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技術突破

“王董,好消息,我們的發動機技術做出了突破,渦輪增壓項目成功了!”

王浩安接到電話彙報,馬上就叫人開車去了處於京郊的發動機研發中心。

“王董,你看,這個發動機的排量是1.5L的,但動力一點不弱於2.0L排量的。在轉速超過一千的時候,表現比2.0L的更好,但是超過一百一十邁的時候,表現就差不多了。”

王浩安聽着介紹,很滿意的點點頭:“做的不錯。那麼缺點呢?”

光說優點可不行,缺點也要知道,才能考慮是否量產推向市場。一些小缺點無所謂,但一些影響操控的缺點,必須解決。

“缺點是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會減少,可能五十萬公里就要報廢了。而且需要用到鎂合金等國內缺少的材料,成本會提高不少。”

“在起步加速的時候,表現略弱,故障率還沒有進行長期測試,具體使用壽命也沒有長期測試,現在的結果是通過電腦數據模擬計算出來的。”

劉教授對現在的科技很是認可,曾經想要測試什麼,都要手動計算,加上實際測試,哪兒有現在電腦模擬測試這麼方便啊。

他一個老傢伙,電腦操作其實不怎麼樣,但他手下的博士生多啊,那些做博士後研究工作的,一個個也都懂電腦,上手能力強,他只要負責一些核心的理論推導就行了。

華夏的汽車發動機報廢里程是六十萬公里,年限方面爲十二年,但實際上十二年以上還在跑的車也有很多。

國外的發動機使用壽命能達到二十年,有記載的巔峰里程是四百萬公里,這些都是國外宣佈的數據,王浩安也不知道真假,但完全沒這個必要。

別說二十年,十年後,發動機的技術都更新了幾代,有幾個人還會開這種老舊的車?

所以實際上國際主流的發動機壽命,都降低到了十五年左右,但是有許多國家的報廢公里數是超過六十萬的。

華夏定這個標準,是因爲華夏汽車不只是發動機壽命短,底盤什麼的壽命也不那麼長,並不只是因爲技術,還因爲華夏的路況比不上那些發達國家。

未來十年,華夏的公路建設速度會激增。交通也是此時華夏的支柱產業之一,而且不只是公路建設,鐵路、船舶、航空都會大力發展。

沒辦法,華夏的人太多了,地域面積也大,不發展一下,出行真的不方便。

像是北美主要發展的交通就是航空與公路,鐵路方面,北美雖然號稱里程第一,但實際上那速度真不怎麼樣,貨運纔是鐵路的主要用途。

華夏主要的交通網絡還是鐵路,然後纔是公路、船運和飛機,從此時鐵路不屬於交通布就能看出來地位。

但是公路建設已經提上日程,有了更好的公路網絡,汽車的使用壽命也能增加,在平坦的水泥路上開和在坑坑窪窪的鄉土路上開肯定不一樣。

王浩安想了一下:“想辦法提高一下使用壽命,年限方面要求不多,能超過十二年這個國家標準就行,里程方面也要達到六十萬。”

不要求超過多少,但不能低於這個數值,否則是無法推向市場的。就算上頭給了生產批文,同行給你爆出來,別人一聽就覺得是劣質品。

汽車可是大件,沒幾個人現在就想開三五年換車。就算是有這些想法的,發動機的壽命不長,二手車的價值也肯定很低,不划算啊。

“多久能夠徹底完善這項技術?對材料的要求能不能降低?”

“完善這項技術可能要五個月左右,對材料的要求,可以降低,但是又要調整,可能這項技術完成要增加幾個月的時間,也會增加發動機的重量、體積等。”

用鋼鐵來代替鎂合金,重量自然就要增加。而且鋼鐵的性能不如鎂合金,有可能爲了保證使用壽命,就要增加厚度,也就增加了體積。

如果能有足夠的鎂合金就最好了,他們這項技術能夠儘快的完成。一個型號的完成之後,其他型號的做一下調整,也能在短時間完成。

雖然說渦輪增壓已經不算是新技術,國外好多渦輪增壓的發動機都量產了,消費者的反響也不錯,但在國內,這就是一流的技術,而且跟三凌的技術還不同,未來前景會更加廣闊。

三凌拿出來跟國內合資的技術,屬於國際二流末端,而且在發達國家車企已經基本淘汰的技術。

就算未來升級,也還是二流技術,不會短時間淘汰,但拿來跟國際其他汽車的發動機對比,依然是個渣。

這項技術是王浩安要求重點攻關的,在如此短時間就能做出一些突破,王浩安也感嘆錢沒白花。

等這項技術完善之後,發動機研發中心就可以上馬生產線了,開始售賣發動機,必然會被許多國內車企所採購。

“那就先完善這項技術,鎂合金的事情,我來解決。”鎂合金不是買不到,而是價格高。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材料價格高,售價提高就行了。

他們的發動機技術在國內是領先的,憑藉着人工成本和地方保護政策,肯定還是比國外的進口發動機更有競爭力,除非國外車企也將這項技術拿過來從國內合資。

而就算他們合資,他們採購的鎂合金價格也不會便宜多少,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不扶持,去高價買別人的技術回來合資,領導可沒那麼傻。

“王董,其實要想加快技術完善的進度,再增加一些資金就更好了。”劉教授試探的說道。

王浩安看着劉教授:“那你打一份報告,我考慮一下。”

得考慮其他三個研發中心的進展之後,才能決定是否要給這邊更多的資金。而給了更多的資金,又能減少多少時間?

要是說多拿出一千萬美元,一個月就能拿出完善的技術,王浩安馬上就給。可要是增加了一千萬美元,結果只是提前了十天半個月的,王浩安現在可不會給。

他們研發中心跟國外的技術差距,可不是十幾天,而是十幾年!

第381章 什麼時候見他這麼忙過?第728章 飲料巨頭的會晤第272章 實業大甩賣第85章 傳統四大行業第599章 對未來的計劃第357章 宣傳點偏了(求訂求票)第697章 做高端住宅(3/6)第159章 評獎咋沒我的份兒?第59章 高調,一定要高調!第354章 分房子啦第119章 食品專家第537章 包銷第52章 工齡買斷第353章 這個建議不錯第61章 紅紅火火,冷冷清清第592章 目標第255章 說服他第5章 想上報紙第682章 潮流時尚第501章 焦頭爛額第314章 以我名義請他們來第827章 爭相促銷第766章 世貿大事第316章 我跟他真的不熟(4/5)第817章 我們暫時沒想當第一第516章 不破不立第214章 確定都要了第431章 建立寶是什麼第649章 老闆必須懂雞湯第717章 誰說服誰第843章 危險與機遇第559章 大婚第68章 擴大規模的辦法第12章 寫檢查第367章 計劃進行中第540章 幹拌麪第279章 請他入股第741章 匡威翻身第27章 做點有技術的第96章 有,有,都有第425章 有多大能力賺多少錢第581章 沒看錯人第757章 蓄勢待發第143章 你想買啊?不賣!第714章 人傻錢多第738章 下絆子第393章 暖茶暖胃又暖心第719章 爲了生活?第205章 新的買家第206章 怎麼忽然就賣不上價了?第315章 好多未來大佬第274章 麻煩的臘八粥第613章 你是我的助理第433章 漲價第466章 悶頭髮展第16章 客流量最多的地方第198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152章 節慶大禮包(12/12)第160章 我教你(第八更)第466章 悶頭髮展第132章 口感不對第712章 最好的產業第558章 做大做強第260章 選好的分廠被搶了第741章 匡威翻身第685章 十年黃金期第520章 還真有坑第339章 鬱悶的虛日升第541章 面企商戰第119章 食品專家第391章 這不合理啊第280章 以我個人名義投資第439章 王思恆的煩惱第358章 要懂消費者的心理第73章 這也是你找的人?第213章 這個怎麼能拍動畫片?!第678章 夢想造車的李大福第384章 讓他們自己瘋去吧(5/6)第146章 十倍擴張(6/12)第802章 獨佔鰲頭第461章 新品上市第634章 做就做到最好第552章 筆賬第410章 強勢的郭秉雄第507章 改變人生軌跡第118章 款式爲王第249章 往貴了賣第496章 企業評估第842章 資產重組第711章 千禧第116章 少點,再少點第380章 誰說請明星要給錢?第338章 不只有冰茶第81章 你不想銷售額破億?第187章 李擰的遲疑第590章 至少五年第64章 奪權?第756章 我要用錢第117章 羽絨服賣到南方去第496章 企業評估
第381章 什麼時候見他這麼忙過?第728章 飲料巨頭的會晤第272章 實業大甩賣第85章 傳統四大行業第599章 對未來的計劃第357章 宣傳點偏了(求訂求票)第697章 做高端住宅(3/6)第159章 評獎咋沒我的份兒?第59章 高調,一定要高調!第354章 分房子啦第119章 食品專家第537章 包銷第52章 工齡買斷第353章 這個建議不錯第61章 紅紅火火,冷冷清清第592章 目標第255章 說服他第5章 想上報紙第682章 潮流時尚第501章 焦頭爛額第314章 以我名義請他們來第827章 爭相促銷第766章 世貿大事第316章 我跟他真的不熟(4/5)第817章 我們暫時沒想當第一第516章 不破不立第214章 確定都要了第431章 建立寶是什麼第649章 老闆必須懂雞湯第717章 誰說服誰第843章 危險與機遇第559章 大婚第68章 擴大規模的辦法第12章 寫檢查第367章 計劃進行中第540章 幹拌麪第279章 請他入股第741章 匡威翻身第27章 做點有技術的第96章 有,有,都有第425章 有多大能力賺多少錢第581章 沒看錯人第757章 蓄勢待發第143章 你想買啊?不賣!第714章 人傻錢多第738章 下絆子第393章 暖茶暖胃又暖心第719章 爲了生活?第205章 新的買家第206章 怎麼忽然就賣不上價了?第315章 好多未來大佬第274章 麻煩的臘八粥第613章 你是我的助理第433章 漲價第466章 悶頭髮展第16章 客流量最多的地方第198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152章 節慶大禮包(12/12)第160章 我教你(第八更)第466章 悶頭髮展第132章 口感不對第712章 最好的產業第558章 做大做強第260章 選好的分廠被搶了第741章 匡威翻身第685章 十年黃金期第520章 還真有坑第339章 鬱悶的虛日升第541章 面企商戰第119章 食品專家第391章 這不合理啊第280章 以我個人名義投資第439章 王思恆的煩惱第358章 要懂消費者的心理第73章 這也是你找的人?第213章 這個怎麼能拍動畫片?!第678章 夢想造車的李大福第384章 讓他們自己瘋去吧(5/6)第146章 十倍擴張(6/12)第802章 獨佔鰲頭第461章 新品上市第634章 做就做到最好第552章 筆賬第410章 強勢的郭秉雄第507章 改變人生軌跡第118章 款式爲王第249章 往貴了賣第496章 企業評估第842章 資產重組第711章 千禧第116章 少點,再少點第380章 誰說請明星要給錢?第338章 不只有冰茶第81章 你不想銷售額破億?第187章 李擰的遲疑第590章 至少五年第64章 奪權?第756章 我要用錢第117章 羽絨服賣到南方去第496章 企業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