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白宴

掌廚的兩個娘子是張李氏的親眷,都是很能幹的,白蒹葭給他們開了一天十個銅錢的工錢,又許諾剩下的飯菜她們都可以打包帶回去,兩個婦人都很是高興,幹活都很賣力,白蒹葭看了一眼,頓時放了心。

倒是擺了兩桌,張召金常年在外,又顧忌着張父和小楊氏的面子,來的人不多,小楊氏一家人都沒來,白蒹葭也不以爲意,倒是張秋山來了,同時在宴席上也說了一件事。

白蒹葭分家除了那間土坯房外,另分了半畝薄田,雖然說不上好,但是一年下來,如果細心侍候也是個收入,白蒹葭另外添了一兩銀子,將剩下的半畝地也買了過來,湊做一畝,捐給了族裡做祭田。

聽張秋山這樣說,在座的人不由高看你了白蒹葭一眼,這個時候的人,對於家族都有很高的歸宿感,雖然敬佩白蒹葭千里扶棺,但是畢竟覺得她是個不吉的寡婦,心中不喜,過來也有一部分是抱着吃白食的心思,總是覺得張召金這個媳婦跟他們不是一路人,聽張秋山這麼說,當下就有一箇中年人道;“金哥兒這個媳婦倒是懂事。”

他跟張父是一輩人,家中排行第六,叫做張大栓,當年的事情也知道的頗爲清楚,雖然看不起楊氏連帶着也看不起楊氏留下的兩個孩子,但是這些年下啦,也覺得張父做的有些過了,眼看張召金沒了,也有些憐惜白蒹葭孤兒寡母的,

張秋山點了點頭,道;“父親的意思,是從族裡一年給她一石米,算作補貼,等召金的孩子長大成人,也就停了。”

聽他這麼說,幾桌人頓時竊竊私語起來,還是張大栓道;“也不多。”

旁邊又有人道;“這要供着幾年?”

張秋山道;“也就十五年。”

他這話一說,幾人頓時安靜下來。

一畝薄田,少說也可以收個兩石米,雖然廢了些人力,但是供養白蒹葭十五年一石米,之後那祭田就是族裡的,倒是個划算的買賣。

張大栓道;“這倒懂事。”

他們都是慣常在田裡勞作的,自然知道田地在他們心中的重要性,爲了一畝半分田鬧得不可開交的也不少,眼看白蒹葭好不容易分了半畝田,就這樣捐了出來,只爲了換每年一石米,心中未免有些惻隱,不過雖然有一絲惻隱,但是眼看張秋山既然和張老爺子拿定了主意,也沒有人在提出異議,這除了對白蒹葭,對他們都是有好處的。

畢竟白蒹葭這孤兒寡母,要她一個嬌滴滴的孕婦去下田也不現實,之後照顧孩子,稚兒弱女,看起來也不是能扛起農活的,還不如將這田地捐出去。

張秋山聽說白蒹葭要捐出田地的時候,開始還有些驚訝,他自然知道莊稼人是視田地如命的,不過轉念一想,也知道白蒹葭這捐出天地雖然是不得已,但是也是最好的法子了。

她雖然可以僱傭長工,但是僱傭長工這中間的彎彎道道,傳出去還不知道什麼樣呢,而且誰又知道那長工肯不肯盡心盡力的爲她做活兒,如果勤奮倒也罷了,只怕吃着她的米飯,偷懶一二,加上賦稅,莊稼不好,再加上一些天災人禍,收入說不準還不如一石米呢。

張老爺子便允了白蒹葭,自然知道不可能供養他一輩子,只許諾供養十五年,同時也答應白蒹葭,等孩子大些,便爲白蒹葭去申貞節牌坊。

大昭雖然並沒有強制號召守節,女子再嫁也是尋常之事,並不強迫守節殉節。

這貞節牌坊還要說道昭武帝時,有一大臣年幼喪父,乃是母親含辛茹苦的養大,那臣子極得昭武帝信賴,便爲自家母親求誥命,昭武帝贊那臣子母親堅貞賢淑,極有氣節,親寫了貞節兩個字,又新下了命令,如有女子能獨立養大幼子,兒子若是品行良好,便可請爲節婦烈女,每年可以領取一些銀錢米糧。

這雖不強迫,但是如果真有節婦烈女,貞節牌坊,傳出去對村中女兒的婚事,都是一件好事。

只是這村中人,哪裡輪得到你守節,就算媳婦願意守,但是失了丈夫家中失去了主要勞動力,日子大多艱難,更何況往往上頭還有恨那媳婦剋夫的公婆,日子稍微難過些,也有公婆爲了幾個銀錢將媳婦發賣的,媳婦又哪裡敢拒絕。

眼看白蒹葭願意守,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守住,但是想到張召金,張老爺子還是答應了白蒹葭捐田的事情,反正這事說起來他總是不虧的,白蒹葭雖然吃虧些,但是這種情況下,她也是沒得選擇了。

張秋山將事情說了出來,自然不說白蒹葭守節的問題,忽然桌子上有一人道;“那個召金家的如果改嫁了,我們還要供養她不成?莫不是把我們張家當成了免費的糧倉了?”

張秋山看了說話的人一眼,認得是個張召才關係不錯的後生,家裡三個兄弟,他排老三,老大老二都很能幹,只有他遊手好閒的,本名叫做張友,村裡的人倒是叫他做油娃子,讓他母親很不高興,很是鬧了幾場,說娃子還小,怎麼能這麼說,實際上過了年就十八了,其他的娃子在她這個年歲,早就成親下田了,只怕這次來,一來是想吃白食,二來是想探些消息吧。

張秋山眉頭幾不可見的微微一折,掃了一眼張友旁邊,只見除了張友,還有樁子、柱子等人,都是和張召才關係不錯的後生,一臉如果回答不滿意就會掀桌子的表情,溫聲道;“如果改嫁,自然不供了。”

張友哼了一聲,心裡盤算着要回去告訴張召才,他身邊的樁子拉了他一把,才坐了下去。

既然說得清楚,衆人便也不在糾結,張秋山輕輕拍了拍手,道;“既然沒有問題,就這麼定了。”

他和張大栓分作兩桌,是各自桌子上身份最高的人,兩人對視一眼,各自拿起筷子夾了一筷菜,然後丟到桌旁。

他們二人做了動作之後,剩下幾人都依樣畫葫蘆先將飯菜丟到桌角底,這是請祖先先吃的禮儀,然後才吃起飯來。

第54章 見張老爺子第150章 路談第41章 朱顏第90章 後山第1158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32)第884章 酷吏列傳第553章 一葉障目第518章 藍花第1189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63)第127章 靈兒的婚事(二)第695章 論棋第658章第642章 娘娘腔!第657章第1208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82)第887章 生死?第194章 祠堂開第530章 人心第270章 人生苦短,得失隨緣。第75章 鎖村第459章 炮仗第290章 染美人791第791章第535章 半年第808章 相國寺第219章 吊起來第380章 賢王事776第776章第89章 失蹤第706章 身懷六甲第1002章 輕寒翦翦生襟袖第257章 春臺班第311章 靈樞第582章 招呼第377章 圍觀第346章 春水曲第379章 孫婆子第831章 衝突第584章 梅花詩第360章 道歉第110章 玫瑰油第513章 消息第796章 西府海棠第675章 禮物第286章 扭到脖子了第879章 小皇子第752章 首烏黑髮丸第306章 燈會第1125章 朱顏第237章 動口不如動………第820章 八字第50章 兩件事第481章 婚事第430章 臘八二第668章 回家第904章 失蹤第1139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13)第1005章 暗道第79章 香葉第903章第600章 分寸第415章 女兒很好第39章 平直城第713章 處置第673章 挑人第734章 信口開河第701章 交手第366章 蚯蚓第1188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62)第434章 立春的擔憂第586章 人比人第276章 紫衫女郎(二)第792章 晚膳第896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第482章 老丈人看女婿第52章 召才第1161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35)第793章 凌離兒:關門說話第133章 昏迷第880章 如何抉擇第1152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26)第856章 憐閣第173章 趙天星777第777章第367章 春之部第286章 扭到脖子了第1195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69)第1106章 恩怨第679章 三姝第831章 衝突第155章 兄妹第748章 德音坊第780章 鬼世子第645章 他媽來了第1195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69)第537章 算計第506章 私語第149章 出門第22章 鬼話第13章 恩威並施
第54章 見張老爺子第150章 路談第41章 朱顏第90章 後山第1158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32)第884章 酷吏列傳第553章 一葉障目第518章 藍花第1189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63)第127章 靈兒的婚事(二)第695章 論棋第658章第642章 娘娘腔!第657章第1208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82)第887章 生死?第194章 祠堂開第530章 人心第270章 人生苦短,得失隨緣。第75章 鎖村第459章 炮仗第290章 染美人791第791章第535章 半年第808章 相國寺第219章 吊起來第380章 賢王事776第776章第89章 失蹤第706章 身懷六甲第1002章 輕寒翦翦生襟袖第257章 春臺班第311章 靈樞第582章 招呼第377章 圍觀第346章 春水曲第379章 孫婆子第831章 衝突第584章 梅花詩第360章 道歉第110章 玫瑰油第513章 消息第796章 西府海棠第675章 禮物第286章 扭到脖子了第879章 小皇子第752章 首烏黑髮丸第306章 燈會第1125章 朱顏第237章 動口不如動………第820章 八字第50章 兩件事第481章 婚事第430章 臘八二第668章 回家第904章 失蹤第1139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13)第1005章 暗道第79章 香葉第903章第600章 分寸第415章 女兒很好第39章 平直城第713章 處置第673章 挑人第734章 信口開河第701章 交手第366章 蚯蚓第1188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62)第434章 立春的擔憂第586章 人比人第276章 紫衫女郎(二)第792章 晚膳第896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第482章 老丈人看女婿第52章 召才第1161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35)第793章 凌離兒:關門說話第133章 昏迷第880章 如何抉擇第1152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26)第856章 憐閣第173章 趙天星777第777章第367章 春之部第286章 扭到脖子了第1195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69)第1106章 恩怨第679章 三姝第831章 衝突第155章 兄妹第748章 德音坊第780章 鬼世子第645章 他媽來了第1195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69)第537章 算計第506章 私語第149章 出門第22章 鬼話第13章 恩威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