閱)第八十七章一汽第二百八十五章戰略運輸機第一百二十二章生辰八字(第七更)第四百六十三章發展中醫藥第一百四十九章大年初一(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六章莫名其妙的輸了(補昨天)第二百四十一章質量間隙的存在?(第八更,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一章聚會(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九章親赴協和第二百三十八章三月之事(第五更,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四章勞逸結合第一百零九章實驗室的想法第四百九十七章扯後腿第二百六十八章數學怪人第七百三十章星圖第一百一十八章訂婚?(第三更)第三百八十五章執掌水木第二百二十一章婚禮(2)第三百章樣機制造第二十四章首日競賽第八十三章升級第六百七十一章登火失敗第七十一章探班第一百四十六章彩排(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九章爭吵不休第三百六十章科技大爆發時代第三百七十九章影響餘波第六百一十章‘雙環太空站’的生命系統第三百六十二章忽悠大法第三百二十六章對撞機會議第五百六十八章量子計算機小型化第六百三十九章石頭剪刀布第四百零四章狼多肉少第三百四十章‘魅影’隱形戰略轟炸機初步評審會第七百二十九章共存和磨礪石第四百二十一章物理模型問題第五百七十四章聚變發電第四章唐詩第二百一十八章興趣與選擇第六百三十八章堂堂正正(三更完畢,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二章代數幾何領域第六百九十四章不甘與無奈(求月票)第四百零九章世界波衝擊第五十章論文刊登第六百二十二章閩南金三角第四百五十一章GDP總量公佈第四百零二章霍金去世第一百七十一章我的紅巖(4/10)第五百一十四章實驗圓滿成功第三百七十三章碳基芯片問世第三百一十三章秦大聖人第六百三十六章兔子在老虎面前永遠是兔子第一百九十二章代數幾何領域第三百五十三章不容易第二百三十章各方轟動第六百零九章陰謀第七百零九章復活恐龍計劃第五百九十九章空天飛機下線儀式(3)第一百二十九章戰略合作(第四更)第六十四章新聞動第一百九十九章專刊第三十三章高考結束第三百七十六章數學巨人的逝去第二百一十九章2000小時試驗第六章躁動第三百九十四章不速之客第七百一十二章突變(2/2)第三百八十五章執掌水木第四百八十三章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求訂閱)第一百四十章頂級生命科學家(第二更)第四十四章梅森素數第六百八十七章返老還童?(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四十章表彰大會
第六百二十八章消息實錘第六百二十章風波(三更完畢,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第二百零七章命題組公佈(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七章頒獎典禮第五百六十七章各國載人登月計劃第七百二十一章曙光第一百九十一章奇葩論文第一百零九章實驗室的想法第三百七十一章量子計算機第一百零五章中東之行第七百二十一章曙光第二百一十八章興趣與選擇第四百七十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百八十一章客座教授(4/10)第四百二十三章龍馬精神第三百五十五章漢字編程和人工智能第六百二十四章激光武器的防禦第四百七十八章關於星際時代的思考第六百五十八章誰開玩笑?第六百一十五章第三次載人登月?第三百八十章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四十六章軍訓閱兵第一百零三章收穫季第二十九章模擬考第二百三十章各方轟動第一百一十一章入坑(第六更)第三百四十八章算計威騰(求訂閱)第八十七章一汽第二百八十五章戰略運輸機第一百二十二章生辰八字(第七更)第四百六十三章發展中醫藥第一百四十九章大年初一(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六章莫名其妙的輸了(補昨天)第二百四十一章質量間隙的存在?(第八更,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一章聚會(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九章親赴協和第二百三十八章三月之事(第五更,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四章勞逸結合第一百零九章實驗室的想法第四百九十七章扯後腿第二百六十八章數學怪人第七百三十章星圖第一百一十八章訂婚?(第三更)第三百八十五章執掌水木第二百二十一章婚禮(2)第三百章樣機制造第二十四章首日競賽第八十三章升級第六百七十一章登火失敗第七十一章探班第一百四十六章彩排(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九章爭吵不休第三百六十章科技大爆發時代第三百七十九章影響餘波第六百一十章‘雙環太空站’的生命系統第三百六十二章忽悠大法第三百二十六章對撞機會議第五百六十八章量子計算機小型化第六百三十九章石頭剪刀布第四百零四章狼多肉少第三百四十章‘魅影’隱形戰略轟炸機初步評審會第七百二十九章共存和磨礪石第四百二十一章物理模型問題第五百七十四章聚變發電第四章唐詩第二百一十八章興趣與選擇第六百三十八章堂堂正正(三更完畢,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二章代數幾何領域第六百九十四章不甘與無奈(求月票)第四百零九章世界波衝擊第五十章論文刊登第六百二十二章閩南金三角第四百五十一章GDP總量公佈第四百零二章霍金去世第一百七十一章我的紅巖(4/10)第五百一十四章實驗圓滿成功第三百七十三章碳基芯片問世第三百一十三章秦大聖人第六百三十六章兔子在老虎面前永遠是兔子第一百九十二章代數幾何領域第三百五十三章不容易第二百三十章各方轟動第六百零九章陰謀第七百零九章復活恐龍計劃第五百九十九章空天飛機下線儀式(3)第一百二十九章戰略合作(第四更)第六十四章新聞動第一百九十九章專刊第三十三章高考結束第三百七十六章數學巨人的逝去第二百一十九章2000小時試驗第六章躁動第三百九十四章不速之客第七百一十二章突變(2/2)第三百八十五章執掌水木第四百八十三章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求訂閱)第一百四十章頂級生命科學家(第二更)第四十四章梅森素數第六百八十七章返老還童?(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四十章表彰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