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買新的

王浩安記得前世這條生產線最終被衆泰汽車買走了,而衆泰汽車幾年後纔開始生產汽車。有人說是衆泰的技術不行,一幫做零配件的在一起,沒有整車技術,所以花了幾年時間研究才真正達標。

還有人說是瘋田的那條二手生產線有問題,那條生產線之所以被賣掉,就是因爲性能老化,故障率高,衆泰拿回去之後,修理調試了很久才能使用。

畢竟二手生產線是根據別人的車型設計製造的,生產瘋田的特銳車型很合適,生產別的,肯定要調整一番。

而且特銳的車型本來就不怎麼受歡迎,無論是在島國、歐美還是華夏,這款車型賣的都不怎麼樣。

這是一款緊湊型SUV,比QQ大不了多少,排量小。比較適合女孩兒開,男人一個是覺得空間小,坐着不舒服,另外也覺得動力差,可是女孩根本不喜歡這種外形。

說白了,這就是一款註定會失敗的車型,屬於瘋田隨手設計的,希望能在一些不發達的國家賺點錢。

在寶島的工廠生產出來之後,根本賣不動,自然就要淘汰掉。

當然,這條生產線也有一些設備是不錯的,對吉力汽車來說很有價值,前提是價格要合理才行。

“老李,那你去問問吧,不過我猜對方肯定要高價,還會四處宣傳,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競價。”

“如果價格是一條新生產線的一半,那就沒必要考慮了,我們繼續從美利堅採購,價格貴一點也無所謂,至少質量好,不耽誤生產。”

生產線算是大型工業設備了,按說保值率也是比較高的,王浩安說價格超過新的一半就不考慮,這讓李大福有些詫異。

“王總,我記得你之前跟我說過,我們在其他方面,能省則省,要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和產品宣傳上,二手生產線一樣用,生產出來的汽車也是一樣的,有必要一定買新的嗎?”

“老李,我們買生產線是爲了什麼?爲了儘快的擴大產能,佔領市場,提升我們吉力汽車在行業內的市場份額,提升品牌知名度。”

“二手的生產線雖然價格便宜,但需要重新調試,一些設備可能是損壞的,或者尺寸不合適不能用。”

“並且那條生產線是島國產的,一些控制程序,更改起來也很麻煩。尤其是那條生產線的產能只有十萬臺,我覺得低了。”

“你們想一下,瘋田剛剛跟羊城汽車那邊合資了,之前也跟天府那邊簽訂了合同,他們要在華夏開好幾個工廠,當初爲什麼沒把這條生產線直接當做設備投資?”

“要麼是這條生產線有質量問題,要麼是這條生產線比較老化,要麼是改裝起來很困難。既然瘋田自己都不留着,我們不該小心一點嗎?”

“所以超過一半的價格,我們就放棄,誰願意買就去買好了。我們從美利堅那邊採購的新生產線,屬於國際二流,也是主流的。”

“一些設備是可以更換的,伴隨着未來工業技術的提升,我們生產線只需要改造升級就行了,不需要全部更換,效率還能提升。”

“而且這一次我們採購新的生產線,不能繼續放在杭城那邊了。要考慮到運輸的問題,距離遠,不只是運輸成本高,配送時間長,還影響我們從出廠到門店的時間。”

如果有一款車很火,有些地方缺貨,要是有多家工廠,那麼就近發貨是最方便的。

工廠佈局,這是任何一家大公司都必須考慮的問題。不只是汽車行業,幾乎所有的行業都要考慮到。

哪怕是未來的互聯網行業,好像都是在電腦上辦公,在哪兒都一樣,可你也要考慮到員工的家庭需求,考慮到跟同行交流順暢的需求等等。

李大福恍然大悟:“對對對,是要考慮開分廠了。那麼我們在哪兒開分廠比較合適?我個人覺得,選擇北方比較好。”

杭城這邊的工廠,覆蓋長江以南絕對沒問題,也可以供應中原地區,那麼北方地區就應該有一家工廠,未來中原也要有一家比較合適。

就像那些合資的外企,也是選擇跟華夏不同地區的車企合作,有的還授權同一種車型,就是爲了能夠更好的佔領市場,更好的降低成本,更快的鋪貨能力。

“我也覺得北方比較合適,但在北方建廠,時間上就要抓緊了,如果先在北方建廠的話,我個人傾向於在沈城。”

東北三省中,常春有一氣,冰城也有冰飛和長安的分公司,只有沈城沒有什麼大的汽車公司。有一家華晨,規模還比不上如今的吉力呢。

再往南就是北河,有長城公司,京城有京城汽車,津門有津門一氣,沈城是最合適的,還方便從其他幾家公司挖幾個管理人才,甚至挖一些熟練工。

當然,現在汽車工業對工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了,要求員工能熟練的操作各種設備,能夠看懂設備上的數據,對於手動製作的能力,需求量越來越低。

因爲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當初手動製作一些零件,後來到半自動,而國外已經開始普及全自動的生產線了。

全自動生產線,也是汽車工業的一項里程碑,將汽車工業從勞動密集型企業中脫離出來。

王浩安是堅定的支持者,想想前世美利堅的三大車企,就是因爲工人數量太多,人工費支出太高,從而導致了嚴重的財務問題。

在美利堅經濟危機發生的時候,汽車按揭再出現了嚴重問題,造車企業自然也就受到了重創。

如果不是政斧出資幫忙,恐怕三家車企都得破產不說,也保不住世界行業前十的位子了。

“王總,那我就去沈城那邊,選擇一個地方建廠,爭取在三個月內將廠房建成,讓設備可以儘快的安裝調試。”

“採購設備的事情,就拜託你了,我們的具體要求,你也都知道。既然你不看好那二手生產線,我們乾脆就不去諮詢了,多方競爭,價格不會太便宜的,何必浪費時間。”

“行,那就這麼定了。”

第576章 亞西亞破產了第825章 佰事康帥傅聯盟第576章 亞西亞破產了第357章 宣傳點偏了(求訂求票)第4章 心胸不寬廣第159章 評獎咋沒我的份兒?第748章 擔憂第839章 兩種方式第765章 目標第568章 我是預言家第415章 外商品牌發力(3/6)第376章 顧問?第535章 不投基金第434章 爭辯第345章 保安兇猛(求訂求票)第232章 搬家吧第421章 總有一個適合你第839章 兩種方式第837章 利益交換第307章 隨便一想就是新款第562章 你不是被騙了吧?第836章 難以談妥第316章 支招(第五更)第344章 開業大吉第180章 還能怎麼選?第624章 前倨後恭第824章 三個方向第655章 都不滿意第405章 又想到一塊了第698章 模式(4/6)第388章 驚喜不斷第649章 老闆必須懂雞湯第831章 鮮花與刀第10章 揍他!第306章 拉鎖漏風?第220章 最牛的銷售渠道第676章 自行車巨頭第838章 賣給他們也行第506章 捧出一個奶茶妹妹第712章 最好的產業第453章 多品牌的優勢第96章 有,有,都有第645章 安傑大廈竣工第619章 雷厲風行第71章 怎麼找的託!第307章 隨便一想就是新款第75章 當不了美食家第245章 開戰吧第18章 他咋認識我?第835章 合作的理由第546章 世界那麼大第258章 小瑞出事了·下第76章 不租第418章 一封信(6/6)第143章 你想買啊?不賣!第430章 戰略方向第63章 大佬,我給你帶了禮物第223章 不是同一?第518章 崛起的機會第285章 華峰的困境第298章 他們開到哪,你就開到哪第785章 還要擴大產能?第4章 心胸不寬廣第590章 至少五年第150章 有點志氣(10/12)第325章 送的是健康第415章 外商品牌發力(3/6)第497章 唱高調第561章 考察第805章 提前爆發的車市第648章 證明自己第717章 誰說服誰第14章 把錢賺回來第580章 債轉股第141章 看他還怎麼兇(1/12)第306章 拉鎖漏風?第694章 新產品第418章 一封信(6/6)第740章 聯合廣告第531章 賣汽水的第75章 當不了美食家第711章 千禧第459章 換一個第19章 朋友的朋友第658章 當然合作第359章 我想買個球對第1章 重活了第810章 提升方向第331章 銷售很簡單啊第407章 爲什麼要正宗?第524章 退休了?!第281章 要懂得變通第696章 這也叫漲價?(2/6)第334章 木糖醇的界定第469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第275章 這是拳頭產品第388章 驚喜不斷第558章 做大做強第473章 真正的鞋城第832章 擴張與打壓
第576章 亞西亞破產了第825章 佰事康帥傅聯盟第576章 亞西亞破產了第357章 宣傳點偏了(求訂求票)第4章 心胸不寬廣第159章 評獎咋沒我的份兒?第748章 擔憂第839章 兩種方式第765章 目標第568章 我是預言家第415章 外商品牌發力(3/6)第376章 顧問?第535章 不投基金第434章 爭辯第345章 保安兇猛(求訂求票)第232章 搬家吧第421章 總有一個適合你第839章 兩種方式第837章 利益交換第307章 隨便一想就是新款第562章 你不是被騙了吧?第836章 難以談妥第316章 支招(第五更)第344章 開業大吉第180章 還能怎麼選?第624章 前倨後恭第824章 三個方向第655章 都不滿意第405章 又想到一塊了第698章 模式(4/6)第388章 驚喜不斷第649章 老闆必須懂雞湯第831章 鮮花與刀第10章 揍他!第306章 拉鎖漏風?第220章 最牛的銷售渠道第676章 自行車巨頭第838章 賣給他們也行第506章 捧出一個奶茶妹妹第712章 最好的產業第453章 多品牌的優勢第96章 有,有,都有第645章 安傑大廈竣工第619章 雷厲風行第71章 怎麼找的託!第307章 隨便一想就是新款第75章 當不了美食家第245章 開戰吧第18章 他咋認識我?第835章 合作的理由第546章 世界那麼大第258章 小瑞出事了·下第76章 不租第418章 一封信(6/6)第143章 你想買啊?不賣!第430章 戰略方向第63章 大佬,我給你帶了禮物第223章 不是同一?第518章 崛起的機會第285章 華峰的困境第298章 他們開到哪,你就開到哪第785章 還要擴大產能?第4章 心胸不寬廣第590章 至少五年第150章 有點志氣(10/12)第325章 送的是健康第415章 外商品牌發力(3/6)第497章 唱高調第561章 考察第805章 提前爆發的車市第648章 證明自己第717章 誰說服誰第14章 把錢賺回來第580章 債轉股第141章 看他還怎麼兇(1/12)第306章 拉鎖漏風?第694章 新產品第418章 一封信(6/6)第740章 聯合廣告第531章 賣汽水的第75章 當不了美食家第711章 千禧第459章 換一個第19章 朋友的朋友第658章 當然合作第359章 我想買個球對第1章 重活了第810章 提升方向第331章 銷售很簡單啊第407章 爲什麼要正宗?第524章 退休了?!第281章 要懂得變通第696章 這也叫漲價?(2/6)第334章 木糖醇的界定第469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第275章 這是拳頭產品第388章 驚喜不斷第558章 做大做強第473章 真正的鞋城第832章 擴張與打壓